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访华过程的感言
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感想100字左右,注意,是感想,不是意义
美国同中国关系正常化,渐渐扭转了70年代冷战中与苏联竞争下的不利地位,提高了自身实力,分化了共产主义阵营。
削弱了苏联的国际影响力。
对于中国这使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联系加强,关系得到改善,为以后的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当时,使中国不再腹背受敌,在实际上结束了以往的以意识形态决定对外政策的指导方针,并增强了抵御苏联威胁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国际地位。
也同时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有力回击,为独立自主迈出坚实一步。
尼克松访华过程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总统尼克松入主白宫后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开展“均势外交”,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力量,并调整其亚洲政策,多次作出寻求“与中共改善关系”的姿态,包括主动建立了通过巴基斯坦和罗马尼亚与中国互传口信的渠道。
70年代初,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从调整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外交战略需要出发,通过请美国作家斯诺传话、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等方式,发出愿与美方接触、争取打开中美关系僵持局面的信息。
1971年4月21日中国政府就美方提出双方举行高层对话的建议给美国政府一个答复:“要从根本上恢复中美关系,必须从中国的台湾和台湾海峡地区撤走美国一切武装力量。
而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只有通过两国高级负责人直接商谈才能找到办法。
因此,中国政府重申,愿意公开接待美国特使如基辛格博士,或美国国务卿甚至美国总统本人来北京直接交谈。
”尼克松总统于同年5月中答复说,为解决两国之间的分歧问题,并由于对两国关系的重视,他准备在北京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诸位领导人进行直接交谈,并建议由基辛格赴华与中国高级官员举行一次秘密的预备会议。
中国同意这一建议。
1971年7月9~11日,基辛格秘密访华。
中美双方讨论了国际形势及中美关系问题,并就尼克松访华一事达成协议,7月16日发表了《公告》。
公告说:“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
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
”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为期七天的历史性访问。
访问期间,尼克松总统会见了毛泽东主席,同周恩来总理进行了会谈。
双方就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着重讨论了印支问题和台湾问题。
1972年2月28日,中美双方经过反复磋商,终于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
联合公报在阐明双方对重大国际问题的各自看法和立场、承认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区别后,强调指出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双方郑重声明: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或谅解。
双方还认为,大国相互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
关于台湾问题,中方在《联合公报》中重申: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政府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方则表示:它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并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
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联合公报还规定,双方将为逐步开展中美贸易以及进一步发展两国在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提供便利;并将通过不同渠道保持接触,包括不定期地派遣美国高级代表前来北京,就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具体磋商,并继续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为以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周恩来在尼克松访华时的欢迎宴会上说的话
周恩来总理在欢迎尼克松总统宴会上的祝酒词(新华社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讯)总统先生,尼克松夫人,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 首先,我高兴地代表毛泽东主席和中国政府向尼克松总统和夫人,以及其他的美国客人们,表示欢迎。
同时,我也想利用这个机会代表中国人民向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民致以亲切的问候。
尼克松总统应中国政府的邀请,前来我国访问,使两国领导人有机会直接会晤,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这是符合中美两国人民愿望的积极行动,这在中美两国关系史上是一个创举。
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
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
我们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
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
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目前,促使两国关系正常化,争取和缓紧张局势,已成为中美两国人民强烈的愿望。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我们相信,我们两国人民这种共同愿望,总有一天是要实现的。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在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但是,这种分歧不应当妨碍中美两国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更不应该导致战争。
中国政府早在一九五五年就公开声明,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坐下来同美国政府谈判,这是我们一贯奉行的方针。
我们注意到尼克松总统在来华前的讲话中也谈到,“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找某种办法使我们可以有分歧而又不成为战争中的敌人”。
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
最后,我建议: 为尼克松总统和夫人的健康, 为其他美国客人们的健康, 为在座的所有朋友们和同志们的健康, 为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干杯
尼克松访华的主要成果是什么
这一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成果:,签定上海;1978年发表;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
意义:结束了中美两国长达二十二年的敌对状态,使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联系加强,关系得到改善,为以后的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当时使我国不再处于的不利局面,与苏东国家的距离进一步拉开,在实际上结束了以往的以意识形态决定对外政策的指导方针。
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八十年代末苏东波对我国的影响。
理查德·尼克松第一次访华的经过及意义是怎样的
第一个美国总统访华,历史的第一人而已。
至于重要意义,请看历史书吧
个人认为,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是互相依赖的。
尼克松访华的历史意义
意义:结束了中美两国长达二十二年的敌对状态,使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联系加强,关系得到改善,为以后的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尼克松访华的历史原因
双方面的需要尼克松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开展“均势外交”,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力量,主动建立了通过巴基斯坦和罗马尼亚与中国互传口信的渠道。
毛泽东调整中、美、苏关系的外交战略需要出发,通过请美国作家斯诺传话、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等方式,发出愿与美方接触、争取打开中美关系僵持局面的信息。
最要当苏联太强势了,需要联合起来对抗苏联。
当年尼克松访华的意义
尼克松总统于1971年秘密访华,打破了我国自建国以来外交的坚冰,使我国与世界的联系逐渐增强,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后,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开始与我国建交,我国也与1971年恢复了联合国的席位,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