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嫂的感言简短

06-17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我被评为十佳警嫂,求获奖感言,谢谢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下午好!非常荣幸能代表大队所有的优秀警嫂参加这次表彰会并且发言,但参加这次表彰会又使我忐忑不安,因为来之前我翻看过许多优秀警嫂的先进事迹,她们用无私的爱为自己的丈夫营造了一个温馨的港湾。

和她们相比,我实在是太普通、太平凡。

那么我只能谈谈作为一名警嫂最真实的感受!我们结婚已经八年,儿子六岁了,可他在家的时间掘指可数,带孩子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

孩子刚出生时,他还在中队负责事故处理,毫不夸张的说,一个月有十五天都在单位值班。

现在儿子已经在读学前班,然而作为父亲的他居然不知道儿子在学校就读哪一个班,班主任姓甚名谁!工作的繁忙更是让他没有时间接送孩子,哪怕是节假日,身穿警服的他们更是不能休息,周末带儿子学英语、弹钢琴都是我一个人,于是这一切我和孩子都已经习惯了,所以儿子从来不说让爸爸带他去公园玩。

其实我说这些不是怨他、怪他,我想在坐的警嫂们应该能体会和感受我的心情。

我想说的是,作为一名警-察的妻子,一名警嫂,我更能理解警-察的艰辛和不易,也更能体会到在座的女民-警承受着比别人更多的辛酸和奉献。

交通警-察,他是公安警种中最普通的一种,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可以传诵,没有流光溢彩的表演舞台可以发挥,他们只是为确保出行的人们平安回家,为城市道路的畅通真诚奉献。

有人曾做过不完全统计,交通警-察一年的工作时间达到4000多小时,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是11个小时,长年的超负荷工作,使得不少民-警患上了不同程度的风湿并颈椎类疾病,但他们从未因此放弃过自己的追求、自己的信念。

做为交-警的妻子,我要真诚的说一句:交-警也是人,交-警也食人间烟火,也会身处困境和危难,工作中也会出现问题和失误,当然也就需要理解,需要温暖,需要爱心。

我想代表我们交-警的妻子给从未真正认识交-警的人提个建议:当风雨交加之时,倘若你坐在车里,那么请您透过车窗,看一眼风雨中的交-警,那忙碌的身影也许会使你心动;在烈日炎炎之下,倘若你站在街旁,那么请您凝视岗台上指挥交通的交-警,那雕塑般的身体和姿势也许会使你滋生另一种情绪。

这时,你或许会像我一样,真正明暸他们的气质和胸怀,真正理解他们对事业、对人民深沉的感情!有一首歌曾经这样唱道:我的爱人你好辛苦,为我为家你总在忙碌,你在外面很累很苦,你不说我也看得出,多和我聊聊不顺的事,我不让你独自艰苦。

所以在此我想说的是“我的爱人你好辛苦”。

而作为警嫂的我真的幸福,我真的知足!同时,我也为自己是一名人民-警-察的妻子而自豪、而骄傲!我没有豪言壮语,可是,我希望在他渴的时候,我是他的一杯清茶;在他冷的时候,我是他的温暖围巾;在他疲倦的时候,我是他停泊的港湾,在他迷路的时候,我是他永远亮着的那一盏灯!今天,坐在这里,我也深深体会到,大队领导和同志们对我们这些民-警家属的关爱。

这个表彰会,对我们来说,既是肯定,也是鼓舞。

我们将继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操持家务,教育儿女,孝敬父母,为丈夫的事业撑起“半边天”、当好“贤内助”,解除丈夫的后顾之忧。

最后,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谨代表大队全体民-警家属祝愿各位领导、所有民-警新春愉快,合家幸福,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一位警嫂的婚后感言

26岁那我就嫁给了他,嫁给他那天,很多穿着的高大威猛人笑嘻嘻地对着我叫“嫂子”,我甚至有了不太真实的感觉,因为他们都比我大,后来渐渐明白了,这声“嫂子”,是需要你用很多很多的宽容理解来承担的,所以,我想告诉你:爱他,是不够的。

至少在婚姻中绝对不够,你要绝对的理解和宽容。

看到坛子里很多MM说想嫁给警察的话,总结一下,往往都对警察抱有无限的憧憬。

当然,也有很多MM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在此我祝福一下你们吧,但是,婚姻生活最善于拨掉警察的皮。

以下的话,也许我说得并不准确,因为每个人的家庭环境都是不一样的,我只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也算给即将进入爱的包围圈的MM们一点借鉴的方向吧。

【第1句】:他回来很晚。

没有警察能回家很早的,总有数不清的事情要做,比如办案,比如应酬,比如聊天,比如其他。

多数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很委屈,最终,都是我让步的。

MM你想啊,一个男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上面有领导命令他24小时待命,下面有一大堆弄不完的案子接踵而来,加上人际关系地处理应酬,他真的很累。

有时候这种累,并不是表现在身体上,而是我们说的“身心疲惫”。

 因此,我从来不在他晚上不能及时回家的时候给他超过1个以上的电话.也从来不催他快点回家。

男人有时候在外面做事,真的很不容易,身心疲惫之余,还要应付你的拷问,未免容易口出狂言伤感情。

但是我坚持一点:无论他回来多晚,我都等门,凌晨五点我也等,而且无论他多晚回来,凌晨五点

2008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第1句】: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这位科技界巨擘,历经艰难于1955年回到祖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

他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颁奖词】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第2句】:闵恩泽: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 上世纪60年代,闵恩泽为中国自主开发了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也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闵恩泽进入绿色化学的研究领域,把催化剂科学技术扩展到了应用于生物质资源的加工利用。

2001年起,他指导的生物柴油生产和应用的研究已经取得长足进展。

【颁奖词】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站出来

燃烧自己,照亮能源产业。

把创新当成快乐,让混沌变得清澈,他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

点石成金,引领变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国科学的催化剂

【第3句】:胡鸿烈 钟期荣:散尽家产培养人才 这是两位均已89岁高龄的老人,香港树仁大学创办人。

胡鸿烈及钟期荣夫妇1953年学成回香港后,一直是执业律师。

因感于许多年轻人没钱上大学,1971年他们出资创办树仁学院,培养数以万计的人才。

两人创立树仁学院,奉上毕生积蓄估计至少4至5亿元。

【颁奖词】 狮子山下的愚公,香江边上的夫子。

贤者伉俪,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产,一生奔波。

为了学生,甘为骆驼。

与人有益,牛马也做。

我们相信教育能改变社会,而他们为教育做出楷模。

【第4句】:李剑英:16秒内的选择是牺牲 2006年,李剑英完成训练任务驾机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

此时,飞机高度194米,跳伞就能保住生命。

从鸽群撞击点到飞机坠毁点2300米跑道延长线的两侧680米范围内,分布7个自然村。

如果跳伞后飞机失去控制,坠入村庄,后果不堪设想。

16秒的时间内,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迫降,壮烈牺牲。

【颁奖词】 烟笼大地,声震蓝天。

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

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

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

【第5句】:孟祥斌:年轻军人舍己救人 2007年11月30日,孟祥斌带着妻子和女儿到金华市区购物。

在经过通济桥时,一名轻生女青年从10多米高的桥上跳下,孟祥斌一边冲向桥边,一边脱掉身上的衣服,跳水救人。

10分钟后,前来救援的摩托艇渐渐靠近了他们,孟祥斌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女青年托出水面,交到救援人员的手中,自己却沉入水中,28岁的年轻生命陨落了。

【颁奖词】 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

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

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第6句】:李丽:用轮椅画出爱心轨迹 李丽在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

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

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

她还成了很多服刑人员的“偶像”。

【颁奖词】 残疾打不垮、贫困磨不坏、灾难撞不倒,坚强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长。

身体被命运抛弃,心灵却唱出强者的歌。

5年时间,温暖8万个冰冷的心灵,接受、回报、延伸,她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的轨迹。

【第7句】:方永刚:生命保持在冲锋姿态 入伍20多年来,方永刚先后出版16部政治理论专著,完成10项国家和军队重点科研项目,被誉为“平民教授”“大众学者”和“科普专家”。

2006年11月,方永刚被确诊为晚期结肠癌,他从医院回到学院,坚持为学生上完最后两节课,还躺在病床上完成了对3名研究生的学期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辅导任务。

【颁奖词】 一个真正的战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一个忠诚的战士,在垂危的时候,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

他是一位满怀激情的理论家,更是敢于奉献生命的实践者。

在信仰的战场上,他把生命保持在冲锋的姿态。

【第8句】:陈晓兰:无私无畏坚守医德 陈晓兰曾是上海一家地段医院的理疗科医生。

近年来她一直从事医疗器械行业打假,被她揭露的各种医疗器械超过20种,其中8种假劣医疗器械被查处。

在与假劣医疗器械10年的斗争中,为了取得一手证据,陈晓兰曾假扮病人,冒着危险“以身试针”。

【颁奖词】 曾经艰难险阻,她十年不辍,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

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得多。

【第9句】:谢延信:侍奉亡妻家人33年 55岁的谢延信是河南焦作的一名普通工人。

1973年,刘延信(后改姓为谢)与同村姑娘谢兰娥喜结良缘。

第二年7月,谢兰娥去世前,嘱咐丈夫要好好照顾自己的爹妈和智障兄弟。

此后,刘延信付出了33年的忠贞与孝心,成就了一个大孝至爱、感天动地的谢延信。

1979年岳父患重度脑中风,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谢延信的肩上。

【颁奖词】 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生活的重担压在肩膀上,他的头却从没有低下

用33年辛劳,延展爱心,信守承诺。

他就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

【第10句】:罗映珍:用爱唤醒“沉睡”丈夫 2005年10月1日,罗映珍和在云南省永德县公安局当民警的丈夫罗金勇回家探望父母,途中罗金勇与3名毒贩殊死搏斗,身受重伤,成了“植物人”。

从那以后,罗映珍每天守候在丈夫身旁,含泪写下了600多篇爱的日记。

现在,罗金勇已从深度昏迷的植物人状态中苏醒过来。

【颁奖词】 她用一个传统中国女人最朴素的方法诠释了对爱人不离不弃的忠贞。

甜蜜不是爱情的标尺,艰难才能映照爱情的珍贵。

●集体奖:“嫦娥一号”研发团队 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仅30岁。

副总指挥34岁,副总设计师37岁,总体主任设计师36岁。

这是一群航天才俊,3年多来先后攻克了轨道设计、月食问题、数传定向天线研制、卫星热设计、导航与控制分系统设计、测控数传分系统设计、紫外月球敏感器、数管分系统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2007年11月7日,当“嫦娥一号”卫星以超出设计预期的精准度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的那一刻,举国欢庆、全民振奋,中国人千年奔月的愿望终于梦想成真。

做采访应该注意的问题

人物专访的提问技巧- -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

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

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

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

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

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

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可读性具有亲和力。

因此,为受众所喜闻乐见。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人们对其要求和关注程度高。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如何不流于平淡、所写人物有鲜明特点。

如果读者看完后能记住这个人物,并与其他人物区分开来,这就可以说是一篇成功的人物专访。

而鲜明的人物、典型的事例,生动的细节都取决于采访的成功与否。

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谈沟通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

采得好采得细,对人物就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就能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发现人物的闪光点和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更加准确地提炼主题,让读者想看、爱看,觉得可信、可亲、可学。

采访失败,就是再精心运作,也写不好。

采访的好坏,记者提问的技巧尤为重要,问题提得好、提得准有助于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子。

笔者认为目前记者在提问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提问过大过空,让被采访者不知如何回答。

一些记者采访还是喜欢你有什么感想等老三问套话。

二是记者口头表达能力差,提问不能简明扼要。

问话让采访对象不得要领,一些记者轻问重写,提问辞不达意,他们往往笔头功夫过硬,嘴上功夫不行,在认识上还有偏见:认为注重口才是讲花架子,不务实。

笔者经常能看到一些记者提问,说了好多话绕不到主题上,如问一个农民企业家,下一步的打算,是否有意于资助农村教育。

说来说去,不仅把被采访者说糊涂了,连记者自己也不明白说了什么。

三是记者的采访态度不端正,也有学识有限。

有的记者提问时信口开河,对对方回答不理解,使对方在心理上产生反感,从而与记者拉开了心理距离。

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了采访对象的谈话情趣。

被采访对象容易出现下面几种情况:一、主观上是配合采访的,但却由于紧张或激动总是开不了口。

来自基层的农牧民、工人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二、消极应付采访。

虽然开了口,却总是偏离主题,或有意识地回避记者某些敏感问题。

三是采访对象牵引着记者跑,被采访者信马由缰,一泻千里地讲下去,记者不能控制局面,采访费了不少时间,看似记了一大堆,要用的却不多,既费时又费力。

针对以上一些不足和问题,笔者依据自己肤浅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同行探讨。

一、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

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

记者在采访前主题明确既可保证采访有的放矢,也能减少时间浪费。

记者必须要有几个直奔主题的问题,事先要有充分的估计,不打无准备之战。

有些口才不太好的记者,用这种方法,效果更好。

一是可以做到心中有底,临阵不会慌乱。

二是也可以事先练习问话。

几个问题其实也就是采访的大纲和思路。

有助于记者控制局面,把采访者引到主题上来。

笔者在采访一个商界女强人时,这个女企业家见多识广,表现欲望很强,话很多却总跑题。

笔者事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就用上了,一跑题,就用一个问题把她问回来。

二、用内行话提问。

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

记者张嘴一问,被采访者就能听出来,你对他的事情了解不了解,你对他的工作认识程度有多高。

记者问外行话,很难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也就无从深谈,记者也就难以探寻到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

记者要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触及他最敏感的神经,探索其心灵。

最容易找的共同语言就是采访对象的行业话题。

这对于采访性格内向、腼腆、有胆怯心理、不易开口的采访对象有效果。

记者可以提问一些他所熟悉的话题来引导他开口,最简单就是和农民谈他的庄稼施了什么肥;和牧民谈产了几只冬羔;和司机谈车的型号性能。

当然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冒充内行。

如记者采访下岗再就业典型,采访对象是做针织品的。

笔者以前曾长期采访纺织行业,对针织较为了解,采访时顺口说出氨纶、细螺纹针、圆形织机等专业用词,让采访对象很惊喜。

她认为对她的行业很看重,无形中缩小了心理距离。

这次的采访用了8个小时,采访对象把想说的不想说的都说了出来,情况掌握得细、全,通讯写出来就真、有感染力。

三、提问轻松话题,安定采访对象情绪。

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为了让他们情绪安定下来,记者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

通过轻松话题让对方放松情绪,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一盆花、一段经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或对方的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提问的话题。

笔者在采访中常采用这种方法。

有次采访一位英勇牺牲的警察妻子,警嫂心情总平静不下来,笔者就问有关他们女儿的事情,从年龄问到女儿对父亲的死如何说的、如何想的。

然后就引到了采访的主线上来。

在采访残疾音乐家方放(国际大奖获得者)时,他因为反感采访,加之紧张,采访无法进行。

笔者就问古典吉它与民谣吉它的不同等他所熟悉的问题,使他放松。

四、对回避采访的,以提问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其配合采访。

用老话说,采访也是功夫在诗外。

丰富的知识的确有助于采访。

笔者在采访一个锐意改革的全国先进法院院长时,院长怕宣传自己影响不好,笔者事先了解被采访者古文造诣很深,对法家思想和军事很有研究,就问他对韩非子、荀子、商鞅和《吕氏春秋》的评价,通过对商鞅轻罪重判重罪不将至也的看法,自然而然他就谈到了他进行的改革。

采访进行下去了,并改变了采访对象的态度。

原只限半个小时的采访时间,不知不觉延长到五个小时。

五、在提问时兼顾双方,问受众想知道的问题。

记者在采访人物之前总要认真思考。

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想,想读者想知道这个人物的什么,会对他的哪些感兴趣。

只有心中想着读者,读者才会喜欢看你写的文章。

同样,也要站在采访对象角度考虑:他想要告诉读者些什么,他有什么好的经验和闪光的东西对读者有启迪。

只有两方面都想到了,记者提的问题才会让双方都感兴趣。

还要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不要问粗俗、猎奇与主题无关的问题。

六、记者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

不要提有提示作用的问题,以免诱导或限制对方的回答。

提问多用探讨式、商量式而不要用生硬的、审判的口气。

提问方式根据不同对象采用正问、反问、引导、激将等。

记者与采访对象打交道要时刻记着贫贱不欺、富贵不媚,提问语气要平和,话语要真诚,不能有训斥、嘲笑的成分。

七、提问要开门见山,提问语要简明扼要,易听易懂。

提问语要用开放式的,多用怎么样、什么、如何等字眼,给对方以广阔的回答空间。

不要像法官审判一样问:是,还是不是。

提问语要注意具体,可把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

比如问一个农民:你知道怎样维护消费者利益吗

就可以分成:你周围的人买过假冒伪劣的东西吗

买了怎么办的

到哪去找

找谁

八、提问语要注意五不用:不用长句、不用倒装句、不用否定语气提问、不用有歧义的话提问,在提问时不要生造词语、任意改用专用名词。

学会多用口语,长句分成短句来问。

九、适当使用些激将法。

充分发挥激将的作用。

用有分量的尖锐提问使一些回避主题的采访者不得不直面回答。

成功的采访,所提问题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要提一般性的问题,有意突出其尖锐的一面。

有分量问题是记者水平的一个体现。

名记者法拉奇就是以提问尖锐近乎挑衅而闻名的。

笔者在采访一致力于改变的某单位领导时,提出:你用这种强制性的手段来推行改革,群众会告你专制强权,也许以后会影响你的政治前途,你有可能会成为牺牲品,你对此怎么看

这个问题一下就引起了该领导的重视和兴趣。

采访完后,他说:本来想应付一下,念念材料就完了,可你的问题不得不让我说话了。

而在采访一位有争议的企业家时,笔者直言不讳地问:人们对你的评价是毁誉参半,你对此怎么看,你对自己如何评价。

这个问题打开了采访对象的话匣子,也撕开了他的防护衣。

后来采访对象说:你是第一个涉及到这一问题的,我一下就觉得你对我很了解,而且是公正平等地对待我。

写一篇有血有肉、鲜活的人物专访是采写者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做好提问是关键。

问题问好了,第一步就走好了,离目标也就近了。

月嫂培训的内容包括哪些

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第1句】:岗前培训:职业道德、、基本技能要求以及概念、服务内容、服务形式等等。

【第2句】:家政及母婴护理理论知识

【第3句】:家政及母婴护理实操

求一篇采访先进人士的文章

我以对话形式帮助你:我在网上找到的,如还有最后,重量级是ID首席科学家李世鹤身边的~~~~~~~~真英雄就在身边——记采访06年郝龙彪奖学金获得者吕培和王文强和谐春运的“幕后英雄”——铁路春运采访见闻你乐意参考一下。

望采纳。

天津援疆特警什么时候能回来

当初去的时候 就应该跟他们提困难 别不好意思 反正那个单位也是养小不养老 早晚也得下分局 怕什么 现在再闹也没用 只好听天由命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