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孝为根本后的感言

07-29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关于孝的感想

我觉得今人的孝大多体现在物质方面,而在精神方面却是极少的一方面,现代的人大都喜欢过着独立的生活,他们追求自由,不喜欢被约束,强调要有自我的空间,所以他们大多都不会与自己的父母同住,只会给他们物质上的满足.另一方面,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竞争无所不在,他们为了工作忙碌,为了成功拼搏,为了爱情烦恼,为了朋友奔波,……他们充满了压力,他们已没有精力去与自己的父母沟通,去了解他们精神的需求。

这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呢

这又能埋怨谁呢

我也说不清楚,只希望每个人多能给父母多一点关心,那怕是一声问候,一通电话,一个关怀的眼神,一次心灵的沟通。

读百孝篇的感受

最近我正在看的一本书名字叫作《母慈子孝》,书中介绍的是一位在外国大学任教的钟茂森教授和他的母亲赵良玉女士两个人关于“纯净纯善和-谐世界”的系列讲座的内容。

是这母-子二人三十年家庭教育施教与受教的心得报告。

内容丰富、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使读者无不深感受用。

特别是在家庭问题层出不穷,以及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意义尤为深远。

书中所提到的母亲赵良玉女士提出了“我们坚信:优秀是教出来的,而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教师!我们牢记:要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吸取精华,而从《弟-子规》做起!”的思想。

  我很庆幸我们学校在养成教育方面特别是育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儿子从上学前班起就开始背诵“三字经”,上了小学又开始背诵“古诗”、“蒙学”、“论语”、“弟-子规”等等,从小就接触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虽然可能现在他不完全懂得这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但这些都是对孩子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推动作用的好东西。

在这一点上我要从作为一名学生家长的角度对学校及校领导们致以深深的、崇高的敬意,这完全可以看作是行善积德的好事啊!

百善孝为先的感悟与启发

“百善孝为先”这一句出自清人--王永彬《围炉夜话》的文章之中。

因为是根本的道理,根本的人伦,根本的共识,所以数千字的《围炉夜话》,抵不过这一句“百善孝为先”的名声。

为何以孝为百善之先

其实正因这句话说到了“根本”处,所以放之四海而皆准。

何只百善,千行万念,无不以此为先。

这又为何

因没有孝,没有根本,就没有人类传承。

为人子女当孝,为人父母当慈。

父母养子女叫做“养”,子女养父母也叫做“养”。

前者抚养成人,后者赡养终老。

这叫天经地义(天经地义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

如何叫天经地义

人栽果树,此树领受天地雨水日光,必然开花结果。

就算是“人参果树”那样精贵的树种,也要三万年一开花,三万年一结果。

没有受人滋养而不报答的天地道理,这就是天经地义。

一个人如果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还指望他会对别人付出真心吗

二十四孝图的阅读感想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朝花夕拾》中有一篇叫《二十四孝图》的文章,给我印象十分深刻,颇有感受。

文章讲的是作者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但其中的“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尝粪忧心”令人发指。

先说说那个郭巨埋儿吧。

说是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

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

”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坑要埋。

兴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

郭巨虽有孝心,但杀儿之举,却有违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本观念。

看似大孝,其实是残忍。

古有为求神为父母治病舍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为父母治病献五脏的,极少有为父母去杀人的。

为了节约粮食,就想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杀了,一则有违老母爱孙之心,二则陷老母于不仁。

所以后来有人把这种孝举,称为“愚孝。

“随便一翻《二十四孝图》,这样的字眼映入眼帘:“卖身葬父”、“埋儿奉母”、“哭竹生笋”。

“刻木事亲”、“埋儿奉母”让人感到冷酷无情;“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哭竹生笋”迷信思想严重;“尝粪忧心”则让人恶心。

孝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

读纯孝之报的感悟

百善孝为先 提倡孝行自然是正面的影响 人成长过程中分为不同的阶段 从小到大父母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 父母日渐步入晚年 儿女理所应当 也是义不容辞应该孝敬父母 赡养父母

请根据世说新语中的纯孝之报写一句富有文采的读后感言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孝顺我们的父母,有付出,一定就会有回报。

我们孝顺了父母,上苍也会感动,我们的孝心,一定也会和陈遗一样得到回报

请根据世说新语中的纯孝之报写一句富有文采的读后感言

纯孝乃得活命之报

德行第一之四十五、纯孝之报(原文)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郡即日便征。

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战于沪渎,败。

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

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译)吴郡的陈遗,在家里十分孝顺父母,他妈妈喜欢吃锅巴,陈遗在任吴郡主薄的时候,总是带着一个袋子,每次煮饭,就把锅巴收集在口袋里,回家时送给母亲。

后来遇上孙恩攻打吴郡,袁山松当日带兵出征,此时陈遗已经收集了好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就带上随军出发了。

沪渎一仗,官军大败逃溃,跑到了山里,很多人都饿死了,惟独陈遗因为有锅巴得以活了下来。

人们认为这是他笃行孝道的报答。

纯孝乃得活命之报

中国古代24孝的感想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百行以孝为先,24孝的故事就是向人们表达孝的深层意义。

24孝里面的每一个故事,有的看了很感动,有的看了却让我们深思。

因为里面不泛存在愚孝。

只懂得孝敬父母,却忘记了道理。

在现今社会,24孝仍然值得推广,但是,我们应该懂理懂孝才行。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