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止于至善的名句
【第1句】: 请列举两条关于止于至善的名言警句
止于至善-名言警句之四
【第1句】:干中学,学中干的学习理念——易春雨
【第2句】:三星的5天4夜的培训内容:第一天:销售心态;第二天:形象塑造;第三天:掌握顾客需求;第四天:为顾客量身定做建议;第五天;演练。
【第3句】: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快鱼吃慢鱼,慢鱼吃更慢的鱼。
【第4句】:以简驭繁,以静制动。
【第5句】: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第6句】:一流的人才,不分专业,放到那里都能亮。
【第7句】:内涵就是做什么都是最好的。
【第8句】:借船出海,借势腾飞,合理让步,真诚合作,踏雪无痕。
【第2句】: 关于至始至善的名言警句
为您解答:【第1句】:善良的心就是太阳。
——雨果【第2句】:一颗好心抵得过黄金。—— 莎士比亚【第3句】: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
—— 杨万里【第4句】:利人的品德我认为就是善。—— 培根【第5句】: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
—— 莎士比亚【第6句】:锄一恶,长十善。—— 《宋史.毕士安传》【第7句】: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
—— 罗曼·罗兰【第8句】: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曾子【第9句】: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
—— 卢梭【第10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第11句】:做一个善良的人,为人类去谋幸福。—— 高尔基【第12句】: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
——罗曼·罗兰【第13句】:行善的人应该觉得自己快乐才对。—— 罗曼.罗兰【第14句】: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
—— 卢梭【第15句】:味着良心做事是不安全、不明智的。—— 马丁.路德【第16句】: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又算什么呢?—— 哈代【第17句】: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
—— 莎士比亚【第18句】:越是善良的人,越察觉不出别人的居心不良。—— 米列【第19句】:出来吧,我的心,带着你的爱去与它相会。
—— 泰戈尔【第20句】:一个人必须要么做个好人,要么仿效好人。——德谟克利特【第21句】: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
—— 列夫.托尔斯泰【第22句】:老是考虑怎样去做好事的人,就没有时间去做好事。——泰戈尔【第23句】:如果说美貌是推荐信,那么善良就是信用卡。
—— 布尔沃一利顺【第24句】:当一人言行不一致时,这就完全糟了,这会导向伪善。—— 列宁【第25句】:与其说是为了爱别人而行善,不如说是为了尊敬自己。
——福楼拜【第26句】:与善人行善会使其更善,与恶人行善会使其更恶。——罗曼·罗兰【第27句】:善恶的区别,在于行为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无。
——莎士比亚【第28句】: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罗素【第29句】: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 扬雄【第30句】:善的源泉是在内心,如果你挖掘,它将汩汩地涌出。—— 奥勒利乌斯【第31句】:感人肺腑的人类善良的暖流,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
—— 罗佐夫【第32句】:我爱你是因为你有一颗仁慈的心,而不是由于你的学识。 —— 戴维斯【第33句】:若把黑白和善恶放到一处,相形之下,彼此才可见得分明。
—— 乔叟【第34句】: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 《浮士德》【第35句】:如果你歌颂美,即使你是在沙漠的中心,也会有听众。
——哈·纪伯伦【第36句】: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雨果【第37句】:具有才能的人总是善良的,坦白的,爽直的,决不矜持。
—— 巴尔扎克【第38句】:真正有才能的人总是善良的,坦白的,爽直的,绝不矜持。—— 巴尔扎克【第39句】: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 贝多芬【第40句】:善良的、忠心的、心里充满着爱的人不断地给人间带来幸福。—— 马克·吐温【第41句】:但唯有善良的品格,无论对于神或人,都永远不会成为过分的东西。
—— 培根 【第42句】:善良与品德兼备,犹如宝石之于金属,两者互为衬托,益增光彩。—— 萧伯纳【第43句】:对好人行善,会使他变得更好;对恶人行善,他就会变得更恶。
——米开朗琪罗【第44句】:惆怅隶属于善良;绝无惆怅感的人也许非常不凡,但毕竟非善良之辈。——刘心武【第45句】:高尚的人无论走向何处,身边总有一个坚强的捍卫者——那就是,良心。
—— 司各特【第46句】:生活中的善越多,生活本身的情趣也越多。二者水乳融,相辅相成。
—— 列夫.托尔斯泰【第47句】: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爱因斯坦【第48句】:人类中凶恶的人比最凶恶的动物还凶恶。
人类中善良的人比最善良的动物还善良。—— 郑渊洁【第49句】:知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
——黑田鹏信【第50句】: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为。—— 卢梭【第51句】:大量善行可能出于严厉,更多的是出于爱,但最多的还是出于清晰的了解和无偏见的公正。
——歌德【第52句】:善良——人所固有的善良,这些东西唤起我们一种难以摧毁的希望,希望光明的、人道的生活终将苏生。——高尔基【第53句】:没有德性的美貌,是转瞬即逝的;可是因为在你的美貌之中,有一颗美好的灵魂,所以你的美貌是永存的。
——莎士比亚【第54句】:善良的根须和根源,在于建设,在于创造,在于确立生活和美。善良的品格同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第55句】: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 莎士比亚【第56句】:只有理性才能教导我们认识善恶,使我们喜善恨恶。
良心尽管不依存于理性,但没有理性,良心就不能得到发展。—— 卢梭【第57句】:真、善、美是些十分相近的品质。
在前面的两种品质之上加以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真就显得美,善也显得美。—— 狄德罗【第58句】:人啊,你要有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这样你才无愧于人的称号,你才是作为真正的人在世间生活。
—— 周国平【第59句】:如果“善”有原因,它就不再是善。如果“善”有它的结果,那也不能称为“善”,“善”是超乎因果联系的东西。
—— 列夫·托【第60句】:对于心地善良地人来说,付出代价必须得到报酬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侮辱。美德不是装饰品,而是美好心灵的表现。
【第3句】: 〈〈大学〉〉,〈〈论语〉〉,〈〈中庸〉〉各十句名言
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到想弄明白却不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在教他了.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君子之遇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年不能焉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清明,在止于至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明德为本,新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后.此结上文两节之意.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壹是,一切也.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也.齐家以下,则举此而措之耳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胖,步丹反.胖,安舒也.言富则能润屋矣,德则能润身矣,故心无愧怍,则广大宽平,而体常舒泰,德之润身者然也.盖善之实于中而形于外者如此,故又言此以结之.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心有不存,则无以检其身,是以君子必察乎此而敬以直之,然后此心常存而身无不修也.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右传之七章.释正心修身. 此亦承上章以起下章.盖意诚则真无恶而实有善矣,所以能存是心以检其身.然或但知诚意,而不能密察此心之存否,则又无以直内而修身也.自此以下,并以旧文为正. 所谓平天下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