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正面管教的书的感言文案
《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终于把《正面管教》这本书好好通读了一遍,真的受益匪浅,《正面管教》读后感。
不管是对自己孩子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的教育,我都从中学到了不少可操作性的,而且非常有效的方法。
但正面管教的方法是否能运用的恰当或有效,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我们能不能真正领悟到作者字里行间的意图。
通过我的切身体会,我觉得值得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借鉴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我想这是这本书的一个大前提,也是一个宗旨,如果我们能带着这个前提走在我们教学的道路上,相信,我们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出现在大的问题,我们都能通过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决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来越糟。
其二,理解以下四种错误目的:
【第1句】: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老师的关注时,学生才有归属感。
【第2句】:寻求权利——错误观念:只有当学生自己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老师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第3句】:报复——错误观念:学生得不到归属,但他至少能让老师同样受到伤害。
【第4句】: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
我放弃。
这几种发生在学生中的错误目的其实是他们行为不当的真正的内在原因,也是他们出现问题的内在驱动力。
但作为老师,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学生们的负面表象,而看不到表象的实质,很多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其实,这或许就是我们的很多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的原因。
如果我们老师能真正解读了孩子行为背后的东西,也许许多问题我们处理起来就会容易的多,也会更有效。
其三:自尊,一个容易造成错误的概念,读后感《《正面管教》读后感》。
读了这本书,使我对我们以前常常挂在嘴边的自尊有了新的认识。
我相信,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能够给予学生自尊,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一场“给孩子自尊”的运动延续至今,内容包括我们课堂内外经常运用的赞扬、快乐小贴纸、笑脸以及让孩子做“今天最重要的人”。
这些都可以是好玩儿而无害的,只要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之中。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可能就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
他们就学会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
他们培养出来的是“她尊”,而不是“自尊”。
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
这一观点我要好好的琢磨,并在我以后的工作中能不断的通过改进而实行。
其四,孩子们需要感觉到自己被人需要,我们怎样来“赢得”孩子。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
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
其五,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如果我们能够牢记,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我们对不良行为就会有不同的感觉。
而且,仔细审视一下是否是老师的行为招致了孩子相信自己无所归属或没有价值,也会有帮助。
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到孩子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并意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首先是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我们对待孩子不良行为的态度就会不同了,我们就不会以为孩子总是在故意捣乱,总是喜欢跟我们对着干,而且也该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才招致孩子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的。
其六,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当我们把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
正像大多数成年人和孩子一样,即使我很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照着去做。
其七,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当老师记住了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时,我们就不但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而且还会体验到更多的快乐。
我深有同感,多少次我和学生们都是在爱的信息传递中消除隔阂,增进感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正面管教》正面管教这本书,是一本真正的好书,以后在工作中,我会经常拿出来拜读,相信它能引领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正面管教》读后感〕随文赠言:
【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
正面管教1到7章读后感
寒假读了简·尼尔森的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
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
”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
那么什么是鼓励呢
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
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
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
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我经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赞扬孩子:“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在这种赞扬下,该孩子会很高兴,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
作者提出: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的考虑来做事。
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
这位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
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我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师在此运用的赞扬可能要比鼓励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乏自信。
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
看完书,我将作者如何进行赞扬作了简单几个小结:
【第1句】:把握时机,及时赞扬鼓励:及时的赞美犹如生病及时服药一样,对年幼的孩子会产生很大的作用。
比如在活动课上时,当孩子们回答问题时表现的非常棒时,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及时的把握时机进行鼓励:“你的声音真响亮,回答地非常完整”等,只有在孩子做完某件事或正在进行中,就给以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如果一时忘记了,应该设法补上去。
又如:孩子在老师的说服下,吃饭时终于肯吃蔬菜了,那么我们马上就要补上一句:“XX,真棒,荤菜、蔬菜都要吃,不挑食。
”
【第2句】:就事论事,坚持原则:在给予孩子的赞扬和鼓励时,老师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能夸张和缩小。
比如:在一次美术活动中,一个孩子在画“春天里的花”,她画了两朵小小的、红色的花,一个老师走过去看了看,用很夸张地表情说:“XX,你真聪明,画的真漂亮啊,继续吧
”当孩子们听到这个赞扬,她非常高兴,继续画了起来……这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画面,表面看看,该教师运用了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们继续乐意的画画,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
读了《正面管教》,我们就会了解到,鼓励是帮助孩子改善,而不是完美。
我们应该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和取得的效果,有针对性的实事求是的进行鼓励和赞扬。
对于上面的情况,其实我们可以尝试一下说:“XX,这图画的真不错,如果你能在画的大一些,颜色再运用的多一些,那么你肯定会画的更棒
”孩子就会肯定自己的行为并继续努力。
【第3句】:鼓励也要爱的衬托书中说到:安排特别时光、试一试抱一抱孩子都向我们讲述了,鼓励是需要爱的支持。
让我们通过贡献来让孩子感受到鼓励,这么感觉是多么的美妙。
班中经常有那么一个孩子是大家公认的调皮鬼,其实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被太多的人责备、羞辱的孩子。
如果你试一试将孩子“抱一抱”,那么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经后的工作中学习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幼儿园正面管教前十章读后感
不管是对自己孩子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的教育,都离不开正确的管教。
很难得有这样一次机会,可以让我静静地拜读由美国的简-尼尔森写的《正面管教》这本书。
作为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年轻教师来说,这的确是本好书,它教给我从另一个角度和方式与孩子交流。
一:鼓励模式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
鼓励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过去的老师普遍实行的是以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学生....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方式,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的解决问题,而不是称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 二:和善与坚定并行作为年轻教师由于缺乏经验,把握不好教育孩子的尺度,而《正面管教》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正面管教是面对面的教育,尊循让每个孩子感受公平、平等的原则。
所以,正如书中所说“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俯视导致强行灌输,也不仰视导致娇纵的管教孩子的认识方法。
”三:孩子的不良行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都是自信心不足的孩子,在行为不当的背后,隐藏着他的真实的目的。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如果没有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书中就归纳了四个产生不良行为的观念即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
作为老师,我们一般只能看到学生们显露的缺点,而看不到实质,所以很多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从而导致很多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
如果作为老师的我们全面的分析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源头,那么许多问题我们处理起来就会很容易,也会更有效果。
正面管教第一至第十二章的读后感
祥子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的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
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
平常他好象能忍受一切委屈,但在他的性中也蕴藏有反抗的要求。
他在扬宅的发怒辞职,对车厂主人刘四的报复心情,都可以说明这一点;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也正是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
他不愿听从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刘四的六十辆车,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都说明他所认为的“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并不是想借此往上爬,买车当车主剥削别人;他所梦想的不过是以自己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
这是一种个体劳动者虽然卑微、却是正当的生活愿望。
作品描写了他在曹宅被侦探敲去了自己辛苦攒来的积蓄以后,最关心的却是曹先生的委托,就因为曹先生在他看来是一个好人;还描写了他对于老马和小马祖孙两代的关切,表现出他的善良和正直。
他的悲剧之所以能够激起读者强烈的同情,除了他的社会地位和不公平的遭遇外,这些性格特点也起了无法磨灭的作用。
象这样勤俭和要强的人最后也终于变成了头等的“刺儿头”,走上了堕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会腐蚀人们心灵的罪恶。
作品写道:“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有一些公理。
”又说:“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
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
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
”老舍正是从这样一种认识出发,怀着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写下这个悲剧的。
这就使这部作品具有激愤的控诉力量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深深地烙上读者的心坎。
读了《骆驼祥子》这本书后,我从中了解到了在当时混乱的社会里,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有些人会觉得不公平,但社会就是这样,你无法改变。
所以制造了那么多的遗憾,甚至于悲剧。
不过,现实社会中的机遇也决定着理想的实现与否。
法拉第小时候家境贫寒,偶然的机遇使皇家学院院长哈维认识了这个聪明好学的孩童,最终使法拉第成为了著名的电磁学家。
日本著名商业家松下幸之助刚刚创业曾一度破产,但也是偶然的机遇使他认识了世界名牌公司,使他走向了富裕之路。
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
正如俗语所言,人生的道路并不都是那么平坦的,千辛万苦得来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圆车梦再次成为泡影。
为了追求自己一直向往的理想,他再一次拥有了自己的车子,但这一次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
好景不长,虎妞死于难产,祥子人车两空。
加之又失去他喜爱的小福子,连遭生活打击的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它不再像从前那样以拉车为豪,它厌恶拉车,厌恶劳作。
正面管教拥抱读后感
开家庭会议主要是为了沟通意见,培养家庭成员计划与决策的能力,解决冲突,分担家事还有学习社会互动的经验。
内容方面:1.家庭会议应该每周一次,而不是每天一次。
在确定了家庭会议的时间之后,就要雷打不动。
如果有朋友打电话来,就告诉对方你等会儿打回去。
(我家的做法是摘掉电话听筒。
)不要因为忙或者其他事情而改变或取消一次家庭会议。
孩子会根据你的行为来判断家庭会议的重要性。
一旦有效地形成了惯例,每个人就都会盼望这种全家聚在一起的机会——直到孩子们成长到十几岁(后面有详细内容)。
2.决定应该在全体一致同意的基础上做出。
如果全家人无法就议程上的一项内容达成一致的决定,就应该把它放到下次会上再讨论,到时候就可能达成一致,因为多出了一个星期的冷静期和想出新主意的时间。
在家庭会议上实行“多数票”原则,将会凸显家庭的不和。
应该在家里传达一种信任的态度——你们能共同找出对每一个人都尊重的解决方案。
3.家庭会议应该包括对下周活动的讨论。
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以及越来越多地参与家庭活动,比如照料婴儿、运动、约会、上课等等——这一点就尤为重要。
协调汽车的使用时间并照顾到大家的方便是必不可少的。
4.家庭会议结束前的最后一项,应该用来计划下周的家庭娱乐活动。
5.家庭会议应该以一个全家人参与的活动来结束。
你们可能想一起玩个游戏、吃爆米花或是每人轮流给大家制作甜点并给大家端上来。
不要看电视,除非有一个全家人都期待的节目。
如果你们确实看了一个电视节目,看完后要关上电视,并且要讨论节目描述的是什么价值观(或缺乏什么价值观),以及如何用于你们的生活中。
6.围着一张干净的桌子坐,有助于专心解决问题。
和班会不同,桌子在家庭会议中不会成为一道屏障。
随意坐在客厅里开会也可以,但把家庭会议作为晚餐的一部分似乎很难让大家不跑题
正面管教是什么阿德勒是什么理念
阿德勒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观点并认为补偿作用是理论的中心思想并开创了“个体心理学”,有人评说阿德勒的一生是“一个男人努力克服自卑感的优秀榜样”。
“个体心理学”百年来有了深远发展,正面管教是基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融合了各学派人格特质理论。
在团体中作心理陪伴,积极面对成员的自由联想、移情反应和阻抗,从“正面”关注引导个人自己的认知方式,从内心j觉察,从而塑造属于自己的新的行为模式。
具体到启发式提问、鼓励、授权、坚定的语言、愤怒与3A、孩子争斗与3B、恢复关系4R、家务活、家庭会议、日常惯例表、积极暂停、错误是学习好机会、错误目的表、上方卡等工具体验感受,是后人站在前辈心理咨询师的肩膀上总结出来的,安排学员在角色扮演体验中自己关注自己觉察,讲师给到的是无条件积极接纳,“正面管教”从理念感悟到市场认同到社会发展,都秉承“尊重”的观念,“正面管教”的五大理论实际上包罗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