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体验家长感言
品味民俗传统家长感言
一、春节的来历:传说,有一种叫年的野兽,每当寒冬将至,出来食人,使人不得安宁。
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这种凶恶的猛兽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一个办法,在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燃起熊熊大火,年听到爆竹的响声,便逃走了。
以后,人们开始以挂红灯、放爆竹、吃年饭来庆祝新年。
二、春节前的准备(腊月初八以后,各种年事活动便逐渐展开)1. 祭祀灶神:灶神,又称灶神,俗称灶王爷。
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返回大宫,向玉皇大帝汇报情况。
除夕时分再返回人间。
人们担心向玉皇大帝进谗言,所以再他去天宫的时候为他进行祭祀活动,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2. 其他准备活动:写春联,准备肉食,准备面食以及理发、沐浴,打扫卫生。
三、民俗活动--静态民俗3.春联:(1)春联的来源:古代称桃符。
据说,东汉王充《论衡o定鬼篇》中神荼、郁垒二神住在大桃树上,处理鬼魂。
他们把为非作歹的恶鬼都喂老虎吃。
因此,人们认为鬼害怕神荼、郁垒,也害怕桃树。
于是每到过年的时候人们总在门口悬挂桃符或桃木人来趋鬼避邪保佑平安。
(2)最早的春联:公元965年,后蜀皇帝孟昶在皇宫内门的桃符上写了:新春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春联。
此后春联成了春节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
也有人家喜欢贴福 字,而且倒着贴。
因为倒谐音到,所以倒贴福字意思是福到了。
4.年画:(1)门神画的来源:有三种说法。
一说源于神荼、郁垒的神话传说,古人把二神像挂在门口驱鬼。
一源于唐太宗命令秦琼、尉迟恭看门驱鬼,并把二将画在宫门上。
一源于唐玄宗梦见钟馗为自己捉鬼,醒后命令画工把钟馗画在门上。
(2)灶神画的来源:民间传说灶神在除夕从天宫返回人间,所以人们总在这时候买新的灶神画贴在门上,希望他能带来吉祥与幸福。
(3)其他常见的年画。
5.福字:最早?福字--传说史于周朝姜子牙,即姜太公。
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封妻子为穷神,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
百姓过年贴福字,史于慈禧,每至年,太后有给大臣赐福之习。
一年赐福,恭王福晋把赐给的福拿倒了,犯杀头之罪,李连英为其解围: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今年赐福,福真的就到了。
慈禧一听极高兴,连说:福到了……传至民间,福也贴倒了。
6. 窗花:窗花是贴在窗户上庆贺新年的剪纸作品。
窗花有两种制作方法。
第一种是剪刀剪,巧手的妇女用一把剪刀可以把彩纸剪出许多花样。
第二种是刻刀刻,一般由专业的民间艺人操作,一次可以刻成四五十张窗花,供应市场。
四、春节民俗--动态民俗1.除夕守岁:1)什么是除夕: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
由于农历月有大有小,所以有的年份腊月三十夜是除夕,有的年份腊月二十九夜是除夕。
2)除夕守岁:除夕重要的活动是守岁。
因为秦汉以后,我国人民基本都把夜半子时当作一天的开始时刻,相当于现代计时方法的23点到1点。
除夕夜的子时,正是辞旧岁,迎新年的关键时刻。
为此,人们不得不彻夜不眠,守候着这一时刻的到来。
全家人团聚一堂,一边包饺子,一边等待,耐心的等待。
2.放鞭炮:1)什么叫鞭炮:鞭炮,又名爆竹。
新年钟声一落,大街小巷立刻鞭炮齐鸣,迎接新年到来。
2)爆竹的来历:据南朝梁代示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
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意思是说,当时人在初一早上起床后先把竹子放在火里烧。
竹子爆裂发出巨大的声响,就能吓跑怪兽与恶鬼,保护全家平安。
大约到了唐朝,人们把竹筒里装上火药,点燃火药,发生爆响。
后来,人们又用纸卷代替竹筒,就形成了和今天一样的鞭炮了。
3)鞭炮的种类:鞭炮有各种花样。
宋代人把鞭炮稍加改进,又发明了烟花。
烟花:又称礼花,焰火。
它在爆炸时能发出极为绚丽的光芒。
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用烟花装点自己的节日夜空。
3.舞狮子:白居易《西凉传》: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
金镀眼镜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
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
跳舞梁前来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
安西都护进来时。
舞狮起原一南北朝朝代,即佛教兴起的时代。
4.其他民间活动:扭秧歌,踩高跷,敲锣鼓。
5.祭神祭祖:在传统的春节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祭神祭祖。
迷信的家庭都设有专门的神龛,供奉各位神灵,同时还供奉有列祖列宗的牌位的画像。
正月初一早上,人们恭敬地在神龛与祖宗牌位前献上供品,(其中包括刚刚煮好的第一碗饺子),点上香火。
十分虔诚地感谢神明与祖宗在天之灵在过去一年对自己的保护并祈求他们保佑来年的幸福。
6.拜年:祭神祭祖之后,儿孙们开始向长辈亲人拜年。
传统的拜年礼是向长辈亲人三叩首,现在大多已经改为三鞠躬。
一边行礼,一边祝愿长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长辈端坐,接受儿孙们的拜年以后,把一个红包送给儿孙们。
这就是压岁钱。
一般作为孩子们春节期间的零花钱。
其他亲戚之间则互相拜年,陆陆续续,可以持续很多天。
朋友之间见面,则互道恭喜发财或春节好,以示庆贺。
拜年活动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孝敬孝顺;长辈对儿孙的慈爱关怀。
亲戚朋友之间的拜年,也极大的促进了彼此感情的加深。
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拜年活动。
宋代诗人戴复古《岁旦族党会拜》:衣冠拜元旦,樽俎对芳辰。
上下二百位,尊卑五世人。
排门乔木古,照水早梅春。
寒事将消歇,风光又一新。
把当时大家族二百多人互相拜年的活动写得有声有色。
7.人日:正月七日,又名人日。
隋代诗人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正月七日为什么称为人曰呢
这和中国古代神话有关。
神话中说,神在初一创造了鸡,初二创造了狗,初三创造了羊,初四创造了猪,初五创造了牛,初六创造了马,初七创造了人,因此,初七是人类诞生的日子。
于是,古人把这一天称?人日。
为了纪念人类的诞生,南朝梁代每到人日的时候,人们就剪出彩色的纸人,贴在屏风上或戴在头上。
用来象征人们在新的一年里,面貌焕然一新。
到了唐代,人日剪纸的内容又有发展变化。
唐代诗人余延寿《人日剪彩》: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
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
贴燕留妆户,黏鸡待饷人。
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
所剪内容包括红花绿叶,飞燕家禽。
个个栩栩如生。
这已经于现代民间的窗花十分相似了。
五、春节民俗--饮食民俗年糕与饺子是春节最有特色的食品。
1)年糕:又称年年糕。
它谐音年年高,包含着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的期望。
年糕采用黏性较强的谷物制成,北方多用小黄米,南方多用糯米。
北方一般都是甜的,南方年糕可以作成不同口味的。
不过,好吃不过饺子。
北方人更喜欢的春节食品是饺子。
2)饺子又名角子、交子、扁食。
它的起源非常古老。
考古工作者曾经发现过一枚一千多年前的饺子保存下来。
北方人过年,一定要吃饺子。
而且春节这一天吃的饺子必须在除夕12点以前包好。
饺子好吃,关键在于饺子馅,纯肉的,纯菜的,肉菜混合的,花样无穷,口味可异。
可以根据自己口味任意变化,所以男女老少都喜欢吃饺子。
在春节所吃的饺子中,有一个包着豆腐馅的,还有一个包着一枚硬币。
谁吃到豆腐馅的饺子,谁在新的一年里就会发财,人们的理想也都包含在饺子里。
六、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全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为元宵。
汉文帝曾于正月十五日平定叛乱,所以规定这一天为上元节。
东汉明帝为了表示对佛祖的尊敬,下令元宵点灯。
此后,元宵就逐步演化为观赏花灯的民俗节日。
故名灯节。
元宵的应时食品是汤圆,北方也叫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
唐代,元宵赏灯活动盛况空前,举国同庆。
《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曾派人造出一盏百枝灯树?高八十尺,树之高山。
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目。
唐玄宗甚至令工匠造出高百尺、宽数十丈的灯楼,供游人观赏。
宋代又有过之,无不及。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以草把缚成戏龙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
皇帝还亲自率领盛大的仪仗参加赏灯活动。
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侬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可见娱乐活动通宵达量,热闹非凡。
可以说: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狂欢,为整个春节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七、总结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回族、达斡尔族、蒙古族、鄂温克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进行了采访和研究,同时还对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等地区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各民族的春节民俗趋于汉化,各地区的春节民俗也趋于一致,标志着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的繁荣发展。
另外,春节民俗充分体现出了我国五千年来悠久的文化以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春节民俗更是文化遗产的精华部分。
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接班人,我们要把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年俗活动感悟450字
提起春节,确有很多民俗趣闻值得记述和回味。
“腊鼓催年”,这种传统习俗一般从“腊八”开始,一直延续到后。
用各种米、豆及栗子、小枣等熬成的“”,至今也是人们喜食的应节食品。
“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旧时俗称“祭灶”。
祭灶以后,人们开始准备过年,、洗澡、理发是必不可少的,以干干净净过大年。
春节前夕,贴春联、买年画,这是年前一项重要活动。
“新年新月共新春,花红对联贴满门”,春联不仅是节日的装饰,也是人们对未来的寄托,对新春的祝颂。
年画,过去主要突出一个“喜”字。
这种民间的文化艺术品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而且也显示着一种招人喜爱的魅力。
农历除夕和大年初一是春节的高潮。
从儿时记事起,我印象中除夕和大年初一既不许动剪刀,也不许说不吉利的话,尤其除夕夜间,家家户户几乎一夜不睡,叫作“守岁辞岁”。
三十晚上的团圆饭,讲究在半夜子时合家聚到一起吃,叫作“”,明清时期,也曾叫过“煮饽饽”。
当时民谚说:“煮饽饽,皮儿薄,馅儿多,婆婆吃了笑呵呵,一家满张罗
”这也意味着吃完饺子即开始进入新的一年,也是为了取个吉利。
拜年,是春节期间一项主要活动。
大年初一,亲朋好友相见,总要互致问候,相互祝福,正如古籍中所记载:“车马喧阗,追欢竟日”,春节达到了高潮。
如今这种活动仍然不衰,只是形式不同罢了。
逛庙会,是春节期间另一番盛况。
以北京来说,庙会很多,如著名的“都中巨观”,历史悠久的“厂甸”等等。
有一年正月初我去逛庙会,只见的庙会市场,不仅可以买到各种传统商品,吃到各种地方小吃,而且也能观赏到民间组织的各种“花会”,如秧歌、高跷、旱船、中幡等等,各怀绝技,五花八门,好不热闹。
据说,过去“丰台十八村”的“花会”很著名,至今在当地还流传着“后泥洼的棍,前泥洼的幡,孟村的旱船跑得欢,樊家村的童子众会参”。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再过几天就是农历癸未羊年。
时值改革开放的大好年代,祝愿朋友们过一个吉祥如意的大年
年俗文化的感想
在我的家乡,每到年末,每家每户都要祭神。
祭神的前一天,进行掸尘(打扫卫生)。
大家一起把屋里的每个角落打扫干净,桌椅、灶台,全都拭擦一遍,寓意:把这一年的邪祟扫除,迎接新年的到来。
再从街上买来鸡、肉放在大锅里煮熟。
第二天凌晨,大人们早早地起床,穿上新衣服,梳着时尚的发型。
祖孙三代(或父子两代)从屋里抬出八仙桌,对着大门,寓意拦住所有的好运。
桌上摆着大块的肉,足足有七八斤重;整只的鸡,嘴上衔着三根葱,表示健康聪明;两条大鲤鱼,表示年年有余。
它们的摆放也很有讲究:鲤鱼的头朝里,表示余进来,鸡的头朝外,表示大家都知道健康聪明。
其它还摆有年糕、苹果,年糕表示年年高,苹果表示平平安安。
所有的食品上面都覆盖着一小张红纸,寓意来年红红火火。
听老人们讲:所有的祭神食品,不能放十种,一般都放八到九种。
因为“十”表示十全十美,而十全十美的生活也就没有了生活追求的目标。
看来祭神中也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鲁迅的作品《祝福》中,也有类似的祭神仪式。
如果,鲁迅先生能活到现在,他一定会发出感慨:为女性的解放而欢呼。
因为,家乡现在祭神的风俗中,男女地位相同,他们都能与祖、父辈一起祭神。
当然这一风俗的改变是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以后才出现的。
听妈妈说,这种祭神的风俗在破四旧的年代曾被禁止了十多年,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养提升了,电脑也进入了农家。
农民祭神不是愚昧的迷信,它是一种年文化的呈现。
它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希望。
过年祭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知起源于何时,它的形式在变,但它的核心文化永远不变,追求美好的生活是人们共同的心愿。
关于年俗的感悟,100字内
【腊八节,年味渐浓】进入腊月,腊八节如期而至,家乡人都要喝上一碗自家秘制的“腊八粥”。
为了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勤劳迷信的大人,都会从附近的河里捞一大块冰置于院落的某处,待冰块中出现形如麦粒、豆粒、荞麦、糜、谷子的模样,预为五谷丰登的象征。
妇人们再以大米小米为主料,拌以玉米、扁豆、桃仁、杏仁等佐料,置于自家最大的一口锅中以温火慢熬,待时间足够,旺火也渐灭,一锅香喷喷的“腊八粥”形色俱成,然后一家人围在一张桌子前,一碗一碗喝,一碗一碗品。
喝剩下的也没有浪费的份,按份喂给猪、牛、羊喝,寄寓来年六畜兴旺、百业顺心。
过了腊八节,遍布大街小巷的“年味”愈渐浓厚,村头巷尾,房前屋后,张灯结彩,采集年货,剪窗花纸,一个个图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了解春节习俗后的心得体会
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从农历腊八开始至正月十八,一共有40天左右,这么长时间的节日是世界少有的。
现在习惯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 ”和“春节”的起源是不相同的,关于“年”的来历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年”系太古时候一种凶恶怪兽,每到寒冬将尽时的夜晚就出来残害人畜,后来人们摸到了“年”肆虐的规律与习性,便全夜守候,用大红色彩、火光和炸响等办法将它赶跑,天亮后家家户户相互庆贺人畜平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过年的传统和贴春联、放爆竹、守更待岁等习俗。
还有一种说法是“年”表示谷禾,甲骨文中的“年”字很像“禾”字,“年者,禾熟之名”。
谷禾每岁一熟,就以“年”为岁名了。
据考证,西周初年已有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
到汉武帝时实行“太初历”,正式规定夏历的孟春之月(即今之农历正月)为岁首,从此“年节”就以固定的日子一直沿袭下来,但真正把“年节”称为“春节”,则是新中国成立才开始的。
过春节的习俗全国各地大同小异,而农村较之城镇更为热闹和富有地域特色。
整个春节的民俗活动以辞旧迎新为主线,大致分为三个时段。
春节习俗的感受
现在很多所谓的民俗活动大都是演艺团体出演,失去了本有的乡土气息。
毕竟“传统民俗”的经济基础已经消亡。
作为其上层建筑,“传统民俗”的凋亡也不可避免。
另外,现在影视节目和电艺设备给人们带来审美疲劳也减少了民俗所带来的愉悦感。
毕竟在不太遥远的过去,看到有人口吐火焰还是蛮震撼的。
所以对演艺团体出演的民俗节目不必抱有太多的期待。
去年我母亲回到她插队下乡的地方,参加了当地的新年民俗活动。
村里正月十五的社火还是很热闹的。
村里集资请了戏班子,舞龙队和秧歌队。
都是草台班子,乡土气息还是很浓郁的。
实践一项家庭生活技能的活动感想600字左右
在将近三个星期的假期里面,基于学校要求的社会实践。
这个懒惰的我,很难像这样主动去为家里做一些家务活。
虽然之前偶尔都会做一些家务活,或者妈妈不在家的情况下,才会迫不得已去做一些家务活。
家务活,看似简单,可是在一个家庭里面是很重要的。
如果一个家不能制造出一个舒适干净的环境,心情也会不好起来。
身为一个家庭中的一员,都有义务为家庭做家务劳动,所以说:“家务劳动,人人有份”。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大家都得做家务劳动。
我们从小就要学会全面发展,无论是学习还是做家务,对自己的未来都是有益的。
做家务劳动确实累,可是能让我们在劳动中实践,体验父母的辛苦;而且能培养我们不怕脏,不怕累的良好精神。
所以,“多做家务,多多易善”。
所以借着这样一个机会去实践去试试当家的滋味。
我要在这从中体会大人的辛苦,培养良好精神。
小时侯,爸爸妈妈把自己当宝贝,很多事都不用自己动手,特别是家务事,如果是帮忙做了的话,那会被大人们表扬好大一阵子。
我们这一代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很少做家务,我也不例外。
上学时,天天只顾着学,放假时,心里只有玩了,没有时间帮妈妈做家务。
经过七天的家务劳动,我对父母非常尊敬了,我知道父母每天都很劳累,他们不是天天这样吗
我呢,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整天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
我才做七天就觉得麻烦了,他们不仅要会做鸡蛋饼,还要做很多菜,每天的菜不能重样,除此之外还要擦地、洗衣服、擦玻璃等等,我终于明白了父母的辛苦,他们除了家务还有繁重的工作,一天下来是筋疲力尽,所以我决定以后一有空时就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替他们减负。
虽然我已经筋疲力尽了,但能为妈妈做家务,我心里还是甜滋滋的。
学校让我们做家务,让我们参与家庭劳动,在家庭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
通过以个人为单位的家庭劳动服务,启发了我们在家庭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自己、感受父母的辛酸。
我毫不嫌脏。
耐心、仔细地扫地拖地。
这些都让我体会到了父母劳动的辛苦、我们的幸福和自私。
我在家里尽可能地多做家务,竭尽所能使家里变得更干净。
我还帮父母去超市买菜,回到家做菜。
虽然我满头大汗,但我很高兴,因为我心里都有一股自豪感。
而这种自豪感不是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的。
家庭劳动是为自己的家庭做贡献,不斤斤计较的;家庭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关心家庭热情的。
参加家庭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
这些都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主人。
家庭实践活动提高了我的家庭实践能力。
间接引导了我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而学校组织的家庭劳动,更让我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
家庭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了我独立处世的能力。
我在家庭实践过程中,通过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自主的去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家务事的认识更加清晰。
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我们子女就应当孝敬和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其实做家务就是一种感恩的行为,趁我们现在放假的时间,很多的时间都在家里,很多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帮我们的父母减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