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身份感言
三十岁生日的感言,男人
而立之年 回望一下过去…感慨一下人生…感谢一下一直陪在你身边的亲朋…展望一下未来…有他们的陪伴你们会一起…飞得更高…求采纳
领导调离告别感言
领导调离告别感言篇一:离职告别感言离职告别感言分别之时,更显依恋之情、难舍之意。
回顾与同志们并肩战斗的日日夜夜,我的心情很不平静,许多情景历历在目,许多往事萦绕心头。
在绵阳这块正在飞速变化的土地上,我和同志们一起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凝结了太深的感情。
在这4年多的时间里,我和同志们一道,为建设好科技城共同努力,为推动绵阳加快发展艰苦奋斗,虽然也曾经历坎坷和曲折,也曾遭遇意想不到的艰难和险阻,也曾面对千年不遇的特大地震后各种情况多变多发、多重困难交互影响、新旧矛盾相互交织、上下内外高度关注的复杂局面,但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和退却。
我们承担了摆脱困境的艰巨任务,经历了破难前行的艰难岁月,经受了千难万险的严峻考验,我们走出了艰难的发展调整期,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实现了灾后恢复重建的良好开局,奠定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坚实基础。
4年多来,我深深感到在绵工作的使命如磐、责任如山,衷心感谢各级干部的鼎力支持、团结协作,真诚感恩绵阳人民的倾情奉献、关心厚爱,由衷感激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殷殷期许。
4年多的时光,对于历史的进程是长河一瞬,但对于我个人是人生征途最宝贵的经历。
我欣慰地看到绵阳近年来的发展变化,这里面承载的是党中央、国务院2作为难忘战友,难说再见。
最后,衷心祝愿某某市八年,我和大家一道,共同推动了某某市城市建设,城市的规模、品位、市容市貌发生重大变化。
我们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某某市八
当你老了听后感100字
初读《当你老了》,就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就像是被它抓住了心一般,不自觉地一读再读,一读再读,甚至是爱上了它。
据说这首诗歌是叶芝为女演员、爱尔兰独立运动战士毛特•冈写的。
在1889年,24岁的叶芝遇到她,并爱上了她,多次向她求婚,均遭拒绝,但叶芝终生爱慕着她,为她写下了许多诗,而《当你老了》就是其中一首。
静心读他的文字,便会读出这文字中所透射出的令人倾慕的魅力。
这也难怪清华才子卢庚戌会从中得到灵感,写出《一生有你》这样的好歌:“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还,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
” 在叶芝的诗中,在卢庚戌的歌词里,我嗅到了爱情的苦涩滋味。
那一种苦涩,不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炽烈的爱得不到认同,无法厮守一生的苦;也不是斯嘉丽与瑞特之间后知后觉,等到真正明白,爱已随风而去的苦;而是明知永远也等不到爱情,明知只能远远望着,默默守护着,也心甘情愿,为爱付出的苦。
还记得流传在校园里的那首美丽情诗:“我爱你,可是我不敢说,我怕说了,我就会死去,我不怕死,我怕我死了,再没有人像我这么爱你”。
究竟要有多深多重的爱,才能让人写出这样痛彻心扉的诗,写出这样想爱却不敢爱的酸楚。
爱情啊,愁白了多少青丝,忧伤了多少心灵,慌乱了多少年华。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电影《成为简·奥斯汀》。
结尾时,汤姆无意间叫出了自己女儿的名字“简”,简给汤姆的女儿念完故事后,和汤姆深情对望,就像当初刚见面一样,虽然心态变了,时间变了,但他们的爱依旧没变。
爱,强大到经得住平静的流年。
因为爱情,即使对方都已老去,即使清澈的眼眸不像往昔般灵动,俏丽的容颜有了岁月的痕迹,曼妙的身姿都已不再,但只要她还是她,爱就依然还在。
“多少人真情假意,爱过你的美丽,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唯独一人爱你朝圣者的心,爱你日益凋谢的脸上的衰戚”说的应该就是这样吧。
尽管没有经历过轰轰烈烈的爱恋,没有刻骨铭心的回忆,甚至,没有拥有过某一段爱情,但我依旧相信爱,相信总会有一个人,可以和我分享爱情。
在我们的迟暮之年,仍然可以相偎相依,深爱着彼此苍老的容貌,沙哑的声音,更重要的是,深爱着彼此的灵魂。
当死亡来迎接我们时,我们不会遗憾,因为,我们已经拥有生命中最重要的另一半,我们的灵魂找到了真正的伴侣。
正如纪伯伦所说:“当爱召唤你时,跟随他,尽管他的道路艰难险阻。
”愿你年老之时,有个人还爱着你的一切,尤其是你那颗朝圣者的心。
关于自然灾害的观后感
随着时间的不断变迁,时至今日,地球上的灾难与日俱增,各种灾荒、恐荒、地震、海啸接肿不断,城市中的雪灾、旱灾、火灾、水灾屡见不鲜,人的生命极为脆弱,随时可能因为各种人为或天灾而丧失生命,看灾难影片观后感。
人为的因素,我们根据种种规章制度的完善可以有效防止一部分对人身将会造成的伤害,保护人们的生命权力不受侵犯,而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则是毫无办法,天灾一来往往是大面积的死亡伤害,大自然的威力让人类谈虎色变。
有没有改变天灾的方法呢?有
那就是深入教育,改变人们的恶习,积极行善,重视因果则无往而不利,天灾根本不会降临到人们的头上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当灾难降临时,人们四散奔逃,为了宝贵的生命尽力去争取生存的机会,然而,果报面前,很多人还是难逃一死的宿命。
既知如此,何必当初?人呀,如果知道不去行善而每天造恶会有如此恶报的话,就不会往死路上去走了。
可惜的是,正是因为无明无知,众多的凡夫们每天还是造着种种的恶业,行善之人被嘲笑,老实巴交,傻瓜一个。
然而,行善之人自得天佑,造恶到头就是悔恨,谁傻谁不傻,相信就不用说了吧?当地震火山喷发,路面裂开、海水扑卷而来,人们四处逃命的时候,你可否在脑海中出现这样的状况---人们杀鸡杀鸭,宰猪宰羊,屠牛屠狗,烫死老鼠踩死蟑螂蚂蚁的时候,这些可怜的众生何尝不是一样在圈里地上四处奔逃甚至无处可逃时给你下跪满面是泪的时候,我们有发过善心网开一面饶它们不死吗?没有
为了我们的私心口欲,屠刀毫无人性地插进去结束了它们的性命,脚也追着无数的蟑螂蚂蚁不把它们踩死誓不罢休。
今天,我们在地震火山海啸的面前,为了保命而显得这么的狼狈,不也和那些有生命的动物们一样吗?我们可以找借口说那些是低等物命,哪能和人相提并论?错了,佛说过,一切众生平等,这些物命都是以前做了坏事而于六道轮回中的生命,它们也有血有肉,有知觉,也懂得爱惜生命。
如果人类觉得自己比它们强大而任意妄为去随意伤害它们宝贵生命的话,那果报现前的大自然的威力比我们强大得千百万倍,我们是不是也该听天由命让这些火海烈焰将我们熔化?如果是的话,那我们为什么还要逃呢?正因为人们的恶行恶业,上天给予灾难性的惩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难以抗拒的大自然的力量
究其原因,正是人类自作自受所得来的,若要消除这些灾难,还要靠我们大家提倡善行,不造恶事,大力弘扬善心善事,自然会获得好的果报。
或许有些人并不相信因果之说,那是很愚蠢的。
佛教中有这么四句偈: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我们可以看得到的果报比如人类因为采山伐木而造成山泥倾泻把山下的屋子埋葬;或是形成沙尘暴或者山洪等自然灾难。
我们都说是因为采山伐木过滥,不重视环境保护而带来的恶果。
很明显,这就是一种因果,采山伐木为因,后面的自然灾害是果,因果因果,世上没有无因之果。
又比如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如果能像古时的贤人那样知书达礼,有德有能的话,那社会风气也一定很好。
古时提倡:不吃嗟来之时
是一种很有骨气的高尚品质。
今天,若是有人在社会上以这种态度出现的话,一定会被讥笑成为疯子傻瓜。
世人如果知道人的生命不止一世,而是轮回不息并且善恶有报的话,相信他们也不敢造恶,而是尽力为善以积下辈子的福报了。
的确,若人不为将来打算,则不为聪明的人。
当地震等灾难来临时,我们每个人都勿忙逃命,再多的钱在此时也是起不到任何作用。
为了逃命,根本不可能把那些身外之物带在身上,随手抓一件衣服就往门外冲了。
而在灾情发生时,平时的地位高低贵贱,在此时都无影无踪,人们更多的是团结一心,共同寻求度过厄难的方法. 我们都知道临急抱佛脚这句话,灾难降临时我们才想去解决它,这是非常要不得的。
因为一个所起的作用不大,再就是与我们做人的宗旨不符。
须知滴水虽小,日久可以穿石。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要在社会上广泛弘扬善法,弘扬正气
人心决定我们的一切。
在战斗中,有了高昂的士气就无往不胜。
不论是世界上的哪一个人,都希望可以和谐快乐地生活下去,人们都害怕死亡,都希望长命百岁。
那就要行善,把快乐带给别人,让别人快乐,然后自己也能接受到快乐的回报
人在世上的意义就是要利益别人,把快乐散播开来,让世界充满爱
在我看来,做佛事法事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一些作用,然而,要息灭世界上的各种自然灾难,主要还是要靠我们大家积极行善,一个社会,如果行善的人多,自然没有什么灾害;而如果行恶的人多,自然人心恐惧,惶惶不安。
佛教可以用四句偈来概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在生活当中,我们个人要提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人人自我完善,社会自然和谐美好;然而,这在佛教看来,还属于小乘的法,要趋入大乘,就要尽量去帮助他人,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大众的事。
即使是在公交车上,遵循中国的传统美德让座位给老人妇孺也是一件善事。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一举一行,皆是我们种下的因,善恶不论大小到头来终会有报。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我们天天重视环保,让大家不要砍树,不要破坏自然环境,其实就是在唤起大家不要作恶事的心;成立动物保护协会,也是培养大家的慈爱之心;见人有困难,雪中送炭,解人燃眉之急等等。
见人行善要赞叹,力所不逮的我们要群起而助之,使善心善行落实于社会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
善心善行由我做起,一个人就是一盏灯,可以点燃十盏、百盏的灯,然后这十盏、百盏的灯又去点燃千盏、万盏的灯,果能如此,世界岂能不温暖和谐,自然灾难哪敢出现它的身影?《太上感应篇》说:祸福无门,惟人自招,佛经上也说种因得果,就好比世人所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因果是不会错乱的,绝不会出现种瓜得豆、种豆得瓜的现象,一丝一毫清清楚楚。
我们了解知道个中情由之后,为了我们今后的幸福生活,自当努力改恶行善,不仅于个人自身有利,也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大家。
往昔佛在世时,在阿阇世王攻打舍卫城之前,佛的头痛了三天,为什么呢?释迦牟尼佛在凡夫因地时,曾经投胎转世在一个小村庄的人家,家门前有个很大的鱼池,全村人民眼看鱼儿长大,大伙子连忙团结一条心,用鱼网把鱼池的鱼虾一同捞上岸来,大家共同分发一大分,其中有个小男孩不懂事,看到一只3斤多重的大鱼儿,好奇又好玩的心情,用一支小木棍往大鱼儿的头部连敲三下,只看见大鱼儿在地面痛苦的挣扎一番。
村庄的百姓将鱼虾分发后,各自带回家分享一顿丰富的美餐。
那位小男孩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今世感召头痛连续三天,这就是果报不昧的写照;释迦族五百余人全遭琉璃王大军所灭亡者,释迦族五百余人正是过去那村庄的人民百姓,网罗鱼虾而杀食的大众,那群投胎转世的鱼虾正是琉璃王所率领之大军,那条大鱼儿就是琉璃王,因为释迦牟尼佛仅敲打鱼儿三下之恶因,没有参与吃尽一切鱼虾之分,所以只感召头痛三天果报,因果就是如此的公平与不会错乱。
而当时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不忍心看到王舍城的人被杀光杀尽,便利用神通把王舍城的五百人装进钵盂当中收藏在半空之中,待人散去之后将盂取来将人放出时,却见所有人已化为一滩血水。
这个事例就是告诉我们神通大不过因果业力,一饮一啄莫非前世定,也即是因果之写照。
因此,如何改变消除业患,就是必须大力提倡人人行善。
善行之处,善神拥护,自然无有各种灾难。
希望大家都懂得因果,奉行善行,做有利于人、有利于社会的事,其实在行善的同时,也就是在消除业障积累福报,做利益自己的事。
怎么能不欢天喜地?
情商是什么的读后感10篇
《校园欺凌》观后感校园,我们学习的的乐园、成长的摇篮。
我们渴望在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中愉快地学习,健康的成长。
然而,校园里也时常有不和谐的音符。
也许因为一个误会,有人恶语相加;也许因为一次无意犯错,有人挥起了拳头……今天,我观看了一部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影片——《校园暴力》,它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该如何保护好自己,免受他人的侵害。
《校园暴力》讲述的是一位叫翔翔男孩的故事。
一天,妈妈叫翔翔出来吃饭,叫了半天,却没有看见他出来,走进房间,发现翔翔在地上呕吐不止。
妈妈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医生说:“翔翔是因为暴饮暴食才导致现在这样。
”妈妈觉得很奇怪,在妈妈一直追问下,苏醒后的祥祥只好向家人说出了自己遭到敲诈的真相。
原来祥祥受到高年级同学的敲诈,每天都要给他们钱,而且一次比一次多。
每次翔翔给他们钱后,回到家就猛吃东西,不敢告诉父母和老师,才造成今天的后果。
同学们,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们身上,你会怎么做呢
有的同学说:“我可以抓住一切机会,撒腿就跑”。
假如跑不掉呢,难道像翔翔那样,乖乖的把钱奉上吗
有的同学说:“我和他们拼了,就是不给他们钱。
”这样一来,可能自己的生命安全就要受到威胁了。
有的同学又说:“告诉爸爸,让爸爸狠狠地揍他们一顿
”为了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我总结了几条安全小贴士:
【第1句】:身上不要多带钱和贵重物品,如手机,mp3等。
【第2句】:遇事要沉着冷静,根据现场情况,做出反应和判断。
【第3句】:可以给对方一些财物,并寻找时机,记住对方的相貌特征,衣着打扮,并及时告诉班主任或家长,也可以告诉警察叔叔,让他们保护自己
【第4句】:学校附近行人稀少的小巷是校园暴力事件的高发区。
上学和放学期间不要单独在这样的小巷里行走,尽量结伴同行。
当我们遭遇校园暴力时,千万不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应及时告知老师、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有必要时还要寻求法律的保护。
同时,也不能不计后果、以牙还牙,恶意报复只会导致雪上加霜。
让我们一起努力,驱散笼罩在校园上空的黑暗
高危行业退休年龄
根据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下列几种情况可以办理退休: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工人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如何理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新的发展理念。
要求2000字。
关于创新发展 创新,意味着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转换。
创新发展理念不限于我们平常讲的狭义上的科技创新。
从提出的创新发展理念上看,至少包括以下多个内涵:首先是一个整体和全局的宏观概念,内容极其丰富,竖到底、横到边,立体化、全覆盖。
正如全会提出的,“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第二是一个发展模式和发展类型的理论概括,这种模式,命名为“引领型发展”。
这个新命名,发人深省,显然是针对原先“跟随”和“模仿”发展类型方面存在的问题。
这种“引领型发展”,创新必须成为发展基点,在创新的体制架构下,更多依靠、发挥先发优势引领经济发展;第三,在微观层面上,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第四,在中观层面上,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第五,在产业布局上,涵盖一、二、三产在内的各个产业创新战略布局;第六,在战略重点上,紧跟科技发展新趋势,提出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第七,在构建创新发展体制上,提出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第八,在政府作用上,强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第九,在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上,提出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这样看来,创新发展放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就有着统领发展全局的意义。
创新发展,包括着发展本身的创新、改革方式的创新、宏观调控的创新。
创新发展,意味着动力机制的转换,与传统资本对利润追求不同,创新的动力不能用经济人动机来解释,熊彼特对此做过专门的解释。
关于协调发展 协调一般是指各主体之间行为的相互适应、避免相互掣肘。
协调发展新理念,不仅包括部分之间的静态协调,还包括部分与整体的协调整合。
强调的是全局下和整体中多方面、各层次、全方位的动态平衡和结构优化;同时,协调必须促进发展,部分之间的协调,必须着眼于整体实力的提升,包括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强调,必须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协调发展,涵盖了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军民融合发展。
而我们现实的经济发展,各方面都还存在着大量的不协调,部门分割、地方封锁、行政藩篱等掣肘的现象还处处可见,阻碍着经济发展。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分工与协作产生新的生产力;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这一原理会以新的表现形式发生作用;在的背景下,协调发展一定会释放出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潜能。
协调发展的本质是实现经济按比例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实现无计划按比例,是一次伟大的创新,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关于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的本质是处理好发展中的关系。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但过去的高速发展,在获得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同时,也极大地破坏了这个基本条件。
不但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短缺、资源告罄的制约,难以持续;而且基本生活条件也受到严重威胁,人们已经身陷其中、深受其害、难以忍受。
所以,过去与发展不直接相干、甚至相悖的生态保护,今天必须与发展统一起来,形成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复合概念——绿色发展。
生态保护、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一种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正如《建议》指出的,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关于开放发展 经历闭关锁国的中国,已经感受到开放带来的巨大利益,历史已经给出明确结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但我们在开放上也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完善之处;还有许多短板需要补齐。
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更要把开放发展作为新的发展理念。
开放发展,把开放和发展合成一个概念,作为一种理念,意义深刻。
正如《建议》指出的: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关于共享发展 共享是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追求,是社会主义的真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改革开放初提出的允许一部分人依靠辛勤劳动先富起来的大政策,就是要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在我们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提出共享发展理念,不仅是强调共同富裕发展目标的实现,而且赋予了发展动力、发展过程、发展方式和发展性质的新内涵。
共享发展,不能仅仅理解为发展后对发展成果的共享,而是把共享赋予发展的全过程,形成共享式发展。
正如《建议》指出的: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在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要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彼此之间有联系、成结构的体系,除分别认识理解外,还要整体把握。
要看到,每个发展理念,都对其它发展理念有渗透、有体现,都不会孤立存在。
要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内在关联和整体结构 对新理念的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前提是对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真正理解。
因此必须对五大理念逐条分析,每一条都要明确其理念提出的针对性,在正向理解的同时,必须进行逆向思考,发现我们原有发展中的偏误和短板,分析问题的成因,理解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同时,要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内在关联和整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