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师德之美微感言

08-09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请撰写500字的学习感言,分享你身边的师德故事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读后感。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一书描述了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我断断续续地阅读了一番。

这本书记录的是30位教师借助网络成长、进步的真实故事,是真爱的堆砌。

从书中你看不到任何的矫揉造作,一丝假大空的理论,有的都是每位老师成功、失败的真实再现,有的都是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学习、交流、进步。

30位优秀教师,除了少数几位不太熟悉之外,其余的早就在网络上风闻其大名,读过其文字。

这本书中我读到三个关键词。

草根。

网络。

勤奋。

30位教师,大多来自一线。

有的甚至来自最艰苦的乡村。

他们中的大多数,通过网络唤醒专业意识,然后,又自觉地去实现专业化追求。

他们无一不是通过勤奋,实现了自己的专业化成长,长成为一方优秀教师。

我每天晚上睡觉前看这本书,每次阅读一个或两个老师的成长故事,然后用心去感悟,体会,很有收获! 读这本书让我有种到处在放火的感觉。

而这火苗一旦进入心里,是会情不自禁地熊熊燃烧的。

其中三位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给我的触动最大。

魏智渊。

触动我的,不是为了不让自己偷懒,我坚持洗冷水澡,坚持写日记,甚至在日记本上的每一页都写上今天你做到了吗几个字,如果没有做到,就自己打自己一个耳光,而是他不断追问生活的意识和勇气。

惊回首,我发现曾几何时,自己多了几分浮躁,少了几分沉静。

上网,读书,写作,发表。

这是否就是生活的意义

我知道如果沿着这条路往下走,我也会慢慢成为所谓的专家,在一大堆垃圾文章中沾沾自喜,顾影自怜。

读到此处,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现在论坛上,很多大虾渐渐没了身影。

远离网络的喧闹,生命更加充实而宁静。

喧闹是有局限的,喧闹蕴涵着结束和失落,而宁静无边无际 。

宁静,才能致远。

已经捞到几桶金的大虾开始追寻一种纯净的生活。

我等小虾也在网络行走多年,是不是在喧闹中迷失了自己

· 朱国红。

一个通过网络一炮打红的典型。

没有羡慕她的一炮打红。

打动我的,是她的这番话:自己十几年如一日地工作着,多年没有开公开课的机会,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一次次被领导安排所谓的滚刀肉班,我都泰然地走过了,从不敢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我在寂寞中走进了苏霍姆林斯基,认识了陶行知,了解了朱永新,读懂了李镇西,读后感《《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读后感》。

如果没有网络,如果没有一个机缘成全,恐怕今天,我不会知道有个朱国红。

但是,我敢肯定地说,朱国红一定会在那里,她安身立命之地,继续默默耕耘。

平平常常的铺垫,也许和成长无关,但没有平时的铺垫,成长又将在哪里

对每一个渴望成长的人,不是一种很好的启示吗

读过清澈小舟的《没有孩子是差生》,被小舟博大的爱心、非凡的智慧所感染。

可正是这么一位优秀的老师,曾经差点被家长轰下台。

然而,她并没有屈服,不轻言放弃,用自己的追求书写了现在的辉煌。

小曼,在我教育在线和我很早就认识的朋友。

在第一部分的8个案例中,小曼的案例我反复看了5遍,这几遍的阅读之中,确实带给我的感受是不同层面、不同层次的。

真正的一线教师;还比自己小几岁;网龄也差不多,可是看看人家的精神层次,看看人家的工作生活状态,这些都让我发自内心敬佩。

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师要懂得积累得失,小曼的10分钟+10分钟+10分钟>30分钟理论让我印象比较深刻,如果在平时我们能利用这10分钟把上课的闪光点记录下来,哪怕只有几行字,日积月累一定是一笔不小的收获。

有计划、有步骤点滴时间都利用起来,利用点滴时间

这是我看过后最大的体会。

似乎总没有时间让我们能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能够审视自我,其实是我们自己浮躁,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实在在去记录、积累些什么。

教育现状我们无法改变,我们可以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工作起来更得心应手,心情愉悦。

·书中的衣奎伟老师每天都认真总结自己教育教学的得与失――一件事情,今天成功了,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体会;今天发生了什么矛盾,是怎么解决的;今天遇到了什么挫折,有什么感受;今天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悟。

具体到课堂教学,课的成功之处,课的精彩之处,课的不足,学生的进步,等等,都原封不动的记录下来。

和他们相比,自己在这方面以前做得太少了,以后也要努力改变,· 朱一花是个有心的年轻教师,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毛遂自荐做张万祥老师的学生。

· 陈晓华老师说,当洗干净腿上的泥巴,穿上母亲给我做的新鞋,换上母亲缝制的解放装,怯生生而又喜滋滋地走进大学校园的时候,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不虚此行。

陈老师在追求中沉淀,不断地挑战中,不断地战胜自我,无论是就读大学时的相声表演,还是实习时的示范课,抑或跳入冰冷的河水中为学生捞轮船航模……字里行间,读到了陈老师作为一位优秀教师所具有的爱心和勤奋。

·陈惠芳的享受孩子,永清学会了朱老师的不管做什么事都一溜小跑,我问自己,你能做到吗

· 常作印格言:计划每一天

新鲜每一天

思考每一天

收获每一天

快乐每一天

他提到自己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业余时间在网上和网下思考,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 让人钦佩

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业余时间这是何等的境界

思考每一天

收获每一天

谈何容易啊

浑浑噩噩中,我蹉跎了多少日子,抱怨郁闷中,多少日子又白白流失。

跟常老师相比,我欠缺的太多。

读过彭荣辉的初为人师,读到他初上岗时的磨难。

感慨世道的炎凉和丑陋,他写道:饭,还是得自己吃;路,还是得自己走;泪,还是得自己控制住,别流下来。

于是,从那一刻起,我便立誓要做到最好。

一个立誓,到底让荣辉付出过多少的心血和汗水,那不得而知。

请撰写500字的学习感言,分享你身边的师德故事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读后感。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一书描述了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我断断续续地阅读了一番。

这本书记录的是30位教师借助网络成长、进步的真实故事,是真爱的堆砌。

从书中你看不到任何的矫揉造作,一丝假大空的理论,有的都是每位老师成功、失败的真实再现,有的都是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学习、交流、进步。

30位优秀教师,除了少数几位不太熟悉之外,其余的早就在网络上风闻其大名,读过其文字。

这本书中我读到三个关键词。

草根。

网络。

勤奋。

30位教师,大多来自一线。

有的甚至来自最艰苦的乡村。

他们中的大多数,通过网络唤醒专业意识,然后,又自觉地去实现专业化追求。

他们无一不是通过勤奋,实现了自己的专业化成长,长成为一方优秀教师。

我每天晚上睡觉前看这本书,每次阅读一个或两个老师的成长故事,然后用心去感悟,体会,很有收获! 读这本书让我有种到处在放火的感觉。

而这火苗一旦进入心里,是会情不自禁地熊熊燃烧的。

其中三位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给我的触动最大。

魏智渊。

触动我的,不是为了不让自己偷懒,我坚持洗冷水澡,坚持写日记,甚至在日记本上的每一页都写上今天你做到了吗几个字,如果没有做到,就自己打自己一个耳光,而是他不断追问生活的意识和勇气。

惊回首,我发现曾几何时,自己多了几分浮躁,少了几分沉静。

上网,读书,写作,发表。

这是否就是生活的意义

我知道如果沿着这条路往下走,我也会慢慢成为所谓的专家,在一大堆垃圾文章中沾沾自喜,顾影自怜。

读到此处,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现在论坛上,很多大虾渐渐没了身影。

远离网络的喧闹,生命更加充实而宁静。

喧闹是有局限的,喧闹蕴涵着结束和失落,而宁静无边无际 。

宁静,才能致远。

已经捞到几桶金的大虾开始追寻一种纯净的生活。

我等小虾也在网络行走多年,是不是在喧闹中迷失了自己

· 朱国红。

一个通过网络一炮打红的典型。

没有羡慕她的一炮打红。

打动我的,是她的这番话:自己十几年如一日地工作着,多年没有开公开课的机会,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一次次被领导安排所谓的滚刀肉班,我都泰然地走过了,从不敢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我在寂寞中走进了苏霍姆林斯基,认识了陶行知,了解了朱永新,读懂了李镇西,读后感《《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读后感》。

如果没有网络,如果没有一个机缘成全,恐怕今天,我不会知道有个朱国红。

但是,我敢肯定地说,朱国红一定会在那里,她安身立命之地,继续默默耕耘。

平平常常的铺垫,也许和成长无关,但没有平时的铺垫,成长又将在哪里

对每一个渴望成长的人,不是一种很好的启示吗

读过清澈小舟的《没有孩子是差生》,被小舟博大的爱心、非凡的智慧所感染。

可正是这么一位优秀的老师,曾经差点被家长轰下台。

然而,她并没有屈服,不轻言放弃,用自己的追求书写了现在的辉煌。

小曼,在我教育在线和我很早就认识的朋友。

在第一部分的8个案例中,小曼的案例我反复看了5遍,这几遍的阅读之中,确实带给我的感受是不同层面、不同层次的。

真正的一线教师;还比自己小几岁;网龄也差不多,可是看看人家的精神层次,看看人家的工作生活状态,这些都让我发自内心敬佩。

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师要懂得积累得失,小曼的10分钟+10分钟+10分钟>30分钟理论让我印象比较深刻,如果在平时我们能利用这10分钟把上课的闪光点记录下来,哪怕只有几行字,日积月累一定是一笔不小的收获。

有计划、有步骤点滴时间都利用起来,利用点滴时间

这是我看过后最大的体会。

似乎总没有时间让我们能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能够审视自我,其实是我们自己浮躁,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实在在去记录、积累些什么。

教育现状我们无法改变,我们可以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工作起来更得心应手,心情愉悦。

·书中的衣奎伟老师每天都认真总结自己教育教学的得与失――一件事情,今天成功了,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体会;今天发生了什么矛盾,是怎么解决的;今天遇到了什么挫折,有什么感受;今天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悟。

具体到课堂教学,课的成功之处,课的精彩之处,课的不足,学生的进步,等等,都原封不动的记录下来。

和他们相比,自己在这方面以前做得太少了,以后也要努力改变,· 朱一花是个有心的年轻教师,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毛遂自荐做张万祥老师的学生。

· 陈晓华老师说,当洗干净腿上的泥巴,穿上母亲给我做的新鞋,换上母亲缝制的解放装,怯生生而又喜滋滋地走进大学校园的时候,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不虚此行。

陈老师在追求中沉淀,不断地挑战中,不断地战胜自我,无论是就读大学时的相声表演,还是实习时的示范课,抑或跳入冰冷的河水中为学生捞轮船航模……字里行间,读到了陈老师作为一位优秀教师所具有的爱心和勤奋。

·陈惠芳的享受孩子,永清学会了朱老师的不管做什么事都一溜小跑,我问自己,你能做到吗

· 常作印格言:计划每一天

新鲜每一天

思考每一天

收获每一天

快乐每一天

他提到自己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业余时间在网上和网下思考,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 让人钦佩

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业余时间这是何等的境界

思考每一天

收获每一天

谈何容易啊

浑浑噩噩中,我蹉跎了多少日子,抱怨郁闷中,多少日子又白白流失。

跟常老师相比,我欠缺的太多。

读过彭荣辉的初为人师,读到他初上岗时的磨难。

感慨世道的炎凉和丑陋,他写道:饭,还是得自己吃;路,还是得自己走;泪,还是得自己控制住,别流下来。

于是,从那一刻起,我便立誓要做到最好。

一个立誓,到底让荣辉付出过多少的心血和汗水,那不得而知。

我对师德的感悟

我对师德的感悟1话说“师德”教书育人这份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身正为范。

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

教师要做好传道、解或、授业这份工作,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教育工作者。

【第1句】:工作热情:古今中外不少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取决于积极主动的心态。

而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

教师走进教室如果面带微笑,学生心情肯定也会受到教师这种良好情绪的影响,而情绪高涨,精力充沛,最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并形成良性循环。

反之,后果将很糟。

【第2句】:宽容心,严是一种爱,宽容也是一种爱。

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仁慈。

它能温暖、滋润学生的心田,开启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以安慰和力量,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很强,犯些小错误在所难免,此时,需要老师给予宽容,给予改正的时间与机会。

【第3句】:爱心,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这种爱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第4句】:充电,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广泛普及的时代,学生从课堂外获取的信息远

德育作业感想

德育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农一六九团中学齐行舟近20天的学习,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听了专家们对德育有关问题的精辟分析,感受甚多。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

德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育人。

育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万事德为首”,“育人为本”,这应该是每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

现在,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许多新思想、新问题不断出现。

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面临着一个改革开放,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复杂的社会环境。

时代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能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又要有较高的文化品德修养。

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传递,轻思考,忽视了道德选择和澄清能力的培养;当代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增强,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灌输,轻交流,习惯于“我说你听……”,缺乏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青少年道德观的建立,行为规范的养成,既需要静态的晓之以理,更需要动态的品德践行,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说教,轻交流,忽视了德育过程中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

青少年儿童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的养成,既有赖于严格的要求和纪律约束,更有赖于学生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自

《新时期师德特征与新型师生关系》学习感想

师德对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通过参加《新时期师德特征与新型师生关系》的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也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

通过学习深深意识到师德高尚是营造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

拥有高尚师德的教师能规范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父母的替身。

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师德高尚的教师在言传身教中指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为一个有公民意识的人,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人。

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做事”,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与人合作中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导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拥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更有师爱,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师德高尚的教师大多拥有强烈的职业幸福感,更甘于平凡,更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和牺牲,能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疼爱。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神圣的。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在浓厚师爱的氛围中,学生和教师之间会因为“爱”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感悟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感悟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xx同志说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清楚地意识到: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是社会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我们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人们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是啊,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汶川地震中为了学生而献身的老师们就是我们的楷模,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社会,他们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换来了千万家人的幸福,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而奉献自己的一生

如何提高师德修养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教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教育就是以心灵塑造心灵,以人格造就人格的神圣事业。

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

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

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师德就是榜样,当今实践师德是第一要务。

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

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教师师德通过哪些途径来提高呢

笔者认为不外“知”与“行”两步,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一步,要“勤知”。

努力学习教师道德理论,树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论人格。

人民教师道德理论是教师进行的指导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别善恶、是非,才能在自己思想领域里战胜那些错误的,落后的道德观念。

学习主要包括个人自学和有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两种方式,内容主要有学理论和学楷模之别。

个人自学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有一定的自我支配的灵活性、机动性,针对性强,但由于受教师个人理论水平、理想觉悟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有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教育部门,包括学校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师,它克服了自学中的不利因素,可以解决一些共性的问题。

树立教师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确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想。

认真向革命前辈、英雄模范和优秀教师学习,对照自己的理论认知,汲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一个只有在道德修养中时刻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楷模,鼓励自己,在思想意识中凝聚着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自己行为的目标,才能使自己的道德修养不会迷失方向,才有可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教师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

第二步,要“善行”。

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教师道德修养,反思理论的指导作用,是教师修养的根本办法。

在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教学完成的。

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的行为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习,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

如果只是“闭门思过”、“坐而论道”,脱离实践去学理论,去修养,那么提高师德修养就要成为一句空话。

“”,无论理论知识掌握的多么丰富出色,如果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其理论的说服力是苍白无力的;或者说,在实践过程中,不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反思与感悟,势必会多走弯路。

因此,参加社会实践,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才能有效地提高师德修养。

进行教师道德修养,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

那么,具体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提高师德修养呢

【第1句】:努力的理论知识。

包括思想道德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

为了使自身修养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我们需要不断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起码要非常明确哪些应该多做或做好,哪些应该少做或不做。

而这些,在各种法律法规中有明确的规定,只要我们时刻在规定范围内做的更好,那就充分体现出自己的师德修养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

【第2句】: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

因为先进教师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生活在教师队伍里的活生生的人,它能够以直观形式启发教育和感染教师,进而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监督和促使他们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取长补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品质,要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多接触他们,以便受到感染和鼓舞,使自己的行为趋于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要学习身边的模范教师,他们生活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影响更直接、更深刻、更快捷。

【第3句】:正确开展。

正确开展,严于解剖自己,是促进个人进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动力,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由于教师工作的艰辛、繁重、复杂,教师在道德修养上会出现反复或曲折,也会因种种原因产生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都是在所难免的。

对于这个问题,关键是如何对待自己在道德实践中出现的违背教师道德的言论和行为。

正确解决方法是深刻地开展,纠正不足,克服缺点,完善自我。

综上所述,教师道德修养是要求的一项根本内容,教师应该通过上述途径和方法,积极地进行道德修养,在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更主要地通过自身不懈地努力,日积月累,经过长期的锻炼,就能够使师德修养不断提高,成为具有良好教师道德修养的教师。

师德学习体会感悟(精选多篇)

师德学习体会感悟(多篇)第一篇:师德学习体会感悟师德学习体会教师是清贫的,然而是最富有的,教师是辛劳的,却又是最幸福的,教师的职业往往最容易被人忽略,但作为教师的社会价值,却是无与伦比的,教师用她的智慧与心血,去摆脱人类的愚昧无知,让孩子成为创造未来世界的能工巧匠,豪迈地走向绚丽多彩的明天。

--李吉林这段话,一直默默地照亮着我的心。

我体会到,为什么我身边有那么多的老师放弃休息时间给孩子补课,那么多的老师抱着病痛来上班,那么多的老师能无怨无悔地付出自己,燃烧自己,那是因为他们抱有一份责任心,对孩子负责,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以及对自己这份职业深深的热爱,对自己这份职业发自内心的浓浓的自豪感。

而我,在几天的师德培训中,也更加坚定了这样的信念--做个有责任心的好老师。

做个有责任心的好老师,我热爱着我的孩子。

每一位孩子都是一朵与众不同的小花。

有的小花绚丽,芬芳,有的小花朴素、无华,毫不起眼,但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好老师就必须像一个好园丁,对每一朵小花都细心呵护。

每一个孩子都是敏感的,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孩子,容易形成特别的性格,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来融化他们做个有责任心的好老师,我信任着我的孩子。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优点,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想上进。

因此我也相信,只要老师悉心教导,每个孩子都能改好。

怎样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题,在新形势下,更有紧迫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

由此可以说,教育与人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只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才能提升教育的形象,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创新人才,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方面尽可能按时代的要求,去认识,去丰富师德的内涵,提升师德的境界,使师德得以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努力在各项实际工作中将师德的外延拓展,落到实处。

我认为新时期的师德师风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一、倡导奉献精神,是师德建设的重中之重。

长期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身作则、严于利己,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对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良好的师德师风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任和全社会的尊重。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受影响的因素多样化、社会利益主体和价值取向多样化,社会上出现了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的现象。

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学校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

金钱拜物,实惠思想,不诚信,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等已经侵蚀学校肌体,侵蚀师生心灵。

眼前在重物质条件攀比,轻人文精神动力方面较为普遍,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目前,教师对物质条件的攀比有明显的倾向。

大力倡导奉献精神,这是由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因为教师工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谋生手段,其工作量与工作时间很难准确估算;而教师劳动的复杂性、长期性和繁重性又决定了教师从事工作的艰苦性,他们经常不得不突破空间和时间的界限进行工作,花费大量精力和心血,教师的劳动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和因这种劳动所取得的报酬是难以相等的。

因此要引导教师以苦为乐,不计个人得失,自觉地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敬业、奉献为自己的生活守则。

我们看看大教育家陶行知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

陶行知认为最高尚的献身精神就在我们身上,它神圣、珍贵、强烈、持久,是因为它不与金钱发生因果关系。

牺牲自己,造福于人,这种献身精神岂是金钱能买来的

若问献身精神哪里来

答曰:信仰。

陶行知笃信教育兴国。

坚定的信仰决定了强烈的事业心。

他发宏愿:“要集合一百万同志,要提倡一百万所学校,去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使个个乡村都得到充分的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国的伟大的新生命。

” 他还说:“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在师之自重。

教师要自敬自重,就是将对教育事业的坚定信仰化为自己双肩上的职责。

”陶行知将钱用于大众,一生两袖清风,心地坦荡。

从陶行知的言行中是否让人悟到并重视人的崇高精神的作用呢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物,不能拿商品经济等价交换规律去衡量我们的劳动。

在我们农村学校经常遇到学生交不起学费,老师垫学费,为了不让学生失学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拿出一些帮助学生的现象。

这是什么

这就是奉献精神。

从这些平凡朴实的教师手里塑造出了多少共和国的精英栋梁,这些平凡的人是“托着太阳升起”的巨人。

如何培养广大教师的奉献精神呢

学校可以采取“一学二导三激励”的方法。

所谓学,就是通过政治学习、时事形势报告等途径,让教师深刻领会教育在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使教师明白自己的时代责任和自身素质提高的紧迫性。

所谓导就是引导教师学习教育整体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增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危机感。

所谓激励,就是激励教师树立“国家至上”、“教育至上”、“学校至上”、“学生至上”的观点,增强教师奉献教育事业的自觉性。

二、增强群体意识,发扬团队精神,是师德建设的重要环节。

教育工作的特点之一是教师的个体劳动与教师群体效益相结合。

教师个体劳动质量高,群体又能拧成一股绳,团队精神好。

因此要增强教师的群体意识,发扬团队精神,在新形势下,抓凝聚力,抓弘扬正气,提倡以学校大局为重,以千方百计教好学生为重,反对保守,反对封闭,反对不正当的竞争,是师德建设的重要环节。

我们提倡“团队精神”丝毫没有忽视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才能的意思,相反个人的创造才能是团队精神的基础、前提,一个没有核心的团队还能称为团队吗

在教育界,这个核心应该是被公认在其研究领域里造诣最高的学术带头人,是在学术研究和科学实践中自然形成的。

这个核心或带头人,除了他个人的突出成就和贡献外,还必须具备一种独特的品质,就是识人用人,而且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凝聚一班人,让其充分发挥群体效益。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团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团队精神”也就更显突出了。

特别是新课改形势下的教学活动,更离不开“团队精神”,教学活动中实施的探究性学习、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教研活动中的集体备课、学科间的渗透等都需要团队的配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教师间的交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无处不在,无时不存。

所以说在广大教师中提倡和培养“团队精神”不仅是工作特点的需要,而且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学校工作这盘棋中,发扬团队精神,重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照应,有机渗透,提倡工作中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主动协作,反对各自为政,各搞一套,要保持经常沟通,有利于工作上协调,感情上融洽。

三、健全教师完善的人格,是师德建设的关键所在。

教师劳动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人,整个劳动过程都是人与人相互作用的过程。

正是由于教师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职业心理特点与特殊需要。

如自信心、进取心、毅力等深层素质,既是教师职业要求,更是健全教师完善人格必须具备的内在品格。

未来的教育,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

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特点:深思熟虑,不冒进,不保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开朗的性格;并且具有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这样的教师才能胜任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才能真正起到表率作用。

我们所说的为人师表,主要是说教师的人格魅力。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

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管理机关,无论他们设想得多么精巧,都不可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

”因此,健全教师完善的人格是师德建设的关键所在。

新时期的师德师风建设就应加强教师的校本培训,塑造教师的健全人格,同时要提倡教师的自我塑造,提升人格。

教师的内在品格的塑造,一要坚持修身养性,“吾日三省吾身”;二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三要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

四、树立榜样,制定标准,是师德建设的有效抓手。

一所学校要谋求发展,要跻身先进行列,必须要有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也就是说一所学校必须要有自己的“名师”。

何为“名师”

名师就是敬业、勤业、精业、乐业的教师,名师就是思想境界高、业务水平高、工作干劲高、育人业绩高的教师,名师就是那些学生最欢迎、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尊重的教师。

在一所学校里“名师”的作用决不可低估,他们是杰出人才的塑造者,他们是学校上名牌的顶梁柱,他们是教学改革的“领头雁”。

我们应当大力宣传这些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组织师生开展大学习、大讨论,联系实际,制定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的标准和优秀师德群体的标准。

结合学校的实际笔者认为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的标准应该是:热爱教育,以深沉的爱心感染学生;严谨治学,以精彩的课堂吸引学生;修身养性,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开放思想,以发展的需要塑造学生。

优秀师德群体的标准可以归纳为“五讲、三不许”:坚定信念讲境界;敬业爱岗讲奉献;教书育人讲爱生;团结协作讲友谊;严谨笃学讲优教。

不许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许讽刺挖苦学生;不许学生为自己家务。

优秀师德有了具体标准,广大教师只要照着学,照着做,师德师风的好转必将指日可待。

五、充分认识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一是形式发展的需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广大教师提出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四点希望”,这是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总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认真落实,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广大教师师德师风水平,努力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这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党在十七大时提出“办人民满意教育”,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我们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身体力行的去践行师德规范,自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学生爱戴的教师。

二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师者,人之模范也。

”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又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师德师风既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又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

一流的学校必须要有一流的师德和师风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既是势在必行,又是人心所向,更是主题年建设众望所归的大业。

我们一定要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视和重视师德师风问题,增强搞好师德师风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这项活动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集中精力抓紧抓好。

为创建合格学校,打造一面品牌,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创造厚实的文化积淀。

三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名校是因为有名师,名师造就了名校。

名师不但教学质量强、业务精湛,而且具有高尚的师德和人品。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更加突出了,教书育人工作的标准更高了,对师德素质的要求更加严格了,师德师风也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简而言之,能否建成一流的农村小学,与学校的师德师风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

学校的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战略的实施、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都需要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和衷共济、敬业奉献,需要广大教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学校的创新能力,才能保持学校不断发展的生命力。

所以,师德师风不是空泛和抽象的,它与教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道德水平、工作态度等息息相关,并在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具体地显示出来。

六、正确把握师德师风建设几个重要问题:

【第1句】: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师德师风的根本。

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围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这个目标思考问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四有”新人为宗旨,进一步解放思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需要,树立新的学生观、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自觉把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联系起来,增强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培养学生健康成长。

【第2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师德师风的核心。

教师是“太阳下面最崇高的职业”,因为我们从事的是百年树人的事业,“传道、授业、解惑”,是人类文明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阶梯和桥梁。

也就是说,我们不但要向先人负责,更要向未来负责。

因此,我们的教师必须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要意识到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还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要沉得下来,钻得进去,意志坚定,淡泊名利,无愧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第3句】: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是师德师风的灵魂。

教育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在热心和耐心的基础上,还必须专心和精心。

这就要认识教学的特点、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握教育的规律、学习的规律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从必然中获取自由。

要按照 “尊重学生个性、关爱学生成长、发展学生潜能、完善学生素质”的要求,处理好个性与共性、感性与理性等各种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力戒千篇一律、死板教条的因循守旧心态,克服立竿见影、拔苗助长的急功近利情绪。

要创造一种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学习氛围,努力营造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第4句】: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是师德师风的关键。

团结是一个组织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体现。

在高度分工合作的现代社会,任何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想法和做法,都注定是行不通的。

因此,大家要千方百计形成一盘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优势互补中争取更大的突破。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勤于学习、善于创新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对于每个教师来讲,创新是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根本途径。

我们要通过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去引导和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意识,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第5句】: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师德师风的具体体现。

要培养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要教育学生,首先要关爱学生;要使学生学而不厌,自己就要诲人不倦。

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时刻记住自己的角色身份;既要把教学内容放在心上,还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要把言谈举止、仪态仪表与内在的教养、涵养和修养联系起来思考,一定要意识到学生是在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小节看大局,一叶可以知秋

我们的老师,在学校要做学生的表率,在社会上要做群众的表率,发挥学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窗口、示范和辐射作用。

师德师风的内涵很深,外延很广,以上只是着重强调的几个方面。

希望大家,发现不足、采取措施、不断改进、弥补不足,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和扎实有效的活动开展,建设一面小学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树立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崭新形象。

总之,师德师风建设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将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到新的水平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