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的感言
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哪些意见建议
中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礼民族的传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
礼仪是规一个人日常的生活行为,是个人素质和修养的体现。
从上小学至今,已将近五周年,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我在各个方面得到了锻炼,取得了很多好成绩。
尤其在文明礼仪方面,学到待人接物的礼仪规范,养成谦和礼让,礼貌待人的文明好习惯。
身为班长的我,每周一升旗仪式时,我精神饱满,肃然而敬,随着旋律高唱国歌,当我成为一名护旗手的时候,更激励我对祖国的热爱
我兴趣爱好比较广泛,不管在任何场合,我都以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严格要求自己。
课堂上,我认真听讲,踊跃发言。
班级每期的板报制作,积极参加,突出中心主题,和同学们一起互相学习,使用文明语言。
我成为一名纠察队员时,更加注重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主动问好;不随地吐痰;不随便扔纸屑,以身作则,在同学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大胆纠正同学中不文明的行为,去年获得学校优秀纠察队员的称号。
、 四年级到教育系统劳动基地,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个人被评为积极分子,在文明宿舍评比中,我荣获三连冠文明宿舍长称号。
几年来我班多次获得文明班级的“流动红旗”。
在运动场和一些开放性的公园,爱护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
在学校我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每学期都荣获学校综合素质“成功奖”。
在学校、社区、家里,一声问候,一个微笑,都给人带来春天般的温暖。
主动帮忙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这一次教育局倡议的“小手拉大手,创卫一起走”的活动中,主动清理公共场合的卫生,带动了周边的一些人参与,维护家庭周边的环境;健康上网,使用文明语言。
作为一个文明礼仪的小使者,我不断完善自我。
良好的文明礼仪,促使我身心健康向上,增强我的自信能力,提高我的亲和力。
文明无处不在,它就在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中。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成为一名文明礼仪小使者,是我的光荣,我感在自豪,它将鞭策我,在以后人生的道路上,微笑面对生活
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感想怎么写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要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他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青少年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行为的重要场所。
因此,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文明习惯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手段之一,也是创建良好校风、构建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
一、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因此,提高青少年的国民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要提高每个人的国民素质,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下一代,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不仅使学生学会求知,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
在学生的整体素质中,道德素质居于重要地位。
而加强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石,也是加强学校德育的重要切入口。
文明习惯的培养和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种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
文明习惯是决定一个人是否具备高雅的品质以及能否对社会产生积极作用的重要因素。
它需要仪表、气质、行为、语言等方面的规范性养成教育、纪律教育、艰苦创业、勤俭节约教育、人道主义教育等。
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使学生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文明素养。
二、青少年的文明素质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础近年来,我市的教育水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义务教育各项指标保持全省先进水平。
但是高素质人才仍然与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因此,积极实施“英才教育”已成当务之急。
而学生的文明素质乃是高素质人才的基础。
可以说,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这关系到他一生是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代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着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好等特点。
生活能力差表现为:宿舍卫生差。
走进学生宿舍,一片混乱,有的难于下脚,有的分辨不出哪些是垃圾,哪些是有用的东西;动手能力差。
有的学生自己不会洗衣服,把脏衣服在假期时背回家让父母去洗。
生活习惯不好表现为:就寝时间随意性强,有的早晨不愿起床,晚上不愿入睡,不但影响自己,而且影响其他人。
饮食习惯不好,食堂里倒掉的饭菜多,随意花钱现象严重,某些学生有吸烟酗酒现象。
所以,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养成教育,使他们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塑造学生具有独立生活能力、意志坚强、具有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完美人格。
这样,为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当前青少年文明习惯的现状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期,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者举世瞩目的改革。
在此过程中,人们的思想也被推入一个动态的发展阶段,人们的行为方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非规范性。
中学生作为思想敏感、行为可塑的知识性青少年群体,他们尚未健全的身心也受到很大冲击。
诸如爱惜粮食,打饭排队,爱护公物,语言文明,保持良好卫生等基础性文明行为,本是中学生应该身体力行的,但是如今不少中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意识和行为减弱了,在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中,不少人缺乏起码的文明礼仪,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德滑坡。
一些人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会礼让,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懂怎样称呼他人,甚至随心所欲,满口粗言烂语;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惟我独尊,为所欲为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我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不但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礼仪之邦”的美称,会不会断送在当今的青少年手中。
由此可见,在青少年学生中,深入开展文明习惯教育,重塑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新形象,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是十分必要和非常重要的。
这种基础文明滞后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究其原因有来自社会来自生活的,但更多的是居于教育自身。
多年来学校只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培养,致使学生的文明习惯很差。
四、青少年文明习惯的培养途径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四有新人”主张充分显明了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一方面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另一方面还要靠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一系列环境中,通过科学管理,严格要求来完成。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是养成教育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主渠道。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学生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基础文明等问题的监督和管理,在参与中受到教育,杜绝一切不文明行为。
同时文明习惯的培养也应该从小事做起,坚持多形式、多渠道的正面教育。
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明白做文明学生的准则。
在校园内设立文明、礼仪标语牌,起到宣传警醒的作用。
利用每周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弘扬学生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在学生中提倡讲普通话,写规范字,使用校园文明礼貌用语,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
加强对学生仪容仪表的检查,使学生养成文明装扮的习惯,体现学生的自然美和青春美,形成朴素的生活作风。
教育学生不随地吐痰,不随意乱扔垃圾。
教育学生尊敬师长,见面时主动问候。
食堂购菜自觉排队,文明就餐,并利用每天三餐进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使学生知道“一粟一粒,当思来之不易”,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文明素质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因此,大力开展中小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把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作为中小学德育的基础性工作,持之以恒的开展下去,把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与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文明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建立文明和谐的校风,使学校成为青少年学生的精神家园,从而推动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