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新闻媒体挂职结束感言
大学生干部培训心得2000字,不管你复制粘贴也好,还是自己写的也好,只要看不出来破绽,字数够200
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 我代表党委、 行政向大家拜个年, 恭祝大家新春快乐、 合家幸福, 在新的一年中身体健康、 事业有成。
今天的会议,对常熟教育而言,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 是进入“十一· 五” 的第一个重要会议, 既是“十· 五” 工作的总结会,又是“十一· 五” 的动员会, 也是新一年工作的安排会, 可以说, 是一个承上启下、 继往开来的会议, 是一个总结成绩、 鼓舞斗志、 明确目 标、 奋发进取的会议。
。
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日 益提高, 教育、学校、 教师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关注, 新闻媒体频繁开展系列报道, 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 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 可以说, 经过“十· 五” 的快速发展, 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日 益迫切。
人民呼唤优质教育。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 己的孩子从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都能享受优质的教育,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 己的孩子能够生动活泼地发展, 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种思想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也是教育发展的推动力。
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是教育的市场, 就是教育发展的目 标。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的需要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常熟教育, 已经到了重新定位、 再树新标的历史时刻, 所以说, 建设现代教育名城时不我待
常熟教育, 经过多年的能量积聚和近几年的奋力冲刺,已经跨上了一个很高的平台。
要实现跻身江苏教育第一方阵, 领跑苏州教育的奋斗目 标, 就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大力实施教育均衡化、 优质化、 多元化、 信息化、 国际化战略, 积极构建全民教育、 终身教育、 优质教育体系, 确保各项教育事业的全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
常熟教育, 已经到了转轨提速、 再创辉煌的关键时期, 所以说, 建设教育名城责无旁贷
建设现代教育名 城, 是一面鲜明的旗帜, 一个具体的目 标具有丰富的内涵, 具体来说就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比例最直接地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是建设现代教育名 城最主要的核心指标。
到 201 0 年, 1 00%的公办幼儿园达到苏州市示范幼儿园标准, 60%达到省示范幼儿园标准; 1 00%的完小成为常熟市示范完小, 1 00%的中心小学成为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 超过 45%的中心小学达到省实验小学标准; 独立初中 1 00%建成省示范初中。
规模高中 1 00%建成三星级以上优质高中, 其中 50%建成省四星级高中。
力争2 所高中达到五星级标准。
整个基础教育实现优质资源全覆盖。
50%的职业学校达到省重点学校标准, 职教中心成为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基本形成以职教中心校为龙头, 并有 3 所以上重点职业学校为支撑的职业教育新格局。
基本建成优质、 开放的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
新一轮的均衡发展是高水平的均衡, 是在优质化前提下的均衡化。
到 201 0 年, 实现高标准、 高水平、 高质量普及1 5 年教育,高中段教育入学率达 98%以上;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不断优化, 基本满足人力资源和劳动力市场需求,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70%以上; 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超过1 5 年。
各类教育基本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质量观、 人才观, 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特长, 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
流动儿童少年、特殊儿童、 贫困家庭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得到充分关注和保障。
优质教育的核心是优质的师资, 现代教育名城需要现代教育大师、 名师来支撑。
要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 理论根底深、 业务能力强、 管理水平高的校长队伍, 校长要形成先进的办学理念、 清晰的办学思路、 明确的办学目 标, 到 201 0 年, 苏州市名校长、 十杰校长要达到 1 0 名 , 常熟市名 校长要达到 1 5 名 ; 建立一支为人师表、 依法执教、 教书育人、 敬业爱岗、 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全体教师自 觉遵守师德规范, 努力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科研型教师、 学者型教师不断涌现。
到 201 0 年, 在职特级教师要达到 1 5 名, 苏州市名教师要达到 20 名, 苏州市学术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要达到 1 00 名, 市级以上骨干教师的比例要达到 30%。
去年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为民办教育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省委李源朝书记指出: “民办教育办得越多, 公办教育就能办得越好” 。
“十一· 五” 期间, 在坚持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 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的同时, 积极贯彻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 积极鼓励各类社会资本、 国外资本出资办学、 捐资助学, 推动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的发展。
新办幼儿园原则上以民办为主。
幼儿教育和高中教育可实行更为灵活、 开放的办学模式: 鼓励和支持部分学校在不改变公办学校性质、 不涉及产权流转的前提下, 按民办学校机制运行; 允许部分学校整体转制为民办学校; 允许部分学校经有权部门批准后进行股份制改造,与非公有资本合作办学。
到 201 0 年, 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 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教育信息化水平最直接地体现了教育现代化水平, 现代教育名 城提供的是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
在提高教育信息化技术装备水平的同时, 着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大力开发网络课程、 网络教学, 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 能够通过信息网络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
到 201 0 年, 所有中 小学全部成为 苏州 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 30%以上成为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
国际化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国际化水平反映了一个地区教育的开放程度和教育资源的多元化水平。
“十一· 五” 期间, 要加强与国内外学校的交流合作, 加快引 进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育手段; 吸引国内外知名教育机构来常投资办学; 鼓励、 支持各学校依托国际友城, 与国际知名 学校缔结国际友好学校,开展合作办学, 这方面, 希望职教中心要积极争取, 主动出击,寻找合作伙伴, 进行实质性的探索; 到 201 0 年, 建设 1 —2 个教师、 学生海外交流、 培训基地; 有条件的学校都要积极引进外籍教师, 吸纳外籍学生。
建设现代教育名 城, 目 标远大, 任务艰巨。
现在,这一艰巨的历史使命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光荣地落在我们在座各位的肩膀上。
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 人生就是为一大事来, 为一大事去
能够承载这样的历史使命, 完成伟大的壮举, 将是今后我们人生旅程中最值得回忆和骄傲的一件大事
我们倍感压力, 也倍感荣幸。
为了早日 实现这一历史性的目 标, 我们首先要做到三个建设现代教育名城, 必然需要争先的勇气和善抓机遇的意识。
抢得先机就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全体教育工作者要继续发扬勇于争先、 敢于拼搏的精神, 发扬人争先进、 事争一流, 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要用新一轮的思想解放来审视和对待发展中的困难和矛盾, 要善于在优势中找差距, 在困难中找机遇; 在考虑问题和谋划工作的时候, 要做到先人一拍,快人一步, 胜人一筹。
建设现代教育名城, 必然需要通过改革来推动, 需要通过创新来实现。
我们要进一步放大视野、 开阔胸襟、 拓宽思路, 学习借鉴、 兼收并蓄, 取他人发展之长, 创常熟教育之新; 要在全面规划、 通盘考虑的基础上, 瞄准增长点,盯住突破口, 大胆想、 勇敢闯、 坚决试, 千方百计加快发展步伐。
建设现代教育名城, 必然需要奋发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劲可鼓, 不可泄。
我们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 奋发图强的精神状态, 树立不说则已, 说了就干, 不干则已, 干就干好的工作追求; 树立大提高、 大发展信心, 作好吃大苦、 耐大劳的准备, 脚踏实地, 勤奋工作, 谋求实效。
同志们, 2006 年是“十一· 五” 的起步年、 奠基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做好2006 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对全面实现“十一· 五” 奋斗目 标, 建设现代教育名 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2006 年全市教育工作具体要做到“ 啃住一个目 标, 突出八大重点” 。
即: “建设现代教育名城” 。
建设现代教育名城需要数量众多的现代名校来支撑。
“十一· 五” 期间, 我们要打造一批常熟现代教育名校, 打造一批现代教育名师。
各校要以推进建设现代教育名城为总目 标, 切实增强机遇意识、 发展意识、 品牌意识,对照现代教育名 城的内涵和指标要求, 正确定位, 明确具体目标, 制定可操作计划, 既要在面上统筹兼顾, 全面提升; 又要结合本校实际, 凸现发展特色, 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底蕴深厚、 质量一流、 特色鲜明、 家长向往、 社会公认的现代教育名校。
要把教学质量视作教育的生命和灵魂。
只有高质量的教育, 才是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才能为建设现代教育名城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是我们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所形成的共识。
我们要继续坚持 “质量中心” 意识, 坚持“科研先导” 策略, 认真配备普通高中师资, 力求达到师资力量的优化组合; 进一步加大普通高中培优力度, 扩大高考高分段学生群体和“拔尖学生” 群体; 进一步加强对高考改革的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增强高考复习的针对性, 确保大面积丰收、 尖子生更尖, 争取再出状元 。
2006 年, 高考本二以上达线人数要力争突破2000 大关, 总录取人数要力争达到 3200 人, 总录取率达到 90%以上; 职业教育要升学与就业两手齐抓, 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超过 95%, 并不断提高就业质量, 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本科录取要达到 1 60 人,总录取率超过90%;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57%, 总体质量在苏州大市要处于领跑态势, 实现“十一· 五” 的“开门红” 。
不断提高小学教学质量。
执行好小学办学水平综合评估制度, 加强对小学教学质量的跟踪调研; 2006 年小学毕业班毕业考试和非毕业班期中考试, 语文、 数学、 英语全科合格率达到 90%以上。
继续提高初中教学质量。
抓好初中各年级教学, 切实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 2006 年届初中毕业生是参加课改实验后的第二届毕业生,要在总结上届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对考试方式、 命题要求、 试卷难度等各个环节的研究和管理, 力争使今年全市中考全科跟踪合格率达到 70%, 优秀率达到 30%, 初升高比率超过97%。
教育布局调整经过多年的努力和近三年的冲刺, 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多年的实践也表明, 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 对于全盘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育布局调整, 合民情、 顺民意、 得民心
今年是我市教育布局调整的又一个关键之年。
我们一定要牢牢确立全市“一盘棋” 意识, 奋力突破资金和拆迁的“瓶颈” , 既在工作上落实维护稳定的各项措施, 又在舆论上形成促进稳定的良好氛围, 加快推进尚湖高级中学、 实验中学、 石梅小学的改造和扩建, 加快明日 星城小学建设和义庄小学、 福山中心小学的易地新建。
要以布局调整为契机, 进一步加大改造薄弱学校的力度。
要加强对薄弱学校的调研和督导, 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和扶持。
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资金支持师资支撑, 为全面提高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同时, 要继续撤并村校, 力争使全市小学调整到 90 所以内。
要以布局调整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快速拓展。
今年周行幼儿园要确保成功创建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 使我市的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数量达到 20 所; 义庄小学、 颜港小学、 王庄小学要积极为创建省实验小学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实验中学等 3 所初中要抓紧做好省示范初中的创建准备工作, 确保顺利通过验收, 使我市的省示范初中数量达到 23 所; 尚湖高级中学要边建设边抓紧做好创建三星级普通高中的准备, 省中要启动争创五星级普通高中工作。
同时, 职教中心要争创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碧溪职中、 练塘职业技术学校、 白茆职中要努力创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
要加快名教师名校长队伍建设步伐, 着力构筑人才高地, 继续实施骨干教师研修计划, 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
针对不同的对象, 认真制定培养规划,实行分类培养。
办好第二届名教师培训班, 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 省级培训和出国培训, 加快“双师型” 教师培养, 放大英语骨干教师和“双语教学” 骨干教师的群体, 辐射全市中小学。
充分发挥特级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打造一批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高层次教育人才。
要努力提升学校领导干部的治校水平和专业素养。
积极与中央教科所联合举办中小学正职校长培训班, 要通过理论研讨、 读书活动、 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 进一步引导学校领导干部注重对科学管理、 人本管理的理性思考, 不断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要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业务素养, 要积极鼓励全体教师参与学历进修, 2006 年,普通高中、 中等职校教师的本科率要达到 98%和 82%, 初中教师本科率要达到 73%, 小学教师大专率、 本科率要分别达到 80%和 20%, 幼儿园教师大专率、 本科率要分别达到 82%和 1 5%。
要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 推动教师培养模式创新, 大力推进教师教育的专业化。
要以创建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 先进学校为契机, 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要认真总结教师教育的成功经验, 以新理念、 新课程、新技术为重点, 全面开展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 努力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水平。
要以深入实施校本培训为重点, 从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入手, 建立高效、 务实的校本培训机制, 不断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
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认真研究教师流动和交流帮扶的各种政策, 包括制订有利于农村学校发展的教师流动政策。
鼓励城区学校骨干教师到农村挂职、 支教, 有计划的选送一批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脱产培训,新聘任的教师要优先安排到师资力量薄弱的农村学校任教。
要把到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的经历作为教师晋升高级职称、 评选优秀教师、 特级教师的必备条件。
要通过教师队伍的互帮互带推动常熟教育实现高位均衡。
要进一步贯彻中央8 号文件精神,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实效性、 时代性为目 标, 不断加强德育工作的体验性、 实践性和渗透性, 进一步发挥德育工作的核心保障作用。
要把理想信念教育、 民族精神教育、 诚信教育、 遵纪守法教育、 伦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和廉洁文化教育等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阶段, 贯穿于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
要不断加强德育科研,创新德育途径和方式方法, 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特别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法制教育, 提高全体师生的心理素质和法制意识。
充分利用蒋巷村野营基地等社会实践基地,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要进一步规范并创新有效的德育管理机制,进一步呼吁并争取家庭、 社会各方关心青少年培养, 努力形成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合力, 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要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做强做优职教中心, 逐步形成常熟职业教育集约发展新优势。
积极探索建立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完善技术岗位就业准入制度; 深化职业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改革, 推行工学结合、 校企结合的“订单式” 人才培养模式; 要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职教中心的现代农业、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要积极创建“ 省紧缺人才培训基地” , 全市职业学校要创建省、 苏州市示范专业 2-3 个, 成人教育要进一步完善网络, 不断提高服务“三农 ” 的水平, 创建苏州市“社区教育实验区” 1 个, 苏州市“现代农民教育中心” 、 “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 各1 个, 依托基地积极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计划、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
学校的稳定和安全问题, 关乎生命, 关乎全局。
责任重于泰山, 稳定压倒一切。
各校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 紧紧围绕“建设平安常熟, 创建平安校园” 的总体目 标, 按照“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方针, 深入开展安全教育, 要与当地公安、 卫生、 工商、 城管等部门密切联系, 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 进一步落实校园安全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 “重视重视再重视, 尽心尽心再尽心” , 做到警钟长鸣, 防微杜渐, 确保全年学校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确保学校全体师生生命和财物安全。
进一步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认真谋划好未来工作。
开始实施《常熟市教育事业“十一· 五” 规划》 , 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强分类指导和规划, 推动各校制订并实施教育事业“十一· 五” 规划。
强化教育宏观管理和服务, 深化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信息化。
大力推行校务公开, 拓宽民主参与管理的渠道, 完善学校自 律和监督机制, 同时, 要认真落实好免费义务教育的政策, 切实解决好在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全年继续创建“苏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 1 0 所以上, 并开始实施 “苏州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和“江苏省依法治校先进学校” 的创建活动。
要强化教育督导评估工作, 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加大督政的力度, 认真开展教育经费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
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 寄托着家庭、 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必然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的极大关注, 因此,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积极主动地抓好宣传舆论工作。
要更加主动地推进信息的公开和宣传, 要全面而深刻地向人民群众宣传教育的方针、 路线和各项政策措施; 要大力宣传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伟大成就, 宣传青少年学生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宣传各级党委和政府、 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关心、 支持和帮助, 宣传教育系统的广大干部和教职员工为推进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所付出的艰苦努力。
要更加主动地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和批评, 欢迎监督, 欢迎批评, 进而标本兼治,推进工作。
要更加主动地加强对教育热点问题的研究和宣传工作,对布局调整、 施教区域划分、 招生政策、 教育收费等社会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要及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争取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机关和各学校都要加强和新闻媒体的沟通,欢迎他们更好地为教育发展鼓劲、 为教育改革正名, 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建设性的社会舆论环境。
同志们, 岁月 流光溢彩, 佳节纷至沓来。
在满怀喜悦和希望迈入新春之际, 在充满信心和期盼跨入“十一· 五” 之际, 我 们坚信, 在市委、 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在各镇( 场) 党委、 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 在教育系统一万多名 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 我们一定会早日 把我市打造成一个底蕴丰厚、 实力雄厚、 品位高雅的现代教育名城。
最后, 再次祝愿各位领导、 各位同志身体健康, 事业进步,合家幸福
衷心祝福我们的事业继往开来, 再创辉煌
急需一篇幼儿园教师下乡支教总结(政治方面,师风师德,工作态度,履行职责,交流感受)方面来写
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 我代表党委、 行政向大家拜个年, 恭祝大家新春快乐、 合家幸福, 在新的一年中身体健康、 事业有成。
今天的会议,对常熟教育而言,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 是进入“十一· 五” 的第一个重要会议, 既是“十· 五” 工作的总结会,又是“十一· 五” 的动员会, 也是新一年工作的安排会, 可以说, 是一个承上启下、 继往开来的会议, 是一个总结成绩、 鼓舞斗志、 明确目 标、 奋发进取的会议。
。
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日 益提高, 教育、学校、 教师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关注, 新闻媒体频繁开展系列报道, 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 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 可以说, 经过“十· 五” 的快速发展, 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日 益迫切。
人民呼唤优质教育。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 己的孩子从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都能享受优质的教育,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 己的孩子能够生动活泼地发展, 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种思想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也是教育发展的推动力。
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是教育的市场, 就是教育发展的目 标。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的需要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常熟教育, 已经到了重新定位、 再树新标的历史时刻, 所以说, 建设现代教育名城时不我待
常熟教育, 经过多年的能量积聚和近几年的奋力冲刺,已经跨上了一个很高的平台。
要实现跻身江苏教育第一方阵, 领跑苏州教育的奋斗目 标, 就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大力实施教育均衡化、 优质化、 多元化、 信息化、 国际化战略, 积极构建全民教育、 终身教育、 优质教育体系, 确保各项教育事业的全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
常熟教育, 已经到了转轨提速、 再创辉煌的关键时期, 所以说, 建设教育名城责无旁贷
建设现代教育名 城, 是一面鲜明的旗帜, 一个具体的目 标具有丰富的内涵, 具体来说就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比例最直接地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是建设现代教育名 城最主要的核心指标。
到 201 0 年, 1 00%的公办幼儿园达到苏州市示范幼儿园标准, 60%达到省示范幼儿园标准; 1 00%的完小成为常熟市示范完小, 1 00%的中心小学成为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 超过 45%的中心小学达到省实验小学标准; 独立初中 1 00%建成省示范初中。
规模高中 1 00%建成三星级以上优质高中, 其中 50%建成省四星级高中。
力争2 所高中达到五星级标准。
整个基础教育实现优质资源全覆盖。
50%的职业学校达到省重点学校标准, 职教中心成为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基本形成以职教中心校为龙头, 并有 3 所以上重点职业学校为支撑的职业教育新格局。
基本建成优质、 开放的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
新一轮的均衡发展是高水平的均衡, 是在优质化前提下的均衡化。
到 201 0 年, 实现高标准、 高水平、 高质量普及1 5 年教育,高中段教育入学率达 98%以上;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不断优化, 基本满足人力资源和劳动力市场需求,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70%以上; 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超过1 5 年。
各类教育基本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质量观、 人才观, 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特长, 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
流动儿童少年、特殊儿童、 贫困家庭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得到充分关注和保障。
优质教育的核心是优质的师资, 现代教育名城需要现代教育大师、 名师来支撑。
要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 理论根底深、 业务能力强、 管理水平高的校长队伍, 校长要形成先进的办学理念、 清晰的办学思路、 明确的办学目 标, 到 201 0 年, 苏州市名校长、 十杰校长要达到 1 0 名 , 常熟市名 校长要达到 1 5 名 ; 建立一支为人师表、 依法执教、 教书育人、 敬业爱岗、 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全体教师自 觉遵守师德规范, 努力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科研型教师、 学者型教师不断涌现。
到 201 0 年, 在职特级教师要达到 1 5 名, 苏州市名教师要达到 20 名, 苏州市学术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要达到 1 00 名, 市级以上骨干教师的比例要达到 30%。
去年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为民办教育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省委李源朝书记指出: “民办教育办得越多, 公办教育就能办得越好” 。
“十一· 五” 期间, 在坚持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 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的同时, 积极贯彻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 积极鼓励各类社会资本、 国外资本出资办学、 捐资助学, 推动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的发展。
新办幼儿园原则上以民办为主。
幼儿教育和高中教育可实行更为灵活、 开放的办学模式: 鼓励和支持部分学校在不改变公办学校性质、 不涉及产权流转的前提下, 按民办学校机制运行; 允许部分学校整体转制为民办学校; 允许部分学校经有权部门批准后进行股份制改造,与非公有资本合作办学。
到 201 0 年, 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 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教育信息化水平最直接地体现了教育现代化水平, 现代教育名 城提供的是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
在提高教育信息化技术装备水平的同时, 着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大力开发网络课程、 网络教学, 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 能够通过信息网络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
到 201 0 年, 所有中 小学全部成为 苏州 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 30%以上成为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
国际化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国际化水平反映了一个地区教育的开放程度和教育资源的多元化水平。
“十一· 五” 期间, 要加强与国内外学校的交流合作, 加快引 进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育手段; 吸引国内外知名教育机构来常投资办学; 鼓励、 支持各学校依托国际友城, 与国际知名 学校缔结国际友好学校,开展合作办学, 这方面, 希望职教中心要积极争取, 主动出击,寻找合作伙伴, 进行实质性的探索; 到 201 0 年, 建设 1 —2 个教师、 学生海外交流、 培训基地; 有条件的学校都要积极引进外籍教师, 吸纳外籍学生。
建设现代教育名 城, 目 标远大, 任务艰巨。
现在,这一艰巨的历史使命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光荣地落在我们在座各位的肩膀上。
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 人生就是为一大事来, 为一大事去
能够承载这样的历史使命, 完成伟大的壮举, 将是今后我们人生旅程中最值得回忆和骄傲的一件大事
我们倍感压力, 也倍感荣幸。
为了早日 实现这一历史性的目 标, 我们首先要做到三个建设现代教育名城, 必然需要争先的勇气和善抓机遇的意识。
抢得先机就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全体教育工作者要继续发扬勇于争先、 敢于拼搏的精神, 发扬人争先进、 事争一流, 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要用新一轮的思想解放来审视和对待发展中的困难和矛盾, 要善于在优势中找差距, 在困难中找机遇; 在考虑问题和谋划工作的时候, 要做到先人一拍,快人一步, 胜人一筹。
建设现代教育名城, 必然需要通过改革来推动, 需要通过创新来实现。
我们要进一步放大视野、 开阔胸襟、 拓宽思路, 学习借鉴、 兼收并蓄, 取他人发展之长, 创常熟教育之新; 要在全面规划、 通盘考虑的基础上, 瞄准增长点,盯住突破口, 大胆想、 勇敢闯、 坚决试, 千方百计加快发展步伐。
建设现代教育名城, 必然需要奋发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劲可鼓, 不可泄。
我们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 奋发图强的精神状态, 树立不说则已, 说了就干, 不干则已, 干就干好的工作追求; 树立大提高、 大发展信心, 作好吃大苦、 耐大劳的准备, 脚踏实地, 勤奋工作, 谋求实效。
同志们, 2006 年是“十一· 五” 的起步年、 奠基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做好2006 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对全面实现“十一· 五” 奋斗目 标, 建设现代教育名 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2006 年全市教育工作具体要做到“ 啃住一个目 标, 突出八大重点” 。
即: “建设现代教育名城” 。
建设现代教育名城需要数量众多的现代名校来支撑。
“十一· 五” 期间, 我们要打造一批常熟现代教育名校, 打造一批现代教育名师。
各校要以推进建设现代教育名城为总目 标, 切实增强机遇意识、 发展意识、 品牌意识,对照现代教育名 城的内涵和指标要求, 正确定位, 明确具体目标, 制定可操作计划, 既要在面上统筹兼顾, 全面提升; 又要结合本校实际, 凸现发展特色, 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底蕴深厚、 质量一流、 特色鲜明、 家长向往、 社会公认的现代教育名校。
要把教学质量视作教育的生命和灵魂。
只有高质量的教育, 才是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才能为建设现代教育名城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是我们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所形成的共识。
我们要继续坚持 “质量中心” 意识, 坚持“科研先导” 策略, 认真配备普通高中师资, 力求达到师资力量的优化组合; 进一步加大普通高中培优力度, 扩大高考高分段学生群体和“拔尖学生” 群体; 进一步加强对高考改革的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增强高考复习的针对性, 确保大面积丰收、 尖子生更尖, 争取再出状元 。
2006 年, 高考本二以上达线人数要力争突破2000 大关, 总录取人数要力争达到 3200 人, 总录取率达到 90%以上; 职业教育要升学与就业两手齐抓, 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超过 95%, 并不断提高就业质量, 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本科录取要达到 1 60 人,总录取率超过90%;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57%, 总体质量在苏州大市要处于领跑态势, 实现“十一· 五” 的“开门红” 。
不断提高小学教学质量。
执行好小学办学水平综合评估制度, 加强对小学教学质量的跟踪调研; 2006 年小学毕业班毕业考试和非毕业班期中考试, 语文、 数学、 英语全科合格率达到 90%以上。
继续提高初中教学质量。
抓好初中各年级教学, 切实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 2006 年届初中毕业生是参加课改实验后的第二届毕业生,要在总结上届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对考试方式、 命题要求、 试卷难度等各个环节的研究和管理, 力争使今年全市中考全科跟踪合格率达到 70%, 优秀率达到 30%, 初升高比率超过97%。
教育布局调整经过多年的努力和近三年的冲刺, 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多年的实践也表明, 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 对于全盘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育布局调整, 合民情、 顺民意、 得民心
今年是我市教育布局调整的又一个关键之年。
我们一定要牢牢确立全市“一盘棋” 意识, 奋力突破资金和拆迁的“瓶颈” , 既在工作上落实维护稳定的各项措施, 又在舆论上形成促进稳定的良好氛围, 加快推进尚湖高级中学、 实验中学、 石梅小学的改造和扩建, 加快明日 星城小学建设和义庄小学、 福山中心小学的易地新建。
要以布局调整为契机, 进一步加大改造薄弱学校的力度。
要加强对薄弱学校的调研和督导, 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和扶持。
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资金支持师资支撑, 为全面提高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同时, 要继续撤并村校, 力争使全市小学调整到 90 所以内。
要以布局调整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快速拓展。
今年周行幼儿园要确保成功创建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 使我市的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数量达到 20 所; 义庄小学、 颜港小学、 王庄小学要积极为创建省实验小学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实验中学等 3 所初中要抓紧做好省示范初中的创建准备工作, 确保顺利通过验收, 使我市的省示范初中数量达到 23 所; 尚湖高级中学要边建设边抓紧做好创建三星级普通高中的准备, 省中要启动争创五星级普通高中工作。
同时, 职教中心要争创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碧溪职中、 练塘职业技术学校、 白茆职中要努力创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
要加快名教师名校长队伍建设步伐, 着力构筑人才高地, 继续实施骨干教师研修计划, 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
针对不同的对象, 认真制定培养规划,实行分类培养。
办好第二届名教师培训班, 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 省级培训和出国培训, 加快“双师型” 教师培养, 放大英语骨干教师和“双语教学” 骨干教师的群体, 辐射全市中小学。
充分发挥特级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打造一批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高层次教育人才。
要努力提升学校领导干部的治校水平和专业素养。
积极与中央教科所联合举办中小学正职校长培训班, 要通过理论研讨、 读书活动、 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 进一步引导学校领导干部注重对科学管理、 人本管理的理性思考, 不断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要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业务素养, 要积极鼓励全体教师参与学历进修, 2006 年,普通高中、 中等职校教师的本科率要达到 98%和 82%, 初中教师本科率要达到 73%, 小学教师大专率、 本科率要分别达到 80%和 20%, 幼儿园教师大专率、 本科率要分别达到 82%和 1 5%。
要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 推动教师培养模式创新, 大力推进教师教育的专业化。
要以创建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 先进学校为契机, 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要认真总结教师教育的成功经验, 以新理念、 新课程、新技术为重点, 全面开展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 努力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水平。
要以深入实施校本培训为重点, 从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入手, 建立高效、 务实的校本培训机制, 不断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
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认真研究教师流动和交流帮扶的各种政策, 包括制订有利于农村学校发展的教师流动政策。
鼓励城区学校骨干教师到农村挂职、 支教, 有计划的选送一批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脱产培训,新聘任的教师要优先安排到师资力量薄弱的农村学校任教。
要把到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的经历作为教师晋升高级职称、 评选优秀教师、 特级教师的必备条件。
要通过教师队伍的互帮互带推动常熟教育实现高位均衡。
要进一步贯彻中央8 号文件精神,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实效性、 时代性为目 标, 不断加强德育工作的体验性、 实践性和渗透性, 进一步发挥德育工作的核心保障作用。
要把理想信念教育、 民族精神教育、 诚信教育、 遵纪守法教育、 伦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和廉洁文化教育等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阶段, 贯穿于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
要不断加强德育科研,创新德育途径和方式方法, 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特别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法制教育, 提高全体师生的心理素质和法制意识。
充分利用蒋巷村野营基地等社会实践基地,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要进一步规范并创新有效的德育管理机制,进一步呼吁并争取家庭、 社会各方关心青少年培养, 努力形成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合力, 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要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做强做优职教中心, 逐步形成常熟职业教育集约发展新优势。
积极探索建立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完善技术岗位就业准入制度; 深化职业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改革, 推行工学结合、 校企结合的“订单式” 人才培养模式; 要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职教中心的现代农业、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要积极创建“ 省紧缺人才培训基地” , 全市职业学校要创建省、 苏州市示范专业 2-3 个, 成人教育要进一步完善网络, 不断提高服务“三农 ” 的水平, 创建苏州市“社区教育实验区” 1 个, 苏州市“现代农民教育中心” 、 “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 各1 个, 依托基地积极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计划、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
学校的稳定和安全问题, 关乎生命, 关乎全局。
责任重于泰山, 稳定压倒一切。
各校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 紧紧围绕“建设平安常熟, 创建平安校园” 的总体目 标, 按照“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方针, 深入开展安全教育, 要与当地公安、 卫生、 工商、 城管等部门密切联系, 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 进一步落实校园安全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 “重视重视再重视, 尽心尽心再尽心” , 做到警钟长鸣, 防微杜渐, 确保全年学校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确保学校全体师生生命和财物安全。
进一步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认真谋划好未来工作。
开始实施《常熟市教育事业“十一· 五” 规划》 , 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强分类指导和规划, 推动各校制订并实施教育事业“十一· 五” 规划。
强化教育宏观管理和服务, 深化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信息化。
大力推行校务公开, 拓宽民主参与管理的渠道, 完善学校自 律和监督机制, 同时, 要认真落实好免费义务教育的政策, 切实解决好在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全年继续创建“苏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 1 0 所以上, 并开始实施 “苏州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和“江苏省依法治校先进学校” 的创建活动。
要强化教育督导评估工作, 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加大督政的力度, 认真开展教育经费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
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 寄托着家庭、 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必然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的极大关注, 因此,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积极主动地抓好宣传舆论工作。
要更加主动地推进信息的公开和宣传, 要全面而深刻地向人民群众宣传教育的方针、 路线和各项政策措施; 要大力宣传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伟大成就, 宣传青少年学生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宣传各级党委和政府、 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关心、 支持和帮助, 宣传教育系统的广大干部和教职员工为推进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所付出的艰苦努力。
要更加主动地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和批评, 欢迎监督, 欢迎批评, 进而标本兼治,推进工作。
要更加主动地加强对教育热点问题的研究和宣传工作,对布局调整、 施教区域划分、 招生政策、 教育收费等社会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要及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争取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机关和各学校都要加强和新闻媒体的沟通,欢迎他们更好地为教育发展鼓劲、 为教育改革正名, 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建设性的社会舆论环境。
同志们, 岁月 流光溢彩, 佳节纷至沓来。
在满怀喜悦和希望迈入新春之际, 在充满信心和期盼跨入“十一· 五” 之际, 我 们坚信, 在市委、 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在各镇( 场) 党委、 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 在教育系统一万多名 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 我们一定会早日 把我市打造成一个底蕴丰厚、 实力雄厚、 品位高雅的现代教育名城。
最后, 再次祝愿各位领导、 各位同志身体健康, 事业进步,合家幸福
衷心祝福我们的事业继往开来, 再创辉煌
考核主持人的办法
主持人上岗,道德考核要过关
新闻点击: 道德考核不通过不能上岗 广电主持人面临大洗牌 从下个月起,国内的主持人不只是普通话讲得好就可上荧屏,他们还将面对严格的道德考核这一关。
以往一般要获得“主持人上岗证 ”,只须向有关部门递交书面申请、普通话证书,再经过主持人资格考试即可。
但在新规定中,职业道德、品行、声誉成为主持人上岗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
新规定中指出:违反、违背职业道德,造成恶劣影响的;品行不端、声誉较差的,不予办理注册手续,而且必须被调离主持岗位。
评说链接: 新京报:主持人道德考核是否会成形式 (作者:宋慧) 看了新闻,我们有些疑惑,道德从来都是无法用文字的形式一五一十地记载描述下来的,或者说是很难量化的,要将它作为一个考核的标准,它如何来具体落实
如果从该人先前的工作岗位或者生活圈子中去考查,那么考查的结果也只能是考查了个人的日常的品行,是很难说明其达到主持人的职业道德标准。
而且除此之外,主管部门是很难用笔试的形式来考查主持人的道德品行的,道德笔试是完全的形式主义。
由此一来,第一,主持人的道德考核没有了一个十分明确的考核标准;第二,该考核没有一个明确的考核对象或者说考核期。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对于他们的道德考核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吗
我担心,考核很有可能最终会流于形式。
电视媒体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作者:孙立波 楼巍) 作为一个主持人,最终还是要学会做人。
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渠道和层次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他们接受信息的范围、层次要多得多。
所以,作为媒体,给他们提供一些健康的高素质的榜样,给他们提供精彩而适合的电视剧和综艺节 电视“名嘴” 当心你的“饭碗”
(作者:齐殿斌) 其实,对一些电视“名嘴”的此类“不良”表现,广大观众早有尖锐批评。
如今,权威部门已经发话,我们不禁要提醒“名嘴”们:当心你的“饭碗”
无论怎么讲,电视主持人都必须具备良好的素养,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亿万受众,特别是亿万未成年人,一言一行影响相当广泛。
电视主持人并不代表个人,而代表着文化理念,代表着媒介判断。
网友跟帖: 善哉“道德考核不通过不能上岗” ——网友 于 2004-07-21 16:39:19 发表评论(IP地址:
【第61句】:1
【第33句】:1
【第25句】:★):鉴于“近年来电视荧屏上的主持人质量良莠不齐,一些素质不高的演员或歌手都能被冠以“主持人”的称号,他们的不佳穿着和谈吐更是给电视机前的未成年人带来了恶劣影响。
”将于下月在主持人中实行道德考核,不合格将不予批准上岗。
笔者认为,此举可以说是配合全国青少年的一个十分有力的举措,必将对青少年的起到极大推动的作用。
我们大家知道,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正处于求知的最佳时期,他们对新事物比较敏锐,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但是由于他们少,由于改革开放在吸收文明进步的思想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进来“苍蝇”,他们对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的东西又缺乏辨别能力,加之不良的文化产品又极力包装得深得青少年的喜爱,因此,相对于成年人来说,青少年就极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
近年来的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的血淋淋的事实已经证明,文化传媒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有关这方面的问题,社会学家甚至说是党中央已经认识到了,目前的这一举措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青少年的一个具体措施。
的此举,可以说是牵住了影响媒体健康的牛鼻子。
提高主持人的素质,加强主持人的思想,就等于说是给青少年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起到示范、引导的作用,就一定会把青少年引导到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道路上去。
相信经过不长的时间,中小学生的精神面貌一定会有一个可喜的变化。
——网友 于 2004-07-21 16:32:27 发表评论 (IP:2
【第20句】:1
【第73句】:
【第3句】:★):一些节目主持人不要头脑发热,要知道你的名气、人气和神气,是沾了电视台电台这个传媒工具的光。
一但离开了它,你的头上还有多少光环
做人做事还是本分些为好。
——网友 于 2004-07-21 16:03:01 发表评论 (IP:
【第61句】:2
【第41句】:1
【第44句】:★):道德由谁来考核
由谁来认定
——网友 于 2004-07-21 21:33:59 发表评论(IP:2
【第18句】:
【第23句】:10
【第8句】:★):道德考核规定“品行不端、声誉较差者”,注册机关不予办理注册手续。
但不知具体又如何操作
有没有“硬指标”
如果没有可操作性的硬指标,那么此规定会不会又成为“注册机关”的发财机会
坐镇“注册机关”的人是否也需要经过“道德考核”
编辑留言: 主持人上岗除普通话外,还要实行道德考核,“品行不端、声誉较差者”该如何界定
考核是否有可操作性的硬指标
考核如何做到公平
您认为此举必要吗
欢迎广大网友各抒己见,进行探讨。
请将感言写入留言板,或将评论稿件寄至观点频道信箱。
考核主持人的办法
主持人上岗,道德考核要过关
新闻点击: 道德考核不通过不能上岗 广电主持人面临大洗牌 从下个月起,国内的主持人不只是普通话讲得好就可上荧屏,他们还将面对严格的道德考核这一关。
以往一般要获得“主持人上岗证 ”,只须向有关部门递交书面申请、普通话证书,再经过主持人资格考试即可。
但在新规定中,职业道德、品行、声誉成为主持人上岗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
新规定中指出:违反、违背职业道德,造成恶劣影响的;品行不端、声誉较差的,不予办理注册手续,而且必须被调离主持岗位。
评说链接: 新京报:主持人道德考核是否会成形式 (作者:宋慧) 看了新闻,我们有些疑惑,道德从来都是无法用文字的形式一五一十地记载描述下来的,或者说是很难量化的,要将它作为一个考核的标准,它如何来具体落实
如果从该人先前的工作岗位或者生活圈子中去考查,那么考查的结果也只能是考查了个人的日常的品行,是很难说明其达到主持人的职业道德标准。
而且除此之外,主管部门是很难用笔试的形式来考查主持人的道德品行的,道德笔试是完全的形式主义。
由此一来,第一,主持人的道德考核没有了一个十分明确的考核标准;第二,该考核没有一个明确的考核对象或者说考核期。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对于他们的道德考核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吗
我担心,考核很有可能最终会流于形式。
电视媒体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作者:孙立波 楼巍) 作为一个主持人,最终还是要学会做人。
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渠道和层次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他们接受信息的范围、层次要多得多。
所以,作为媒体,给他们提供一些健康的高素质的榜样,给他们提供精彩而适合的电视剧和综艺节 电视“名嘴” 当心你的“饭碗”
(作者:齐殿斌) 其实,对一些电视“名嘴”的此类“不良”表现,广大观众早有尖锐批评。
如今,权威部门已经发话,我们不禁要提醒“名嘴”们:当心你的“饭碗”
无论怎么讲,电视主持人都必须具备良好的素养,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亿万受众,特别是亿万未成年人,一言一行影响相当广泛。
电视主持人并不代表个人,而代表着文化理念,代表着媒介判断。
网友跟帖: 善哉“道德考核不通过不能上岗” ——网友 于 2004-07-21 16:39:19 发表评论(IP地址:
【第61句】:1
【第33句】:1
【第25句】:★):鉴于“近年来电视荧屏上的主持人质量良莠不齐,一些素质不高的演员或歌手都能被冠以“主持人”的称号,他们的不佳穿着和谈吐更是给电视机前的未成年人带来了恶劣影响。
”将于下月在主持人中实行道德考核,不合格将不予批准上岗。
笔者认为,此举可以说是配合全国青少年的一个十分有力的举措,必将对青少年的起到极大推动的作用。
我们大家知道,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正处于求知的最佳时期,他们对新事物比较敏锐,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但是由于他们少,由于改革开放在吸收文明进步的思想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进来“苍蝇”,他们对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的东西又缺乏辨别能力,加之不良的文化产品又极力包装得深得青少年的喜爱,因此,相对于成年人来说,青少年就极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
近年来的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的血淋淋的事实已经证明,文化传媒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有关这方面的问题,社会学家甚至说是党中央已经认识到了,目前的这一举措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青少年的一个具体措施。
的此举,可以说是牵住了影响媒体健康的牛鼻子。
提高主持人的素质,加强主持人的思想,就等于说是给青少年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起到示范、引导的作用,就一定会把青少年引导到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道路上去。
相信经过不长的时间,中小学生的精神面貌一定会有一个可喜的变化。
——网友 于 2004-07-21 16:32:27 发表评论 (IP:2
【第20句】:1
【第73句】:
【第3句】:★):一些节目主持人不要头脑发热,要知道你的名气、人气和神气,是沾了电视台电台这个传媒工具的光。
一但离开了它,你的头上还有多少光环
做人做事还是本分些为好。
——网友 于 2004-07-21 16:03:01 发表评论 (IP:
【第61句】:2
【第41句】:1
【第44句】:★):道德由谁来考核
由谁来认定
——网友 于 2004-07-21 21:33:59 发表评论(IP:2
【第18句】:
【第23句】:10
【第8句】:★):道德考核规定“品行不端、声誉较差者”,注册机关不予办理注册手续。
但不知具体又如何操作
有没有“硬指标”
如果没有可操作性的硬指标,那么此规定会不会又成为“注册机关”的发财机会
坐镇“注册机关”的人是否也需要经过“道德考核”
编辑留言: 主持人上岗除普通话外,还要实行道德考核,“品行不端、声誉较差者”该如何界定
考核是否有可操作性的硬指标
考核如何做到公平
您认为此举必要吗
欢迎广大网友各抒己见,进行探讨。
请将感言写入留言板,或将评论稿件寄至观点频道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