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的乐趣感言
“李白斗酒诗百篇”下一句是什么
〖饮中八仙歌〗 作者: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辨惊四筵。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收获和体会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心得体会最近我看了一本书,是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这一本书给我很大的心灵震撼。
这种震撼的力量不仅仅是因为海伦·凯勒的惊人事迹,更重要的是她看到了我们大多数人没有看到的东西,即使我们的视力都很正常。
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当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我的心充满了人和物的形象,我的眼睛绝不轻易放过一件小事,它争取密切关注它所看到的每一件事物。
有些景象令人愉快,使人陶醉;但有些则是极其凄惨,令人伤感。
对于后者,我决不闭上我的双眼,因为它们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它们面前闭上了眼睛,就等于关闭了心房,关闭了思想。
”看,这是一段多么真诚的自白
同时,这也点出了当代青年的一种不足——不敢直面现实。
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也有不幸。
如何面对这些不幸,成为我们生活哲学里面一个极其重要的课程。
海伦·凯勒是不幸的,她几乎从出生开始就比别人遭受了更多的磨难。
但这种不幸仅仅表现在生理上。
从心理上说,她是一个强者。
我们很多人都有着比她更好的身体条件,但,我们有谁能够达到她的高度呢
抛开其盲聋人的身份不说,仅仅是学术上的成就,我们有多少人能够与之相提并论呢
翻开历史画册,我发现,在身体残疾的情况下仍有高成就的不仅仅只有海伦·凯勒,还有很多人与她一样,身残志坚。
如古希腊盲诗人荷马,中国汉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现代物理学的巨子霍金……有太多的奇迹在我们的世界
童谣读后感
[童谣读后感]童谣读后感这几天,我看了一本书,叫《中华新童谣》,顾名而思义,里面收录的都是童谣,童谣读后感。
通过一段时间的认真阅读,我对童谣有了许多认识: 一是童谣都写得十分形象,让你脑子里能直接显现童谣所描绘出的情景。
如《啄木鸟》中的一句话“尖嘴巴,啄木鸟,站在树上把虫找。
”先是从特征描写引出啄木鸟,接着又写啄木鸟正在进行的动作。
一念完这句文字,脑海里就能立即浮现出一只啄木鸟在一棵大树上捉虫子的画面,根本不需要更多的揣摩和联想。
二是童谣所用的语言都很生动、活泼和幼稚。
《打雷歌》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最后一句“雷公雷婆开大会,又是下雨又打雷。
”这样的比喻不可能归类到成熟、深沉。
而前面“隆隆隆卤、“咚咚咚咚”、“稀里哗啦”、“噼里啪啦”等象声词的使用,也很符合儿童生动又活泼的语言特征。
所以,我觉得这首《打雷歌》是首非常典型的好童谣。
三是童谣都讲究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
如“小鸟站枝头,抬头展歌喉”,这句采摘于《小鸟和绿叶》,从字面上看,对仗很工整,读起来也非常合韵,决不拗口,很适合儿童诵读。
读了这本书后,我也尝试着写了一篇童谣,也算是我学习的心得吧。
童年,带给我无限乐趣,当然也带给我美好的回忆。
暑假的时候,我看了一本书,那本书的名字叫做中华新童谣。
这本书中有许多好听的童谣,我看着看着就入了迷,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小时候,妈妈和姥姥们给我讲的一些童谣。
小时候,我非常喜欢童话,当然也喜欢童谣。
对于童谣来说,我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因为,长辈们无时不停地用和蔼,愉悦的声音在我耳边说着、唱着那些富有节奏、又不失真理的童谣。
有一段时间,我对《西游记》这部老少皆宜的电视剧着了迷。
妈妈就为我编了一首童谣,我还模糊的记得那首童谣的内容是这样的:“唐僧骑马咚嘞个咚,后面跟这个孙悟空,孙悟空跑得快……”《中华新童谣》中有一些童谣也很好听,比如说《十二生肖歌》这首童谣来说,他就是把十二生肖进行了改编,非常形象、生动地把十二个动物他们的特点、形态、和样子给体现了出来,而且都是一些通俗易懂的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真是颇有创意。
如果说《十二生肖歌》有创意的话,那么关于<植树>的这些童谣就是有一些环保意义的,在不失童趣的同时又提倡大家多种树,可谓是一举两得。
我还把这本书推荐给了弟弟,他觉得非常有趣,他说:“他以前以为,中国的童话没意思,还是外国的童话有意思,但是现在看了这本书之后就不同了,他觉得中国童谣一样好听!”中华新童谣真好看,同学们你说呢?希望该同学马上把自己的名字写上,不然真的不知道是谁写的.其他同学也要记得写名字哦.
【扩展阅读篇】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
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读好原文“读后感[1]”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
“读”是“感”的基础。
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
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
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
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
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
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
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
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
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
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
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
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
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
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编辑本段如何写读后感格式一、格式和写法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读后感《童谣读后感》。
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
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
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
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
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④禁止写成流水账!编辑本段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1)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
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
亮明基本观点。
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
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
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4)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
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
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
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
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
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
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
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
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
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一、先要重视感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
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
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二、要重视\\\\读\\\\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
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
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
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四、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
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
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五、写景、物的读后感应该怎样写(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
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
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
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
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
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
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
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
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5)简要地说明原文有关内容,重写有感,不要重点介绍,偏离主题。
心得生活寄语手抄报写作文任选一题
怎样提生的写作水平呢
问题很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无数的,令语文界同仁们感到无比棘手。
学生写作水平提高不起来,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质量,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必须在写作方面进行重点攻关,只有攻克难关,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根据我多年来的经验总结,现提出几点见解,与同行们共同探究。
一、细致观察,追求真实 什么是观察
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
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的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里编的准备写成小说的故事讲给福楼拜听。
福楼拜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
于是莫泊桑意识到福楼拜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去观察、认识、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
从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每天外出观察,终于写成了小说《点心》,并成为世界著名的小说家。
所以学会观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第一要素。
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常听一些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拿起笔起来就头疼,总学得没东西可写”。
有的干脆说:“我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写起。
”有的作文虽然也交上来,但是仔细一看,生搬硬套的多,甚至瞎编一些内容,空洞无物,脱离实际。
为什么造成作文难写呢
总的来说,就是缺少观察,没有真实感,因此无从下笔。
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
我认为,首先要学会观察。
我在教初中语文第三册阿累写的《一面》这篇课文时,指出作者阿累在描写鲁迅外貌时,五次写了他的“瘦”。
其中三次是从远到近更清楚,更细致地写出外貌特征。
为什么作者对鲁迅的外貌特征写得那么传神,那么典型呢
主要是作者善于细致的观察,内心有独特的感受。
所以,我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非常重视观察,重视写真实内容。
因此,每个星期的作文课,我都利用一定的时间带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实地写作,有时在校园里观察校园植物,观察竹子、树木、花草,有时在周末时间到野外参观,进行野外写作,领略秀美的自然风光。
经过这样的训练,不但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积累丰富的题材,写出真实内容,而且能陶冶道德情操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二、积累素材,学而致用 在教学中,碰到有不少的学生平时很少看课外书,特别是语文课外阅读方面的书籍,有的甚至除了课本之外,没有一本课外阅读材料,很少看书读报,写作的知识贫之,甚至连句子都写不通顺,写作文时想一句写一句,感到无话可说,无物可写。
或者刚开了个头,敷衍了几句,就草草收场。
内容空泛,不知所云,因此对作文望而生畏。
为了能改变害怕作文的现象,做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平时要多进行阅读,多积累写作素材。
正如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读百篇,其义自见。
”书读多了,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但是经验告诉我们,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
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
所以在强调学生读书的基础上要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
积累素材,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活水源头”,并学会运用,使作文内容应笔而生,有如涌泉,滔滔不绝,内容充实有力。
我们所学的课文有许多范文都是作者对人物或动物细致观察写下来的真实素材。
如《一面》中对鲁迅的描写,《鹤群翔空》中的鹤群飞翔姿态的描写,鹤鹰搏斗的场面的描写,只要认真阅读,积累素材,就能变为自己有用的东西。
此外,除了从书本中积累素材外,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积累,比如,就人新事的出现,各种有益的宣传,自然现象,社会新闻,国际时事等等这都是极好的素材,只要注意这方面的人和事,自然就会有丰富的素材,这样写作起来,就能妙笔生花,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三、提倡模仿,培养兴趣 模仿是借鉴的一种形式,但模仿不是简单的照搬,应当是创造性的借鉴。
模仿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又收到明显的效果。
对于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逐步培养写作兴趣,使之循序渐进地沿着写作的道路走下去,逐渐地提高写作能力。
即使刚开始时的机械模仿,也应加以表扬和肯定,使他们产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
历史上有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场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而来的。
又如历史上左丘明的《左传》、司马迁的《史记》他们的写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
课本中的许多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学生学了课文,可以模仿写作,使学以致用。
例如我教了郑振铎的《猫》一课,让学生以另一动物为题模仿写作,有很多学生仿写很成功,把课文写法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虽然模仿是提高写作能力的第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作文开始起步时,可以进行模仿,但入门后,必须脱离仿写,走创新之路,追求自己的写法,有自己的特点。
四、多说多写,下笔成章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很多例子,有些学生很会说话,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然而在写作文时却绞尽脑汁,写不出多少内容来,究竟原因何在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说”的机会较多,几乎不费多少力气,但“写”的机会很少。
光说不写,怎能提高写作水平呢
因此在写作训练时,我重在指导学生说练结合,多写多练,并且,不但要说得好,而且要写得好。
我每教完一篇课文,就布置与课文相关的小作文训练题,有时让学生在课堂中完成,有时先让学生思考,下课后再让学生练习,要求写在作文本上,有一些当为作业题去做,比如,让学生写出作文题的题眼及作文的提纲,有的则写续写部分,有的进行改写训练等等,经过多方面的训练,写作水平相应地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写作的情绪也日渐高涨,并自发地开展了写作竞赛活动。
五、多些表扬,少点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无论写得怎样,都要首先给予肯定和表扬,毕竟都有其闪光点,有好的一面,在表扬之后,委婉指出不足之处,让其知道作文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才能增强自信,提高写作兴趣,乐于多读多写,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作文内容并不太好,但在用词、造句方面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也要给予表扬和赞美,让其产生写作兴趣,能够勤读多练。
如果教师在评学生的作文时,批评的多,表扬的少,那无形中象泼了一盆冷水,使之对写作文的热情倾刻间消失,失去自信,增加了畏惧感,对提高写作水平更加不利。
六、勤写片段,多记日记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常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勤写片段,多记日记,以及写心得体会之类的小练笔。
如在人物描写方面,采取动景、静景等多角度描写训练,并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平时勤写片段,多记日记,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这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对提高写作水平大有益处。
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强调每位学生每天写一则日记,大至一千八百字的篇幅,可以对时事发表看法和见解,小至遣词造句。
也可以是写一段有关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的片断,这样,学生不但养成了爱写日记的好习惯,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练笔后,素材积累丰富了,写作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七、鼓励创作,推荐发表 任何人要想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写出优秀作文进行发表。
为了能写出更多优秀作文,我首先让学生留意身边的人和事,记录新人新事,从班内到校内,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园到社会,然后进行合理的选村和组村,写出优秀作文,上送学校广播室及学校报刊编辑小组,让其优秀作文得以播出和刊出。
这样,会极大地刺激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感到作文的份量,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创作的积极性。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使学生多读多写,提高作文水平,解决长期困扰语文界的一大难题。
回答者: 与尔同轩 - 十二级 2006-8-5 10:08 多看书,积攒材料,并经常的练笔.还有,写日记也是可以的. 回答者: foolish_boy - 一级 2006-8-5 10:08 我看是精读长篇小说 回答者: haomingji - 一级 2006-8-5 10:10 一套和谐的作文教学法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闻引路序列作文训练研究”最终成果综述 从提出理论构想迄今,我已对新闻引路序列作文训练进行了长达七年之久的苦心研究,取得的一系列阶段性成果被专家评价为“一套和谐的作文教学法体系”,“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施素质教育,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2002年,该项目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
现将其理论体系简介如下: 一、重视积累 打好基础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百字新事”训练让语言积累、语感培养与思维发展直接源于生活,要求学生用百字左右的篇幅记录当天发生在身边的,或当天听过、读过、看过的新闻,做到语言精炼、流畅。
百字新事与写作日记有着本质区别,不求长,不求多,唯求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写”方面。
阅读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剪报作文”训练要求学生每天剪报一篇,旁加对文章的点评、心得、联想,可从文章的主题与内容、情感出发,亦可从文章写作方式方法入手。
这项训练既使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也为学生自主选择读写材料、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并落实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剪报作文与写作读后感有着本质区别,后者重在“感”,而剪报作文则重视了学生的评价能力,不仅在于对写作内容的“感”,还在于对写作的内容、过程与方法的“评”,体味文章成功之道,树立自己的作文标准。
上两者交替进行,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地从生活中吸收营养,也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二、新闻引路 轻松入门 笔者认为,作文训练应当经历“掌握作文特点—掌握写作方法—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阶段,因此而设计的“新闻引路”作文训练序列(新闻写作训练—想象能力训练—思维能力训练—语言优化训练—研究性作文训练)中,“新闻写作训练”着重让学生掌握作文特点和写作方法,而想象、思维、语言优化、研究性作文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但小学到高中老师需不断重复。
“新闻引路”以结构模式简单规范(一般为倒金字塔式)且易于掌握的新闻(消息)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快速闯入作文王国,牢固把握作文内容与情感真、新,语言简明精炼等特点,并从此成为习惯。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运用典型事例写出真情实感;对新闻价值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写出新意并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准确、精炼、生动的新闻写作语言要求为改变学生华而不实的“学生腔”提供了训练机会;为把新闻写真实、生动而去观察、琢磨的新闻写作过程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动机有很好帮助;散文式通讯和副刊文艺作品也为中学生学习文学语言找到了新天地。
语言是学生在潜移默化、朝花夕拾中积累起来的,包括老师在内,其他人都帮不上忙,所以重视想象与思维能力的训练成为最有效的作文教学内容,待学生有了一定语言积累再训练语言优化。
郭沫若曾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与普通快速作文法相比,“新闻引路”作文训练序列通过想象、思维和语言优化训练求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语言的精度,迅速化解新闻的规范模式,不会造成模式化的恶果。
三、交给工具 四步成文 笔者认为:写作是一个“发散思维--聚敛思维--线性思维”的双重转化过程。
即从写作目标出发,充分发挥观察、感受能力,从生活和头脑中联系各种知识、事物等写作内容是“发散思维”;选材、炼意、构思、谋篇,是连续不断地对已有材料与观点进行整理的“聚敛思维”过程;作者心里的东西变成文字,语言的“线性”特点(不同的字和话不能同时表达)就体现出来了。
基于此,笔者设计了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
其基本步骤是:想(xiang)-选(xuan)-写(xie)-修(xiu)。
这一方法符合新课标指出的“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脑图是英国托尼·巴赞博士开发的全新思维方法,其要点是把主题词写在中心;把任何有关论点写上从中心点引出分支,不同类别另开分支并不断连接下去。
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中,脑图被作为帮助学生思维的作文工具。
步骤“想”展画脑图,实质是发散性思维,通过展开联想引导线索、丰富内容,由一事物作为触发点联系熟悉的生活和知识领域,并引导学生遵从相似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等联想三法则对事物进行联想使文章内容全面、丰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结合连续思维使文章内容深刻。
步骤“选”完善脑图,实质是“聚敛思维”,要求学生按照“合题意要求、正确或合理、独到而新颖、利于发挥优势”的原则考虑写作内容写与不写、详写与略写、先写与后写,对内容进行归类。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左半球负责加工线性信息,而右半球则负责加工形象性、结构性、层次性信息,脑图的引入避免了传统的列作文提纲的线性缺点,使作文选材、构思、立意过程呈发散性或聚敛性,更符合个人思维习惯,有利于调动大脑两半球协调工作,提高写作效率。
步骤“写”即语言的“线性”表达,强调一气呵成。
步骤“修”教给学生修改方法,强调念作文,使学生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四、先练后导 目标导学 原存并仍在大面积应用的“先导后练”作文教学模式(指导→写作→批改→讲评)中学生丧失主体地位,教师指导代替了学生思维。
“新闻引路”序列作文训练体系采用“先练后导”教学模式则省略了“作前指导”环节,其教学流程为: 师:命题并引导学生明确题意 生:构思并勾画脑图确定内容 “先练” 生:初草习作并作简要的检查 师:据实指导并讨论评价标准 生:据指导与评价标准以修改 “后导” 生:互评互改并展示精彩文段 “先练”尊重了学生写作的个体性和实践性,保证学生思维形式和内容的独立,写自己所想;同时也是教师当场备课过程,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不同情况加以指导和归纳,及时形成信息反馈,做到心中有数,改变指导的盲目性。
“后导”融指导、批改和讲评于一体,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思维的特点,并据实际情况修改作文。
“先练后导”教学模式体现了“目标导学,以评促写”思想,师生共同讨论得来的“评价标准”具有教学目标作用,并在学生的当堂修改中得到体现:学生根据评分标准与教师指导修改作文,努力使自己获得良好的评价,从而获得强化刺激,最终把握作文评价标准。
五、立体操作 科学评价 在实验中采用以下量表进行作文评价,量表的设计突出了教学重点,两个空项在“讨论评价标准”时据教学重点确定,并用60%的分值对学生作“强度刺激”;突出了基本功训练,包括内容真实、新颖、写作步骤、语句规范、书写正确、行款讲究、标点无误等,每项仅占5%,总计占40%,学生经多次训练“反复刺激”后会对这些内容形成条件反射,久而久之成为习惯,在错别字、病句等方面不需浪费时间;突出了鼓励创意表达,在总分外附设20分,“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同学评价(分项计分,可计满分) 老师建议 项目 内容真新 4X 步骤 语句规范 书写正确 行款讲究 标点无误 字数达标 总计 创意 分值 10 5 5 5 5 55 5 100 20 得分 其他意见 自我评价 由于不可能制定绝对无误差的量表,在进行量化评价同时还有必要采用互评、师评、自评。
学生互评可纠正作文教学目标成人化倾向;师评通过了解学生心目中的评价标准对学生互评情况作“宏观调控”并对错误的批改进行纠正;自评则使学生对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引起重视,反思互评和师评中提出的问题并对症下药地解决。
六、转变观念 随处作文 笔者认为:作文不一定成文,课堂内外的每一句话,每一小段文字都是作文训练。
所谓写作知识,不一定是成系统的,系统的写作知识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实践中重要的东西才是最宝贵的写作知识。
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最高境界的作文教学没有作文课也没有作文法。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开放性教学环境是作文教学的真正源头。
开放可保证学生在真实状态下作文,减少虚假心理成分,展现个性,成就创新之作。
作文教学可向生活开放,如组织学生搜集、欣赏、分析、创作广告词,并为此活动撰写新闻稿、编排手抄报等,整个过程无一不是在积累语文、发展思维,无一不是作文;可向语文以外的学科开放,如生物考试时要求学生就花坛改建瓷坪发表意见;可向教学开放,如变习题为习作,增加在阅读教学中习作的机会。
就作文课教学内容也可开放,研究中,笔者引导学生学写童诗,在炼字炼句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活跃思维,培养审美、想象和创造能力,最终达到以诗带文全面提高的目的。
就传统作文训练方式也可开放,如要求学生追求文章精品化,在不断修改中学习作文技法。
此外,作文教学应摆脱功利性,不要企图在短期内大幅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在转变观念教作文的过程中,强调加强学生作文的“内功”。
七、因材施教 特色育人 新课标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
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首先应做到因地制宜,特色育人。
笔者摸索的“风景区特色作文”教改实验要求学生通过调查、访问、考察等形式走向课外,探索家乡自然山水隽秀之美,神话传说神奇之美,人文古迹沧桑之美,风景名胜开发之美,每人写一本作文专辑《这是我美丽的家乡》。
该实验有效利用风景区自然、人文资源实施开放性作文教学,取得良好效果,促进了当地教师教学观念、行为、效果三转变。
其次应做到因“材”制宜。
如整体素质好的班级以开发作文精品为主,相对落后的班级则从开发想象力入手,分层教学,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在教学中发展到最佳状态。
此外,还应有效利用各种现有教学设施。
如恰当运用电教手段,用投景仪教学看图作文;用录相机教学录相作文;用录音机训练音响作文;在互联网上训练网络作文等。
八、框架内的相关成果 作文教学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
教师很少进行写作实践,因此不懂写作的真正规律;而是将作文教学当成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简略实践环节的有效指导;进而导致怕指导、指导不好之间的恶性循环。
研究者认为,要真正有效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必须首先从教师方面找原因、想办法:写下水文提升教师自身的写作素养,向作家型教师转化,或设立专职作文教师;提高了解学生的能力,学习作文命题与批改的艺术;与时俱进,关注教学法、写作学理论发展。
作文教学应遵循“先放后收”的原则。
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作文训练过程“先放后收”的实质是“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启发性”等,刘锡庆教授对这一原则进行了阐释:“首先鼓励学生大胆地写,等有了一定的基础再要求精炼严谨。
‘放’,即初学作文时要放开心灵,放开手脚,放开笔墨,不拘格套,放胆为文。
提笔为文时,倘能见为文之‘易’而不见为文之‘难’,就能大胆抒发、放笔行文”。
因此,作文起步非常重要:宜多鼓励,少命题;让学生大胆写作,教师慎重评点;起步时虽然要求低、慢,但引导学生走上“正道”之后,就会加快教学步伐,取得良好效果。
激发思维与激发兴趣同样重要。
一方面,兴趣的激发需要良好的大环境而非小课堂,兴趣的保持比激发更难,应该让学生在不自觉中快乐地学习作文,把作文当成生活需要,加强内功。
另一方面,写作思维训练应当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但有些思维活动是被动的、消极的、无用的,有时候思维处于闭塞、抑制状态就需要调整、诱导、激发活跃而积极的思维活动。
激发和保护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能在较长时期内乐学;而激发和保护学生写作思维才能使学生学习写作达到最佳效果,两者结合,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写作能力。
有必要构建《作文教学法》学科。
学科研究史上的作文教学法一直与写作学或语文教学法混同在一起,建设研究作文教学活动及其规律的作文教学法学科将有助于跳出老圈子看问题。
作为教育学、心理学和写作学三者交叉学科的作文教学法学科,研究内容包括:教的规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估、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原则)、学的规律(着眼于何种外在活动有效促进作文水平提高,加强作文成功学生的个案研究)、课程规律(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学设施、教学手段、教学史、教学理论史)。
刘德斌\\\/文
求十度旅游回来后感想
这周末,作为大四毕业生,我们班组织大家去北京郊区游玩,选择的地点是北京四A级旅游风景区——十渡,这次游玩还是比较成功,大家很久没在一起这么好好玩过,并且大家都玩得尽兴,这也算是给大学四年的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次十渡游玩,由于出行完全都是托代理办理,所以很多事情开始没有考虑周到:一,换洗的衣服,大部分人都没带换洗衣服,导致下午竹筏和漂流后,大家都没衣服换洗,最后大家都去小摊买了沙滩裤,不过也因为这样,大家穿着沙滩裤,给人感觉更能有旅游的味道。
二,时间没安排好,晚上男生玩到两三点,导致第二天去东湖港直接取消了,所以在时间安排上,需要更好的安排。
三,在竹筏和漂流时,掉了三副眼镜,所以这次出行,大家损失还是比较惨重的,这些应该事先准备好,防止财物损失。
三,晚上活动,我认为像三国杀这类棋牌游戏还是比较好,女生也过来玩了,还是达到了男女多交流的目的,篝火晚会,花样需要更多点,游戏项目需要更丰富。
总的来说,这次十渡给大家还是留下了很美好的回忆,在北京,难得找到这么美的景色,尤其是这里的山,这里的水,在这里,我们第一次骑马,第一次漂流,这里,我们一起走过
大学里面的五一十一绝大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感觉人生缺乏些打破现状的魄力。
在本科里面最后一个五一我决定不再这样了。
寻求泰山“驴”友失败后,在师兄的邀请下加入了研一化学系十渡之游。
五月二号早上五点四十五旅游团队从学校东门出发,由于雾的影响车一直是徐徐前进。
随着太阳的冉冉升起,浓雾慢慢的散开,但是五一假期出行的人很多途中堵车了将近一小时,最终在一点多到旅游景点。
十渡主要是爬山与竹筏,看到玩竹筏的队伍绵延不断,大家选择先爬山。
在山脚下我买了两根火腿作为午餐,边吃边上。
游山玩水的确很有意思,大家重复着中国人旅游的一贯方式,一路前进在景点处拍照留念。
最终在三点四十左右到了山顶,感觉山的脊梁绵延不断。
借孔子的话“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确实如此。
山上时边玩边上除了最后一段有点疲劳感觉外,都是很惬意的。
下山的路程是1500米坡倾斜度比较高,而且许多地方没有台阶,开始时走着下山把重心控制在后面比较累,小腿有外撇的趋势,看到有人小跑的前进感觉不错就模仿真的不错,速度快而且不是很累,在四点一刻到了山脚。
下山后,旅游的人比中午有所减少了,但是排队玩竹筏的人还是不少,我与师兄在看到队伍出现断痕时见缝插针了,提前上竹筏了,感觉虽然没有电视电影中演的那么的轻松,但是还是有意思的。
后面进来的玩友没有找到竹筏,我们又靠岸接人,在只能承载两个人的小竹筏上了五个人,还好在湖中有两人转走了。
大家都尝试撑伐的感觉,有三个师姐纷纷撑了一段时间,但是力量不够最后还是我与师兄作为主力引领前进。
在广播的一再催促下我们玩了半个多小时后弃伐登岸。
五点半左右开始回程,中途由于堵车凌晨两点多回到学校。
■意外:没想到在京郊能看到如此清秀的山水一直认为青山秀水是南方的专利。
从小就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长大,对山水情有独钟,对除家乡之外的山水一直很挑剔。
拒马河的风光与漓江九马画山段十分相似,乘坐竹排游于河上,恍惚间有在漓江上泛舟的错觉。
美在途中虽然百里峡,十渡景区的风光让我惊异,但是我认为最美的风光在途中。
在苟各庄,当我乘坐驴车沿着拒马河颠簸而行时,才真正体会到百里画廊的韵味;乘车至十渡,清晨的阳光给拒马河抹上了金色的胭脂,群山像刚苏醒的仙女对镜梳妆,此情此景仿入仙境。
十渡 野三坡旅游咨询热线:010-61344129 15810445374 金宝(十渡旅游论坛)■遗憾:山水相依不可分离4月不是北方的雨季,许多飞瀑与清泉水量很小,与高峻的大山相比显得瘦弱单薄。
拒马河一些河段水位低至刚没过脚踝,许多河段河床已干涸。
缺少了水,山就少了一分灵气。
惜在过度开发无论在苟各庄还是十渡,拒马河都被“分裂”,没法沿着河道顺流而下。
在十渡当地人赵大姐告诉我,当年她母亲出嫁时就是坐船到婆家的,现在各渡口间已没办法行船了。
就象听着一个美丽故事,船游拒马河也许不再能实现,因为如今的拒马河上罗列着热火朝天的大工地,许多的河段已被泥土填实,将来的某一天那里将建起高楼或度假村。
后记:当我告诉北京的朋友,我很惊异于京郊的山水时,他的回答让我更加吃惊:北京这样的美景很多。
在许多的旅游网站,北京旅游介绍多是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的笔墨少之又少。
心中为此有点忿忿不平。
我出生于山水间,在漓江上划船游泳、抓虾摸鱼;在山中找化石摘野果几乎是童年生活的全部,对于山水我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野三坡与十渡之行,欣喜之余有一点心痛,大自然赐予的财富在被破坏,过度的开发使得自然变成了一种造作。
至野三坡交通工具一、 火车
【第1句】: 火车:北京南站(永定门火车站)至太原70
【第95句】:7096次及北京南站至涞源71
【第97句】:7198次列车每天往返途经野三坡。
野三坡风景区内设有野三坡站及苟各庄(百里峡)站两个标准中间站,具体时刻如下:7095次 北京南06:37-----野三坡09:25-----苟各庄09:40-----太原20:417096次 太原 08:27------苟各庄18:24------野三坡18:36------北京南21:367197次 北京南17:47-------野三坡20:37-----苟各庄20:50-----涞源23:207198次 涞源06:28-------苟各庄08:45------野三坡08:57------北京南11:36注:每年4-10月旅游旺季及黄金周每日加开数对北京南------野三坡旅游列车。
二、公交车公交车:每年4----10月由北京天桥至野三坡917次公共场所交车开通。
行车路线:天桥------六里桥-----张坊-----十渡-----野三坡-----百里峡发车路线:上 7:00-----7:30天桥发车下 4:00-----5:00百里峡、野三坡发车百里峡印象当暖洋洋的阳光照在身上,身体仿佛从冬日的沉睡中苏醒。
一眨眼,在北京蜗居两年了,很少到京郊游玩,不知算不算是一件憾事。
春日的来临,让我有了出游的冲动。
在漫天的旅游资讯中,我选择到京郊看山水。
由于钱袋里money太少,只好美其名曰自助游:公交+火车+双足。
第一天决定到野三坡的精华景点-百里峡游玩。
早上5:30被闹钟惊醒,急急忙忙赶到北京南站搭乘6:37分开往太原的7095次列车。
车票很便宜仅8元但是普通慢车。
将近三小时的车程里,车厢里始终弥漫着方便面的味道,让人作呕。
火车在山间行驶,迷糊中经过了近十个车站,最终连播音员也不再报站名了。
跟随春游的学生,我们一行三人在苟各庄站下车。
没有路牌也没有所谓的站台,跨出车厢第一脚踏在了作为路基的碎石上。
十渡 野三坡旅游咨询热线:010-61344129 15810445374 金宝(十渡旅游论坛)与火车上龌龊的气味相比,苟各庄的空气十二分的清新。
我们稍作整顿便徒步来到距火车站20分路程的百里峡景区。
当地人告诉我们如果早一星期来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桃花了。
心中虽有遗憾,但既来之则安之。
逐渐退却“冬装”的群山,远看仿佛穿着一件绿茸茸的衣服,近看不禁释然原是刚吐出的嫩芽。
由于时间的原故,我们选择了小环线。
上午11:00点坐上环保电瓶车我们进入景区,一阵凉意袭来身上的燥热顿时消散。
百里峡地处野三坡西南,总面积100多平方公里,峡谷中有各种不同的石景和溶岩景观。
蝎子沟、海棠峪、十悬峡三条峡谷迂回曲折形如鹿角。
蝎子沟因生长大面积蝎子草而得名,这种草和蝎子一样蜇人。
目前蝎子沟正在修缮未开放。
海棠峪和十悬峡虽同属一景区,但山形和风格迥异。
在海棠峪你能回忆起南方山水的灵秀,在十悬峡更多的是感受北方大峡谷的粗犷。
寻着水声我们在海棠峪穿行,维妙维肖的神龟探海让我们眼前一亮,飞流直下的瀑布在阳光照射下像一条银色的白链挂在山“脖子”上,瀑布顺着岩壁流下在山脚形成了一个胖胖的“8”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海棠峪因水而充满灵气,三步一景,五步一观,流水、瀑布在峡谷中随处可见。
最让我们惊喜的是百里峡“三大绝景”之一的老虎嘴。
远观可以看到水从虎口倾泻而下在山脚形成一波碧潭。
拾级而上,越走越狭窄。
一边是深谷一边是绝壁,再加上虎口吹来阴深深的风,我们感觉仿佛要被吞噬了。
穿过虎口深处眼前忽然一亮,阳光从山壁间直射而入,朝着阳光我们狂奔出虎口,外面豁然开朗,蓝天下的深谷幽林在此刻显得格外的可亲。
海棠峪曲径通幽,游走其间真正印证了古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游”山就少不了拾级登高的乐趣,环保古栈道是最佳的选择。
2800多级木台阶上记录了从公元前841以来的大事纪,爬山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历史,学之亦乐之。
环保栈道依山而建,我们在无负重的情况下从海棠峪爬山,相比每天走三趟负重至少50斤的维修机站工人,我们直惭愧,刚爬到三分之一处就已气喘吁吁。
踏上1300级,我们到达了顶峰天亭,远望被群峰环绕的山谷,不禁心喜:已经成功一大半了。
十渡 野三坡旅游咨询热线:010-61344129 15810445374 金宝(十渡旅游论坛)从环保栈道下山后,我们进入了十悬峡。
这里的山势更加高峻,怪峰林立,绝壁万仞,谷坡坡度达80-95度。
4月中旬的十悬峡散发一丝丝的凉意,树木还未吐绿,峡谷显得格外荒凉与粗犷。
穿行于峡谷中的小道,仰头望天,两旁的绝壁高耸入天,人变得渺小而无助。
在十悬峡中穿行,一座座夹道绝壁在眼前打开,又在身后关闭,诚然武侠小说中描述的天然机关。
想像古人骑马穿行的胆战心惊,若有劫匪,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心叹生在盛世是一种福气。
下午3点我们结束了百里峡之行,乘坐毛驴车在颠簸中告别了大自然的神来之笔--百里峡。
提示:
【第1句】:从北京出发可乘坐火车和公交至苟各庄。
7095次北京南站6:37-苟各庄9:40;7197次北京南站17:47-苟各庄20:50。
公交917天桥每天上午5:30开始发车,每小时一班。
【第2句】:从火车站至百里峡景区,徒步20分钟,也可乘坐驴车。
【第3句】:百里峡门票50元,两张学生证一张半票,记者证不免票。
从海棠峪方登环保栈道上1300多级台阶,下1500多级台阶,相对从十悬峡方爬省力。
【第4句】:景区内电瓶车和出租双人单车人均为5元。
【第5句】:如果当地人推荐看泉水,可以一试。
泉水不好看,但乘驴车观拒马河景别有一番韵味。
(车钱:30元)
【第6句】:住宿淡季人均10-20元,旺季三人房达到100元每间。
【第7句】:当地的烤肉值得一试,味道不错,野菜新鲜爽口,价钱不贵,可议价。
十渡-东西湖之游 去十渡旅游是临时决定的。
游完百里峡后当地人建议我们要看自然的山水非十渡不可。
第二天清晨7:30,我们乘上开往涞水的大巴。
大巴一路走走停停,我也借此欣赏两岸的风光。
用山青水秀来形容沿途的风光,只能说是过于简单。
这里的山水没有太多的人工雕琢痕迹,也没见到**景区的大标识。
水映山来山衬水,一幅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尽收眼底。
拒马河水清澈见底,静如明镜,晨光中的群山仿若刚苏醒的仙女,对镜梳妆,姿态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到达十渡已10点,蹦极、滑翔等新玩艺我不太感兴趣,仍旧想欣赏在城市里难得一见的自然景观。
由于对当地景点不熟悉我们乘车错过了东湖景区。
在讨价还价后以20元包车到东湖。
东湖从外表看是一个包装土气的商业产品,所谓的铁索桥坚固无比,不如在西南山区里晃晃荡荡的吊索桥来得刺激。
但是景区的山水却是名不虚传的。
十渡 野三坡旅游咨询热线:010-61344129 15810445374 金宝(十渡旅游论坛)与百里峡相比,东湖的山更清秀,连出生于山水甲天下之地的我都惊叹有如此相似的山,如果把漓江搬至这里,恐怕又是一“桂林”了。
在东湖爬山比北京的香山更过瘾,山势高不算,一路游走有溪流瀑布相伴,这在北方实在少见。
奇特的“三叠瀑布”,水流分三叠落差直流而下,每一叠又自成一景观。
最底层的水帘洞,飞瀑落此形成透明的水帘,煞是好看。
第二层鸳鸯潭将飞瀑水聚于此,碧绿如玉的潭水与幽林形成独特的小景观,举起相机每一个角度都能拍出颇有意境的照片。
到达第三层的回音壁瀑布,天然形成的半环状高山岩壁将瀑布的声音放大,“哗哗……”的流水声挑拨着我们的心弦,同行的小H再也按捺不住冲到瀑布底下以壮士之躯迎接飞瀑。
东湖之行结束后,我们直奔西湖港。
与东湖港迥然,西湖港呈现的是奇潭峡谷。
无需爬高山,沿着谷底小道行走即可观景。
叠翠瀑值得一看,飞瀑与茅屋的搭配组合,给人世外桃源之感。
向周围的人细打听,方知此处是电视剧《萧十一郎》的拍摄场,难怪如此眼熟。
下午4点,两天的京郊山水游结束了,无形中青山秀水慰藉了我的思乡之情。
提示:
【第1句】:上午7:30苟各庄-张坊-涞水大巴,是每天唯一一班大巴,错过就只能包车(80元左右,可讲价)或等火车(7198次-8:45)。
【第2句】:从苟各庄到十渡大巴票价8元,途经野三坡等景区。
【第3句】:从十渡到东湖港西湖港最好包车,价钱在40元左右,因为两景区间无公交,只能找小面的,价钱约5元,下午4点后很难找到车。
东湖门票:38元;西湖港:32元。
【第4句】:十渡至北京天桥,可乘坐公交917,时间3小时。
十渡末班车下午5:00-5:30分之间,如果错过可包车到张坊,张坊末车时间是6:30。
同学你去了裸婚时代里刘易阳他妈说的野三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