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以比喻写出旅途的句子

08-11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第1句】: 使至塞上王维形容旅途孤寂的是哪一句诗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使至塞上 年代:【唐】 作者:【王维】 体裁:【五律】 类别:【边塞】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

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

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

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第2句】: 【炊烟依依作文】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的名句,后来被唐代诗人王维在《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化用,最终改写成了“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此内容在《红楼梦》“香菱学诗”一情节中,曹雪芹借黛玉之口说的已经非常明白。对田园乡村的描写,袅袅炊烟,似乎成了最富特色的意象。

炊烟是什么?顾名思义,炊烟就是烧火做饭时冒出的烟气。有句话叫做“不食人间烟火”,那应该说的是神仙生活。

既然烟火属于人间,那么为何关于炊烟的描写,却常常表现为乡村呢? 应该说这个问题也不难理解。所谓“城市”,“城”就是墙,“市”是买卖。

古代的城市大都是有围墙的,而且有的还有“池”,“池”又叫护城河。“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金城汤池”等成语可以见得。

当然,故宫也就是紫禁城更能说明。城市最初应该就是集市贸易的地方。

由此看来,城市一是没有强调生活做饭,二是即便有炊烟,高高地围墙也很难看到。乡村就不同了,它是人们生活的地方,它属于田园,简陋的茅舍,一日三餐,很远看到的就是升起的炊烟,炊烟作为乡村的标志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炊烟,常常是烧柴草而成。袅娜的烟雾,薄薄的,淡淡的,轻飘飘的,给人一种宁静安详而又温馨的感觉。

无风的日子,蓝天白云,炊烟袅袅;有风的日子,青山绿树,炊烟飘摇。炊烟既有纯朴敦厚温柔的一面,又有洒脱优雅狂放的一面。

乡村有了炊烟的映衬,幽静古朴的竹篱茅舍,袅袅升腾的缕缕炊烟,一静一动,巧妙而和谐地组成了一幅农耕文明的风俗画,反映出了老百姓繁忙与安闲的生活节奏,不经意间彰显了乡村流传万古的静穆与平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舒展写意的炊烟便成了人世间温暖而幸福的生活点缀。

人们常说,人烟人烟,有人的地方,才有炊烟;有炊烟的地方,就会有人。俗语说的好:人趁人,鸟趁林。

有了飘起的炊烟,有了同类的生活,人的内心就不会感到孤单与寂寞,就会觉得生活中有了依靠和底气。人们形容某个地方偏僻荒凉,常用杳无人烟或荒无人烟。

一个地方虽然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有鸟有兽,但并不影响它给人的感觉是荒芜和恐怖的。只有有了人类的活动,有了人类生活标志的炊烟,这个世界才会让人感到生命的安全和家一般的温馨。

早年读晚唐诗人杜牧的《山行》,只感觉到“霜叶红于二月花”写的特好。它不但比喻新奇恰贴,给读者眼前一亮的感觉,而且写出了诗人远山旅途疲劳顿失的快感,那“停车坐爱枫林晚”便是内心喜悦无法掩饰的表白。

不过我反复读来,觉得诗人敢在黄昏之时寒山石径之上“停车”的原因,除了喜爱霜红的枫叶之外,那“白云深处有人家”应该是他心中的安慰。只不过限于诗的篇幅,作者没有更直接说出炊烟而已。

我们不妨作一个大胆推测,不是作者看到了便是想到了那隐隐约约的飘动的缕缕炊烟。 离开乡村,游走于城市;离开故乡,流落他乡,这“依依炊烟”便成了乡愁和思念。

唐人崔颢的一首《黄鹤楼》,据说连大诗人李白都很佩服。诗的最后两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那浓浓的思乡情绪无以言表,却把目光停留在滔滔不绝滚滚东去的烟波江上。他乡没有温馨可亲的炊烟,有的只是冷冷的无情的让人生出万千愁绪的“烟波”或水烟。

宋代文学大家范仲淹的《渔家傲》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明显化用了唐代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里的“长烟”与“孤烟”绝不会是炊烟,它应该是烽火狼烟,与“依依墟里烟”正好相反,它给人带来的只能是悲壮痛苦和愁怨。

其实,同是炊烟,也会有所不同。对于一个长期生活在乡村的人来说,熟悉了炊烟,便会分出其细微的差别。

一般的家常便饭,使用的便是普通的软柴火,炊烟透亮,属于真正的炊烟依依;如果客来人到或过节日什么的,要蒸煮熬肉,就必须使用劈柴等硬柴火,炊烟便滚滚而上,大有迷漫之势。不过毕竟人们不可能天天过节,人来客去也只是特殊时候,所以炊烟给人的印象大体还是炊烟袅袅或炊烟依依。

记得小时候,一年四季,家家户户都烧柴火拾柴火,乡村的天空一日多次的炊烟缭绕不断。有时这家已经烟消云散,那家才开始“喷云吐雾”;有时则是一片烟雾弥漫。

但小伙伴们总能根据炊烟的方位、浓淡、气味等,来判定出自家做的什么饭,该什么时候回家,不待大人喊,便准时开饭。当然有时候玩得痛快,忘记了吃饭,但一听到有人喊,便会很快看一下自家炊烟的状况,一切就心中有数了。

当然,再美满的生活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就像一年四季不会一直刮东南风一样,总有刮西北风的时候。于是,在我们当地就有“谁家炉门不生火,谁家烟囱不冒烟”的说法。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人就要吃饭,吃饭就要做饭,做饭就要生火,生火烟囱就会冒烟。一般是指家庭矛盾实属正常现象,家家如此,没有必要去指责或挑剔谁,作为当事人,也不必太介意,正确地对待自己,正确地对待他人就是了。

因此,村里往往是谁家生了气或吵了架,床头没有隔夜仇,过不了多久,又会炊烟依依了。 炊烟属于乡村,炊烟意味着和平。

不要把炊烟变作了永久的乡愁,不要把。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