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父爱的感言

06-08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 高老头 》作者 写作背景 好句赏析

被金钱扭曲的父爱:谈高老头人物形象的时代意义 陈凤姣 (浙江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浙江 金华)

【摘要】 本文紧扣《人间喜剧》中高老头这一人物形象,从对金钱的追逐和对女儿的畸形的父爱两个角度分析了这个人物的时代意义。

认为他身上金钱与父爱的矛盾是资本主义新时代与宗法制残留感情的集中体现。

而高老头的死,实质是封建宗法观念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战胜的悲剧。

【关键词】 金钱 父爱 资本主义 宗法制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人间喜剧》的基本主题在此得到体现,其艺术风格最能代表巴尔扎克的特点。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第一次使用他创造的“人物再现法”———让一个人物不仅在一部作品中出现,而且在以后的作品中连续不断地出现,它不仅使我们看到人物性格形成的不同阶段,而且使一系列作品构成一个整体,成为《人间喜剧》的有机部分。

在此,一些主要人物如拉斯蒂涅、鲍赛昂子爵夫人、伏特冷纷纷登场亮相,《人间喜剧》拉开了序幕。

高老头作为其中的主人公,自然不能不表现出作者的感情倾向和价值取舍。

关于这一形象的时代意义,我认为,主要通过以下三点来表现。

1 对金钱的追逐高老头出身微寒,年轻时以贩卖挂面为业,后来当上供应军队粮食的承包商,在动乱和饥荒中囤积居奇而发了大财。

可以说他的每一分钱都是肮脏的,充满罪恶的。

然而他刚搬到伏盖公寓时,由于住着二楼最好的房间,每年付一千二百法郎的膳宿费,而且“箱笼充实,里外服装被褥行头,都很讲究”,甚至连鼻烟匣也是金的,每天早晨还得请理发师来给他梳洗扑粉。

所以仍旧得到了尊重,甚至老板娘的爱慕和叹赏。

人们都尊称他高里奥先生。

这就不难看出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观的讽刺。

一方面,通过高老头自己的发家史。

虽然作者的描写很简短,但充分说明了资本家对金钱的追逐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一个小小的面粉商,仅仅因为赶上了战争和动乱,就可以混水摸鱼,以卑劣的手段聚敛财富,成为富甲一方的暴发户。

钱多到连一个小小的鼻烟壶也要讲究质地。

十八件二号荷兰细布衬衫,既说明了高老头早期财富之多,又从侧面反映出他的小市民本性,为后面的悲剧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人们对“高里奥先生”恭敬的态度,也反映出那个年代不仅资本家追逐财富,普通的平民也对金钱有着强烈的崇拜心理。

他们不问他的钱是从哪里来的,是怎么来的,只要他有钱,就是值得尊敬的。

由此看来当第二年终,高老头要求搬去三楼住,膳宿费减为每年九百法郎的时候,人们背后议论纷纷,说他是“恶癖、无耻、低能所产生的最神秘的人物”①,尊敬的“高里奥先生”一夜之间变成了灰头土脸的“高老头”,也就不足为奇了。

2 畸形的父爱高老头中年丧妻,他把全部的爱投入到自己的两个女儿身上,甚至到了变态的,疯狂的地步。

高老头的“父爱”的动机,我们可以归纳于两点:其一,作为小市民出身,他的宗法观念是浓厚的,他爱女儿,无疑是希望维系小市民的那种天伦之乐的生活情趣;其二,他对上流社会的生活仍然垂涎三尺,不过,他深知自己已是年迈体衰,无力参与抗争,而身边则有两个既年轻又美貌的女儿,她们的前途是无量的。

于是他寄希望于两个女儿,希望通过她们,实现再度跻身上流社会的宏愿。

由此可见,高老头的父爱本身就不是原始的,单纯的。

而他表现父爱的方式更是扭曲的,病态的。

他用以表达自己对女儿疼爱的最高手段,就是金钱。

为了女儿,他出聘最优秀的教师进行读书、习艺、骑马等高雅的家庭教育;等到她们长大了,又给每人八十万法朗的赔嫁,嫁给社会上的体面人物。

本以为这样一来,他就等于拥有了两个体面的家。

谁知不到两年,他就被女婿所抛弃,当他是“要不得的东西”。

女儿也只有在要钱的时候才去找他。

然而高老头依旧乐此不疲。

他自己的房间一搬再搬,膳宿费也一降再降。

直到他戒了鼻烟,打发了理发匠,头上也不扑粉了。

而且不分冬夏,只穿一件栗色粗呢大褂和灰色毛料长裤。

骨瘦如柴,老态龙钟,两个女儿仍然不放过他。

甚至为了一万两千法郎,姐妹俩当着父亲的面吵了起来。

高老头终于中风病倒,还患了脑溢血。

及至这里,高老头对女儿的爱,女儿永远填不满的金钱需求和高老头已经没有钱的现实纠缠在一起。

矛盾渐渐明朗化。

3 金钱与父爱的冲突追逐金钱与表达父爱本是毫不相关的两件事。

而当高老头把金钱作为表现父爱的手段,特别是他所拥有的金钱已经不足以表达他心中的爱的时候,矛盾就越发明朗了。

更何况,在两个女儿那里,“父亲”的地位早已被“金钱”所代替。

她们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个不需投入的提款机。

高老头之死是这幕家庭丑剧的高潮。

高老头死前想见女儿,哭天喊地,但也枉然。

这才使他悟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的真理:“钱可以买到一切,买到女儿。

”“倘若我有钱,倘若我留着家私,没有把财产给她们,她们就会来了,会把她们的亲吻来舐我的脸!”女儿们“为了参加跳舞会,即使踩着父亲的身体走过去也在所不惜”。

②一个囊空如洗的父亲无异于一个被榨干的柠檬,对于骄奢淫逸的女儿还有什么意义呢?写到这里,作家仍感言有未尽。

又加以侧面的烘托:为了筹款治丧,拉斯蒂涅“在纽沁根夫・702・2007年11月 双语学习・文学赏析・©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妇与雷斯多夫妇两处奔走”竟“毫无结果”,理由是:“先生跟太太谢绝一切宾客。

他们的父亲死了,都悲痛得了不得。

”③在送葬的行列里,出现的是这两家“有爵徽的空车”。

④如果说之前读者对于高老头盲目的付出抱有的仅仅是同情与悲哀的感觉的话,高老头之死则将这一感情引向了沉重与思索。

高老头是资本家出身,有着天然的对金钱的追逐。

而同时他又是一个父亲,有着本能的对女儿的爱。

当他有钱的时候,他用金钱来表达自己对女儿的爱是无可厚非的。

因为他相信金钱可以衡量一切,包括父爱。

然而随着他的金钱慢慢消失而父爱却一如既往的时候,他开始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全感。

他只有节衣缩食,变卖身边最后一点值钱的东西来满足女儿的要求,给自己一种被女儿需要的错觉。

却从来没想过女儿对于他已经完全没有了儿女之情,有的只是对金钱的渴求。

直到高老头无论如何也无法填补女儿们的欲壑,种种矛盾之下他终于崩溃,患病,至于死亡。

而高老头死亡之时,女儿仍旧想的只是还能从父亲身上榨取多少的剩余价值。

就个人而言,高老头的悲剧是盲目的付出与错误的决策的悲剧。

他财富的逐渐丧失与人们惟利是图的观念的矛盾;他对女儿的爱与他能给予女儿的钱的矛盾;他渴望依靠女儿跻身上流社会与被女儿女婿抛弃的矛盾;他的父爱与女儿想到他只是因为对金钱的需求的矛盾;高老头病中渴望女儿与女儿对他的进一步压榨的矛盾;及至他死后,送葬队伍中出现的两辆“有爵徽的空车”。

这一切的矛盾构成了高老头的复杂性格与悲剧命运。

这一切是那么不可思议,却又是那么合情合理。

而进一步看,就全社会而言,在各个矛盾的复杂交错中不难看出作者的象征和隐喻。

高老头的悲剧不是他个人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也是社会畸形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

在资本主义初期的资本积累阶段,一方面新兴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人人追逐金钱,期待新的时代;另一方面各人心里又多少残留着对于过去时代的缅怀,对于那种象征安定的宗法制家庭思想和象征高贵的贵族阶级制度的不舍。

在天翻地覆中的变化中,矛盾迅速瓦解,崩溃,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唱响了一个时代的悲歌。

综上所述,金钱是资本主义新时代的标记,而父爱是过了时的宗法制残留感情,这两者构成高老头的矛盾性格。

高老头的矛盾性格,是社会由宗法制向资本主义急剧转变时代的产物,他的惨死,正是金钱毁灭人性,败坏良心,破坏家庭的明证,他的实质是封建宗法观念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战胜的悲剧。

注释①②③④:《高老头》[法]巴尔扎克著[M]张冠尧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参考文献[1] 郑克鲁(编).外国文学史(上)[M].高等教育出版社,19

【第99句】:[2] 巴尔扎克.巴尔扎克全集第四卷:人间喜剧[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19

【第86句】:[3] 张秀章,解灵芝.巴尔扎克妙语录[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

【第3句】:(上接第206页)这对她本人来说,当然是极其不幸的,但也由于有了这段惨痛的经历,她的艺术才华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她个人的命运与时代脉搏也进一步结合起来,从而写出了许多血泪凝成的爱国诗文。

3 抒发民族爱国之情的作品如果说李清照前期词表现出敏感的青年妇女所具有的精神苦闷、爱情心理以及对个性自由的朦胧欲望,那么她后期的词和诗文(南渡及亡夫之后)则是以民族情绪和爱国情感为主题,在前期词哀愁伤感的基调上更趋悲怆、沉郁,情感的忧郁也更加深刻化,乃至变前期的“终日凝眸”为后期的“欲语泪先流”。

徽钦二帝被虏北去,北宋就此告亡。

赵构南渡,偏安东南半壁,过着苟且偷生的日子。

李清照随夫南渡,但两年后丈夫病故,她完全陷入国破家亡的惨境,从此开始了二十余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直至客死他乡。

绍兴五年,诗人流落金华,写下了著名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国破家亡这一人生惨剧,使她在南渡后,心情更加愁苦沉痛。

“倦梳头”、“事事休”,竟至“欲语泪先流”!此词可见词人早年所没有的如此深广的悲痛之情,同时告诉人们,正是那悲剧性的社会时代铸就了女词人的悲剧性格,这时的“愁”,已不是“正人间天上愁浓”的夫妻离别之“愁”,而是国家破碎、人往何处的亡国之愁了!词人从现实的境界出发,展开想象,描绘了一个神奇的梦境。

在现实生活中,她看到的是腐朽黑暗的政治是投降卖国的奸臣和置人民于水火、畏敌如虎的皇帝,因此在幻想的境界中,她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的天帝,借以寄托美好的理想。

下阕以大鹏自况,完全是为了表示对黑暗现实的深恶痛绝和对美好理想的热烈追求。

把这种意境开阔、想象奇伟的作品纳入北宋苏轼一类的豪放派词中,是毫不逊色的。

又如《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对南宋苟安江左无心收复失地的可耻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和尖锐的讽刺,激昂慷慨,气壮调雄,充分表现了诗人的爱国精神。

总之,李清照是一个杰出的女作家,不仅她的作品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她的某些思想品格至今仍有光彩。

她不但热爱大自然和生活,又敢于藐视传统的封建观念,更有着知识分子所特有的伤世忧时之社会责任感。

正因为如此,李清照抒情词里所表现的人物形象才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她也凭着这种高超的艺术才能在中国词史上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人文风景!参考文献[1] 徐北文.李清照全集评注[M].济南出版社,19

【第90句】:[2] 税啸尘.宋词三百首注析[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9).[3] 韩小贝.浅论李清照后期愁词两首[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2(4).[4] 邵清风.易安词分期新探[J].巢湖学报,2003(4).・802・・文学赏析・双语学习 2007年11月©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关于“彩虹人生”实践服务的2000字 内容是关爱留守儿童,敬老助残,社会公

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在这炎热的八月,我参加了大学生暑假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也让我在这个暑假过的充实而有意义。

在这次活动,我们下乡对一些留守儿童进行了采访及慰问。

活动中,我们小组采访了3个留守儿童,年龄都比较小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都是外出打工,一年很难回家几趟,路途的遥远,车费昂贵,只为多省下的钱给孩子买好吃的和穿的。

生活总是那么让人无奈,父母想念着孩子们,同样,孩子也想念自己的父母,他们都能理解,只有更努力才会更好有理想,必有失去的东西,更多是无奈,当我面对我面前的留守儿童的我感触及深,是的,我们都在追求着美好的生活,有时候,为了,理想,为了家人,为了过上好的生活,不得不远走他乡,在外漂泊,奋斗,留下的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子女。

我能体会得到他们们身上承担的压力与艰辛。

看到这些孩子们,我突然觉得自己比他们幸福很多,从小呆在父母身边,受尽父母的宠爱,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来越叛逆。

有时候还会埋怨自己的父母这也管,那也管的。

现在听到这些孩子们的回答时才明白过来有人管着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我知道了现在拥有的就应该去珍惜,不要等到失去才来后悔。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会体验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与感受。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展现自我绚丽的舞台,也是一次让大学生能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人民的绝好机会。

就从我们这次深入下车乡留守儿童的调研活动来说,了解到由于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导,时常想念他们的爸爸妈妈,以致有些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中不免一阵心痛。

但是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能够努力学习,为了梦想而奋斗,我不禁又感到欣慰,为他们感到高兴。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知识,而且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更好的掌握知识;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发展,才能锻炼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将来能更好地投身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篇1: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为期半个月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已经结束了,在这半个月的志愿者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接触不到的东西,也认识到了以前从来没有想象到的一些状况。

在重庆市巫溪县中岗乡参加志愿者活动的那段时间里,几乎每天我的心都会触动,给我触动最大的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那里的留守儿童在所有儿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留守儿童基本上都是跟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住在一起,也有些是和自己的叔叔阿姨住在一起的,父母大部分都在外地打工。

当地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又在所有留守儿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都散居在家里,再加上生在贫困的山区,所以根本就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

虽然学前教育在我国现阶段还不属于国家的义务教育,但是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行为习惯的形成和智力开发等方面正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应该一起高度重视。

我问了一些当地的留守儿童,大部分留守儿童都很渴望学习,积极向上,希望自己以后能够考上名牌大学,为国家做贡献,也有些留守儿童只是希望自己能和父母一起生活,有个温暖的家,还有一少部分根本就没有理想和抱负,对于未来是一片茫然。

我问了一些当地的留守儿童,大部分留守儿童都很渴望学习,积极向上,希望自己以后能够考上名牌大学,为国家做贡献,也有些留守儿童只是希望自己能和父母一起生活,有个温暖的家,还有一少部分根本就没有理想和抱负,对于未来是一片茫然。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都很困难,父母都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才外出打工挣钱,但是与此同时由于父母一方或者双方都不在孩子身边,造成家庭对于孩子管理不周,关心不够,教育不当等给留守儿童的感情和心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勾通思想,倾听烦恼,鼓劲上进,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

有的父母多年不与孩子见面,致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像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

有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有效地约束和教育,导致经常不按时上学,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留守儿童很少说话,经常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发呆,总感觉是闷闷不乐的样子。

还有大部分留守儿童由于自己的现有监护人文化程度很低,在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又很差,很多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与孩子和教师缺乏必要的沟通,甚至部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连孩子在学校的哪个年级、哪个班、哪个是班主任都不知道。

所以从来都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孩子自己也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所以很多孩子的学习成绩都很差,有些甚至小学没有毕业都放弃学业在家里闲呆着。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现阶段中一个很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仍然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他们很需要社会的关注,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如今,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已经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来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留守儿童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已经有些好转。

但是留守儿童问题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仅仅依靠家庭和政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发动社会各界来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形成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好当今留守儿童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保证国家快速平稳地前进。

   篇2: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古往今来,家长对孩子最殷切的期望莫过于“望子成龙”,然而,对于怎样去培养和教育孩子, 每个做家长的往往感到困惑,不知道该何从入手。

孩子的培养与教育关乎其未来的人生旅程,也关乎做家长的责任。

我班有些家长自身经济受条件限制,在外经商、务工,无法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亲戚照看,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学生成为留守儿童。

这些留守儿童与父母整年,甚至几年不能见上一面,在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畸形成长现象令人瞩目。

至于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上缺照顾、行为上缺管教、学习上缺辅导、思想道德上缺约束、安全上缺保障” 等五大问题对学校、家庭、社会影响颇深。

为了更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让留守儿童能够安心学习,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安心工作,在工作中,我不断的反思着自己,努力使自己不会愧对于代理家长这个神圣的职责。

现将自己的工作心得谈一谈:( 书村网 )

【第1句】:密切关注儿童、增强情感投资。

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

学校和教师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 。

首先让班主任做本班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让全班留守儿童结对子。

【第2句】: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等。

如果孩子生病,我立即带领学生去医院治疗。

在学习上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始终注重他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他们能够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以优异成绩完成小学的学业;课间关心留守儿童,经常与他们一起拉家常、做游戏,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这样使他们亲近、信任老师。

这样默默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师爱”胜过“母爱”。

此外我们还组织班干部协助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动态跟踪,有的放矢地做好相关帮扶工作,这样一来二去,留守儿童就觉得自己在这儿读书拥有“大家庭”的心理归属感 ,使留守儿童能安心生活和学习,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大大增强教育实效性。

【第3句】:确定监护人员、 家校通力合作。

现在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娇生惯养,这就给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学校的留守儿童这么多,无形中给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增添了许多麻烦。

至于这些重重的困难摆在我们老师面前,大家感到十分困惑,也是教育工作上的一种挑战,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体座谈、个别访问,真正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然后要求留守儿童的父母配合学校确定孩子的监护人,学校建立班主任、监护人联系卡,这样便于学校、班主任、监护人随时可以相互进行沟通,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 。

同时建立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 ——“爱心妈妈”、全权负责的“父母”,学生中的“爱心同学”等交流平台,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对留守儿童进行齐抓共管,保持家校通力合作这条永不消失的天线, 对孩子的管理提供一条捷径,保证了留守儿童的正常运作。

【第4句】: 健全”留守”档案、 便于信息捕捉。

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

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相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并将这些档案进行管理。

【第5句】:保持融洽感情、填补深邃沟壑 。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虽然时时惦记着家里的孩子,但是由于工作的繁忙,意识上的疏忽,不能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造成孩子情感和心灵的创伤极为严重。

留守儿童中品质低下、心态不良、性格倔强等两极分化也不在话下,我们老师总不能看着这些留守儿童的悲剧一幕幕地重演下去,就想方设法把情况反馈给家长 ,要求家长通过电话、书信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同时要求家长定期与子女沟通;期初期末还给每位家长发去《致家长的一封信》,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子女的在校情况。

许多家长照着这种方法去做起到积极的作用,久而久之,融洽了感情,填补了父子母子之间的深邃沟壑,有力地促进孩子们的身心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 。

关心关爱留守学生,不单是学校的事,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总之,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为此做出积极努力,使留守儿童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篇3: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在这个炎热的七月,我参加了淮海工学院“携手明天,共享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团赴灌云县下车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8日至7月15日的八天时间内,我跟随志愿服务团为留守儿童送去了温暖与慰问,宣传了上海世博知识、地震避险知识等。

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游戏、课业辅导、家书手机短信送亲情、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同时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尊重了他们的人格。

与孩子们的接触与交流,丰富多采的活动内容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让我更加理解了“纸上来的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的含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会体验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与感受。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展现自我绚丽的舞台,也是一次让大学生能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人民的绝好机会。

就从我们这次深入下车乡留守儿童的调研活动来说,了解到由于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导,时常想念他们的爸爸妈妈,以致有些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中不免一阵心痛。

但是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能够努力学习,为了梦想而奋斗,我不禁又感到欣慰,为他们感到高兴。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

通过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我们应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只有真正的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才能在今后遇到挫折与挑战时,用自己在实践得到检验的知识与能力去解决它,克服它。

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而那些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的人,是不可能有长远发展的。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知识,而且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更好的掌握知识;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发展,才能锻炼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将来能更好地投身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