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实践基地实践感言
作文实践基地500字航海
幸福似阳光洒在人们的心间;幸福像清泉滋润人们的心田;幸福如佳肴美酒为人们的生活增加香美;幸福就人类奏响在大自然中最美的乐章!谁不爱幸福,谁不渴望幸福?有人说自己得不到幸福,真的是这样吗?不,只要你用心去体会,你就会发现幸福,幸福就在身边。
幸福就在身边!不是吗?获得是幸福,享受是幸福……人人都在感受幸福。
每当我过生日时,同学们都会为我祝贺。
最难忘记的还是我十岁的生日。
同学们都很高兴,我们一边吃着甜甜的蛋糕,一边拆开同学们为我送的礼物。
看着眼前的一切,享受着暖暖的友情,我像浸在蜜罐里似的,别提有多快活,多幸福了! 幸福就在身边!不是吗?一句祝福的话是幸福,一个理解的眼神是幸福……人人都在体味幸福。
那天,我自己在教室里,觉的很无聊,心想:反正也没有事,不如打扫一下教室吧!于是我右手拿了一把笤扫,左手拿了一个撮子,扫了起来。
我先扫第一行,我弯着腰,两只手一摆一摆的。
过了十分钟,整个教室就被我给弄好了。
上课了,同学们那一双双充满关切的眼睛,我的心呀!被幸福的浪花激荡着!我虽然累的满头大汗,我想这就是奉献的幸福吧! 幸福就在身边!不是吗?给予是幸福,奉献是幸福……人人都在创造幸福。
记得那上是个炎热的夏天,我坐公共汽车回家,上了车,我找到了一个位置,可知道,那时候要是站着别提有多难受了。
正巧,在我的身边有一个老奶奶,她的脸色很难看,我急忙的站了起来,对老奶奶说:“您坐吧!”老奶奶那慈祥的面庞看着我,说:“谢谢你,好孩子。
”全车的人都在看着我。
虽然站在车里很难受,但我想这就是奉献的幸福吧!体味幸福吧!珍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样,还何愁没有幸福之歌在传诵,还何愁没有幸福之鸟在飞翔,还何愁没有幸福充满人间!幸福就在身边 作文 散文2鸟儿拥有蓝天是幸福;鱼儿拥有溪水是幸福;花儿拥有泥土是幸福``````幸福其实很简单.小孩子嬉戏玩耍是幸福;成年人工作顺利是幸福;老人安享晚年是幸福,```````其实幸福无处不在.我的幸福,就是能拥有一个温暖的家,一群真心的朋友,一群疼爱我的老师``````` 爸妈一句鼓励的话是幸福.谁不渴望拥有一个温暖的家?不开心时,回到爸爸妈妈身边,向他们讲述你的快乐,让他们分享你的喜悦:伤心时,再回到爸爸妈妈身边,向他们述说你的烦恼,让他们分担你的痛苦.谁说这样的家不幸福呢?我从小就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虽然我的家不是大富大贵,但起码,我的家是温暖和谐的。
“爸爸妈妈,你女儿我今天又拿了100分了.哇!真不愧是我的宝贝女啊,聪明伶俐.下次继续努力啊!”“嗯,我会的”就是这么简单的两句赞扬,鼓励着我前进.这就是我的幸福,拥有一个温暖的家的幸福,被爸爸妈妈赞扬的幸福。
。
中国风水学
卫青——七战匈奴卫青(?—前106年),字仲卿,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人,西汉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幼为家奴,饱尝酸辛,及长,为侯府骑士。
建元二年(前139),因其同母异父姊卫子夫得幸武帝,始以卫为姓,入宫当差。
不久被武帝升为建章监、侍中,迁大中大夫。
元光六年(前129)春,以车骑将军率万骑出上谷郡(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击匈奴,进至龙城(今内蒙古东、西乌珠穆沁旗境),斩获700人,受爵关内侯。
元朔元年(前128)秋,率3万骑出雁门郡(治善无,今山西右玉境)反击匈奴,斩获数千。
二年春,与将军李息等领兵出云中(今呼和浩特西南),向西至高阙(今内蒙古临河西北),再折向南,围歼匈奴白羊王、楼烦王两部,斩获数千,取得河南地(今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开辟其后出击匈奴单于本部的基地,受封长平侯。
五年春,率骑兵3万出高阙六七百里,夜袭右贤王,俘获
【第1句】:5万人,拜大将军,统领众将。
六年春、夏,两次率六将军、十余万骑出定襄(今和林格尔西北)击漠南单于大本营,歼万余人(见河南漠南之战)。
元狩四年(前119)春,率4将军、5万骑出定襄奔袭匈奴,击溃单于本部,追至窴颜山(今蒙古杭爱山南面支脉)赵信城,烧匈奴积粟而还。
是役斩获近两万人,给匈奴以沉重打击(见漠北之战)。
因功与霍去病并为大司马。
卫青一生七次率兵击匈奴。
用兵敢于深入,奇正兼擅;为将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作战常奋勇争先,将士皆愿为其效力;处世谨慎,奉法守职。
参考资料: 岳飞 岳飞,精忠报国之人,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字鹏举,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一。
汉族。
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
岳飞20岁投军抗金。
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其事莫须有”(难道没有这样的事吗)的罪名将岳飞治罪,在临安大理寺狱中被狱卒拉肋(猛击胸肋)而死,时年三十九岁。
乾道五年(1170年),宋孝宗诏复飞官,以礼改葬,建庙于鄂。
六年,赐岳飞庙曰忠烈。
淳熙六年(1180年),谥武穆,嘉泰四年(1204年)宋宁宗,追封高宗的抗金诸将为七王,岳飞封为鄂王。
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定谥号忠武。
岳飞留有《岳武穆集》(又称《武穆遗书》)。
参考资料: 美国战神巴顿 1942年11月作为北非远征军西部特遣部队司令,率部参加北非登陆战役,占领法属摩洛哥。
1943年7~8月指挥美第7集团军参加西西里岛登陆战役。
7月赴法国诺曼底,8月1日率部投入战斗,突入布列塔尼半岛和法国中部。
尔后协同盟军其他部队在法莱斯战役中重创德军,并向洛林方向追击逃敌。
阿登战役中,奉命率部驰援被围困在巴斯托涅的美军,击退德军进攻。
1945年3~5月率军突破齐格菲防线,强渡莱茵河,突入德国腹地,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西部,进抵捷奥边境。
他作战勇猛顽强,指挥果断,富于进攻精神,善于发挥装甲兵优势实施快速机动和远距离奔袭,被部下称为“血胆老将” 参考资料: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地少年将军,比如霍去病
【第1句】:汉骠骑将军霍去病西汉著名将领。
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汉代名将卫青的外甥。
善骑射。
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票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歼2000余人,受封冠军侯。
元狩二年(前121)任骠骑将军。
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
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
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西域道路。
四年夏,与卫青各率5万骑过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进击匈奴。
霍去病击败左贤王部后,乘胜追击,深入2000余里,歼7万余人。
后升任大司马,与卫青同掌兵权。
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敢,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
元狩六年(前117),24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就去世了。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
他调来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霍去病墓地。
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第2句】:孙策(175—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江东割据豪强,配偶:大乔.孙策是亲孙坚长子,孙坚娶钱塘吴姓女子为妻,生四子一女,四子依次是孙策、孙权、孙翊、孙匡。
孙坚长年征战,将家眷留在寿春(今安微寿春县)。
孙策十余岁时,已广交朋友,颇有名声。
舒县(今安徽舒城)人周瑜慕孙策之名,专程到寿春拜访。
周、孙两人同岁,且均少年有志,英达夙成。
因而寿春一见,便推诚相待,结为好友。
周瑜劝孙策移居舒县,以便往来,孙策应允。
于是,周瑜便让出靠道边的大宅院给孙策居住,且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孙坚战死时,孙策十七岁,他将孙坚的灵柩运回,葬于曲阿县(今江苏丹阳县)。
事毕,孙策渡江,居留在江都(江苏扬州),结纳豪俊之士,待养成羽翼,为父报仇。
孙策(175-200年)他是孙坚的长子,孙权的哥哥。
他父亲战死的那一年,他才不到17岁,虎父无犬子人称小霸王,颇有当年楚王项羽的风范。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依仗着从各方募集到的五六千兵马,横扫江东,势如破竹。
军阀袁术就经常感叹“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奸雄曹操听说孙策平定了江南,也曾经说过“狮儿难与争锋”的丧胆之语。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僵持不下的时候,孙策很有远见的点选精锐兵马准备渡江北上攻取许都,包抄曹操的后方,可惜渡江前遇刺身亡,这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幸运啊。
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历史真的很可能就要改写。
最令人惋惜的是威镇江东的“小霸王”不是沙场染血、马革裹尸,却是死在几个匹夫刺客的手里,实在是身为一个武将的悲哀。
他在临死之前为了江东的基业,没有把位置传给自己尚年幼的儿子,而是选择了自己的弟弟孙权,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也为江东能够延续80多年的基业打下了基础。
关于孙策之死,说法纷纭。
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
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这个样子,还能建功立业吗?”奋起虎威,推几大吼,伤口都裂开了。
当夜死去。
《搜神记》则说孙策死于于吉为祟:孙策杀死于吉,此后,每一独坐,都感到于吉好像就在左右,心中恼火。
这次调治箭伤刚有起色,引镜自照,又见于吉立在镜中,回头看,不见于吉,如是再三。
孙策摔破镜子,奋力大吼,伤口崩裂而死。
《吴历》所记,可备一说;《搜神记》则纯是小说家造作虚幻之言。
孙权称帝,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
他仅用了几年时间,便开拓出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江、庐陵六郡,招揽了大批人才,为日后东吴开国奠定了根基。
确实是难得的人物。
但他有时过于轻率武断,以致英年早逝,也真让人叹惋。
【第3句】:周瑜周瑜(175-211年)他和孙策是同一年出生的挚友,20岁不到就辅佐孙策平定江东半壁江山,可谓是少年俊才,英姿勃发。
公元208年奠定三足鼎立的赤壁一战,打败了当时不可一世的曹操,更加确立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名将地位。
他和孙策一起都是东吴最具有进取心的将领,并且赤壁之战后乘胜又打下了荆州,还准备再进攻益州,可惜是英年早逝。
此后的鲁肃、吕蒙、陆逊等先后担当主帅,虽然这些将领也都不是泛泛之辈,但东吴方面就再也没有进取中原之心了。
刘备曾经不怀好意的向孙权进言要提防周瑜独大的局面,但孙权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给予了周瑜极大的信任。
周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帮助孙策创建江东大业,屡战屡胜。
吴郡人民看到周瑜年轻有为,英俊潇洒,都亲热地称他为周郎。
孙策临终前嘱咐孙权:“外事不决问周瑜”可见周的能力不同一般。
在征讨江夏太守黄祖的战斗中,周瑜屡立战功,灭了这支队伍,成为东吴最有威望的人。
曹操攻取荆州后,实力大大强于东吴,东吴有些人就主张归顺投降,但周瑜极力主战,并指出曹军外强中干,有四个致命弱点。
并和刘备联合最终在赤壁打败曹军,使曹操多年囤守北方不敢南下。
作为赤壁之战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周瑜将随这一著名战役名垂千古。
900年后,苏轼还在江边凭吊:“...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公元211年,周瑜在出征的路上生病死去,时年36岁。
孙权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换上丧服,亲自为他料理后事,悲痛万分。
大家纷纷回想起周瑜一生的累累战功以及他开朗的性情,宽宏的气度,待人的和气和谦虚,不禁激起对这位英年早逝的一代英雄深深的怀念之情。
《三国演义》中对周瑜的一些描述是欠缺历史依据的。
【第5句】:一、历史上的李元霸:本名李玄霸, 唐高祖李渊第三子,后世因避讳清康熙帝玄烨名改称为李元霸。
《新唐书·列传第四高祖诸子》载:卫怀王玄霸字大德。
幼辩惠。
隋大业十年薨,年十六,无子。
武德元年,追王及谥,又赠秦州总管、司空。
也就是说,历史上记载不多,十六岁就死了。
二、传说中的李元霸:由上述历史人物演义而来,但完全背离史实(一说是由历史人物李元吉-李渊的另一个儿子演义的)。
他是隋唐第一条好汉,“年方十二岁,生得尖嘴缩腮,一头黄毛促在中间。
戴一顶乌金冠,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无穷。
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勇,捻铁如泥,胜过汉时项羽。
一餐斗米,食肉十斤。
用两柄铁锤,四百斤一个,两柄共有八百斤,如缸大一般。
坐一骑万里云,天下无敌。
”在当时几乎没有人能在李元霸马前走上三个回合,可以说赵王李元霸打遍天下无敌手。
四明山李元霸击败反王二十三万大军;先后杀死名将伍天锡、宇文成都,在紫金山面对一百多万军队,一对金锤如拍苍蝇般,只打得尸山血海,迫使李密交出玉玺,反王献上降表。
然而在回家路上被“老天爷”干掉了——“只见风云四起,细雨霏霏,少顷虹电闪烁,雳雳交加。
那雷声只在元霸头上落落落地响,犹如打下来的光景。
元霸大怒,把锤指天大叫:‘呔
你天为何这般可恶,照少爷的头响
也罢
’把锤往空中一撩。
抬头一看,那四百斤重的锤掉将下来,‘扑’地一声正中在元霸脸上,翻身跌下马来。
” 这么一位无敌凶神后被雷劈死了。
【第6句】:罗士信(595~622)《隋唐英雄传》中罗成的原型。
唐初齐州历城人(济南)。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大业年间,罗士信为齐郡(即齐州)通守张须陀属下一员战将,勇武过人,因一举击溃齐郡长白山王薄、左才相、孟让等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而成名,颇受张须陀器重。
后随张须陀镇压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兵败,张须陀被杀,罗士信随同裴仁基等归降瓦岗军,被授以总管之职。
在率部征讨王世充时,重伤被俘。
王世充爱惜其才,以礼待之。
士信耻与王世充为伍,不久,率所部千余人降唐,被拜为陕州道行军总管。
他作战勇猛,带兵有方,治军严格,赏罚分明,行军作战身先士卒,深得部下拥戴,部下作战时均能尽力用命。
随秦王攻伐王世充,屡战屡胜,名震一时。
因功授绛州总管,封郯国公。
平定王世充之后,罗士信再从秦王镇压刘黑闼义军。
武德五年(622年)在氵名水城(今河北省曲周县东南)的防御战中,罗士信一军陷于义军重围,城破被俘拒降,为刘黑闼义军所杀。
谥号“勇”。
葬于北邙山(在今河南洛阳)。
【第7句】:岳家军中的勇少年岳云岳云(1119年7月14日—1142年1月27日),字应祥,号会卿,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民族英雄岳飞长子(亦说养子),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少年将军。
历任武翼郎、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等职。
绍兴十一年(1142年)除夕,和父亲岳飞及张宪一起惨遭宋高宗赵构及奸臣秦桧陷害而死,此时岳云年仅23岁,死后葬于杭州栖霞岭。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赵昚为岳飞父子平反昭雪后,岳云附葬在杭州栖霞岭下。
南宋时期因为金军侵略烧杀,岳云从小与父母分离,颠沛流离中目睹了金兵的恶行和宋人的困苦,在祖母教育下,立下保家卫国的大志,岳云自幼习武,12岁时岳云从军,被父亲岳飞编入其部将张宪的队伍中,当了一名小卒。
他旦夕勤学苦练,可谓文武双全,大有乃父之风。
绍兴四年(1134年),16岁的岳云随父出征,去收复被金国占领的随州、邓州等地。
在这次战斗中,岳云手持铁锥枪,冲锋在前,勇不可挡,第一个登上久攻不克的随州城。
后又随军北征,收复邓州。
从此军中皆称他为“赢官人”(官人为宋代对男子的尊称,“赢”此指常胜不败的意思)。
此后岳云成为背嵬军最重要将领之一(背嵬军:岳飞亲兵,岳家军精锐,以8000余名骑兵为主,战斗力极其强悍)并任机宜文字(主要负责机密文字记录,是一支军队的重要文职),并在历次对金对伪齐作战,以及剿灭杨幺安定后方等战斗中屡立大功,却多被父亲隐瞒不报,岳云毫无怨言。
(后来同为朝廷命官的张俊知道岳云的功绩,坚持给岳云报功)朝廷也多次欲赐岳云官位,但岳飞上书曰其子尚存乳臭,恐不得军功,十分坚决地推辞朝廷给岳云的封赏。
绍兴十年(1140年),金兀术率军南侵,以金国精锐在郾城与岳家军大战。
岳云身先士卒,率背嵬军骑兵冲撞敌阵,挫敌锐气,又反复冲杀,为这场重要的主力决战获胜立下大功(此战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大规模骑兵“遭遇”战,更是少有的平原野战中,农耕民族步骑混同击败数量优势的游牧民族骑兵精锐
【第8句】:少年英雄夏完淳夏完淳是明末一位少年抗清英雄,被害时才十七岁。
夏完淳的父亲叫夏允彝,他的老师,就是在当时很有名的陈子龙。
夏允彝是明朝的一员大将,满清入关,明朝灭亡后,夏允彝和陈子龙一道联合起兵抗清。
十四岁的夏完淳,就追随父亲和老师走上了抗清的战场。
但终以无力回天,兵败后其父夏允彝自杀。
夏完淳又随老师陈子龙加入吴易军,吴易军也兵败后,夏完淳流亡于江汉之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
1647年夏天,夏完淳被人告发而被捕。
解送到南京后,他在监狱里被关押了八十天。
最让人感动的就是那最后一次庭审,主审官就是那赫赫有名的洪承畴。
洪承畴早就知道夏完淳是很出名的江南“小神童”,为爱其才华,他想用感化的手段,让夏完淳能悔过自新,为清庭出力。
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夏完淳明知堂上坐的就是洪承畴,却指着洪承畴厉声说道:“我听说我朝有个洪亨九(洪承畴的字)先生,是个豪杰人物,当年松山一战,他以身殉国,震惊中外。
我钦佩他的忠烈。
我年纪虽然小,但是杀身报国,怎能落在他的后面。
”这番话不但让洪承畴啼笑皆非,更让他如坐针毡,一头的冷汗直往外冒。
堂上的衙役们,以为夏完淳真的不认识洪承畴,就告诉他大堂之上坐的就是洪承畴。
夏完淳“呸”了一声说:“洪先生为国牺牲,天下人谁不知道。
崇祯帝曾经亲自设条,满朝官员为他痛哭哀掉。
你们这些叛徒,怎敢冒充先烈,污辱忠魂
”说完,他指着洪承畴骂个不停。
洪承畴被骂得脸如死灰。
1647年九月,这位年仅十七岁的少年英雄夏完淳在南京西市被斩首。
【第9句】: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陈玉成(1836-1862年),太平天国将领。
初名丕成,天王洪秀全嘉其忠勇,改名玉成。
他是广西藤县大黎里西岸村人。
1859年夏,二十三岁的陈玉成被封为英王。
1860年,太平军发动了围歼江南大营的战役。
太平军采用“围魏救赵”的策略,李秀成从芜湖发年兵,昼夜急驰,突然攻占敌人粮饷基地杭州,以引诱江南大营分兵来救。
江南大营统帅和春果然中计。
李秀成当即回师与从上游赶来的陈玉成部猛烈合击江南大营,连破清军营垒五十余座,数万清兵溃散,和春狼狈逃窜。
“营内存银十余万,军火局内所有枪炮、火药、铅子等项不计其数”,都成了太平军的战利品。
粉碎江南大营的胜利,再次解除了天京之围。
1860年5月,洪秀全在天京主持召开了高级将领会议。
洪秀全批准了洪仁玕提出的战略计划。
为了执行先东进、后西上的方针,陈玉成、李秀成在人民支持下以破竹之势,迅速占领了江浙大部分地区,江南清军几乎全部瓦解,清将和春等在绝望中自杀。
1862年6月4日,陈玉成就义于河南延津,时年二十六岁。
晋商主要人物
晋商的代表人物晋商可以追溯到,隋唐之间的武士貜,武则天之父.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时,木材商人武氏从财力上大力资助,李渊父子的就是凭借但是天下最精华的太原军队和武氏的财力开始夺取全国政权,建国后,武氏并封为国公,地位等同秦琼,程咬金等,可以想象李渊父子当时从武氏那里得到多少财产.而武氏也从他最初聪明的政治投资中得到了巨大的回报.其后还孕育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女皇武则天.范永斗 范永斗,祖籍山西介休。
生活于明末清初的张家口。
早在明朝初年,范氏就在张家口和蒙古地区做生意,历经七代,传至范永斗成为张家口地区对满蒙贸易的汉族大富商,时人称其贾于边城,以信义著。
当时,居于东北的女真族开始军事扩张,由于和明王朝的敌对关系,他们所需要的军事、生活物质,只能通过张家口的贸易市场获得,也就是以张家口为基地运转过去,范永斗和其他七家商人就开始做这方面的生意,与辽左通货财,久著信义。
据道光年间的《万全县志》记载:八家商人者皆山右人,明末时以贸易来张家口。
曰:王登库、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宇、梁家宾、田生兰、翟堂、黄永发,自本朝龙兴辽左,遣人来口市易者,皆此八家主之。
由于八家商人为清王朝的建立作出了贡献,所以清朝定鼎后,顺治帝没忘为入主中原建立过赫赫功业的八大商家,在紫禁城设宴款待,并赐给服饰。
顺治还要给他们封官赏爵,八大商家受宠若惊,竭力推辞。
于是,顺治便将他们封为皇商(籍隶内务府)。
范永斗被命主持贸易事务,并赐产张家口为世业。
其余七家,亦各有封赏。
从此,范永斗等取得了别的商人无法享有的政治经济特权。
他不但为皇家采办货物,还借势,广开财路,漫天做起买卖来。
他除经营河东、长芦盐业外,还垄断了东北乌苏里、绥芬等地人参等贵重药材的市场,由此又被民间称为参商。
转眼,范永斗成了拥有数百万之富的大皇商,为八大家中之佼佼者。
后来,继承并发展范永斗事业的是他的孙子范毓。
在他手里,把范氏家族的商务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准噶尔部再次叛乱。
清政府急派重兵征讨。
当时由于路途遥远,且多经沙漠地带,运送军粮成了一个突出的困难。
范毓得知此情后,根据自己从小随父在塞外经商,熟悉道路的有利条件,认真核计,与弟范毓联名呈请当朝,自愿以低于朝廷运粮1\\\/3的费用运送军粮,康熙闻奏,立即批准。
从此,到乾隆年间,他们多次力任挽输,辗转沙漠万里,不劳官吏,不扰闾阎,所运军粮都是克期必至。
其间或受敌袭,或中途变更运粮计划,几度蒙受重大损失,也都由范氏个人承担下来,节约国费以亿两计,为平定叛乱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个人牺牲和贡献,客观上顺应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趋势。
这对于一个商人来说,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雍正七年(1729年),清廷赐范毓职太仆寺卿,用二品服。
从此,范氏为皇商兼获高官,名噪一时。
这在清朝200多年的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范毓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去世,他是进入《清史稿》的惟一商人。
贡献:八大皇商之首晋商旺族八大家 在清代,全国排名前16位的大财团都在山西。
据史料统计,仅仅把山西几个县域中富户的家产相加,数量就超过了一亿两白银。
这个数量甚至比当时国库的存银还要多,切实称得上富可敌国牎在中国近代史上,晋商稳居全国商帮之首,称雄商界500余年。
在晋商这个显赫群体中,都有哪些财神呢
白手起家通天下 诚信为本数乔家祁县乔家,是晋商中靠勤劳诚信,白手起家的典型。
乔家始祖乔贵发,祁县乔家堡人。
早年是一个衣不遮体,无依无靠的光棍汉。
乾隆初年与一位秦姓结拜兄弟一起走西口,先做当铺伙计,后开草料铺,兼做豆腐、豆芽及零星杂货些生意。
乾隆二十年(1755年),当地粮食丰收,他们为给自己磨豆腐、生豆芽做准备,趁粮低价时购存了一批黄豆。
不料次年黄豆歉收,价钱高涨,于是把黄豆售出,获利颇丰。
进而扩大经营,开设了客货栈广盛公。
到嘉庆时,广盛公生意十分兴隆,但一次经营买树梢蚀本,几乎倒闭。
亏得乔氏平日与当地相与诚信往来,信誉尚存,得到来往户支持,延缓了欠款归还日期。
经多方筹措,又赖广盛公掌柜悉心经营,扭亏为盈,复兴了乔家基业,遂把广盛公改为复盛公。
乔家子弟恪守祖训,严守家规,家业日益兴旺。
而秦姓子弟疏于经营,坐享其成,逐渐抽走股份,最终复盛公几乎成为乔家独资。
复盛公成为乔姓商号后,买卖兴隆,在包头先后增开复盛全、复盛西等19个门面,有职工四五百人,成为包头城开办最早、实力最雄厚的商号,故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之说。
乔氏依托复字号,又向国内各大中商埠发展。
光绪十年(1884年)又设大德通、大德恒票号。
到清末乔家在全国各地有票号、钱庄、当铺、粮店等字号200多处,有流动资金700多万两,加上土地、房产等不动产,总资产达千万两以上。
乔贵发一心经商,含辛茹苦,直到30多岁,才娶了一个寡妇,共育三子。
长子全德是寡妇程氏带来的,名德星堂,因非乔贵发亲生,这一门没有什么起色。
二门全义,堂名宁守堂,子弟多入仕途。
三门全美,堂名在中堂,其次子乔致庸(1818-1907),是乔家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
他以儒道之尊,修身、正己、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心,诚信为本,执着追求,艰苦奋斗,不断开拓,实现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理想,为乔家的繁荣立下了大功。
乔致庸活到89岁,生有六子,但在他心中各有不足,最终把乔家大业交给了他的孙子乔映霞。
乔映霞深受家风祖规熏陶,主持乔家以来,事业心强,治家严谨。
他针对兄弟与子弟特点,分别立书斋名,曰不泥古斋知不足斋日新斋自强不息斋一日三省斋等,以资互勉,并明订家规五不准:一不准吸鸦片、二不准纳妾、三不准贝者博、四不准冶游、五不准酗酒等。
在乔映霞努力下,乔家大业蒸蒸日上,达到了鼎盛。
乔映霞思想比较开明,曾率先剪辫子,动员家族妇女解除缠足陋习,又任过区长、禁烟主任,到了事业的顶峰。
清朝末年,乔氏票号业务多被官办银行夺走,生意从此走向衰败。
货通俄蒙领风骚 外贸世家是常家榆次的常家,在晋商中以外贸称著。
据山西外贸志载:在恰克图从事对俄贸易众多的山西商号中,经营最长,历史规模最大者,首推榆次车辋常家。
常氏一门从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七代,沿袭一百五十多年。
尤其在晚清,在恰克图十数个较大商号中,常氏一门独占其四,堪称清代晋商中外贸世家。
常氏家族经商的始祖常威,当年去张家口经商,从家里出发时,身不带分文,一路以为人占卦算命,赚取吃饭住店钱,得以成行。
常威有三个儿子,长子常万圯和三子常万达,都以经商见长。
万圯一支,即后来所说的南常;万达一支是北常。
常万达少年聪慧,长大后随父到张家口经商,十年如一日,生活俭仆,为人处事诚恳守信,为商界同行所器重。
常家从开布铺,经营布匹、白布走俏、获得厚利,又扩大规模,兼营茶叶、杂货,外销蒙古等地,逐步积累商业资本,设立了大德玉商号。
到乾隆年间,恰克图被清政府定为中俄贸易的唯一地点。
中俄贸易的庞大交易都被压缩到了恰克图。
常万达看出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他将张家口经营的大德玉字号改为茶庄,倾其资财来到恰克图,实现了由内贸到外贸的转变。
常万达向俄商出口茶叶,兼营绸缎,由俄方引进皮毛、银锭,有出有进,获利甚丰。
常万达满而不盈,视有若无,不断倍厚资本,为常家外贸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事业的发展和资本的增加,常氏先后增设大升玉、大泉玉、大美玉、独慎玉商号,形成了常氏玉字连号,遍布苏州、上海、汉口等地,独慎玉还在莫斯科设立了分店。
庚子事变,常氏商业受到一些损失,转而创办近代家庭工业,开办了敦义和蚕桑局、敦睦和织布工厂,获利颇丰。
常氏在山西还向近代工业火柴局、保晋矿务公司、晋华纺织公司投过资。
常氏十四世常旭春还担任了保晋公司第四任总经理。
常氏由商业起家,家境富裕后,便转而让子弟读书子儒。
常氏八世常吉为县贡生,是家族中入贡第一人。
此后学业有成者延绵不断。
到1921年,常氏有4人赴日留学学成回国,有10人从省内外大学毕业,素称世兼儒贾为业是晋商中少有的书香门第。
常氏商业清末、民国初年逐渐衰落,主要是俄商拖欠巨款,加之俄政府巨额征税,遭受浩劫。
据记载,仅在莫斯科所赔累折银140余万两。
辛亥革命后,内外货款不结,玉字号随之倒闭。
太谷巨富三多堂 商铺规模数曹家太谷曹家,是明、清之际声势显赫的晋商巨富。
曹氏家族发迹,始于明末清初人曹三喜。
当年,曹三喜因生计所迫,随人到东北三座塔(今辽宁辽阳县)经商。
他先是租地种菜、种豆,后与人合伙磨豆腐,用豆腐渣养猪。
待生意兴盛后,因曹三喜是外乡人,合伙者想多占利润,只好各自经营。
曹三喜认为,自己的名字有三字,自己在三座塔干一定能成功。
他勤劳踏实,以诚待人,生意越做越好,增添了酿酒业、杂货业、典当业。
之后,又在沈阳、四平、锦州等地设立商号,逐步成为省外大商。
清兵入关后,曹家的商号又向关内发展,规模越来越大。
到道光、咸丰时期,曹家的商号已遍及半个中国,国外发展到莫斯科。
经营项目有银钱业、绸缎、布匹、呢绒、颜料、药材、皮毛、杂货、洋货、酿酒、粮店等等,雇员达37000余人,总资本达1000余万两。
曹家创造出总号辖分号、大小分号连锁管理办法,据说,全国各地究竟有多少曹家的商号,连管家的也说不清楚。
有钻营者,未通过曹家同意,擅自打着曹家旗号,借贷资金开设商号,只要在其钱庄、银号管辖之下,外贷不足2万两以下,曹家亦不问所以,可见曹家的财势之大。
曹三喜致富后,把资产分成七分,给每个儿子各一分。
然后,每家出资10万两,组成管理处,合资经营,称为曹七合。
道光以后,各门逐渐衰落,惟独三多堂兴旺发达。
三多堂为多福多寿多男子之意。
在太谷城西北洗村,有三座并排高耸的四层旧式楼,是三多堂的标志。
这三座楼,墙厚1.5米,高达15米多,三个穿堂大院,布局是寿字形,内套15个大院,房屋280间,共计6000多平方米,也是著名的晋商大院。
曹氏商业在清末逐渐衰落,辛亥革命后,曹氏在东北各大城市的票号,被奉系军阀张作霖发行的奉票挤兑。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曹氏在东北的票号归伪满政府所有。
蔚字五联竞潇洒 票号世家是侯家介休侯氏人称侯百万,史料记载有资产七八百万两白银。
侯氏发迹于清康熙年间,十世侯万瞻,专跑苏、杭州贩卖绸缎、家业发展很快,到他的孙子侯兴域时,已成为赫赫有名的大财主了。
侯兴域是侯家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继承祖业,用心经营,积累百万。
他的三儿子侯庆来更是精明练达,颇有才干,一手掌家,野心勃勃,首先把在平遥开设的经营绸缎、茶叶、钱币的蔚盛长、协泰蔚、厚长来、新泰永都改为蔚字号,后来又把蔚字号改为票号。
但侯庆来只活了36岁,他的儿子侯荫昌接管了家业,在与平遥日升昌票号的竞争中,又把其它蔚字号也都改为票号,成为山西赫赫有名的蔚宇五联号。
经过道光、咸丰到同治,大约三十年间,蔚字号声势日增,分号遍布全国30多个城市大有后来居上气势。
蔚字号的财东侯家,历次分红都获得了巨款利润,有钱有势,骄奢淫逸。
侯荫昌的姬孙侯奎,是介休有名的挥金如土的阔少年。
当时介休有一句谚语,说介休县有三不管,侯奎灵哥二大王,这三个人整日声色犬马,竞相斗富,极尽挥霍之事。
光绪末年,大清银行成立后,侯氏票号由盛而衰,渐渐走上了下坡路。
声名卓著长裕川 祁县大户是渠家祁县商人云集,号称祁帮,是清代商界的一支劲旅。
而渠家是祁帮中的大户。
渠家的茶庄长裕川声名卓著,票号三晋源汇通天下。
渠家发迹,始自元末明初渠敬信、渠于信、渠忠信三兄弟,从贩运小本生意做起,起先把潞麻和梨贩到祁县,再把祁县的粗布和枣运到上党,年长日久,不辞辛劳,渐渐积累了资金。
到清乾隆、嘉庆年间,渠家的生意已涉足对俄、蒙的茶叶贸易。
从渠氏十七代源字辈开始,进入了生意兴隆的黄金时代,成为当时晋中八大富户之一。
源字辈渠源桢先后与他人合资开设了百川通票号、存义公票号、长盛川票号,并独资开设了三晋源票号、汇源通票号,在开设票号的同时,渠家在各省设有茶庄、盐店、钱店、当铺、绸缎庄、药材庄等,实现了票号资本与商业资本的相互转化,这是渠家商业经营的特色,并获得了成功,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渠家百川通每股分红达两万多两白银。
渠源桢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
渠源桢希望长子渠本翘从事商业,但渠本翘天资聪颖,小时候就有神童之誉,更热心考取功名。
渠源桢对其极为不满,据说,渠本翘考取举人归乡省亲,渠源桢竞跪在门外迎接,弄得很难堪。
渠本翘中进士后,曾被清政府派驻日本横滨领事。
父子两人矛盾的缓和是在山西保矿运动。
1898年,清政府从极低廉的价格,将山西的煤矿、铁矿;开采权,出让给英国商人。
消息传开,山西全省哗然,商民各界奔走呼号,展开长达数年的争回矿权、路权的斗争,渠本翘刚刚卸任山西大学堂监督,就投入保矿运动。
在晋商保矿运动中,渠家父子配合默契,渠源桢主持渠家大票号协力相助。
不但出巨资入股保晋公司,还帮助公司发行、募集股票。
渠本翘在保晋公司担任了一年多总经理,就再次入京为官。
渠本翘入京后,渠源桢将大半资财铸成银锭埋在自家院里,据说总量达三百万两之多。
1919年渠本翘病逝于天津,此后渠家的后代再没有涉入商界,大多数成为学者、教师和作家。
明清两代聚千两 山西首富数亢家山西平阳府(今临汾市)的亢家,在明清时期聚财数千万两,堪称山西首富。
亢氏之后,才是资产在七八百万两的曹、乔、渠、常等诸姓人家。
亢氏起家,传说源自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在山海关与清军作战失败,退出北京撤往西安途中,曾将携带的金银财宝寄存于亢家。
后来,李自成牺牲,农民军寄存的金银财宝遂为亢氏所有。
但这只是传说,其实,亢氏致富也是经商之道。
亢氏首先是大盐商,清代实行盐专卖制,由政府特许盐商凭盐引到指定地点运销。
亢氏正是凭这种贩运特权,获取丰利,成为巨富。
亢氏在盐商聚集的扬州修建了著名的亢园,显赫一时。
其次,亢氏是大粮商。
当时在北京,由于是京畿要地,四方辐辏,买米糊口之人倍繁于他省,而北京资本最大,规模最大的粮店就是亢家在正阳门外开设的粮店。
在原籍平阳府,亢家仓廪多至数千,藏有米粮万石。
再次;亢家是一个资本雄厚的典当商。
传说当年,亢家为了挤垮当地另一家当铺,连续三个月拿出90尊金罗汉到这家当铺去典当,每尊典银1000两。
这家当铺人慌了,问典当人,何以有这么多金罗汉,来人说:我家主人有金罗汉500尊,现在还410尊等着典当呢
这家当铺只好让亢家将90尊金罗汉赎回,自己关闭当铺远走他乡去了。
此外,当时,亢氏在原籍平阳还拥有大量田宅和储粮,号称宅第连云,宛如世家,上有老苍天,下有亢百万,三年不下雨,陈粮有万石。
甲第联辉名当世 世袭皇商是范家介休范氏经商始祖叫范永斗,明末时在张家口经商,经常出入辽东,是当时有名的八大商人之一。
由于当时商人经常出入关内外,为满清提供军需物资和情报,满清入关称帝后,顺治皇帝为答谢八大商人,在紫禁城设宴,亲自召见,尝赐朝服,编入御用皇商行列。
范永斗被任命为主持贸易事务,并赐产张家口为世业,取得了别的商人无法享有的经济特权。
范毓宾是范永斗的孙子,他具有聪颖卓越的经济头脑,继承祖业后不负众望,使范家商务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
他主政时,担当了承办、采运军粮的大官差。
清朝初年,康熙皇帝亲征准噶尔部,由于运送军粮花费过大,输米馈军付出了惨重代价。
作为皇商接受这项官差后,认为虽然返贩军粮艰苦,但依仗自己多年经商的经验,认为不仅有利可图,又可报效国家。
他请求以每石米低于官价三分二的价格自费办售军粮,康熙闻奏大喜,遂即准请。
范毓宾感受皇恩浩大,表现出令人感慨的忠诚。
他凑足144万两白银,补运军粮计为百万余石,为清政府节省费用600余万两。
《清史稿·列传》中说,范毓宾辗转沙漠万里,不劳官吏,不扰闾邻,克期必至,省国费亿万计,忠诚换来了丰富的回报。
范氏家族中有许多人被授予官爵,甲第联辉,显赫一时。
朝廷还慷慨地把西北游牧民族的贸易权交给了范家,获得了巨大的商机。
范氏由皇商兼获高官,在清朝二百多年历史上实属罕见,范家并不满足于既得利益,继续寻求发展机会。
康熙时,国内铜斤(造铜钱用的原料)严重短缺,政府允许商人赴日本购买铜斤。
范氏把握时机,奏请内务府,承担了贩运洋铜的大部分业务,获得巨大利益。
范家因官商而兴,因官商而衰。
随着清末满清政府的衰败,范氏商务日趋衰落。
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清廷以范氏铜业亏折日深,以至上年误运误课,拖欠官项累累、亏损至一百五六十万两之多为由,革除范氏内务府、户部等衙门官职,着令严加审讯范清济兄弟,并查封家产,昔日堂堂皇皇的世袭皇商变成了阶下之囚。
大名鼎鼎财神爷 最后风光是孔家在晋商中,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财神爷,就是太谷的孔祥熙,他是民国时期四大家族之一。
孔祥熙的父祖孔繁慈,年轻时,抽过大烟,把家产抽光了,这也是幼年的孔祥熙曾拣过煤渣的原因。
后来孔繁慈在太谷城乡许多地方当过私塾教师,供孔祥熙在基督教会所办的新式学塾学习。
1901年秋,孔祥熙赴美,考入耶鲁大学,主修理化,后来又修社会学。
1905年进入本院研究院,获理化硕士学位,他的抱负是提倡教育,振兴家业。
1907年孔祥熙回到北京;那时正值清政府重用留学生。
但他婉辞了邮政部、北洋大学等的聘请,决心回太谷办学,在太谷南街基督教公理会明道院附设小学的基础上,增扩课程,创办了太谷第一所中学铭贤学堂。
孔祥熙一方面提倡培养新式人才,但对振兴家业发财致富并未忘怀。
1912年,他从生活中看到煤油已成为民间点灯照明的必需品的商机,便同五叔孔繁杏设立的祥记公司,向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交付了一部保证金,从而取得了在山西经销火油(煤油)的总代理权,独家经营、获利丰厚。
孔祥熙也因此成为山西第一位买办商人。
二次革命失败后,孔祥熙东渡日本,在横滨结识了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宋霭龄。
宋赞孔为人谦和,赚钱赚得很得法似乎天生有一种理财的本领,而对孔在在服佩。
由于双方情投意合,1914年春,孔祥熙与宋霭龄结为伉俪。
婚后,宋霭龄向孙中山辞去秘书职务,推荐她的妹妹宋庆龄接替。
1915年孔祥熙回国,利用欧战国外需要军工原料的商机,把阳泉的铁砂运往天津出口,在天津创办了祥记和裕华公司。
1926年,国内政界发生剧烈变动,孔祥熙认为做大官的时会机遇来临,他从美国回到广州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广东分会委员和广东省财政厅长兼后方财政事务。
由于在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姻上,孔祥熙和宋霭龄说服了父母,孔氏家族则通过蒋介石政权获得了极高的政治地位,为家族财富增殖取得了可靠保证。
1927年,孔祥熙做了南京政府工商部长,继又选为国府委员,从此,官运、财运十分亨通。
1933年孔祥熙任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并仍兼中,央银行总裁。
孔家在借公营私、亦官亦商、因利乘便的情况下,成为中国豪门首富。
孔家利用所掌握的权力,谋取私利,大发国难财,究竟聚敛了多少钱财,据说抗战初期宋霭龄在套取外汇的投机中,就捞了800万英镑。
1939年时,宋霭龄在美存款居重庆政府所有要人在美国银行中存款的第一位,被美国记者茜利文称为中国人民的钱袋。
1944年的朋分美金公债案,一时间在山城重庆舆论沸扬,孔祥熙被迫下台。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在如东洋口实践基地的一件事(作文600字)
参考:在乏味的学习生活中,终于迎来了去平阳的“实践基地”活动。
今天风和日丽,我们伴着优美的旋律,我们来到了实践基地,我梦寐以求的今天终于来了,真是应该欢呼鼓舞。
我们来到了实践基地,一进去就让人惊喜万分。
那里的设备太完美无缺了,这些设备让我无法想象,因为实在太好玩了,有的还让我有了冒险的感觉。
我们全部到齐了,老师把我们集合在了一个操场上。
我们站在烈日炎炎的太阳下面,也引起我那新的热血沸腾。
这里所有的器材一应俱全,我太喜欢这里了。
我们开始了我们的课程,我们的第一节是铁艺课,已进入教室,老师就卡是为我们将关于铁艺的资料,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听得不一会就入迷,我们的铁艺是串珠,串珠可以穿好多样的东西,别具匠心。
这次我们穿的是一个人骑自行车,我没有的材料只有两样,一是铁艺,而是珠子,珠子分三种,老是轻而易举做好了,轮到我们做了,基本都忘了,只好请老师在帮我们做一下,老师说了,只要做好了就可以带回家,我们大大的欢呼了一声,因为我们个个觉得不可思议,居然可以带回家,实在太惊讶了
我们终于经过百折不饶的努力把这个铁艺做好了,我太高兴了。
过后下课了…… 中午,那里的饭菜真是色香味俱全,实在太好吃了。
伴着优美旋律低“实践基地”活动终于结束,这次是为了让我们动手,锻炼自身的能力。
这次手工,我一次做成,这代表我的动手能力并不差,此次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坚持练习,一定会去的好成绩
马上就离开了,我们带着收获,带着快乐,恋恋不舍,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