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文化馆参观感言
求一篇参观湖南省博物馆的观后感1000字
占地有
【第2句】:9万平方米。
想来跟面积应该是差不多。
去的时候,感触颇多,记得当时描述自己的观后感足足写了三四页。
五块钱的门票游历了一个下午,感觉是。
而长沙的票价却有些偏高,学生票是25块。
正好也有展览,其实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展;当时跟一同去的朋友合计了下,两个地方的门票都买了。
一共是四十块。
首先去的是省博物馆,一楼是的一些陈列。
当然主要是跟(轪侯夫人)有关的物品了。
有很多木质的器具,现在想来好像印象不是很深刻了。
进门没多远,是的塑像,其实是根据出土的尸体的尺寸,推算而仿模的。
佩服现代人的科技,用石蜡来做的人,是如此的逼真。
在一旁有用过的梳子、假发、镊子、、、叫不起名字的一些小东西。
在汉墓里面出土了一些五谷瓜果蔬菜的种子,小瓶子里放着,大部分的东西跟现在的没什么区别。
粟、稻谷、枣子、梅子、橙子、梨、菜籽、、、没想到居然有那么多的种子放在了墓里。
还有一些糕点,放糕点的盒子有些精致。
所谓的糕点好像是小米饼,因为陈放的年代有些久远,剩下了干瘪的黑黑的东西。
当然陪葬的不止是这些食物,还有牛、鱼、猪、鹤、、、鹤的骨架完好的保存着。
当然那些牛的骨头是放在专门的竹筐里面。
在一旁有很多器皿,不过都应该是木制的,红黑的花纹,或许这就是当时身份的象征吧。
在器皿的旁边摆放着弓、弩、、当然少不了箭,竹制的。
接下来参观的就是的震馆之宝了,纱衣。
汉朝介于出世与入世的之间,深受的思想的影响。
喜欢在华美的衣服外面罩上一层纱衣,那么华丽的衣服可以若隐若现。
而这件纱衣的重量是49g。
讲解员说,现在的一些刺绣研究家,按照当时的材料,做出来同样大小的纱衣的质量在51-53g之间。
可见,当时的技术是如此的先进。
旁边陈列着纱衣里面华美的衣服,有棉袍、、、讲解员指着衣服上的花纹说,那些花纹都是用笔画上的,也是出土了这些东西以后,才印证了有画衣之说。
最为感叹的莫过于一些丝绸上的刺绣了。
当时的感觉是原来湘绣是有渊源的。
单是从针脚上来说,就有很多刺绣的方式。
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用巧夺天工来形容。
花纹很均匀,很难想象是用一针一线绣出来的。
一旁黑色花纹的,我刚开始还以为是绣上去的呢,仔细观摩了之后,才发现是用笔画出来的花纹,黑色的花纹很是密集。
不知道这样做出来一件衣服要多久。
而这些衣服都是给当时的贵族来穿的。
当时的贵族的生活,是如此的奢华么。
在一旁的展厅,有很多佣人的雕塑,其实是木制的。
记得当时有个女孩说,她们的表情好痛苦哦。
认真去看的时候,果真如此。
想来给贵族歌舞,总有几分不情愿吧。
乐器,当然肯定是少不了的了。
笙,跟电视上看到的有些不一样。
还有用金属做的乐器,没记起名字来。
一旁放着一个古筝(应该算是吧,或者贴切的说是古琴)没想到弦不是金属做的。
同去的朋友说,一根线拉直了,也会发出声音的。
我在想,那样的话,会有悦耳的声音么。
在一旁的走廊里,休息了片刻。
工作人员示意在负一楼有女尸看。
刚下去,首先看到的是三个棺木。
有人跟棺木合照。
我当时就想晚上会做恶梦么。
没考虑太多,索性掏出手机也拍了一张。
朱漆的棺木色泽依旧很好。
尸体好像是放在三个棺木的里面。
当然最外面的是石砌的墓。
那个墓很高,很大。
在墓的旁边摆放的是女尸。
说是有
【第1句】:54m。
虽然面貌不清楚,当时大致的轮廓还是比较清晰。
旁边展览着女尸身上的器官。
有意思的是一旁的介绍,说是解剖了之后,发现辛追患有、、、很多病症。
死时的年龄是50岁。
说是因为一些目视里60斤的液体,以及密封性好的原因,尸体保存的很完好。
连死前吃进肚子里的138颗甜瓜子都展览出来了。
接着爬长长的楼梯,去了二楼。
里面是青铜馆,陶瓷馆,明清书法展,考古新发现馆,墓坑,半景画。
青铜馆里有很多铜器,刀具等等,铜制品当然是鼎最多了。
当时就想古人那么喜欢喝酒么,打造了那么多盛酒的器具。
当然雕刻很是精细,难以想象,完全手工打造出来的那些精细的东西需要花费多少的人力。
在鼎的四周雕刻了很多花纹,有猪、蛇、羊、龙==泛着铜绿的鼎,摆放在那里,像是历史的见证人。
陶瓷馆的东西,大致都是清朝的和唐朝的一些瓷器。
清朝的好像花瓶比较多。
感觉做工算是一般吧。
唐朝的,倒是看到了一些陶人。
有个陶器很可爱。
一个,外面应该是猪圈。
两个合成的一体。
如果那件样品放到现在的话,肯定会是精品店里的物品。
考古新发现馆里面,有很多石器,当然有锋锐的一面。
里面的东西,或许因为年代的原因,也或许因为发掘的问题、、有某种程度上的损坏;采用了一些方式把坏的东西粘合了起来。
不过印象很深的是里面的一个陶碗(暂叫这个名字)。
里面有很细碎的红色的花纹,自己很是喜欢。
里面还有一些很大的器皿。
明清书法展里面的都是一些书法家的字,有行书、隶书、草书、楷书==自己对这些没任何研究,自然兴趣不大。
不过,在里面看到了郑爕的字体,还有的。
最为喜欢的是半景画了。
我觉得这个很有特色。
可惜,总是有开放时间的限制。
工作人员通知说是半景画开始了,慌忙跑过去的时候已经开始了。
跟随着光线,可以看到长沙国风貌及给辛追送葬的种种情形、、虽然是跟看投影类似,但是感觉很逼真,可以让想象穿越时间的隧道,跟随讲解人的话语,走到那个时代,走进轪侯的生活里。
把整个博物馆走了一遍之后,感觉是有些累了。
从出口走了出去。
直接去了三楼的。
湖南省博物馆观后感1篇
游记位于长沙市开福区,馆藏文物丰富,特别以马王堆汉墓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
内绿树成荫,环境幽雅,历年修建的老陈列楼、办公楼和新陈列大楼等建筑古朴典雅,各具时代特点。
大楼通过空调和保持温度和湿度的恒定,设备先进。
楼内设有陈列展室等,展示、接待功能齐全。
、、、、等常设陈列及临时展览在这里展出。
从宏伟而精致的外观上看这座湖南第一,全国前列,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就深深的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和对祖国的灿烂的文明的崇拜和自豪。
马王堆汉墓陈列是该馆的基本陈列。
有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完好无损的印花敷彩丝绵袍、精巧绚料的刺绣、光亮如新的彩绘帛画和雕刻精致的木佣等等。
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这么多的丝织品和刺绣作品,难怪古代的中国被世界公认为“丝绸发源地”了。
我想,现在丰富多彩的美丽湘绣大概是丝绸大国的耀眼光辉的一种继承和复兴吧。
在里面看到这些数不清的无价之宝,我的好奇心和渴望知道得更多的心情就更加强烈了。
博物馆还给我们安排了一个讲解员,我们跟在他后面一路听着,学到了不少关于馆藏文物的知识。
而最叫人惊叹的是一具深埋地下2100多年而保存完好全身润泽的女尸,也就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她的尸体到现在已经保存了两千多年。
她被保存得相当好,就像是刚刚死去不久的新鲜尸体,这种技术甚至超过了古埃及闻名世界的干尸。
由于我的时间有限,没能看到更多文物,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肯定还会再来的。
参观完了以后,我和许多其他游客一样,买了一些纪念品,我选的是“”的复制品,我国最著名的青铜器之一。
看到马王堆汉墓文物,总有说不完的话,因为这里蕴藏着太多神奇的传说与动人的故事。
驻足于这批精美绝伦的文物中,愉悦的不仅是我们的眼睛,还有心灵。
当我们步入这历史与艺术的殿堂,就开始不停地追寻着2100年前的神奇与辉煌。
湖南省博物馆荟萃了湖湘大地的文物遗珍,展现了湘楚文明的来龙去脉,在当今喧嚣日甚的都市内,不失为优雅宁静的文化休闲去处,是了解湖湘文化的最佳窗口。
去看博物馆的心得
参观博物馆有感 篇一:参观博物馆有感 又一次参观了历史博物馆,每一次都会有新的体会和发现,而且永远感觉不到厌烦。
走进历史的长河,沉浸在五千年华夏文明的辉煌之中,在赏心悦目的同时,更感叹于汉唐时期的政治开明,文化自由,科学缜密,经济开放,艺术灿烂,军事强大。
根植在统治者内心的,不是玩虚假的数字游戏,搞面子工程,与民夺利,而是建设一个“外硬内软”的国家,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感到自豪和满足。
人民也不用为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发愁,连税负也降最低,医疗是完善的,教育是公平的。
他们绝对不会想到,几千年以后,在这片土地上,“有尊严地生活”竟成为统治者卖弄的噱头和人民的奢望。
一千多年前的大唐长安,拥有三百万人口,城市规划谨偌棋盘,文人墨客多入牛毛,各国商贾穿梭其间,市民百姓安居乐业。
女人们可以不用为了病态美的骨感身姿而放弃享受美食的权利,可以身着男服甚至胡服,骑马,射箭,狩猎,蹴鞠,马球,摔跤……或是批上羽衣弥裳翩翩起舞,放肆地炫耀出自己丰腴的身材。
女人是可以当皇帝的,只要她有能力。
儿媳妇是可以娶的,只要有真爱。
走出博物馆,回到这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盛世,心中不免有些遗憾和不甘,方才想起历史发展中出现倒退。
篇二:参观博物馆有感 就在前天冒着寒冷的天气缓步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以饱满的革命精神和深重的历史情怀参观我们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更
参加博物馆的活动感悟,600字左右。
(最好有博物馆的名字)
6月12日不是个大晴天,丝丝小雨后的越发显得富有浓重的文化气息,我们一行人和着清新的空气,走进湖南长沙的。
位于岳麓山的清风峡口,从前门入口,一块“”的匾便映入眼帘,许多的学生穿着学位服饰在拍照。
可能是出于渴望知识、羡慕学子的初衷吧,我们几个也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借带学士帽留影,且算作一种熏陶吧。
为什么岳麓书院有“”之称呢
随着不断深入地参观,了解到,岳麓书院从潭州(现在的长沙)太守朱洞创建于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经有1027年的历史了,所以有之称。
这块匾是1986年岳麓书院举行1010周年庆典时,长沙校友会赠送给岳麓书院的,这四个字是根据唐代大书法家的字镌刻而成的。
经过一千多年历史的发展,沉积在岳麓书院各种建筑之上的浓厚的文化气息,使得今天的岳麓书院更加充满了文化的魅力,我们一行认真参观岳麓书院的建筑、碑文、纪念馆、陈列室、大讲坛,这些都是岳麓书院之所以被称之为“千年学府”的见证
一路走来、一路看来、一路想来…… 其实对知识的需求与渴望并非古人所专有,随着当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我们更渴望获取知识,丰富才智,陶冶情操,而读书是最直接的获取知识的途径。
在举行2009年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校长出席开学典礼并讲话。
他指出,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并指出一是要爱读书,二是要读好书,三是要善读书。
是的,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
爱学习、勤读书,通过读书学习来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才是现代人的理念。
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量。
多读一些好书,能让我们了解许多科学知识; 读书可以让我们增长阅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多读一些书,能通古今,通四方,先知先觉。
读书可以让我们励志,读一些有关历史的书籍,可以使我们了解历史,激起我们的爱国热情。
读书可以让我们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更胜任本职工作,提升工作能力与素质。
读书的好处还有很多。
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文章就;“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 读书的益处大家都了然于心,但是坚持长期阅读的人却并不多,我们总以工作忙、没时间作为放弃读书的念头,实际上每天抽出一小时或半小时完全可以做到,但读书肯定没有看冗长的电视剧更有热情,于是崭新的总是书籍。
也许我们缺乏的是获取知识的紧迫感。
现代人才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
所以长期坚持读好书才能给我们供给高效能量。
当前在全党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仅要认真学习相关的书目,真正领会名家名篇的内涵,还要在此基础上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联系实际,知行合一,这才不虚此行。
在湖南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这里有一篇,如果字数不够,请到我空间的博客里来抄: 游记 位于开福区,馆藏文物丰富,特别以马王堆汉墓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
内绿树成荫,环境幽雅,历年修建的老陈列楼、办公楼和新陈列大楼等建筑古朴典雅,各具时代特点。
大楼通过空调和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保持温度和湿度的恒定,设备先进。
楼内设有陈列展室等,展示、接待功能齐全。
《马王堆汉墓》、《湖南名窑陶瓷》、《湖南省商周青铜器》、《湖南十大考古新发现》、《馆藏明清绘画》等常设陈列及临时展览在这里展出。
从宏伟而精致的外观上看这座湖南第一,全国前列,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就深深的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和对祖国的灿烂的文明的崇拜和自豪。
马王堆汉墓陈列是该馆的基本陈列。
有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完好无损的印花敷彩丝绵袍、精巧绚料的刺绣、光亮如新的彩绘帛画和雕刻精致的木佣等等。
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这么多的丝织品和刺绣作品,难怪古代的中国被世界公认为“丝绸发源地”了。
我想,现在丰富多彩的美丽湘绣大概是丝绸大国的耀眼光辉的一种继承和复兴吧。
在里面看到这些数不清的无价之宝,我的好奇心和渴望知道得更多的心情就更加强烈了。
博物馆还给我们安排了一个讲解员,我们跟在他后面一路听着,学到了不少关于馆藏文物的知识。
而最叫人惊叹的是一具深埋地下2100多年而保存完好全身润泽的女尸,也就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她的尸体到现在已经保存了两千多年。
她被保存得相当好,就像是刚刚死去不久的新鲜尸体,这种技术甚至超过了古埃及闻名世界的干尸。
由于我的时间有限,没能看到更多文物,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肯定还会再来的。
参观完了以后,我和许多其他游客一样,买了一些纪念品,我选的是“”的复制品,我国最著名的青铜器之一。
看到马王堆汉墓文物,总有说不完的话,因为这里蕴藏着太多神奇的传说与动人的故事。
驻足于这批精美绝伦的文物中,愉悦的不仅是我们的眼睛,还有心灵。
当我们步入这历史与艺术的殿堂,就开始不停地追寻着2100年前的神奇与辉煌。
湖南省博物馆荟萃了湖湘大地的文物遗珍,展现了湘楚文明的来龙去脉,在当今喧嚣日甚的都市内,不失为优雅宁静的文化休闲去处,是了解的最佳窗口。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600字左右,谢了
参观刘少奇故居有感“芳草连天碧,野花遍地艳,和风化细雨,四月春盎然”。
5月16日下午,我们在韶山吃过午饭,乘车前往宁乡,去刘少奇家乡花明楼炭子冲参观游览。
韶山和宁乡紧挨,相距不远,只有30多公里路程。
下午2时,车停花明楼景区停车场。
大家高兴地走下汽车,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前往刘少奇故居参观。
湖南伟人辈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有毛泽东故居、刘少奇故居、彭德怀故居等红色革命旅游景区,而且这些景区已成为湖南红色旅游景区的经典。
我们首先来到刘少奇铜像广场,广场庄严肃穆、视野开阔,四周青松、翠柏环抱,广场中央,刘少奇同志铜像巍然矗立。
导游介绍:铜像于1988年少奇同志诞辰90周年之际落成,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亲自揭幕。
199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铜像题词。
铜像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捐建,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和他的高徒程允贤精心制作。
铜像加底座高
【第7句】:1米,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七•一”是党的生日,寓意少奇同志一生致力于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的卓越领导人。
二是少奇同志享年71岁,寓意他光辉伟大的一生。
之后,我们来到刘少奇同志旧居参观。
导游介绍:刘少奇故居始建于1871年,坐东朝西,共有房屋21间半,是一栋土木结构的普通农家四合院。
1898年11月24日,少奇同志在这里诞生,并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
1961年,身为国家主席的少奇同志回乡调查期间,在这栋房子里住了六天六夜,室内的木架床及其他用品仍按当年原状陈列。
1988年元月,故居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除原有的茅草房和瓦房外,还陈列有展品200余件,保持了原来的风貌,生动再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江南农家的典型风貌和刘少奇在这里生活学习的部分场景。
最后,我们来到刘少奇纪念馆参观。
他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一座完整、系统地介绍刘少奇生平业绩的传记性专馆。
经了解此馆是1988年11月24日开馆,建筑面积3200多平方米。
其主体是自由分散型园林式建筑,美丽自然。
纪念馆共有八个展厅,陈列面积1000多平方米,展线长240米,共有文物展品800余件,按少奇同志生平分为四个专题进行陈列。
反映少奇同志生平事迹,体现他在缔造新中国、发展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等方面的重要思想和主要贡献。
伫立人山人海的铜像广场,面对刘少奇高大的青铜塑像,心中久久难以平静,敬意之情油然而生
“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我默默念叨着刘少奇主席的这句至理名言。
顷刻间,心中感慨万端,脑际浮想联翩
我想:“假如刘少奇主席晚去三十年,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早已会大为改观,人文和谐的小康社会定能提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