杂诗曹植南国有佳人

09-16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第1句】: 曹植的杂诗(南国有佳人)前四句体现了南国佳人怎么样的特点

前四句侧重叙述描写。语言简练爽朗,既写出了南国佳人艳若桃李的容貌,也写出她的足迹遍及“江北”、“潇湘”求遇之情。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诗人开头直叙佳人容貌。“南国有佳人”给人以“北方有佳人”在方位上略有变换的特定的美人符号。即汉·李延年“绝世而独立”“倾城倾国”“难再得”的佳人形象再现。“容华若桃李”的“桃李”不但给人以亮丽灿烂的阳光形象,而且还给人以“才华横溢”的表象暗示。“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这两句带有《九歌·湘夫人》飘泊徘徊、寻觅不弃的神女韵味,同时也暗含着美人高洁不凡的企慕境界。

【第2句】: 杂诗南国有佳人阅读答案

杂 诗曹 植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持.【第17句】: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一、二句用“比”的手法写“南国佳人”的美貌如桃花李花盛开般灿烂. B.三、四句写佳人的行踪,早晨行走在长江之北,晚上宿止于潇湘之滨. C.五、六句说当时的人们惊异于美人之美,以致没人敢在她面前放声唱歌. D.七、八句说时光飞快地流逝,俯仰之间人就会老去,佳人的美貌难以保持. 【第18句】: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这首诗在写作上继承了屈原以美人香草比喻贤能之士的传统. B.“南国佳人”比喻那些无由施展才能的贤士,甚至可说就是比喻曹植自己. C.本诗通篇用了“比”的手法,语短情长,自具一种爽朗自然之美,耐人回味. D.前人认为曹植的诗“骨气奇高”,但本诗用语朴实,难说有骨气之奇.【第17句】:C(解析:五、六句的意思是:当时的风俗瞧不起美丽的女子,于是没有人为她说媒)【第18句】:D(解析:本诗中的“南国佳人”美艳绝伦,又为时俗不容,当然表现了曹植的骨气奇高)《杂诗》补充注释gkstk ①南国:古代泛指江南一带.容华:容貌. ②湘沚:湘水中的小洲.湘水在湖南,入洞庭湖.沚,水中小洲.朝游北岸,夕宿湘沚,是以湘水女神自喻,应取意于屈原《九歌》.此句一作“日夕宿湘沚”. ③薄朱颜:不重视美貌的人,这里指不重视有才德的人. ④发皓齿:指唱歌或说话,这里是指推荐、介绍. ⑤俯仰:低头扬头之间,极言时间之短. ⑥荣耀:花开绚艳的样子,这里指人的青春盛颜.久恃:久留,久待 [赏析] 曹植在建安文人中年龄较小,成就最为突出,与曹魏后期的大诗人阮籍,交相辉映.曹植才华横溢,有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可惜很不得志.特别是曹操死后,他备受其兄曹丕(魏文帝)、侄子曹睿(魏明帝)的防范、迫害,不但政治上的雄心无法实现,而且屡徙封地,还经常担心遭杀身之祸,陷入苦闷与惶恐之中,连生活都很不安定,根本谈不上实现其政治抱负.因此,他的诗除表现了建功立业的慷慨情怀外,更多地表现他后期那种苦闷矛盾的心情. 这首诗便是曹植后期所作,在构思和写法上,明显地学习屈原辞赋中以香草美人作喻的手法,采用比喻手法,以佳人自比,表现了他怀才不遇的苦闷.诗的前四句侧重叙述描写,用语简练爽朗.写出南国佳人的容貌艳若桃李之花,她的足迹遍及“江北”、“潇湘”,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日夜奔波劳顿,她那甜美的歌声响彻大江南北.诗的后四句转而议论抒怀.“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二句,文采斐然,简练峭直,语短情长,含蓄丰富,意境深邃,颇具爽朗自然之美,耐人吟咏咀嚼.这两句表面写佳人尽管有超群的美貌和悦耳的歌唱才能却不为人赏识,字里行间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结尾二句,感叹时光流驶,岁月无情,佳人的容华再美却难以久恃,寄寓了自己盛年时虽有盖世才华、远大抱负却无法施展的深沉慨叹.。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