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培训感言精彩分享

03-19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教研员怎样指导教师开展教育科研

一、教研员指导教师课题研究的方式  (一)榜样示范  榜样示范,是指教研员运用教育科研的先进典型,感染、同化和激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第1句】:指导者现身说法  指导者以自身的一两项成果为例,阐述自己的研究选题、过程、成果、感悟,与教师分享,以自己对教育的追求,开阔的视野,较丰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研究能力,给教师以示范。

  

【第2句】:树立科研先进典型  寻找教师身边的典型,介绍他们的研究故事,展示其研究的过程性材料,如研究手记、场景图片等,介绍其研究成果,包括所解决的问题,所运用的先进教育理念,采取的科学方法,研究的思路、策略、师生的变化等,与教师共同分享。

这些来自教师身边的鲜活素材,定会对教师参与研究产生价值导向、情感激励和行为暗示,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研究的强烈愿望与行为。

  (二)学术讲座  教育学术讲座,是推进学术普及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教研员进行专业指导的一种常用方式。

它的最大优势就是效率高。

通过教研员讲,众人听的方式,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传递大量信息,帮助教师拓宽视野,了解教育改革动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而且可以针对研究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同时,教育类讲座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方式的示范,它的设计、表达以及呈现方式会对听讲对象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讲座本身就是一种教学示范。

  (三)现场对话  现场对话,是指在特定场景下指导者与被指导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帮助教师解决研究中所遇到的困难。

这是一种双主体活动方式,是一个信息和情感双向传递与共振的过程。

它的最大优势在于能调动双方积极性,形成相互学习的氛围;交流便捷,反馈及时;双向互动,达到双赢。

它尤适合于专题研讨,如课题论证、成果点评、案例研讨等活动。

  有效的对话不仅需要彼此配合默契,还需要双方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作为教研员,在现场对话中,不仅是单向的宣讲者,而且还是倾听者、合作者,要善于运用调控艺术,使对话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使教师能对自己所遇情景、所做事情以及本真的想法畅所欲言。

指导者要善于倾听,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

要做到态度诚恳,分析中肯,不要过分挑剔,随意否定,以免伤害教师的自尊心。

指导者与教师互动,是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是指导者与被指导者的深度对话,是一种思想的碰撞,擦出的“火花”是众人智慧的结晶;要做好现场记录和事后的整理、综述,并积累归档。

这些都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宝贵资源。

  (四)跟踪辅导  跟踪辅导,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指导者对特定的个体或群体研究实行全程跟进,及时提供理念支撑和技术支持,从而扶持教师“做中学”的专业引领方式。

其最大特点是指导个别化,尊重辅导对象的差异,因材施教,但受益面相对较窄。

对部分重点课题或是重点培养骨干教师研究的指导,往往采取这种方式。

这实际上是教师研究的一种导师制。

  跟踪辅导方法有以下两点  

【第1句】:教研员与辅导对象保持经常联系,主要通过信函、电话、电子邮件、博客和微博等方式进行  教师带着研究实践中的困惑(如理念模糊等),困难(如资料的收集、整理、成果的梳理、归纳、表达等)。

随时与教研员联系以获得支持。

教研员也应经常主动了解教师在研究中的困惑,及时排忧解难。

这种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跨区域、多维度开展,应经常使用。

  

【第2句】:教研员到辅导对象的单位进行实地考察,面对面交流  这样,教师可以近距离讨教指导者,如借助教研员智慧,更好地把握现有条件,寻找合适的研究方式等;教研员也从中清晰地了解到教师反思性实践研究的状况,以便给予及时指导,但受制于时间和空间条件,机会相对较少。

  为了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要注意: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明确辅导的目的、任务、对象、方法和过程,以便统筹安排跟踪辅导,使之有条不紊进行;要尊重指导对象,提高针对性,给予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对研究过程的反思和重建,提升研究品质;要对辅导对象的情况和辅导过程及时做好记录,注重效果反馈,经验总结,汲取教训,不断改进辅导策略,提高辅导质量;要整合专家资源,综合利用,并建立和形成跟踪辅导的长效机制。

  (五)合作研究  合作研究,是指教研员以一个研究者、合作者、支持者的伙伴身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去,与其他参与者一道共同学习,共同活动,共同研究,共同成长的专业引领方式。

它最大优势是教研员与教师互相取长补短,弥合各自不足,通过零距离接触,共同研讨,相互启迪,使理论与实践深层次结合,可有效地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与研究者的水平。

合作共同体是一种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研究组织形式,是中小学培育教师研究精品成果和培养教师科研骨干的有效办法。

  合作研究的方式有二:一是教师参与教研员主持的课题(如承担子课题任务)。

教师可从教研员的研究设计与操作过程中吸取经验,提升研究水平。

在合作研究中,教师不是配角,而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者,应有自己独立的研究过程,新的认识和感悟。

二是教师研究项目吸收教研员参与。

这是一个以教师研究为主体,教研员参与研讨,平等对话,共同经历研究过程的组织方式。

这种方式往往通过搭建研讨平台,定期与不定期开展探究活动,寻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法,然后实施各项研究,共同提炼研究成果。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教研员是依靠而不是依赖,教研员给教师以充分的尊重和认同,相信其独特的视角和研究能力。

  建立合作研究的共同体,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以研究主题为纽带,选择有需求、有特长、能切实担当研究任务的教师(或教研员)参与进来。

二是实行统分结合的研究方式,即在共同纲领下保持各自研究工作的相对独立。

三是教研员在坚持教师为研究主体的前提下发挥主导作用。

从教师研究的实际出发,帮助解决研究中的困惑和疑难,尊重教师个体差异,实行分类指导,坚持以点拨为主,启发思路,帮助开发资源,共同提炼成果等,而不是越俎代庖。

努力调动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合作研究中教研员应始终关注“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并非单纯的学术性指导,要在“成事中成人”。

  二、教研员在指导教师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应对  (一)跨学科知识问题  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领域很广,这就遇到了跨学科指导的难题。

科研指导者与其他教师一样都有自己的学科背景,同时在指导上往往又受制于这些知识。

这该怎么办

笔者以指导“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为例,谈谈科研指导者如何解决跨学科知识问题的。

  

【第1句】:要开展自我培训  就是要领先一步学习相关知识。

笔者首先学习了有关儿童发展政策文件,如《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及有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各种文件政策,了解留守儿童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政策。

然后再学习有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著,如《21世纪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案例评析》等,了解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再指导教师如何去学习有关理论,搜集和整理有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论著,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研究和实践研究。

从而避免学科知识指导上的盲区。

  

【第2句】:要主动出击,聘请专家指导团(顾问团)进行专业引领。

这可以弥补自身专业不足的问题。

  

【第3句】:要“做中学,学中做”  要学的跨学科知识很多,但时间和经历是有限的。

因此,只能在指导过程中先学习与课题研究需要紧密相关的知识,从而达到最经济的学习方法。

如果遇到自己无法指导的学科专业问题时,可及时向该学科的教研员同事求助,也可以利用开放的现代网络收集相关经验,借鉴他人做法,避免自己盲目的摸索。

  (二)分层指导的艺术问题  

【第1句】:指导对象的方法问题  科研指导涉及的指导对象主要有三类:一是担当课题组组长的校长;二是担当子课题组组长的教研组长;三是参与研究的学科教师。

针对不同的对象,指导方法要有所不同,因此,分层指导是有效的方法。

为此,要进行调研,了解不同指导对象在研究中的劣势和优势,特别是要明确他们的职责,艺术地有区别地指导,使他们各司其职,各有所获。

如对校长的指导重点在如何有效地进行课题管理,如何制定课题实施计划,建立激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课题管理制度,安排好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适当投入;在指导教研组组长时,关注子课题组的学科研究职能,发挥教研组校本研修的功能,通过网络教研,现场教研等形式,提升本学科组教师的研究能力;在指导教师开展课堂研究时,主要引导学科教师根据课题要求和本学科特点,能创造性地应用先进的理论,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积累和提炼研究成果。

  

【第2句】: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的艺术问题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就课题研究面临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体指导,也可以根据个别教师的特殊问题,进行个别针对性的指导。

而要取得指导的有效性,需要教研员全面真实地了解每个研究者面临的实际困难,这就需要深入现场听课观察,与被指导者进行交流来获取他们的真实情况,从而达到指导的有效性。

  (三)变通能力的问题  课题研究是变化莫测的,例如:课题题目太大,在实际研究中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怎么办

课题研究的进度太慢,难以在预期内完成研究怎么办

课题研究采取原有的路径与方法走不通怎么办

……面对这些问题,教研员不能用已有的固定思维去应对,而是需要有变通的能力,那么,变通能力如何培育呢

  

【第1句】:在反思中培育逆向思维  中小学教师在课题实施中遇到一些挫折或失败的教育教学案例时,作为教研员要进行自我反思,要反省自己在哪个研究环节出了问题,要对研究者的自身素养问题,研究方法问题等进行反思,要从失败的案例中分析原因,避免僵化的研究思维。

  

【第2句】:在头脑风暴中培育发散思维  在教研员面对棘手问题的而自身一时还无法解决时,就要依靠教研员和群众的力量,采取头脑风暴的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路径与方法。

  

【第3句】:在新型民主中培育求异思维  智慧和经验来源于群众,教研员的最好老师往往是指导的对象,而科研经验和方法有时是来自于一些参与课题研究的优秀教师。

因此,教研员在提升自我专业发展时可以利用群众的教育智慧,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四)人格素养问题  作为县级教研员能否有效地指导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格素养,而人格素养中比较重要的是民主平等的态度,示范型的研究能力和奉献精神三个方面。

  

【第1句】: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教师  现在有一些教研员,自封权威,高高在上,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被指导者对教研员产生了对立情绪,从而影响了指导效果。

因此,教研员一定要放下架子,要反对“学霸”行为,要与被指导者平等相处,从而激发被指导者的研究积极性。

  

【第2句】:要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要有效指导他人,自己应该有深厚的研究功底,否则很难服人。

这就需要不断挑战自我,苦练基本功,要勇于承担各级的科研课题,并且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要不断有像样的专著、论文出版和发表。

  

【第3句】:要无私奉献,提升自我的人格素养  教研员要有效指导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除了要有好的研究专业功底外,还需要有不计个人利益的奉献精神。

对于教研员而言,只有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对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指导中,才能感染、带动教师,激发其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产生最佳的指导效果。

教研活动的开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否有积极的影

教学研究有利于促进专业和改进教学。

加强教学研可以架起课程理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桥梁,促进先进教学经验的提炼和传播。

为此,我们通过开展专题研讨、经验共享、教学创新、常规完善等不同类型的教学研究活动,对教师的教学全过程进行规范、优化、研究和评定,形成了反思教学、案例评析、教学诊断、互动研讨、教学沙龙等五种有效的教研策略。

一、反思教学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

为此,他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通过反思教学,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过去的教学经验进行回忆、思考、评价,做出新的计划和行动,从而改进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素质。

为此,我们在培训中,注重反思教学,指引教师进行教研活动。

(一)建立组织,明确分工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要求学校采取互动反思模式,建立组织,明确分工和规则,为开展教研活动奠定基础。

【第1句】:将全体教师按年级、学科划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以6-8人为宜,明确各小组成员的职责。

在每次教研活动中,各小组都设组长1人,负责小组教研、讨论的组织调控;记录员1人,负责对小组教研情况和讨论结果的记录;发言人1人,负责将本组的教研情况和讨论结果向全体组员做介绍;时间控制员1人,掌握每人发言时间不要超时;问题员1人,将本组成员某个方面的问题向学校提出。

在不同教研活动中,角色分工可以调换。

【第2句】:建立规划,明确程序在教研讨论中,每个组员都有机会发言。

为了按照科学的程序开展反思教学研究肌丹冠柑攉纺圭尸氦建活动,我们制定了行为规则和活动规划。

①在行为规则方面,要求小组成员依次轮流发言,此外还要做个人学习笔记,内容包括本人的观点、本组其他人观点的不同之处、组间交流结果等。

②在活动规则方面,要求各小组在组长组织下开展教研讨论活动,针对每个教研专题向全体组员介绍本组讨论结果,可以相互辩论。

问题员在每轮讨论后将本组的问题向学校提出。

(二)专题教研,反思互动学校定期确立教学研究专题,要求每个小组进行研究,制订改进措施,完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第1句】:加强教学前反思研究,重点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每个成员都要精心设计教案,小组间研究讨论教案的可行性,共同修订教案。

【第2句】:加强教学中反思研究,重点研究教学过程与效果,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出现的问题,对教学问题的调控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自己满意的教学技艺和教学机智。

每个成员都要做教学行为记录,组员之间可以相互听课、评课。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教师给自己拍教学录像,通过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反思教学行为。

【第3句】:加强教学后反思研究,重点对教学得失原因进行分析,制订教学策略改进方案。

教师可以写教学后记,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共同修订教学策略改进方案。

(三)及时总结,合理评价每次专题教研活动都要有记录和总结,以便于检查和评价。

坚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采取多种评价方式,考评每一个小组和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培训效果。

【第1句】:培训总结必须全面,要能反映研究的问题、小组的研究观点、个体成员的发言情况以及研究讨论的方式和效果。

【第2句】:将教研成果、经验,主要是教学策略改进方案等进行校组际交流,相互学习借鉴。

【第3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对小组教研和成员收获的质与量进行评价,把评价结果记入教师培训档案和教学档案。

二、案例评析实践表明,案例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

运用案例教学,可以使教师积极参与培训和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此,我们通过案例评析促进教研活动的发展,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学习案例,注重剖析学习案例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学习案例过程中,教师可以快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为此,我们注重案例学习,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帮助教师提高学习质量。

【第1句】:精选典型案例,组织教师专门学习,由专家、名师等组织者进行剖析。

组织者要结合新课程教学实际提出思考题供教师讨论,最后由组织者作深刻点评。

【第2句】:要灵活调控学习进程,通过案例解读、课件演示、角色转换、情景模拟等方法激发教师参与案例学习讨论的积极性。

【第3句】:要优秀教师“现身说法”,追述和反思自己的典型教学事件,在讲述中进行自我剖析和自我角色定位,由专家点评,研究疑难与困惑的解决办法。

(二)撰写案例,注重点评撰写案例可以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促使他们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教师间加强沟通、分享经验。

为此,我们每学期都要求教师撰写一定数量的不同类型的教学案例。

【第1句】:组织教师收集和整理实践素材,从中提炼有价值的东西,撰写教学案例,并不断地进行修改、完善,使之具有较高的学习、借鉴价值。

【第2句】:加强教师案例撰写的指导,使教师掌握撰写教学案例的一般技巧和方法。

也可以组织教师一起加工教学案例,使之成为有典型意义的优秀案例、精品案例。

【第3句】:对教学案例进行具体点评,评析核心问题,总结教学规律,提出应注意的事项等。

(三)评选案例,注重宣传评选案例可以促使教师学习、研究和撰写教学案例,深入研究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为此,我们每年都组织一次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

【第1句】:层层组织教学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学校、镇区每学期组织一次,市(县)级评选每学年于第二学期举行一次。

【第2句】:优秀案例评选。

按学段、分学科进行征集,然后开展市(县)级评选,届时各镇区、学校按教师总数三分之一的比例推荐参评案例。

【第3句】:评选优秀案例,组织专门力量加工、整理,编辑成案例集,加强优秀案例的宣传。

三、教学诊断教学诊断是教研人员与任课教师合作,有目的地对课堂教学进行严谨的、理性的观察和面对面的分析讨论,并提出改进策略的方法。

在新课程师资培训中,我们组织教研人员定期深入基层学校进行教学临床诊断,指导教师改进教学实践。

(一)临床诊断,科学评议新课程培训的重要目的是改进教学实践,加快新课程实施。

通过临床诊断,可以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矫治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能力。

为此,我们要求教研员深入基层学校,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临床诊断,科学评议。

【第1句】:要求学校经常开展公开课、探索课、研究课、尝试课等观摩活动,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评议,共同分析执讲人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共同研究矫正对策。

【第2句】:要求教研员经常深入基层学校进行临床教学诊断,对教师的教学按照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标准进行科学评议,指导教师完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第3句】:要求科研人员、学校分管教学业务的副校长和本学科骨干教师参与教学诊断与评议,研究和分析执讲人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帮助教师正确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二)深入研究,正确指导教学诊断的目的是完善和改进教学实践。

在实践中,我们针对教学诊断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制订改进措施,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促进新课程教学向纵深发展。

【第1句】:将研究目标前移,跟上时代的步伐,研究教学的前瞻性问题。

教研人员和科研人员要分析新课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突出问题,出台预防措施,正确指导基层学校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第2句】:将研究重心下移,深入到学校、课堂和教师中,研究解决教学实践中最实际、最迫切和最突出的问题。

教研员在教学诊断中必须提出指导性意见,能够根据面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第3句】:将研究重点平移,从单纯研教向既研教、研学又研考方面转移。

教研员要研究诊断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研究考试的趋向和试题类型,正确指导学校开展教学工作。

(三)及时矫治,不断完善在教学研究中,要加强教师教学行为矫治的探索,指导教师不断完善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为此,我们把矫治作为教学诊断的重要环节来抓。

【第1句】:加强有效性教学研究,制定教学评价标准。

按教学评价标准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诊断,汇总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导致教学陷失的根本原因,研究矫治措施,出台改进教学工作的意见。

【第2句】:加强矫治措施的落实。

通过印发文件、召开会议、现场指导等形式,落实矫治措施。

学校对教学矫治措施的落实要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第3句】:加强教学矫治的督导,组织人员检查基层学校教学工作改进情况,把检查结果纳入对基层学校的教学评估中。

四、互动研讨互动式研讨是一种教师群体教研活动,也是一种围绕典型课例进行的突出教师参与的培训形式。

通过互动研讨,可以促使教师直观体验和感受新理念与教学组织形式,鼓励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平等讨论,在专家指导下品味、体验课例所蕴含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技能。

为此,我们把互动研讨作为校本教研的基本策略。

(一)明确步骤,规范操作互动研讨大致按照集体听课、分组讨论、会议交流、专家分析、总结评估等环节进行。

为此,每一次互动研讨活动的开展都要精心设计,有条不紊地组织进行。

【第1句】:集体听课。

组织者要求听课教师所应思考的重点问题,组织教师带着问题听课。

【第2句】:分组讨论。

要求围绕课例进行讨论,教师要把自己的收获感悟与困惑提出来,促使教师不断反思和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

【第3句】:会议交流。

每个小组都要在会议交流本组的讨论意见。

【第4句】:专家分析。

专家要对课例进行剖析,使教师潜移默化地接受新观念。

【第5句】:总结评估要科学评价课例和各小组的讨论情况,总结、提炼本次互动研讨所体现的价值观与方法论。

(二)优化形式,灵活组织各学校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组织互动研讨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丰富教学研究的策略和方法。

【第1句】:开展实战性研讨。

将教学研究的场所设在课堂,边教边研,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专家进行即席指导。

【第2句】:开展对话式主题研究。

根据主题开展教研活动,让专家和教师进行对话、研讨。

教师把教学中的困惑提出来,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甚至专家可以走上讲台,执讲示范课。

【第3句】:开展定向性质疑辩论。

根据预先确定的研讨方向开展质疑辩论,让教师在辩论中进行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交锋,在争论中辩明真理,认清新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向和可行途径。

(三)突出重点,深化研究互动研讨的重点是为教师提供“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模式,是为了解决问题。

为此,我们首先明确出研讨的重点问题,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调动教师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深入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第1句】:要对课例进行深层次剖析。

重点研讨课例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存在的缺陷和改进措施:研讨课例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技术运用;研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质量。

【第2句】:要结合课例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优点和缺陷。

在互动研讨中,要通过各种手段深化研究的层次,挖掘个体潜能和整合群体智慧,从而实现思维共振、经验共享、情感共鸣,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第3句】:要通过互动研讨,使教师明确现阶段新课程教学的重点和应注意的问题,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模式和科学的教学策略。

五、教学沙龙通过教学沙龙活动能够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对话,实现教研经验的共享。

为了促进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要求学校设置教学沙龙的固定场所,让教师畅谈自己教学教研的心得、感想和困惑,分享他人的收获、体会和经验。

(一)营造氛围,加强教研组织建设各学校要加强教研组建设,制订教研计划,组织教研活动,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为教学沙龙活动开展创设支持性环境。

【第1句】:要求教师自愿结合,组成教研小组,确定教研任务,合理分工,共同研究,整理成果,以便在教学沙龙活动中进行交流。

【第2句】:要求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札记,总结教学经验,归纳教学方法,以便在教学沙龙活动中交流。

【第3句】:要学校为教师开展教学沙龙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每次教学沙龙活动都要有学校领导干部参与。

(二)精心组织,加强教学沙龙管理要提高教学沙龙活动的实效,就必须精心组织,严格管理。

为此,各学校都结合实际对教学沙龙活动的开展作出详细明确的规定。

【第1句】:每周组织一次教学沙龙活动。

每周一,确定教学沙龙活动主题,让教师精心准备。

【第2句】:教师每学期必须参加一定数量教学沙龙活动,每次参与教学沙龙活动都必须提出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参与改进措施的研讨。

【第3句】:学校开展教学沙龙活动要有记录,教师参与教学沙龙活动要总结,以便于检查评估。

(三)专家引领,加强教学沙龙指导教师获得专家的专业引领,可以加快自身的专业成长。

在校本教研中,我们要求学校每年都要邀请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参与本校的沙龙活动,帮助教师解决教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第1句】:注重校际交流,邀请其他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参加本校的教学沙龙活动,相互交流经验,开阔教研视野。

【第2句】:邀请专业教研人员参加本校的教学沙龙活动,就教学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研讨,在专业教研人员的指导下修改教研工作管理措施。

【第3句】:邀请科研人员参加本校的教学沙龙活动,对新课程教学进行科学研究,提高教师教学的科学意识。

英语教研组教研简报

2022年秋纳溪区小学英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编辑:xxx审稿:xxx2022年12月05日卷首语新闻播报活动安排表优秀教案分享活动掠影培训感悟结束语卷首语2022年11月28日,泸州市纳溪区教研培训中心在逸夫小学承办了纳溪区2022年秋期小学英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全区十多所学校近40名小学英语教师参加了本次同步课堂教研活动。

活动为校际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区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区教研活动,纳溪区教培中心小学英语教研员xxx深入逸夫小学指导活动,泸天化小学英语教师谭仁国友情参与主播课堂,此次活动精彩纷呈。

两节同课异构精彩纷呈的课堂、英语课堂游戏设计讲座、精准点评、专题发言、互动交流,展示了“乐、实”的不一样的小学英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活动,小学英语教师们带着经验与问题而来,载着满满收获而归,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永远在路上.....——2022年秋纳溪区小学英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在逸夫小学成功举行11月28日,纳溪区小学英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在逸夫小学举行,纳溪区十余所学校的40多位小学英语老师参加了这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逸夫小学xxx与东升学

如何做英语教研员

引领学科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掌握,以及教育策略方法的有效利用、教科研指导工作。

教研员要永远立在学科前沿,引导教师的“教学研”,学生的“学思情”。

教研员要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和学科知识,了解本地区的“教情”和“学情”,教研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透彻的理解力、清晰的分析力,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教学问题,能够归纳、总结、推广英语“教学研”经验。

教研员要有组织、协调、调控的能力,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学科“教学研”工作计划方案,把工作做到实处。

一、时刻为做好英语教研工作准备着终身学习对教研员很重要。

丰厚的英语教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是做好教研工作的前提。

首先,要学习国家有关教育的政策法规,如,国家基础教育五年发展规划纲要、教师法等。

其次,要探究和深研有关英语学科教学方面的理论和策略,如,英语课程标准、英语教学法等,最后,要及时吸纳、获取英语“教学研”领域的新信息,如,各种媒体、刊物、学术研讨交流等有关内容。

要增加英语教研的能动性,必须储备大量的专门知识。

【第1句】:有目的性地学习。

教研员职业需要的有关知识,要随时强化。

【第2句】:随意性的学习。

把握机遇和条件,时时拓展学科知识如英语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第3句】:急需性的学习。

由于阶段性工作需要,补充、加深、强化学习英语教育某些领域的知识。

总之,要做一个称职的教研员,必须时刻“装修”工作背景,打底蕴,扩展视野,进行有计划学习,普学和专学相结合。

掌握不同英语教学流派的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同时,要提炼出精锐要素,为本地区的英语“教学研”服务;进行有针对性学习,以有利于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韧性的学习,对某个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长期探讨论证,对研究目标和策略不断调整和完善。

二、时刻聚焦英语课堂教学并进行研究课程教学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主阵地。

作为教研员,只有全面了解、掌握课堂教学情况,才有工作的着力点。

因为课堂教学可以比较充分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从而看出教师的备课、教法运用、学生学习指导等策略。

依据英语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实际,制定教研计划和策略、研究专题、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效果检测,才更具科学性。

研究英语课堂教学离不开看课。

不同类型的课,如新授课、复习课、巩固课,不同策略的课,如同课异构、异课同构,目的不同,设计思路不同。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展示课”、教师自主教的“教学课”,兼顾各类学生并具有教师的个性化色彩;教学目关注 本刊策划笪常规教研如何引领常态教学26 辽宁教育 2022年第 2期 学术·教研标适当照顾“尖、中、困生”,保底不封顶,为各类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重视差异性;保证英语课堂教学是“学生的课”,而不是照搬的“模式课”,也不是为听课教师设计的“表演课”。

确保英语课堂教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一切围绕学生的学习、一切为了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目前,基础教育英语课堂教学受高考分数影响,侧重卷面分数严重些,尤其低年级就开始大量考分技能演练,班内分数排序,某种程度制约了小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培养。

英语教研员应该把握工作契机,在学生的英语素养和考分之间,协调好权重,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时刻关注学生学习英语能动性的发挥人是社会性动物,差异性客观存在。

学生的差异性不同于成人,还有成熟的早晚,早熟的神童有可能长成“笨熊” (差生),愚童有可能长大成“精鹰” (优生),大器晚成,也很难测,如爱因斯坦等。

因此,英语教学要给各类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和空间,不过早下结论,不用分数“绊锁”学生,把学生拖拽得身心疲惫,学习兴趣索然。

英语教育初级阶段,既要重视打基础,又要顺应学生的个性需要和学习能力,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的学生学说英语,就好像有人唱歌永远不在调上一样,很难顺利说准,如果英语教学一味地保“弱者”,“强者”的时间和精力有可能被大量浪费掉。

英语教学要设置不同的学习策略,解放“强者”,“辅助”弱者。

既然学生学习强弱是客观存在的,就要强化学生的主观努力,依据不同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设置学习任务,并有选择性,如,有选择性作业等,也会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纵横向比较,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强弱项在哪儿。

英语教研教学要摆正学生群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个体发展需要绝不可忽视。

四、时刻扶助英语教师的“教学研”能力提高英语教师是英语教育的践行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学习。

促进英语教师素质提高,是教研员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个教师的工作要影响到数十、数百或数千名学生。

首先,充分了解各层次英语教师情况,做好英语教师培训需求分析,制定阶段性培训计划。

在组织培训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效果,研训一体。

由集中培训到校本研修,即时解决英语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跟踪研训,突破重难点、关键问题。

合理划分英语教师层次,有的放矢地进行培训。

教学组长、学科组长、备课组长、优秀教师、青年教师等,不同地域、不同年级等。

每位教师也要有自己的科研课题,年组、学校要有团体科研项目,力求个人问题个人解决、年组解决、学校或以上教研部门协助解决。

发挥教师群体优势和个性特长,共同做好英语研训工作。

教研员要辅助英语教师的“教学研”成长,而不是代替、套框、强制,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允许教师对个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充分认识,有计划调整教学策略,逐步改正、完善。

力避教研活动的数字化、频率化、模式化,注重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根据英语教师的教学需要,提供适时的协助。

五、时刻用英语教育新理念助推本地区英语教研工作教学活动既是科学性活动,也是艺术性活动,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

英语教学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的。

教研员要避免课程教学的滞后性,就必须时时获取大量的英语教学新理念、新思路、新做法,为英语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飞速。

要从大量的教学资讯中,捕捉适合本地区的“教学研”的信息,目的性和实用性要强。

利用现代科技教研,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建立电子英语教研专栏,不断进行增改,利用电子邮箱、QQ群、微信等,及时沟通信息,由信息员专门管理,群关注 本刊策划27 辽宁教育 2022年第 2期 学术·教研策群力,用集体的智慧建管英语教育信息“超市”,使教师能够按照个人的需求,自由选取。

由过去给教师“送礼物” (教学经验),到教师自行“选礼物” (教学必需品),比较符合英语教学的特性。

由于教师教学的对象、内容、时间不同,决定着教学的情境性和实践性的不确定。

千堂一模的教学方法,不仅框定了教师,也束缚了学生。

在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知能力,以学定教,用新、奇、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进行学习情绪体验感受、知识探索和能力强化。

但也要注意“新”的度的把控,既要新颖有趣,又要有较强的实际效果。

六、时刻学习积累推广先进“教学研”经验教师的教学智慧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长期的教学实践,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

教研员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使国内外、本地区英语教学经验互鉴、互融、互用,以利于促进英语课程的发展。

英语教学反思,也是一个很好的经验积累过程。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过程回顾,分析、 总结、加深对教学实践的感悟。

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教学片段或某一教学手段策略,也可以是整节课或多节课的综合回馈,分析利弊,总结经验教训。

教师个人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分析评判,更有益处,做纵横向比较,才具有比较真切的意义。

英语教学专题研讨,也是教学经验互融互惠的过程。

各种视角下的各类课研专题,通过不同的课类教学,如微课、慕课等呈现,既是教师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智慧参与的过程。

另外,英语教育科研课题的开发,也是促进教师教学经验积累和拓展的很好途径。

教研员要帮助教师有效通过科研课题,推广利用教学经验,提高英语教育水平。

七、时刻履行英语教研员的岗位职责教研员承担英语教育研究是社会角色,使命感很强。

搞好本地区英语教研文化建设,是履行教研工作的首要职责。

怎样使教育科学研究成为每个教师的日常习惯行为,是教研员努力的方向。

一周网上学习的感受作文200字

近一段时间班里的学习氛围不是很好,首先反思了自己近期的学习态度,不管是什么客观原因造成的这种情况,我觉得都是我自己没有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上课听讲、回家作业以及课后复习我都不如开学初做得好,因此,近期的作业和默写成绩明显下降。

我周末在家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制定了改变这种现状的办法,我保证自己在最短时间内改变现状。

首先,我觉得要摆正学习的态度,要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

学习不是为家长,也不是为老师,是为自己而学,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才能提高我们的自觉性。

其次我认为学习还要讲究一些方法。

我一定按照老师的指点,课前要预习,将重点、难点、疑点记下来。

然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专心听,一步不离地和老师一道积极去思考,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课后要复习,像放电影似的把今天课堂上的内容过一遍,这样可以加深记忆。

我保证,学完生字词之后,我会马上进行复习,不但把生字词会写会墨,还做到掌握每个词语的意思。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想从下周开始做课堂笔记,妈妈说做课堂笔记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记笔记可以调动眼、耳、脑、手一齐活动,不仅有助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而且要想在听课的同时记好笔记,还能保证注意力集中,时刻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

如果自己思想一开小差,就跟不上老师的步伐了。

课堂上如果遇到没听懂的地方,千万不能“卡”在那里“死想”,而是先做上记号,下课了找老师或者是向同学请教,当天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掉。

最后,我努力做到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的每一个问题,不要做小动作,不找别人讲话,(不要上课扔小纸条)。

(这里结合你自己的情况删添改ok

),否则,既害了自己没学到知识,也害了别人。

古人说得好:“读书不怕难,就怕心不专”。

我们要好好地体会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这些是我的反思和努力方向,我会自己鞭策自己,不断提高学习成绩,不辜负老师的辛勤教育,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佳绩,做老师的好学生,家长的好孩子。

谈谈我的心理培训感想……

【第1句】:集体备课可以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r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集体备课的价值取向,也是集体备课的目的所在。

走进新课程,面对新教材,笔者以为老师们通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学习,他们也掌握了不少先进的教育理念,他们缺少的恰恰是新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操作能力与机智。

集体备课,正好提供了教师合作、探讨、实践的途径,通过参与者思想火花的碰撞,集体智慧的分享,精华糟粕的取舍,促使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拓展教学的方法与思路,进一步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备课水平,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越是地处欠发达地区、师资薄弱资源缺乏的学校,集体备课的效果更为显著。

\\r

【第2句】:集体备课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r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一种活动,长期坚持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方面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转化,并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全程优化。

教师的素质历练,业务钻研、合作研讨、教法改进、自我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校本教研离不开大家的智慧,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集体的协作。

因此,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r

【第3句】:集体备课可以分享与积累课程资源\\r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流一下,就能产生无穷的思想与智慧。

\\r每个教师在备课前,往往依据课程标准,做一些前期准备,有针对性的搜集一些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典型案例、课堂设计、课件和教辅资料等,集体备课为教师提供了展示与交流这些资源的平台,参与者通过广泛的交流和分享,就可以互同有无,有选择的处理资源信息,并把有用的课程资源归纳充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集体备课,不仅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不断积累和丰富教学的课程资源。

\\r

【第4句】:集体备课可以发扬团队的协作精神\\r团队与合作是集体备课的两大主要的组织特征,集体备课往往以备课组的形式呈现,那么,集体备课的成败取决于备课组成员间的合作关系与协作精神。

有专家就教师的相互合作,总结概括出七大益处:“心理支持、产生新想法、示范合作、汲取力量、减少工作负担、增强动机、支持变革,” 从中可以看出,只要正确组织好集体备课,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不仅可以完善课堂教学,而且,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参与、分享和汲取中,不断完善自我,更加团结,进一步凝聚起团队的协作精神。

\\r

【第5句】:集体备课可以浓厚学校的教研氛围\\r学校的教研工作离不开课堂教学的研究,集体备课实际上就是一种如何完善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它所解决的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和最有效的问题。

集体备课中,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课题,由于集体智慧的交流而得到认识上的结晶,这种认识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集体备课把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积累教学的实践经验。

同时,在集体参与备课的行动研究与反思中,潜移默化的浓厚了学校教育科学研究的氛围。

\\r在新课程不断推向深入的今天,集体备课的积极作用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应用。

\\r

【第1句】:精心组织,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的平台\\r集体备课往往流于形式的原因,就是组织不力,校长和教育管理者对集体备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其实,每一个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感悟与体会、经验和教训,他们渴望有人组织和引领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反思。

新时期的校长就要勇于承担起引领教师成长,为教师发展助力的历史重任,正确认识集体备课的积极作用和意义,要有计划的认真组织教师积极参与,确保集体备课的时间充裕、地点固定和内容落实,校长要从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那就是精心组织好集体备课,就是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和共同发展的平台,就是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助了一把力。

\\r

【第2句】:依据课标,作好集体备课前的准备\\r集体备课首先要有一个组织者,这个组织者或是教研员也可以是备课组长,在集体备课前要根据实际制定出备课的计划、内容和范围,立足课程标准,输理出教学的目标、难点和重点,拟出备课要讨论的重点提纲。

参与备课的教师要依据课标,通览教材,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初备,在总体把握的基础上,整理自己的困惑与反思。

只有组织者和参与者从思想和内容两方面均作好充分准备,集体备课才有内容可备,才能有效、顺利的进行。

\\r

【第3句】:充分交流,营造集体备课的良好氛围\\r加强交流,充分发表意见,是集体备课的关键环节。

集体备课既要有重点发言人,也要有大家的集思广益。

组织者不能以“权威”的见解一锤定音,而是要创设集体备课民主、平等、和谐的交流氛围,组织和引导大家畅所欲言,适时把握讨论的话题,重点讨论与交流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部分、教师个人备课的困惑、教学实践的反思等,还有部分教师教学实践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只要对大家有借鉴,都是难得的财富和智慧。

成功的集体备课通过个人初备的认识与大家的集思广益间的充分对话,产生思想与智慧的火花,达到相互分享,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

\\r集体备课的过程,是大家奉献教育智慧、群策群力完善和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

因此,笔者以为,集体备课必须要围绕课堂教学,重点做好如下一些实事:一是要明确一个目标,明确教学目标,要由整体到局部,即小课标要服从于大课标,不同的单元目标,必须要以相应的课程标准为依据,课时目标要根据单元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二是提出一些问题,这是由具体到概括的过程,即提出的问题要具体、实际,如创设什么样的情景导入新课、某个教学环节如何设计、怎样优化课堂练习等等,问题越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就越概括;三是研究一些策略,在广泛讨论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形成共视,概括出最优的教学策略,由理论转化为实践;四是分享一些资源,集体备课中教师的一个点子、一个经验、一个教训、一个案例和一个设计等,都是可供大家分享的备课资源,有选择的充实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就能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r

【第5句】:充实完善,分享集体备课的成果\\r有效的集体备课过程,应该由备课前的构思准备、备课中的深入研讨和备课后的充实完善三个环节组成。

备课前的准备是为了有的放矢,备课中的研讨交流是为了达成共视,而备课后的充实完善是集体备课的目的所在。

备课后的完善阶段是集体备课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分享集体教育智慧,吸纳营养,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再创造、再提升的过程。

大多集体备课只是做好一些笔记,完成一项教研任务,往往热烈讨论的高潮过后,教师依旧我行我素,忽略了完善阶段,结果,大大折扣了集体备课的效果。

集体备课的充实完善环节,还应该包括教师上课后,对自己教学过程的二度设计和教学行为的矫正与反思。

笔者以为,备课后的充实完善环节做得越具体,越能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集体备课才能够真正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r五、集体备课与“五课”活动\\r“五课”活动:即设计一堂课、说好这堂课、上好这堂课、反思这堂课、评析这堂课的教研活动。

它是新时期学校进行校本教研的最好的切入点,是课堂教学研究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五课” 既是教学管理形式,又是一种教师培训活动,它不是“备课”、“说课”、“上课”、“思课”、“评课”五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围绕一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提出研究课题,教师通过 “备、说、上、思、评”全过程的积极参与,与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对话”的一种课堂教学的教研模式,它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合作性、探究性和反思性。

“五课”活动不是要人人过关的轰轰烈烈的阶段性运动或形式,而是一种贯穿教师工作生活始终的、常规的校本培训方式。

\\r虽然,“五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不难看出设计或备好一堂课,是“五课”活动的基础和保障,没有“备课”何谈“说、上、思、评”的研讨环节

因此,重新认识集体备课,可以更有效的组织开展“五课”活动。

如果说“五课”活动是校本培训的方式和手段,那么,集体备课是开展“五课”活动最有效的组织形式。

集体备课的过程中虽然侧重于“备”,但教师教学行为的反思性和研讨性,决定了集体备课同样贯穿了“说课”、“上课”、“思课”和“评课”,毋庸质疑,“五课”活动中包含了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达成“五课”活动的有效途径和媒介。

\\r无论是集体备课,还是“五课”活动它们具有的共性是:合作探究,参与反思,同伴互助,共同成长。

教师发展要自我觉醒、自我提升,就必须要积极投身于行动研究和校本培训活动中,潜下心来钻研“五课”活动,静下心去进行集体备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