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完了儿子外出上学感言

09-08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送儿子上大学,临走时的感言怎么说

儿子,你即将进入大学校园,新生活的各方面即将在你眼前全面展开,你也会逐渐建立起你面向社会、面向成人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

面对一个成人,我不想再以过去的思维和行为来说教,仅仅想把我站在现下对我当年大学生涯的感慨传达给你,希望你能体会和理解其中从过去到现在发展的逻辑与其中以人生岁月换回的真切体验,希望这些内容能对你的大学生涯乃至今后的人生有所裨益。

回首从上大学迄今的经历,默思假如今天能初登大学殿堂的话,我该积累些什么、实践些什么、最不能错过些什么,我的脑海中自然而然的出现了这样的内容:首先,我会遵循普瑞玛法则:如果把一件更难完成的事情放在比较容易完成的事情前面做。

那更难完成的事情就可以成为比较容易完成的事情的强化刺激(解释:把不愿意干的任务或者工作放在喜欢完成的任务之前。

如果经常完成困难的、有挑战性的任务,那么工作能力就会增长;相反的话,工作能力就要下降。

更通俗的说,把好玩的事情留在后面做),会去精读很多理论化著作而非武侠、言情、穿越或军旅等通俗作品,会潜心于从西方古典哲学到中国先秦诸子百家的东方哲学,从世界通史、音乐史到美术史,从“国富论”到“浮现中的数字经济”,从Peter F Drucker到科特勒,从排队论(queuing syetem)到博弈论,从荷马史诗、圣经到克洛维茨的“战争论”。

虽然,求读这些经典之路在起步时会很艰涩,很无趣,很不合群,初期的成效也很低微,但只要牢记清代彭端淑在其“为学”中所云:“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只要深彻理解求读经典之路对未来自己的境界高度、思想深度、性格坚韧与学习能力一举多得之益,那么就会有耐心、有毅力来持续阅读、消化与吸纳这些经典内蕴的巨大能量。

迈入工作后的高强度和强世俗会让人的心灵变得躁动与懒散,在那个时间再去弄些垃圾食品类的书来派遣、放松最合适,那个时候再去品经读典将是一个真正成功人士的奢侈。

人的境界高下成型于大学,经典和大师的艰涩、沉重、深邃与博大只有在大学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去静心品鉴与吸纳,这将给你打造一生坚实的境界势能基础,会决定一个人未来在社会与生活中的能量、格调、圈子和成就

同时,我还要把自己全方位的融入生活的浪潮,从低到高来力求扩大自己的生活空间,从而获得对贫富、贵贱、荣辱更深刻的体会,从而让自己更淡然于未来生活品质、生活内容与生活方式的跌宕,让自己在这个社会能有更柔韧的坚刚。

为此,我不会只去看自己关心的体育、娱乐等简单热闹节目,而会主动去看社会新闻,去体会这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风俗;不会只简单值守在图书馆和宿舍,更不会只跟当下的同学和往日的朋友一起厮混于球场、酒吧、歌厅与餐馆,而要走向农村、工厂、金融单位和科技机构,面向那些或者卑贱、或者高尚、或者平庸、或者出色的人们,来用自己的眼、耳、嘴、脑去体味真实的社会之于我的关系和距离;不会只做自己熟悉的事情,只吃自己熟悉的食物,只听自己熟悉的歌曲和只看自己熟悉的影视、文学作品,而会在保证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前提下去做好跌倒、被讥讽、被看低和被朋友遗弃的心理准备,去勇于试试一些自己不懂的、甚至有些惧怕的事情,去品尝一些自己以往厌烦的食物、歌曲和文艺作品,让自己的认识和意识在更广阔和更现实的基础上为自己的行动提供真实、可借鉴的客观世界;不会固执于一己之见,更不会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偏听偏信,而要通过兼听、咀嚼的扬弃达成包容、系统与健康的自主思想;不会把冒失、浅薄、懒惰和盲从当成勇气、合群、享受和时尚,而会用理智的分析与判断武装自己的头脑、用雅致的气质装饰自己的谈吐、用勤勉的习性耕耘高层次的快乐,用设身处地、量入为出构造自己可控的生活基础,如此之后的我将在未来的人生中把中流砥柱牢牢的植入自己的身心,把世上一切的捧誉作为锦上添花、一切的诋毁作为隔靴搔痒,这样的我会更强、更自由、更无挂碍

生活空间的大小将直接影响着从恋爱对象到职业方向,从爱好选择到能力培育,从物质到精神

并且,我会以“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的警训时时告诫自己:尽可能在校里校外每一次球赛、每一天宿舍日常生活、每一段学习周期去累积慈、俭、勤、谦恭、好学、律己等好习惯,为未来做正确的事和把正确的事做正确来积累判断和抉择的好感觉;尽可能远离类似烟、酒、赌、贪、懒等恶习,来戒除威胁未来生活的点滴隐患。

我将对暴富、骤得、不劳而获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一笑置之,而会牢牢把绩效(performance)两个字铭刻在自己的思维中,让自己把老子所云“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变成自己日常思维与行为自然而然的习惯,从而在举手投足之间就与自然之道契合

回首大学生涯和之后人生的足迹,有那么多的悔恨和庆幸,有那么多的假如和也许,也有那么多的偶然和必然,对过去痛切与深彻的思考获得了以上的片断感悟。

希望你能珍惜一个过来人发自肺腑的体会。

假如在大学里,你能积聚了良好的知识和境界,扩展了生活空间与勇气,培养了健康的习惯和性格,那么在走出校门后,无论面对的社会有多复杂、无论生活的条件有多严酷,何惧之有

在一个新的开端之始,我期望着你能以新的态度、新的行动和新的成果为走上更广阔的人生之旅奠定扎实与健康的基础

说说离开家出去上学的感受啊

过去很多年了,现在你提起来我一下子又仿佛在眼前了.记得那时候到了要赶回学校的日子,从上午10多就心里酸酸的,开始倒计时,数着分秒很希望时间慢点过.总是想哭的感觉.最怕就是家人到车站送我的情景.记得那时是我爸和弟弟送我.不敢看他们,随时能掉下眼泪来.这些记忆是永远也抹不去的.深深印在了内心深处.其中满含着亲人间的亲情.是什么也取代不了的.

儿子去外地上学走了,妈妈的心情

肯定是舍不得的,但是有不会表现出来,因为不想儿子担心挂心

旅游感想唯美句子

【第1句】:身未动,心已远。

  

【第2句】:梦想,并不奢侈,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第3句】:一个人的旅行,遇见最真实的自己。

  

【第4句】:旅行要学会随遇而安,淡然一点,走走停停。

  

【第5句】: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

  

【第6句】:当遗忘变成另一种开始,我踏出了旅途的第一步!  

【第7句】: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

  

【第8句】:因为有梦,所以勇敢出发,选择出发,便只顾风雨兼程。

  

【第9句】: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古镇情怀,流水江南,烟笼人家。

  

【第10句】:一颗说走就走的心,一个会拍照的情侣,一段甜蜜的旅程。

  

【第11句】:旅行的理由不需要阐述太多,一个字就可以概括全部:走。

  

【第12句】:出去旅行,不是去看风景,而是去寻回自己——最本真的自己。

  

【第13句】:我们一路上兴致勃勃地参观,当夕阳西下时,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第14句】: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

望采纳,谢谢啦

孩子第一次单独参加夏令营,父母在家的感言怎么写

虽然感觉累,但让孩子亲身体验到接触大自然的乐趣也值了

公司给员工过生日,员工上台发表感想

一,年过花甲婆跟三、四岁的我见面,在船上死了,弟弟了,父亲在一个陆上的城市里了,外祖母叫我哭,我却哭不出来,伏尔加河静静的流淌,秋高气爽,天空澄澈,两岸的秋色很浓,一片收获前的景象。

二,雅科夫舅舅与米哈伊尔舅舅成天为了家产争来争去,几乎一见面就吵。

有一个把自己的妻子都打死了,他们俩见到我与母亲,很害怕我与母亲将家产抢走,吵得更厉害了。

外祖父毒打外孙们表现得很凶残,外祖父来病床看我,他的身世值得同情。

三,伊凡是一把干活的能手,去市场购物时也会替外祖父省钱当小偷,有一双金不换的手;我和外婆一起度过了一场热闹的家庭舞会;每逢节日的晚上,雅科夫就会弹吉他,奏出动人心弦的曲调;在一次搬十字架地时候,由于雅科夫舅舅地自私,“小茨冈”被压死了。

四,外婆对上帝的虔诚,对人的良善、忠厚,对丈夫的容忍、体谅;她的聪明,能干,健谈,会跳舞,会讲童话;火灾里指挥若定,火灾后为舅母接生;她是大家庭的好主妇和顶梁柱,是我最贴心最亲爱的朋友。

五,外婆和外祖父各讲自己的苦难身世。

两人都是早年丧父的孤儿,都曾跟着母亲沿街乞讨,后来也都凭着聪明能干、吃苦耐劳而自立,最后共同挣到目前这种小康家境。

外祖父教“我”识字和给“我”讲述自己的人生体念和生活哲理。

六,大舅米哈伊尔为了争夺家产带领流氓冲击、攻打外祖父家的暴行。

在这次父子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我担任了火线侦察兵的角色。

善良的外婆由于“劝架”被醉酒的逆子的砖头砸伤了手,造成了骨折。

七,外婆和外祖父各自不同的两个上帝,外婆的上帝慈悲为怀,赐福人类,主宰一切,洞察万物;外祖父的上帝专横跋扈,法力无边,严厉残酷,人人害怕。

我家里家外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

两方面都是明显影响我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客观因素。

八,外婆会讲童话,有一次讲了《隐士和勇士》这篇优美迷人的童话;我的第一个知识分子朋友,一个不知真名实姓、只知外号“好事情”的“外人”和“怪人”,他们之间有深刻的友谊,“怪人”听外婆讲童话,“好事情”和外婆有某种尴尬关系。

九,我的好朋友彼得大伯,他是一个马车夫,常给我讲故事,虽然他的讲故事本领比外婆、外公差多了。

我和 “三个小少爷”的友谊,对三个小少爷有好感和羡慕。

外婆支持我但外祖父、三兄弟的父亲上校奥夫相尼科夫禁止他们交往,马车夫也反对。

马车夫跟我因此发生了争吵。

十,我母亲的突然回家,产生了家庭矛盾,我和她因为“背诗”而爆发了一次争吵;外祖父和她因婚姻问题而爆发的一次大闹架,外祖父气得跪在女儿面前,接着又无故把外婆打伤。

争吵和闹架成了家常便饭;打了再好,好了再打,一家四口就是这样打发日子。

十一,母亲回来后的家庭生活,母亲与一些青年男人交往,表哥萨沙的逃学和逃跑。

表哥和我都是可怜的孤儿,他没有亲母,继母对他不好。

外婆给我讲父亲的身世和父母的婚事。

十二,母亲再嫁和再嫁后的生活,我的这个“伤心事件”对自己心灵造成的创伤,我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母亲再嫁的事实。

这两年里外祖父的家境日益衰落、以至完全破产,搬家不断,住房和生活一次比一次差,几乎真的要上街讨饭了。

我上学读书。

十三,外祖父与外婆分家过日子,我捡破烂为生,我与几个小朋友去河边偷木板卖钱,这些小伙伴们艰难的生活和彼此的友谊,母亲死了,最后,我不得不走向“人间”。

呼呼,怎么样

学习中医后的感想800

工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医的学法与路是一个需要首先探讨题。

很多朋友学习中医之前没有很好地思考这个问题,入门的方式五花八门,有的一头扎进伤寒论等经典里,苦读了数年,出口成章,大段的经文背得烂熟,临床时,边都摸不着,开口动手便错,进而怀疑经典,怀疑中医。

  有的执迷于药物学里,变成了草药医生,单方医生,把个别中药和处方视为绝密,越求越奇,以为不是深山老林里的神药或者异人奇方就不能治病。

  还有的求于易,求于道,将中医和气功,宗教混于一谈,强词夺理,故弄玄虚,不提也罢。

  我想,这些不应该是朋友们学医的初衷。

  我虽然出生在中医世家,却也在医学上走了很多弯路,对临床疗效的追求也曾经让我倍感艰辛,回首这20多年的学医路途,我的最大感悟就是-------------------中医本来是一个简单明白,好学易用的学科,却被有意无意的蒙上一层又一层的神秘面纱。

  在这个处处追求效率的时代,还原中医的本来面目,破除中医迷信,节约后来者的精力和时间,就是我现在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情。

唯其如此,中医界方可吸引优秀的年轻人,才能发扬光大。

  学习的方法和路径---先从端正态度开始。

  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人说过,而且各有各的道理,我要强调的是,下面这种学习方式适合有一定基础,希望深入系统掌握中医体系的人,也适合已经学医几年,或者读完了中医院校还一头雾水,愿意重新钻研的情况。

  一,先宏观后微观。

  一定要先对中医的学术体系有一个整体的大概印象,先通过走马观花式的浏览,然后再去学习具体的知识而不是一下就陷入到各种秘方,技法当中,纷纷扰扰,一锅浆糊。

  临床上遇到很多医生已经号称可以攻克绝症了,结果自己得了感冒,还分不清是风寒还是风热。

基本的概念都是一塌糊涂,如何能够登堂入室?  二,培养提高思辨能力,不要强调死记硬背。

  中医学让人望而生畏的原因之一就是要背诵大量的内容,而这是否有必要呢?我的体会是中医学里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其实是不多的。

远远不如法律,外语等专业。

  很多内容,理解以后就会记得,而没有理解,记来何用?当然,理解也是分层次来的,先浅后深,先一般后特殊。

  中医知识浩如烟海,人的精力时间都有限,一个医生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学,也不可能什么病都会治,关键是能构建自己的学术体系,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所建树,善莫大焉。

  我记得当年背了好几百个处方,但是临床根本不怎么用,现在还能背的处方不会超过50个吧,也没有临床开不出方的情况,呵呵。

  学习方剂的问题,我以后会单独论述。

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一个临床医生真的不需要学那么多处方。

千招会,不如一招精。

一方融会可变数方,一法学透可变数法。

  很多老医生喜欢炫耀自己当年是如何过目不忘,博闻强记。

先大量的背诵,以后慢慢理解,对于幼儿学医,这个当然是有道理的。

  但如果是成年人记忆力差,理解力强,就不应该这样学。

何况这些出口成章的老先生很多人临床水平真心不怎么样,可惜了背书受的那些罪哟。

  传统的学习方法,打杂三年,抓药三年,抄方三年,动不动十几年以上才可以出师。

真正学医的时间并不多,这些规矩里面,包含着对学徒劳动力的残酷盘剥。

  而我以为,一个完全没有医学基础的人,中等资质,学习条件和方法合适,三年就可以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这是我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

至于执业医师考试,我指导的几个学生都能超分数线近一百分过关。

也可以证明这一套方法对付应试教育还是同样有效。

  三,保持批判的精神学中医。

  一定在建立好自己的医学体系以后,再去研究各家学术  对前辈的经验,带着怀疑的态度学习,以临床疗效来验证。

  凡是科学的体系,一定有可以理解的逻辑,无法理解的东西,可以存疑,先放一放。

  这是因为你没有一定的基础,无法分辨是非,轻易转进中医各家学术的嘴仗里,除了更糊涂,没有别的收获。

  我常常说看一个人学医的水平,看看他买了些什么书,可以得知八九,也是这个意思。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