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金刚经的感言
念完金刚经的感觉求解
这的确是消业障的表现,不过得说明白,根据我所了解,这是在准备念经前的一刻,发心与以往不同,发了相对比较真诚的心而引起共鸣。
。
。
。
如果楼主想进步,更进一步的了解佛法的甚深了义无漏法,现在就带着求进取的心态,看我把金刚经的第一品心析,看看是否和你发现的相差很大。
。
。
。
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须菩提。
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劫世界七宝。
持用布施。
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
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
乃至四句偈等。
受持读诵。
为人演说。
其福胜彼。
云何为人演说。
不取于相。
如如不动。
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
长老须菩提。
及诸比丘。
比丘尼。
优婆塞。
优婆夷。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
闻佛所说。
皆大欢喜。
信受奉行。
】“云何为人演说。
不取于相。
如如不动。
。
。
。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
祇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
食时。
著衣持钵。
入舍卫大城乞食。
于其城中。
次第乞已。
还至本处。
饭食讫。
收衣钵。
洗足已。
敷座而坐。
】根据一心三藏解:如 = 阿 = 空如来藏 = 真如心 = 清净自性 = 空性 = 体是 = 弥陀 = 不空如来藏 = 山河大地万物诸相 = 色 = 五蕴 =用我 = 佛 = 一心三藏 = 无漏如来藏 = 一人一梦一念 = 一切种智 = 如来闻 = 楞严经,法华经,佛说阿弥陀佛经,心经印广法师,过五关斩六将当下证菩提。
一时,一字指绝对,指空如来藏,时表时间,有此故有彼,有了时间而必现空间,有空间就现万法,所以一时就是指从绝对的一,从空如来藏,从本体中现时空万法,即“从如而现是”,就是指阿弥陀,指如是万法,亦指“诸法空相,空表空如来藏,相就是不空如来藏”,诸法来于如是,来于空相,而不是“空的相”
是“空与相”。
佛在某某某地,这是每一部经的头三炮(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每一句话都在指归当下一人一梦一念,即心即佛,不二心性,当下念经人是相,是一,是经,是心,是性,是佛。
下文接着是描述世尊带领弟子乞食,《阿弥陀经》有
【即已食时,还到本国】。
以吃饭打比喻,我这个嘴巴吃甜食是甜嘴巴;吃辣是辣嘴巴;吃咸是咸嘴巴;吃臭豆腐是臭嘴巴。
比喻我这个心,我懂得了阿弥陀佛,我就是阿弥陀佛, 懂得了白骨精我就是白骨精,懂得了大老虎我就是大老虎,这叫『还到本国』。
懂得了阿弥陀佛你当下就是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
食时,不是指世尊与弟子肚子饿了,到食饭的时候了,就是现在修行密宗的很多人,都可以做到辟谷,更不用说证果的阿罗汉等人,下面经中说到无为法,这就说明不是为了自己到食饭的时候的有力证明。
此时比喻法食,指现在看此经者,是法食的时候了,通过世尊带领弟子去乞讨的事相反应法布施,佛与罗汉都可以变化财富直接布施给人们,但是选择乞讨,这才是不着相的智慧,人们通过相布施反应被种植福报的智慧。
著衣持钵。
入舍卫大城乞食。
法华经中,穿如来衣者,指柔和忍辱心,持钵指持谦虚的心,感恩的心。
入城就是指菩萨要在人群中,众生中,面对烦恼,乞食就是烦恼转菩提。
于其城中。
次第乞已。
指接触佛法开始,从初发心的次第认识,累积福德,应用受益,到现在应该具足福德因缘,接受了义解脱之法。
还至本处。
饭食讫。
收衣钵。
洗足已。
敷座而坐。
还至本处,就是上文的
【即已食时,还到本国】。
收衣钵:就是下文的“知我说法。
如筏喻者。
法尚应舍。
何况非法。
”法华经中的华开莲现,知道什么是佛,就已经是入佛知见,是佛婴的明心见性大菩萨,帮助开悟的那个方法,已经明白了道理就不需要执着了。
好比我们学习数学,老师通过几个例子,把道理给学生弄明白了,那么这几个例子就可以放下来了,可以用已经明白的道理去解更多同类的题目,就是法尚应舍的舍,不是真正放弃,是放下,随缘可以再借用,就是收衣钵。
洗足表示明白道理后可以举一反三,是转境,转烦恼,明行足,恢复清净的意思。
法华经中的法师品,除了穿如来衣,还有入如来室,坐如来座。
这里的敷座而坐就是,指一切法空,安住是中。
当然,这个空是一心三藏一体的空,即指自性,空性,空性不是一个词来看,是空与性这样来看,即空与相的空相,空与色的空色,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就是反复讲一体,一心三藏。
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比喻我们低头走在路上,突然见到脚下有张100元钱,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产生各种想法,有想拾起来的冲动的想法;有想找失主还钱的想法;有想不理不睬的想法;有想为自己使用的想法;有想为他人用的想法;有想为丢失钱的主人供养三宝种佛缘并普渡众生,为三宝出力等等想法。
有什么样的想法,念头,就是有什么样的观念性格,从第八识含藏识中出来,第七识根据因缘而选择种子现行。
佛与比丘众同在,从事相说明自性佛没有离开各种妄想,意识心,真正的漏尽通,无漏法是不漏一法,不只是漏尽妄想妄念的意思。
整句第一品的意思是:一心三藏,一人一念一梦,一体无别离对立,自性佛不应离开各种妄想意识心,现在是成佛的时候了,因缘具足,通过法食,明白,尝到什么是佛的味道,当下就是佛,唯佛与佛能知晓。
带着柔和忍辱心(即劝暂时放下情绪偏见),持着谦虚求真理解脱的心,通过烦恼的事相文言表面,转入文字般若里面好好比较观照,得佛知佛见为止,不只是楞严经如此说一心三藏,如此翻译金刚经使人开悟,若自领会这种心法,可以自行翻译其他经典作对比,比较才能明白真理实法,举一反三,念念在道。
一心三藏不二法义,心法是怎么回事呢
怎么样运用呢
就是以一人,一梦,一念为基础,观照万法,世间,法界,会相归性,达到不二心性,在由此性出发,在性见相,达到明心见性。
比喻两个人捉棋,两个人谈话,或更多人在一起,心法就是要把这些境界转,说明这是在梦中,梦中的他们也只是由你自己一个人幻化出来的,所以两个人在下棋,跟你自己一个人在下棋是一样的,对方都是由你自己心性幻化出来的; 捉棋玻珠跳棋六国分,一人来玩轮回行,深入角色生挣抢,占势兴高劣则忧,如是妄心未停休,我他非有亦非无。
两个人在交谈,跟你自己一个人在思考问题一样道理。
因为拿不定主义,所以我们经常脑袋中会有两个或以上的不同声音,从不同角度出发,互相较劲,对话,出示各自的理由,利益,这个时候,两种不同的念头,声音,就是两个人的交谈,但都是出于自己的心性,所以,我们并没有生起“对立心态”,认为有两个非自己的人在脑海中交谈,对话。
但往往,我们跟人家吵嘴的时候,就生起不满与计较,这就是有对立心态为基础,而横生于实际毫无利益与意义的计较心等。
身外有念念,身内亦念念;内念互对骂,只认自己错;外念互对骂,嗔恨傲慢情;内外都是念,何分我非我。
纵使脑生千百念,念念如花挣放艳;着相六根六尘真,离相还是脑中念;净心横穿不空藏,一体无别梦持觉;感德平等一心性,出梦在梦菩提中。
所以,心外无法,法外无心,相由心生,梦中的种种人,事都是发生在我自己一个人身上,脑海中的对话,也非两个人的事情。
这就是不二心法,由此而引出“一体无别离对立”。
而应用在世尊的经典上面,就是指,正在诵经的我,不是以第三者的旁观者身份来看世尊的故事,而是只有第一者,我自本心跟现在看经的思维意识心交流,里面所有人称名号,都是暗示成佛扼要心行。
金刚经每天都念,如果突然有一天太累了,不想念。
会有什么可怕的后果呢
请师兄们如实回答
没有什么后果,佛教很圆融的,不强迫不勉强,不要听别人说不念了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太累了不想念或许就是开悟的前兆,学佛经历本身就是考验人的恒心信心诚心。
既然坚持了这么长时间。
放弃了真的很可惜,加油啊师兄,念金刚经功德很大的,我虽然不念金刚经但我一直在念地藏经,每天一部,现在坚持快一年了,有时也想过放弃,也生起过懒惰的心,但我坚信有一天我会开悟,到那时我会帮更多的人,所以我还在坚持,加油吧师兄。
这就是业障,挺过去就好了,
请问经常念""金刚经""有什么好处?
不要着功德相。
这本经书是让人觉悟的。
用心去觉悟。
明白里面的道理。
或者让别人明白。
而不是写了多少次。
念了多少次。
学佛用心。
不要在事相上用功夫。
金刚经全文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
愿解如实义。
——————————————————————金刚经启请——香赞炉香乍热。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修唎修唎。
摩诃修唎。
修修唎。
萨婆诃。
——————————————————————净三业真言唵(om)。
娑嚩(Wa)婆嚩秫(Shu)陀。
娑嚩达摩娑嚩。
婆嚩秫度憾。
——————————————————————安土地真言南无三满多。
母陀喃。
唵。
度噜度噜。
地尾娑婆诃。
——————————————————————普供养真言唵。
额额曩(Na)。
三婆嚩(Wa)珐日啰(La)斛(Hu)。
——————————————————————奉请八金刚奉请青除灾金刚奉请辟毒金刚奉请黄随求金刚奉请白净水金刚奉请赤声火金刚奉请定持灾金刚奉请紫贤金刚奉请大神金刚——————————————————————奉请四菩萨奉请金刚眷菩萨奉请金刚索菩萨奉请金刚爱菩萨奉请金刚语菩萨——————————————————————发愿文稽首三界尊皈依十方佛我今发宏愿持此金刚经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云何梵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云何於此经究竟到彼岸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南无祇园会上佛菩萨(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法会因由分第一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舍卫国。
祇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
世尊食时。
著衣持钵。
入舍卫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
次第乞已。
还至本处。
饭食讫。
收衣钵。
洗足已。
敷座而坐。
——————————————————————善现启请分第二时长老须菩提。
在大众中。
即从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世尊。
善男子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云何应住。
云何降伏其心。
善哉善哉。
须菩提。
如汝所说。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
善男子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
世尊。
愿乐欲闻。
——————————————————————大乘正宗分第三佛告须菩提。
诸菩萨摩诃萨。
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若卵生。
若胎生。
若湿生。
若化生。
若有色。
若无色。
若有想。
若无想。
若非有想非无想。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何以故。
须菩提。
若菩萨有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寿者相。
即非菩萨。
——————————————————————妙行无住分第四复次须菩提。
菩萨於法。
应无所住。
行於布施。
所谓不住色布施。
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须菩提。
菩萨应如是布施。
不住於相。
何以故。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
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
於意云何。
东方虚空。
可思量不。
不也。
世尊。
须菩提。
南西北方。
四维上下虚空。
可思量不。
不也。
世尊。
须菩提。
菩萨无住相布施。
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须菩提。
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如理实见分第五须菩提。
於意云何。
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
世尊。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何以故。
如来所说身相。
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
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
——————————————————————正信希有分第六须菩提。
白佛言。
世尊。
颇有众生。
得闻如是言说章句。
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
莫作是说。
如来灭后。
后五百岁。
若有持戒修福者。
於此章句。
能生信心。
以此为实。
当知是人。
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
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善根。
闻是章句。
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须菩提。
如来悉知悉见。
是诸众生。
得如是无量福德。
何以故。
是诸众生。
无复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寿者相。
无法相。
亦无非法相。
何以故。
是诸众生。
若心取相。
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若取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何以故。
若取非法相。
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是故不应取法。
不应取非法。
以是义故。
如来常说。
汝等比丘。
知我说法。
如筏喻者。
法尚应舍。
何况非法。
——————————————————————无得无说分第七须菩提。
於意云何。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
如我解佛所说义。
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何以故。
如来所说法。
皆不可取。
不可说。
非法非非法。
所以者何。
一切贤圣。
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依法出生分第八须菩提。
於意云何。
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
以用布施。
是人所得福德。
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
甚多。
世尊。
何以故。
是福德。
即非福德性。
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於此经中。
受持。
乃至四句偈等。
为他人说。
其福胜彼。
何以故。
须菩提。
一切诸佛。
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皆从此经出。
须菩提。
所谓佛法者。
即非佛法。
——————————————————————一相无相分第九须菩提。
於意云何。
须陀洹能作是念。
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
不也。
世尊。
何以故。
须陀洹名为入流。
而无所入。
不入色声香味触法。
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
於意云何。
斯陀含能作是念。
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
不也。
世尊。
何以故。
斯陀含名一往来。
而实无往来。
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
於意云何。
阿那含能作是念。
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
不也。
世尊。
何以故。
阿那含名为不来。
而实无不来。
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
於意云何。
阿罗汉能作是念。
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
不也。
世尊。
何以故。
实无有法。
名阿罗汉。
世尊。
若阿罗汉能作是念。
我得阿罗汉道。
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世尊。
佛说我得无诤三昧。
人中最为第一。
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世尊。
我不作是念。
我是离欲阿罗汉。
世尊。
我若作是念。
我得阿罗汉道。
世尊也不说须菩提。
是乐阿兰那行者。
以须菩提实无所行。
而名须菩提。
是乐阿兰那行。
——————————————————————庄严净土分第十佛告须菩提。
於意云何。
如来昔在燃灯佛所。
於法有所得不。
不也。
世尊。
如来在燃灯佛所。
於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
於意云何。
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
世尊。
何以故。
庄严佛土者。
即非庄严。
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
诸菩萨摩诃萨。
应如是生清净心。
不应住色生心。
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
譬如有人。
身如须弥山王。
於意云何。
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
甚大。
世尊。
何以故。
佛说非身。
是名大身。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须菩提。
如恒河沙中所有沙数。
如是沙等恒河。
於意云何。
是诸恒河沙。
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
甚多。
世尊。
但诸恒河。
尚多无数。
何况其沙。
须菩提。
我今实言告汝。
所有善男子善女人。
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
以用布施。
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
甚多。
世尊。
佛告须菩提。
若善男子善女人。
於此经中。
乃至受持四句偈等。
为他人说。
而此福德。
胜前福德。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复次。
须菩提。
随说是经。
乃至四句偈等。
当知此处。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
皆应供养。
如佛塔庙。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须菩提。
当知是人。
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
即为有佛。
若尊重弟子。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尔时。
须菩提白佛言。
世尊。
当何名此经。
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
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以是名字。
汝当奉持。
所以者何。
须菩提。
佛说般若波罗蜜。
即非般若波罗蜜。
是名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
於意云何。
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
世尊。
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
於意云何。
三千大千世界。
所有微尘。
如来说微尘。
是名微尘。
如来说世界。
非世界。
是名世界。
须菩提。
於意云何。
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
世尊。
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
何以故。
如来说三十二相。
即是非相。
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若复有人。
於此经中。
乃至受持四句偈等。
为他人说。
其福甚多。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尔时。
须菩提闻说是经。
深解义趣。
涕泪悲泣。
而白佛言。
希有。
世尊。
佛说如是甚深经典。
我从昔来。
所得慧眼。
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世尊。
若复有人。
得闻是经。
信心清净。
则生实相。
当知是人。
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世尊。
是实相者。
即是非相。
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世尊。
我今得闻如是经典。
信解受持。
不足为难。
若当来世。
后五百岁。
其有众生。
得闻是经。
信解受持。
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何以故。
此人无我相。
无人相。
无众生相。
无寿者相。
所以者何。
我相即是非相。
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即是非相。
何以故。
离一切诸相。
即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
如是如是。
若复有人。
得闻是经。
不惊不怖不畏。
当知是人。
甚为希有。
何以故。
须菩提。
去来说第一波罗蜜。
即非第一波罗蜜。
是名第一波罗蜜。
须菩提。
忍辱波罗蜜。
去来说非忍辱波罗蜜。
是名忍辱波罗蜜。
何以故。
须菩提。
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
我於尔时。
无我相。
无人相。
无众生相。
无寿者相。
何以故。
我於往昔节节肢解时。
若有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寿者相。
应生瞋恨。
须菩提。
又念过去於五百世。
作忍辱仙人。
於尔所出。
无我相。
无人相。
无众生相。
无寿者相。
是故须菩提。
菩萨应离一切相。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不应住色生心。
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应生无所住心。
若心有住。
即为非住。
是故佛说菩萨心。
不应住色布施。
须菩提。
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
应如是布施。
如来所说一切诸相。
即是非相。
又说一切众生。
即非众生。
须菩提。
如来是真语者。
实语者。
如语者。
不诳语者。
不异语者。
须菩提。
如来所得法。
此法无实无虚。
须菩提。
若菩萨心住於法而行布施。
如人入暗。
则无所见。
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
如人有目。
日光明照。
见种种色。
须菩提。
当来之世。
所有善男子善女人。
能於此经受持读诵。
则为如来以佛智慧。
悉知是人。
悉见是人。
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须菩提。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
若复有人。
闻此经典。
信心不逆。
其福胜彼。
何况书写受持读诵。
为人解说。
须菩提。
以要言之。
是经有不可思议。
不可称量。
无边功德。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
为最上乘者说。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
如来悉知是人。
悉见是人。
皆得成就不可量。
不可称。
无有边。
不可思议功德。
如是人等。
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
须菩提。
若乐小法者。
著我见。
人见。
众生见。
寿者见。
则於此经。
不能听受读诵。
为人解说。
须菩提。
在在处处。
若有此经。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
当知此处。
则为是塔。
皆应恭敬。
作礼围绕。
以诸华香。
而散其处。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复次。
须菩提。
善男子善女人。
受持读诵此经。
若为人轻贱。
是人先世罪业。
应堕恶道。
以今世人轻贱故。
先世罪业。
则为消灭。
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
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
於燃灯佛前。
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
悉皆供养承事。
无空过者。
若复有人。
於后末世。
能受持读诵此经。
所得功德。
於我所供养诸佛功德分不及一。
千万亿分。
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
若善男子善女人。
於后末世。
有受持读诵此经。
所得功德。
我若具说者。
或有人闻。
心即狂乱。
狐疑不信。
须菩提。
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
果报亦不可思议。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尔时。
须菩提白佛言。
世尊。
善男子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云何应住。
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
善男子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当生如是心。
我应灭度一切众生。
灭度一切众生已。
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何以故。
须菩提。
若菩萨有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寿者相。
则非菩萨。
所以者何。
须菩提。
实无有法。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须菩提。
於意云何。
如来於燃灯佛所。
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
世尊。
如我解佛所说义。
佛於燃灯佛所。
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
须菩提。
实无有法。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
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燃灯佛则不无我授记。
汝於来世当得作佛。
号释迦牟尼。
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燃灯佛。
与我授记。
作是言。
汝於来世。
当得作佛。
号释迦牟尼。
何以故。
如来者。
即诸法如义。
若有人言。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
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於是中无实无虚。
是故去来说。
一切法皆是佛法。
须菩提。
所言一切法者。
即非一切法。
是故名为一切法。
须菩提。
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
世尊。
如来说人身长大。
即为非大身。
是名大身。
须菩提。
菩萨亦如是。
若作是言。
我当灭度无量众生。
则不名菩萨。
何以故。
须菩提。
实无有法。
名为菩萨。
是故佛说一切法。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须菩提。
若菩萨作是言。
我当庄严佛土。
是不名菩萨。
何以故。
如来说庄严佛土者。
即非庄严。
是名庄严。
须菩提。
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
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须菩提。
於意云何。
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
世尊。
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
於意云何。
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
世尊。
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
於意云何。
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
世尊。
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
於意云何。
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
世尊。
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
於意云何。
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
世尊。
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
於意云何。
如恒河中所有沙。
佛说是沙不。
如是。
世尊。
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
於意云何。
如一恒河中所有沙。
有如是沙等恒河。
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
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
世尊。
佛告须菩提。
尔所国土中。
所有众生。
所千种心。
如来悉知。
何以故。
如来说诸心。
皆为非心。
是名为心。
所以者何。
须菩提。
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须菩提。
於意云何。
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
以用布施。
是人以是因缘。
得福多不。
如是。
世尊。
此人以是因缘。
得福甚多。
须菩提。
若福德有实。
如来不说得福德多。
以福德无故。
如来说得福德多。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须菩提。
於意云何。
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
世尊。
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
何以故。
如来说具足色身。
即非具足色身。
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
於意云何。
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
世尊。
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何以故。
如来说诸相具足。
即非具足。
是名诸相具足。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须菩提。
汝勿谓如来作是念。
我当有所说法。
莫作是念。
何以故。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
即为谤佛。
不能解我所说故。
须菩提。
说法者。
无法可说。
是名说法。
尔时。
慧命须菩提白佛言。
世尊。
颇有众生。
於未来世。
闻说是法。
生信心不。
佛言。
须菩提。
彼非众生。
非不众生。
何以故。
须菩提。
众生众生者。
如来说非众生。
是名众生。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须菩提白佛言。
世尊。
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无所得耶。
佛言。
如是如是。
须菩提。
我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乃至无有少法可得。
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复次。
须菩提。
是法平等。
无有高下。
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我。
无人。
无众生。
无寿者。
修一切善法。
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
所言善法者。
如来说即非善法。
是名善法。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须菩提。
若三千大千世界中。
所有诸须弥山王。
如是等七宝聚。
有人持用布施。
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
乃至四句偈等。
受持读诵。
为他人说。
於前福德。
百分不及一。
百千万亿分。
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须菩提。
於意云何。
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
我当度众生。
须菩提。
莫作是念。
何以故。
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若有众生如来度者。
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
如来说有我者。
即非有我。
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须菩提。
凡夫者。
如来说即非凡夫。
是名凡夫。
——————————————————————法相非相分第二十六须菩提。
於意云何。
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
如是如是。
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
须菩提。
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
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
世尊。
如我解佛所说义。
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
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须菩提。
汝若汝若作是念。
如来不以具足相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
莫作是念。
如来不以具足相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
汝若作是念。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说诸法断灭。
莫作是念。
何以故。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於法不说断灭相。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须菩提。
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
持用布施。
若复有人。
知一切法无我。
得成於忍。
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何以故。
须菩提。
以诸菩萨。
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
世尊。
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
菩萨所作福德。
不应贪著。
是故说不受福德。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须菩提。
所有人言。
如来若来若去。
若坐若卧。
是人不解我所说义。
何以故。
如来者。
无所从来。
亦无所去。
故名如来。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须菩提。
若善男子善女人。
以三千大千世界。
碎为微尘。
於意云何。
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
甚多。
世尊。
何以故。
若是微尘众实有者。
佛即不说是微尘众。
所以者何。
佛说微尘众。
即非微尘众。
是名微尘众。
世尊。
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
即非世界。
是名世界。
何以故。
若世界实有者。
即是一合相。
如来说一合相。
即非一合相。
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
一合相者。
即是不可说。
但凡夫之人。
贪著其事。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须菩提。
若人言。
佛说我见。
人见。
众生见。
寿者见。
须菩提。
於意云何。
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不也。
世尊。
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何以故。
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於一切法。
应如是知。
如是见。
如是信解。
不生法相。
须菩提。
所言法相者。
如来说即非法相。
是名法相。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须菩提。
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
持用布施。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
持於此经。
乃至四句偈等。
受持读诵。
为人演说。
其福胜彼。
云何为人演说。
不取於相。
如如不动。
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
长老须菩提。
及诸比丘。
比丘尼。
优婆塞。
优婆夷。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
闻佛所说。
皆大欢喜。
信受奉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无尽藏真言南无薄伽珐谛。
般唎若。
波罗蜜多曳。
怛侄他。
唵(om)。
纥(He)唎。
地唎。
室唎。
戍(Shu)噜知。
三蜜栗知。
佛社曳娑诃。
——————————————————————金刚心真言唵(om)。
乌伦尼娑婆诃。
——————————————————————补阙真言南无喝啰(La)怛那(Nou)哆啰夜耶。
佉啰佉啰。
俱住俱住。
牟啰牟啰虎啰。
吽。
贺贺。
苏怛耨。
吽。
婆抹耨。
娑婆诃。
——————————————————————补阙真言唵。
呼噜呼噜。
社曳沐契。
娑诃。
——————————————————————普回向真言唵。
娑牟啰。
娑牟啰。
弥牟曩(Na)萨佛诃。
摩诃斫(Zhuo)迦罗嚩(Wa)吽。
——————————————————————金刚赞断疑生信。
绝相超宗。
顿忘人法解真空。
般若味重重。
四句融通。
福德欢无穷。
南无祇园会上佛菩萨(三称)——————————————————————《心经》南无观世音菩萨(三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南无大行普贤菩萨,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琉璃光佛,南无阿弥陀佛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消业障,积功德,增福报,开智慧,) ——————————————————————
金刚经为什么我念金刚经念不进去记不住呢
专心一点,或者可以试试其他佛经,佛经也不仅仅只有金刚经
《金刚经》全文
金刚经全文提示:本站收录有中国文化全部经典如:《佛教经典》,《道家经典》,《儒家经典》,及一代宗师《南怀瑾老师的著作》,欢迎你常来访问
《金刚经》金刚经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
祗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
食时。
著衣持钵。
入舍卫大城乞食。
于其城中。
次第乞已。
还至本处。
饭食讫。
收衣钵。
洗足已。
敷座而坐。
金刚经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时长老须菩提。
在大众中。
即从座起。
偏袒右肩。
右膝着地。
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世尊。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
善哉善哉。
须菩提。
如汝所说。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善付嘱诸菩萨。
汝今谛听。
当为汝说。
善男子。
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
世尊。
愿乐欲闻。
金刚经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佛告须菩提。
诸菩萨摩诃萨。
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若卵生。
若胎生。
若湿生。
若化生。
若有色。
若无色。
若有想。
若无想。
若非有想。
非无想。
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何以故。
须菩提。
若菩萨有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寿者相。
即非菩萨。
须菩提白佛言。
世尊。
颇有众生。
得闻如是言说章句。
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
莫作是说。
如来灭后。
后五百岁。
有持戒修福者。
于此章句。
能生信心。
以此为实。
金刚经一天念几遍
沈家桢 著----《金刚经》的功德 《金刚经中国是很普及的佛教经典,是纪录释迦牟尼他的大弟子须菩提问答对话的一部经。
读诵这部经的人很多,可是我们往往念过就算了,正和念佛一样,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又有几个人心里存著阿弥陀佛普度众生不可思议的无边功德
我想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如果心中能念念不忘阿弥陀佛普渡众生的不可思议无边功德,一定更能和阿弥陀佛相应,也更容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念佛如此,念经也如此,所以如果我们念《金刚经》时,能心中念念不忘《金刚经》的功德,一定更能和佛在《金刚经》里讲的道理相应,更能得到好处。
「《金刚经》的功德」这个题目,说得完整一点,应该是「受持《金刚经》的功德」。
所谓「受持」,「受」就是接受,「受」比了解要更进一步,换句话说,了解了一个道理,生起了信心,所以诚心接受,这是「受」的意义。
「持」是「持久」的意思,就是懂得道理之后,在心中念念不忘,且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上。
所以受持《金刚经》,简单的说,就是明白了解《金刚经》的道理,有了信心,诚心接受,而且忆念不忘,能用在日常生活上,这样才可以叫「受持」。
这样的受持读诵,或为他人解说,并不一定要全部的经文,经中一再地说「乃至四句偈等」,就是指,即使是一小段,几句经文,就已是功德大得难以想像了。
佛是一位非常细心、非常慈悲的老师,他担心我们的心量太小,容纳不了大法,不肯相信受持《金刚经》有这么大的功德,所以他特别在经中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
」「我若具说者」就是说,我如果将这种功德统统讲出来,或者有人听了,心里会起狂乱,狐疑不信,甚至生起毁谤,造意业、口业,这样反而害了这个人,所以佛说,我实在还没有将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在《金刚经》里统统讲出来哩
那么,佛在《金刚经》里已经讲出来的功德、福德,究竟有多少
佛用了好几种譬喻说明。
首先拿布施七宝的福德来比较。
「七宝」简单的说,就是金银珍宝。
「布施」就是帮助他人。
「七宝布施」是拿金银珍宝来帮助他人。
在《金刚经》中,佛问须菩提,如果有人拿了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这个福德大不大呀
三千大千世界是很多很多的世界,好比现在的天文学家说的「银河系里有很多很多的星球」。
你想若以装满了这许多世界的珍宝来帮助人,这样的福德大不大呀
须菩提说:「很大,世尊。
」佛又说:倘若另外有一个人,他受持《金刚经》,甚至只拿一小段,或几句经文,解释给别人听,这个人的福德,要比前面那个人用七宝去帮助别人的福德更大,这已是大得不可想像了,可是这还只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而已。
再看经文,佛用恒河的沙做比喻,恒河是印度的一条大河,河中的沙很细,是出名的多沙的河。
佛说如果我们有像恒河沙那么多的恒河,再把这许多恒河的沙加起来,这么大的数目,如果装满了这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你说福德大不大呀
须菩提说:那真是大得无可比喻了。
可是佛又说,倘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希望各位听到这里,不要怀疑不信,心即狂乱,因为佛是不说谎话的。
各位请想一想,佛如果将福德说得小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又何必骗我们
所以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实在是非常大的。
不仅如上所说,在《金刚经》的最后一段,佛用无量阿僧只世界来比较。
「阿僧只」是印度梵文「无数」之意。
换句话说,是拿无量无数的世界的金银珍宝来助人,这样的福德,还不及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等为人演说的福德。
佛在《金刚经》里又说,他从前还未成佛,在然灯佛给他授记之前,他曾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的佛,没有漏失过一位。
照理来说,他供养了这么多的佛,其功德应该是大得无法想像,可是佛说,他供养了这么多佛的功德,还不及在末法时代,能够受持《金刚经》所得的功德大。
各位听到这里,千万不要心即狂乱,狐疑不信,佛就是担心我们的心量太小,不肯相信,而错失良机,所以在《金刚经》里,非常恳切地说:「须菩提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佛以他自己亲证的经验,知道《金刚经》的功德是这么大,他殷切地希望我们这些后世凡夫,能用最小的精力,获得最大的功德,不要浪费宝贵难得的人身,不要走修行的冤枉路,所以一再的强调《金刚经》的福报功德。
其实《金刚经》的福德,还不止如此哩
佛又以用身命来布施的福德和受持《金刚经》的福德做一比较。
佛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 佛又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早上以恒河沙数一样的身命行布施,中午又以像恒河沙数一样的身命行布施,晚上也以像恒河沙数一样的身命行布施,如此不断地布施了无量百千万亿劫,而他所得到的功德,还不及另外一个人,他一听到《金刚经》,就生起信心,并且相信《金刚经》的道理所得的功德多,更何况他相信了后又能书写,能念,能受持,能为他人解释。
所以佛做了一结论,他说:「须菩提
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 《金刚经》是佛在般若法会上讲的。
般若是佛亲证的空性体验,是不著行相的教理,可是佛在《金刚经》中,这样一再强调受持解说《金刚经》的福德功德,我希望各位能细心体会其中的含义。
下面我为各位讲一个「罗汉托空钵」的故事,来结束这段「《金刚经》的功德」。
从前印度有一个罗汉,这个罗汉依印度的规矩,每天都要出去托钵,就是拿个大碗,沿街去讨东西吃。
这天,他走了很多的路还未讨到东西,钵里还是空空的,他走到王宫的门口,看见一只大象,满身挂满了珍珠璎珞,显然已吃得饱饱地,站在王宫的门口。
罗汉看了这只象,不禁心生感叹,他说:「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
」他说我往世只注重修智慧,研究经典,但没有去修福德,所以虽然成了阿罗汉,却因没福报,所以今天没人供养我,我的钵里还是空空的。
这只大象,他往世只晓得修福,没修智慧,所以今世是只象。
可是他福报大,养在王宫里,吃得饱饱的,满身都挂满了璎珞珍宝,可是终究是只呆象。
由此看来「福慧双修」实在十分重要,而受持《金刚经》,不但可以开智慧,还有不可思议的福德。
为什么念完金刚经会感觉心情不好,运气也不好
念完了,要回向。
回向十法界一切众生,见佛闻法,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回向你无始劫以来一切的冤亲债主,愿他们蒙佛接引,往生极乐
打个比方:念经是种粮,回向是归仓。
种出的粮食不收回仓库,就浪费了。
供参考,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