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作者对刘氏父子的感情的句子

03-10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第1句】: 《出师表》中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 )一年矣!(刘备的知遇之恩)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刘备知人善任)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向后主表态)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希望后主自重)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临别感慨)

【第2句】: 《出师表》中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 )一年矣!(刘备的知遇之恩)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刘备知人善任)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向后主表态)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希望后主自重)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临别感慨)。

【第3句】: 出师表练习题表达了作者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

对刘备的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这句话包含着创业维艰的思想,也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忠贞不贰的感情,愿和他患难与共 ,效忠刘备父子。从字面上看,这句说的是建安十三年曹刘长坂坡之战,当时刘备几乎全军覆没,但实际上也可视为诸葛亮追随刘备创业全过程的概括 感情是极为深沉的。

对刘禅的是: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诸葛亮对刘备的知遇之恩是铭记在心的,他把北上伐魏,统一中原视为自己报恩的最好方式。这句话是用假设口气说的,即假设伐魏失败,那就是辜负了刘备的深恩就必须治罪,其中包含着一种极深的感恩图报的感情。

如果说可以填写两个的话就两个都写。如果只要求填写一个的话就写“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第4句】:

【第1句】:亲贤臣远小人【第2句】:对蜀汉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3句】:那个时代特有的产物,知识分子纵使学富五车,如果不是卖与帝王家,他的人生抱负就不能实现,诸葛亮一直自比管仲,虽然隐居,实际上是等明主欣赏自己,而这时刘备三顾茅庐,对他恭敬有加,也非常信任他,他当然要报知遇之恩,竭尽全力,辅佐刘氏父子.在一定的时代是有积极意义的.【第4句】:先主与我探讨汉灭亡的原因,先主三顾茅庐【第5句】:有【第6句】:先主的知遇之恩这不是谏文,是表,表的特点是向君主奏事陈情,主要是陈情,表忠心,怕他一旦离开刘禅,刘禅会对他不信任,而不能北伐。

【第5句】: 【要关于出师表的题】

《出师表》综合练习题 来源:web 编辑:admin 日期:2009-12-8 20:23:56 点击: 0 进入论坛 进入博客一、填空题【第1句】:本文作者是三国时期的————,这篇文章是他写给————的.【第2句】: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对联中“两表”指的是————————,“一对”指的是————.【第3句】:表:————————————————————.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第1句】: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第2句】:后值倾覆 ( )【第3句】: (1)猥自枉屈 (2)以咨善道 (3)以彰其咎 (4) 以光先帝遗德 (5) 以光先帝遗德 (6)亲贤臣,远小人 (7)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8) 临表涕零 【第4句】:①臣本布衣(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遂许先产以驱驰( ) ④深入不毛( )⑤恐托付不效( ) ⑥以伤先帝之明( )⑦故五月渡庐 ⑧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⑨可计日而待也 ⑩由是感激( )( )【第5句】:①躬耕于南阳( )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 ③ 至于斟酌损益( )( ) ④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⑤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⑦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⑧悉以咨之 ⑨夙夜优叹【第6句】:①裨补阙漏:____②优劣得所_______③开张圣听_______④引喻失义________【第7句】:(1)猥自枉屈 (2)以咨善道 (3)以彰其咎 (4)此臣所以三、翻译下列句子【第1句】: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第2句】: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第3句】:先帝不以臣卑鄙 【第4句】: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第5句】: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第6句】: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第7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第8句】: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第9句】: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第10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第11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第12句】: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第13句】: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第14句】: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第15句】: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6此悉贞良死节之臣17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18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19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20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21遂许先帝以驱驰.2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3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24侍卫之臣不懈于内25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26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四、简答题【第1句】:第一段话作者分析了当时蜀汉所处的形势,既指出了不利的客观条件,又指出了有利的主观条件,并提出_____________的建议.作者认为如果不这样做的后果是___________.【第2句】:第①段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应该_______________,不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第3句】:第6段文字着重记叙了刘备______________和诸葛亮_____________两件事. 【第4句】:第5段中写道:“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第5句】:第7段文字中,表明出师条件已具备的语句是: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第6句】:第5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________(填四个字)的建议.【第7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加点的“此”指哪两件事?【第8句】:“先帝之殊遇”体现在哪里?请把它归纳出来.答:______________【第9句】:请从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答:____________【第10句】: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运筹帷幄,指挥若定,请结合《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用短语写出他所指挥的两个战例【第11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第12句】: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3句】: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两点即可)答:___________________【第14句】: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第15句】:“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_______【第16句】: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答:_______________【第17句】:第6-7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 ————————、——————————和“临崩寄大事”.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第18句】: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其中的一条,并就这条建议谈谈今天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第19句】:从选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20诸葛亮出师北伐的。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