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孝道的感言

09-20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对“孝”的感悟

同学们,我们从哪里来

听到这个问题,大家肯定都会说,是父母把我们带到世界上来的。

是啊,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们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们的到来。

但当我们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们却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照顾我们。

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父母们却毫无怨言地抚养我长大。

为了给我们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他们总是那么辛苦,那么努力。

小的时候,我总把这当作天经地义,因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

现在,我长大了,我知道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担当起,照顾、孝敬父母的责任。

刚刚过去的星期天是我十六岁的生日,那天,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感恩父母,因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才使我有机会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体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是他们给了我生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儿女有了快乐,最为之开心的是父母,儿女有了苦闷,最为之牵挂的也是父母。

舔犊情深,父母之爱,深如大海。

因此,不管父母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以及其它素养如何,他们都是我们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们永远去爱的人。

然而,同学们,你们是否扪心自问过:我对父母的挂念又有多少呢

你是否留意过父母的生日

民间有谚语:儿生日,娘苦日。

当你在为自己生日庆贺时,你是否想到过用死亡般的痛苦,让你降生的母亲呢

是否曾真诚地给孕育你生命的母亲一声祝福呢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讲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也就是讲,父母的身体健康,儿女应时刻挂念在心。

但据报道,今年北京某中学的抽样调查却显示:有近50%的学生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更谈不上对父母的生日祝福。

同学们,或许一声祝福对自己算不了什么,但对父母来说,这声祝福却比什么都美好,都难忘,都足以使他们热泪盈眶

孝,其为人之本也,一个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吧

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不要再认为父母是理所当然帮我们做任何事情的,他们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大,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的为我们付出,我们就别再一味地索求他们的付出,感恩吧,感谢父母们给予的一点一滴。

在此,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安康

快乐

关于孝的感想

我觉得今人的孝大多体现在物质方面,而在精神方面却是极少的一方面,现代的人大都喜欢过着独立的生活,他们追求自由,不喜欢被约束,强调要有自我的空间,所以他们大多都不会与自己的父母同住,只会给他们物质上的满足.另一方面,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竞争无所不在,他们为了工作忙碌,为了成功拼搏,为了爱情烦恼,为了朋友奔波,……他们充满了压力,他们已没有精力去与自己的父母沟通,去了解他们精神的需求。

这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呢

这又能埋怨谁呢

我也说不清楚,只希望每个人多能给父母多一点关心,那怕是一声问候,一通电话,一个关怀的眼神,一次心灵的沟通。

求一篇“孝心感言”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几千,它始终是衡量一个人品德高下的重要标准之一。

不孝被视为大逆不道,是家庭和社会都不能容忍的。

然而,社会文明发展到今天,孝敬之心反而在人们心目中淡漠了。

笔者所在的城市,每年见到一些老兵退伍时(说是老兵,其实大都不足30岁),拿到退伍费后,不是饭店聚餐,就是上街为自己购皮鞋、西装,或不吝花钱给女友买可心的礼物,却极少见人向至亲至爱的父母表示爱心。

有报道说,如今一些高等学府的莘莘学子们,给父母写信极为“简练”,开门见山就是要钱,连一句问候语也没有。

最“简练”的信,只是“爸:钱。

儿。

”看到这样的情景,读着这样的信,不能不说是件憾事,让人心寒。

孝敬之心,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它与对党和人民忠心并无矛盾。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孝敬之心的人会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

事实也是如此,古往今来,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既有精诚报国之忠心,又有善待父母之孝心。

岳飞牢记母亲训诲,成为爱国抗金英雄;陈毅元帅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可他也是一个大孝子。

解放后他和夫人张茜回老家探母,亲手给母亲洗衣洗澡,表达多年来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的歉疚和遗憾。

许世友更是有名的孝子,但他也是出名的良将……在他们身上,忠心和孝心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这里用得着一位名人的话:“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天下无孝子。

读完论语的对孝感悟200字

《论.为政》中记载,子夏。

子曰“色难。

,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曾是以为孝乎”。

供养父母、为父母做点事儿、好东西让父母先吃,这些在当时对于大家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对于孝就不能满足于“能养”,这个层次太低了。

给予父母物质的满足和照顾相对很容易,但是照顾父母的心理,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需求是不容易的,至少是难以做到一如既往。

要让父母心情舒畅,首先要对父母和颜悦色。

可是家庭成员之间往往是没有感情克制的,对于父母更是这样,很难整天笑脸相对,所以就存在“色难”的问题。

对于父母的和颜悦色是装不出来的,刻意挤也挤不出来,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

也许只有当我们自己成为父母甚至祖父母,体会到为人父母之心的时候,当看到双亲日渐年迈,对衰老产生悲悯之心的时候,才能对孝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孝文化感言 2000字

“孝”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长久的存在于中国的历史之中,是构建于血缘关系上的一种特殊的情感。

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其它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

  在西方,人们讲究独立,当子女成年后一般不和父母一起居住。

但是在中国,养儿为防老的观念一直都存在。

赡养年老的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也是晚辈对长辈缅怀感恩之情的一种自然的流露。

  “孝”深深的奠基在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当中,无疑是中国人心中道德的最低标准。

无怪乎很多品牌例如椰导鹿龟酒,养生堂龟鳖丸等在中国市场投放的广告都以“孝”为主题。

  在舒大刚《孔子的智慧》中一章提到“孝”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机制。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与文化中,孝道具有根源性、原发性、综合性,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显着特色之一。

  我们从孝的起源到孔子孝道思想的继承与开展,了解孔子如何去芜存菁,将殷商迷信的鬼神观人文化,知道慎终追远的意义;将周代表面的孝行内在化,真诚的孝、亲、爱,进而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这种天下一家的理想境界。

这种境界并非不可能,而是需要每个人先放下心中的对待,真心的善待自己的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包容人世间的荣辱得失、称讥毁誉、吉凶祸福,以平常心看待这些过程。

因为我们知道烦恼愤怒并不能解决问题,那就将我们这愤怒无明的心放下,祈求上天来替我们安排,以喜悦的心来面对每一个当下,那么我们的心自然可以达到无限的包容,可以化解人世间一切的不如意。

  孝在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文化之源、社会之基的重要地位,这是有其历史根源的。

孝道具有人民性与封建性、精华与糟粕、历史性和继承性的两重性,其历史作用也表现出积极与消极的两面性。

  孝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就在于孝是中国文化精神(民族精神)——人文主义的思想渊源,当代社会文化应当努力实现功利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统一。

以孝为基础的中国人文主义传统是建构当代社会时代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

对孝文化的传承要有批判和鉴别的吸收和摒弃。

  中国是个以“孝”为文化核心的社会,“孝”的观念规范着中国人的生命行为和政治方向。

它虽然不是宗教,但是具有宗教的功能和价值,甚至超乎宗教 ,成为人生而为人的重要核心思想。

最早的“孝”观念源自上古祭天祀祖的仪式 ,此时先民开始有“报本反始” 的观念。

西周封建制度后,有了宗族制度,产生五伦观念: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因而“孝道”由此产生 。

到了孔子,礼崩乐坏,孔子以“仁”重新赋予礼乐新生命,拨乱反正,将流于形式的孝行内省化、人性化,成为人自我实现的重要价值观。

  孝在当代社会,不再具有泛孝主义的地位,而只能重新回到其作为家庭伦理的地位上来,现代的新孝道具有人格平等性、义务并行互益性、注重感情性、强调自律性等特点,孝对处理当代家庭亲子关系,对社会、家庭解决养老问题,形成尊老风尚,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甚至如果能发扬其衍生意义的积极内含,吸取其合理成分,那么对当代社会文明建设、发扬爱国主义,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兴中华均具有积极价值。

孝的培养与实践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

孝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渊源,是形成和睦社会风尚、保持社会稳定的精神措施之一。

孝是爱国心的根源和动力,孝是民族团结、兴旺发达的精神基础,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核心。

  至少我个人认为一个人不能没有“孝”,中国也不能没有“孝”文化。

作为现代的人,更应该继承中国“孝”文化中的精华,并且让其更具有现代价值。

关于“孝”的小故事和感悟

“百善孝为先”出自《孟子》,自古以来,人们把父母抚养子女,子女孝敬父母看成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作为子女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长辈的意愿,尊敬和重理解他们的权威。

其实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曾记得《史记》中这样写道:“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也。

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由此可知,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最爱我们的人,假如没有父母的养育,不知道还有我们的今天么。

所以无论我们的能力有多大,职位有多显赫。

也不能忘本,要趁现在还在他们身边,要珍惜,去孝敬父母。

因为这个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孝”,在一个人的带的修养中有重要意义,从小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孝道意识,从而会增加孩子的责任感和爱心,现在的家庭大多是一个孩子,父母和老人如众星捧月般守着孩子,加上优越的条件,在正中环境下,孩子不想被溺爱也不可能,从而导致孩子几乎都是以自己为中心,比较自私,关心他人和爱护他人的精神不足。

当人过于自私必将使自己与周围环境发生冲突,对个人生活的幸福感也会长生负面影响。

所以要培养孩子的销到意识,就要从小教导孩子体会父母的辛劳,要学会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来回报父母,渐渐地孩子便感知父母是怎样的疼爱自己,用同样的方式去爱父母。

从而使孩子感悟到爱父母是怎样的滋味。

从小即知爱父母,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长大后自然的爱他人。

然而,

孝心感言100字左右

前两天看过两篇文章,讲的都是关于孝心的故事。

一则是: 一男孩小时候家境贫穷,看着常年辛苦劳作的父母,发誓将来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幸福的生活。

长大后经过他孜孜不倦的追求,终于拥有了百万资产,把父母接到城里享受幸福的生活。

父母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那幸福自然是让人羡慕不已。

全村的人都说此子孝顺。

只是没几年,母亲因过于肥胖儿患了心脏病,高血压。

父亲也因终年不再劳作换上了糖尿病。

这些富贵病致使他们的幸福生活打了折扣。

还有一则是:在外企工作的一女士,每天中午,都让他60多岁的老父亲给她送午饭,刚开始同事们都不理解她,笑她这么大了还让老父亲做饭送饭,实在是不孝。

不曾想她却说:“自从母亲去世后,父亲总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中午自己一个人从来都不做菜,随便吃点,整天一个人呆在家里。

自从我让他给我做饭送饭,他每天特别勤快,早上到菜市场买菜,回家就忙着摘菜、洗菜、做菜,做好饭菜自己先吃一些,再给我送来。

这样,他既锻炼了身体,又让他觉得每天有事可做,生活好像一下子充满了阳光。

因为他觉得她的女儿需要他,他还有用。

” 看完这两则故事,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父母,爸爸60岁时终于盼到他退休了,本想接父母来我家长住,以享天伦之乐。

不曾想:父亲坚决不同意,更可气的是他还承包了一些责任田,说是没事的时候锻炼锻炼身体,还可以吃到自己亲手种的绿色粮食和蔬菜。

任凭我们兄妹怎么劝也不听。

每每回去,母亲总是唠叨,说我父亲从来不让她睡懒觉,总是每天早晨带着她到田里去锻炼。

有时候看到他们灰头土脸的忙碌着,心里很不是滋味。

父亲总是笑哈哈的说:“生活中有些事可做,才是幸福的。

”看到他们身体倒是硬朗,也只好作罢。

现在想来,终于明白了父母的想法了。

我现在唯能做的是常回家看看,多听听他们的唠叨,他们就已经很满足了。

祝天下的父母健康长寿。

关于孝的感想大约200字。

自己的感悟TUT

关于孝,我的理解是:首先深深的生养之大恩,其次是莫让父母为自己生气、忧劳,哪怕一丝一毫。

不顶撞父母,认真学习,工作努力,不,婚后家庭和睦,善待手足,有事首先想的是父母的感受只要自己努力了是孝

只要个人努力了,无论自己成绩如何 ,工作如何,收入如何,给父母花多少钱,那都是无所谓的

在父母健在时,给他们以欢乐,当然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当他们年岁大时,劝他们信仰传统文化,在那里可以找到对生命的终极关怀的答案。

这也是我看了《赵老师现世因果教育》之后才知道的行动吧,让我们好好爱父母、公婆吧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