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的转化感言

07-18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后进生会议听后感300 怎么写 要写一篇文章200~300 明天就要交 知道的可以帮帮忙吗

一、首先简述时间地点、主办方、参加人员、会议主题、你以什么身份参加会议等。

二、简述会议分析后进生在班级比例、成绩状况、问题原因、解决办法。

特别是后进生中存在的优点、特长、转化因素、进步动向等。

三、如果你以后进生的身份参加会议,重点写感想:感到压力与动力并存,紧迫感增强,如何去修正学习态度,改变学习方法,强化听课方式,提高学习成绩等。

如果是家长,则以会议精神为指导,改善家教方法,监督孩子的学习方法和进度,营造良品家庭氛围,积极为孩子的学习进步创造外因条件等。

供参考如可行请釆纳

如何转化差生

差生,国外通称“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

按国际上通行说法,差生是指由于一些因素,生理上有缺陷,性格上有缺陷,基础差,学习方式习惯不良等等造成学业成绩不良,并且思想品德不好,对班级有危害的学生。

现常用一词“后进生”,这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学习、纪律等方面表现落后和缺点较多的学生。

如何看待差生,我认为差等生和优秀生是相比较而言的。

差等生通常是那些在品德或学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

他们在班级中为数不多,但因经常犯错误或学习落后,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尤其是品德、学习都是很差的学生,他们为数虽少,但能量不小,有一定的破坏性。

因此,班主任要特别注意和了解他们的特点,以及差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差生转化工作。

一、倾注温暖,以爱为先教师对差生的热爱是做好转化工作的根本。

一般来说,老师对差生是不喜欢的,甚至讨厌。

因此,老师和差生之间就筑起一道无形的墙。

特别是班主任如果从感情上对这样的学生嫌弃的话,在教育时必然是批评多,耐心说服少;责怪多,关心爱护少。

这样的学生因受批评多,他本能的有一种戒心,就会加速他们向坏的方面发展。

这些差生是受了病虫害的花朵;像久患重病急待医治的孩子,应当受到加倍的精心护理和治疗,对他们播下爱的种子。

一般学生需要爱,差生就更需要温暖和爱。

倘若受到老师的温暖、体贴和疼爱,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好像从老师那里吸取了无尽的乳汁和力量。

这种感情力量无比,这是转化差生的根本所在。

二、多种形式,交流感情1.班主任要对差生进行思想教育。

实践证明,一些差等生之所以放任自由,没有上进心,甚至于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关键是他们在思想上认识和看待问题的观点不正确,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情感上近乎完全失去信心,对学习的重要性不明了。

对此,班主任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症下药,因人而宜,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

第一、消除自卑心理。

部分差等生一般有较重的自卑心理,他们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特别是和成绩好的学生在一起,就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但同时又有很强的自尊心,对老师当面批评或指责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

因此,班主任不能歧视学生,要一视同仁,也不能因其犯错误就大发雷霆,“一棍子打死”;更不能听之任之,放弃不管,这样只能使他们走“下坡路”。

应该让他们明白自己并不笨,不必存有心理负担,落后只是暂时的。

对这些学生还要注重其自尊心的培养,让他们受伤的心灵得到老师的抚慰。

为了彻底改变他们,可以讲一些名人轶事,如何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克服种种坏习惯、坏毛病,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消除他们自卑心理,重新燃起希望之光。

第二、在情感上接近他们,适当运用表扬艺术。

应该承认差生有上进求好的愿望,但缺乏毅力和自制力。

在进步的过程中往往经不住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出现反复。

班主任做差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就要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

如针对差生经常犯错误,自尊心强的特点,班主任要从情感上主动接近他们给他们以关怀和爱护,认为老师对自己充分重视,并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再如,平时上课,老师有意识的让他们帮助老师拿小黑板、作业本等,从而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心理变化,融洽师生情感。

无可否认差生最需要教师的爱,最渴望老师的信任与表扬。

当他们在学习上、思想上稍有进步,教师就鼓励;作业如果有进步就批上“很有进步”等字样,下次作业就有好转。

2.发现积极因素,激励其上进。

首先,用差生自己的“闪光点”照亮其前进的道路。

差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自身都有一些可贵的优点,只不过教师没有及时发现。

教师就是要尽力寻找差生身上的优点,即“闪光点”,让他们自己的优点照亮其前进的路。

如某同学成绩很差,老师多次批评也没有效果,但此生是非正式小群体的“头目”,一些调皮鬼特爱听他的指挥。

还有,在劳动中只要是重活,他一定身先士卒抢着去干。

对此,班主任就要肯定其“闪光点”,引导其走上正途。

教师要对其劳动积极性和团结同学的能力给以充分肯定,在班级中肯定他肯于吃苦的精神,并且让他在班级中负一定的责任,这样他得到老师的重视,就会增强上进的信心。

其次,耐心辅导差生,教差生学会学习。

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学习。

班主任转变差生要在发展上下工夫,加强学法指导,教他们学会学习。

教师可以利用课外的时间给他们补课,指导改进学习方法,帮助提高学习成绩。

在做差生的转化工作中,除了尊重、爱护,处处让他们在实际体验中感受到爱的温暖外。

还应借助各种形式,利用一切机会同他们交流感情:

【第1句】:经常和家长谈心,了解他们的各种情况,在征求意见中交流感情。

【第2句】: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施展他们的长处,让他感觉到别人对他的信任感。

【第3句】:让他们给班主任写封信,谈感想,提意见,从言谈书信中交流感情。

三、将心比心,循循善诱,不怕反复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应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轮的心灵。

”在这里,谁有细心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

因此,对差生的教育必须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精神。

差生犯错误是难免的,老师批评也是必需的。

但是,如果不注意方式,任性解气的狠训一通。

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会激起他们的逆反情绪。

因此,我们在批评学生前总是将心比心地分析一下学生的心理,习惯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选择批评的角度和时机,诱导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

实践证明,只有尊重学生,消除了他们的逆反情绪,学生才能口服心服地接受批评、改正错误。

通过思想教育,差生有了转变还要跟你观察注意反复。

初变期,多表扬,多鼓励,使他们明确目标,端正态度。

波动期,多谈心,多辅导,帮助他们辨别是非,改正错误。

巩固期,多正面引导,倾注温暖。

稳定期,多树典型,多找成绩,多肯定。

☆第二部分在日常的教学中,为了提高班级的平均分,我们老师都会把很多精力放在学习起来有困难的学生身上,而往往忽略了一些有特长的同学。

这些有特长的优等生,即使教师把教学内容“滴水不漏”地传授给他,而不再给他以新的“营养”,他还是感到不满足的。

久而久之,对学习兴趣减退,能力下降,就埋没了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多为这类学生“充电”,认真做好辅导工作,使这些特长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再得到提高。

根据我的体会,在培养“优生”的问题上,应注意以下几点:一、严格要求,耐心教育。

教师对这类优生的辅导要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切实抓紧抓好,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能急于求成,避免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所以教师必须耐心地反复地抓好辅导工作。

二、既抓知识,又抓能力。

优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一般都比较好。

因此,我认为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只要语文素养提高了,即使碰到灵活的数学题目,他们也能凭着自己的语文能力来解决。

只有这样,他们的语文和数学成绩才会真的有所提高。

如何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呢

主要的做法有:指导学生出墙报、编手抄报;办小型展览、组织学习成果汇报会、读书笔记展评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写研究性小论文。

当小老师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帮老师出复习题;收集自己的优秀习作,整理汇编成习作集。

介绍优秀的、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让他们在课外阅读,坚持天天写读书笔记等。

这些活动对普通的学生而言,有些活动完成起来就比较困难,但对于优等生,无疑是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平台。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说得形象些,对优生,我们既要“输血”,又要提高他们的“造血功能”。

三、切实提高优生的写作能力。

我们都知道要取得优异的语文成绩,作文分一定要高。

除了在作文课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外,对于优生,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写随笔,随时记下观察中的发现,思维中的火花,读书中的感受,生活中的体验。

为此长期坚持,不仅对作文,对学习语文,而且对学好其它课程,乃至终生学习、一生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加强课内辅导。

由于师生在课内接触时间比课外多,辅导效果也比课外好,因此培优工作,应以课内为主,课外为辅。

如果把小学生留下来往往情绪不好,所以教师在班级授课当中,应注意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

如课堂提问,对于有探究性、思考性的问题,应把机会给优生;课堂中要适时地出一些开放性的习题,发展学生的思维,不满足于课本答案,不满足于唯一的答案,培养发散思维及创新能力。

五、家校配合。

教师还应多做深入细致的家访工作,争取家长的协助配合,改善、优化学习环境,教育和鼓励这些优生勇于探索、勇于挑战。

六、教育学生要有互相竞争的意识。

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开展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共同讨论交流。

另外,班级中,学校中还应定期举行“语文知识竞赛”、“阅读竞赛”、“数学竞赛”等,鼓励这些优生踊跃参加。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心得体会300~400字

通过认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使我对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未成年人有哪些权益受到国家的保护、当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有了一定的了解。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专门法律,它具体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指导思想、保护内容、保护工作的原则,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予以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方法与内容,以及各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法律责任,是一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基本法。

它的颁布和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视和关怀,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优化少年儿童成长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未成年人处于身心发育的特殊阶段,决定了其始终处于一种被抚养、被监护、被教育、被保护的地位。

在生活中,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常常受到监护人、教师及其他成年人的侵犯,严重伤害了未成年人的人格和自尊心。

如:在一些学校里,侵犯学生权利、伤害学生自尊心的现象时有发生,或多或少存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

如有时罚站,有时一个学生违纪全班同学挨批,优待尖子生,有时对后进生态度粗劣等.这些做法不仅违背了有关法律的规定,严重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我们教师要全面准确地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杜绝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应该让他们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

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则十分必要。

如何当好班主任心得体会3篇

不知道您是家长还是老师.以下是我个人的看法,提供给您做参考,说得不好还请多包涵. 学习基础差,因然得在基础上下功夫,可以用一年,两年的时间,认真的解决他的基础问题,这时父母和老师都得很用心.首先引导他立志.人贵立志,在引以正确的学习方法,往往会得到很好的效果.弟子规里讲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这是教我们立志.立志也就是扩充他的心量,古德云心量越大,福气越大,成就越大,立志的过程也就是教他的过程,人所以不立志,就不懂理,人如果能懂得自己能通过努力,学习成绩能提高,能成圣成贤,固然不会自甘堕落.实在讲学不好的人就是不明此理,嘴上说,明白了,但心理还是不明白,不明白什么?不明白是什么原因造成自己成绩不好,不明白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才会使成绩不好,我们看,成绩好的与成绩不好的,差别何在,念头而已.所以此处很关键.所以懂得此理,如能立志,定要教他念念念他的志向,把所有的念天都变成他所想要成就的事,<了凡四训>告诉我们,人不能有成就就是妄念太多,如一心向学,哪有不成功的道理?.把不能成就的习气等尽情改刷,日日改之.长时提醒自己,如此,3月,半年...必有效应.

一篇文章,帮忙写感想(几句就可以)

如何从学习态度表扬学生首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我们就必须改变自己对待学生的态度。

我们必须以非常敬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大自然的精华,是人,对孩子的敬重其实质就是对人的敬重。

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我是教育者,你是被教育者;我是知识的传授者,你是接受者”那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传统观念,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合作伙伴,引导学生一起去探究它们那些未知的领域。

教师不是拉着学生走,而是给他们指明方向,告诉他们应怎样走,应注意什么,即:让学生知道应该学什么

怎样学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学习,渴望学习。

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去探讨去品尝学习和探究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并且不断地给他们以鼓励,给他们加油。

让学生从你的表情、手势、语言等方面,不断地得到学习和探究的动力。

其次,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要从改变自己的面部表情开始做起。

什么面孔是天底下最美丽的面孔

微笑的面孔;什么面孔是学生最愿意看到的面孔

微笑的面孔;什么面孔是课堂上最有魅力的面孔

微笑的面孔。

而我们的一些教师却非常的吝啬自己的微笑,或是因为个别学生而把阴沉沉的面孔亮给所有的学生,或是因为个别学生而把无名之火发泄给所有的学生。

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那阴沉沉的面孔,那无名之火,对那些个别学生是否产生了作用尚且是一个未知数,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自己那阴沉沉的面孔,那无名之火,就如同一盆冰水,浇灭了大部分学生对我们所教的这一学科的学习热情,其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

况且我们这样做也是对大多数学生的不公平。

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次在面对我们的学生之时,都应该首先审视一下自己的面部表情,每一次走进课堂之时,都要反躬自问

“我现在的情绪如何

会对课堂教学产生什么影响

”最好能够揽镜自照,发自内心地对着自己笑一笑,把一切不良情绪都拒绝在教室之外。

用自己的好心情,用自己的微笑去影响自己学生的学习态度。

第三,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就要从一个简单的手指动作开始做起。

我们教师在面对我们的学生时,要少用食指,多用大拇指。

不要吝啬向学生伸出大拇指,向学生伸出大拇指的动作本身就是对学生的认可和赞赏,就能够使学生备受鼓舞。

相反,食指所向,不管教师的语言如何表述,都会明显的带有指责的意味。

一个简单的手指动作的改变,其深层次则意味着我们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即:赏识教育观念的确立。

第四,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就要能够容忍学生的过错和失误。

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青春萌动,成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我们一定要分清他们所犯的错误同我们成年人所犯的错误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所犯的错误只是成长过程中的错误,他们最需要的是我们教师的引导,而不是一味的指责。

我们要允许他们犯错误,教育最本质的内容就是成就人,就是塑造人,尤其是塑造人的灵魂,引导他们分清真、善、美和假、恶、丑,进而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远离假、恶、丑,亲近真、善、美。

的确,我们都喜欢品学兼优的学生,或喜欢学习好的学生,但那些品学方面,尤其是在品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关注,那才是真正的教育,而关注本身就是教育。

学校是社会的窗口,社会文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德育工作,任何社会的继承和发展都离不开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也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影响,由于法纪观念淡薄,部分学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由此产生了厌学、恨学、不学、逃学的现象较为突出,特别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受之影响,也跟着得过且过,不求上进…这些表现让家长痛心,让教师忧心。

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也是我们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后进生人们通常以学习成绩的高低,是否听话来评价学生的好坏,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片面的、不科学的看法,而应以全方面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还所谓的“差生”,“后进生”一份自尊心和自信心,找到他们身上的发光点,优点。

如何转变后进生的学习态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他们理解和信任 教师应经常给予后进生关心和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歧视、不讨厌、不排斥他们而是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鼓励,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一个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有的学生尽管学习不好,但热爱集体,对班级的管理有条不紊,能帮班主任解决后顾之忧,有的学生音乐、美术等方面有一定特长,可让他们在班上组织各项活动,把班级团结起来,有的学生能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从不迟到、早退、旷课,像这部分“差生”的举止,行为,难道不是他们的发光点吗

二、让“后进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励人。

从根本上来说,要让后进生正确认识自我,就要有机会让他们表现自我,要让他们知道“我能行”,“我还可以”,“我不错”。

在课堂上可以用一些简单至难的题型来引导他们并在课堂上给予鼓励及表扬。

从心理上来讲,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尊重及关注,只有在人格上受到尊重,爱护,才能使他们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愉快地学习,因此教师不能以分数高低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对成绩较差的学生,不在班上公布分数及排名次表。

平时应多关心他们,可找时间与他们进行交谈,帮助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增强其自信心产,使其学习进步。

三、真心对待后进生 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如何对待后进生,后进生的思想,行为转化,对班级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对学习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对后进生除了鼓励,表扬后,还要善待他们,对差生感情要投入,有的学生上课听不懂,下课又不敢问,一段时间后就放松了学习,久而久之,逐渐产生了怕学,厌学的心理,这就需要教师随时随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各项活动让他们积极参加,同时也可利用自习和业余时间给他们辅导,随时与他们谈心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发现他们的发光点马上给予表扬。

四、用正确的学习态度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无论任何学生,在任何一课及某方面都有其不足之处,教师如何帮助他们呢

首先,充分利用感觉器官,培养学生科学记忆方法,如记忆单词时,这是差生普遍存在的困难,教师在教新单词时要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各个感觉器官,使他们从读其音、观其形、释其义、明其类几方面去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而不是机械的死记硬背地去背每个单词,在理解课文时可采用归纳段落大意,背诵其关键词,关键句,必要时有整体与部分结合背诵,其次,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可帮助其制订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提出一些思考的问题及要求,这样课堂上上课时他们准备充分了,上课的思想包袱,思想压力也减轻了,课堂上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以便他们课后复习。

最后,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转化“后进生”的有效办法就是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可对他们放低要求,从基础抓起,因人而异进行个人辅导。

针对“后进生”的作业要认真批改,做得好的可在作业本上给予鼓励,激进的话语,让他们知道老师关心我们、爱护我们、重视我们,使他们在做作业方面能努力,认真的做好。

总之,我们要转化后进生,此道路是曲折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目的,必须持之以恒,不仅在学习上,而且在生活中也应关心,爱护他们,只要有多方面的努力,我认为后进生也能转变好,甚至会成为优秀生。

有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曾说过,“学习态度决定好成绩”,的确没错。

如今,每个学生的智商可以说并无什么较大的差异,可是为什么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差距会那么大呢

可以说学习态度因素占了很大的比例。

成绩好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认真、积极;而学习差的学生总是不明白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因此学习态度消极。

于是就造成了“我要读书和要我读书”的两种境况,这无疑就是态度的决定性问题。

大部分的同学都听过“成功=1%的天赋+99%的努力”名言,的确,努力是通向好成绩的必经之路,但是学习态度才是决定你成绩高度的标杆

因此,在学习的历程中,拥有良好与端正的学习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第1句】:端正态度,你在为自己学习 有些孩子之所以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关键是因为他们没有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每次家长逼着写作业时,总感觉是为了家长而学习。

以致于学习拖拖拉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学习成败的关键。

经常听到家长或老师在学生捣乱或者没有好好学习之后,教育的时候总会有这样一句话:你学习是为谁学呢

家长要不了你的,老师也要不了你的,还不都是为你自己

学习不是应付老师,不是为了家长,而是为了自己的前途。

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就是学习的价值。

生活实景: 某市实验小学有一个出了名的偏科班,也就是说如果班主任教数学的,那么这个班的数学成绩很好,如果班主任是教语文的,那么语文成绩相对就好过其他功课。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利于孩子的学习。

三年级的时候,该班主任是一位语文老师,很负责任。

她要求班上的学生每晚自己做语文的基础训练,写一些同义词、反义词或近义词。

没有具体的任务,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想写多少就写多少。

每天她都给大家批改。

记得第一次练习本发下来,上面除了纠错和规范等批改之外,还有鲜红“对勾”或者“优秀”,在同学的作业本上几乎没有孩子反感的“错叉”号。

同时,因为语文老师是班主任,语文学习好的同学自然就会受到老师的夸奖。

所以,很多孩子喜欢学习语文,以后就为了想让老师在练习本上多写几个“优秀”,想得到老师的夸奖,每天晚上写作业都写得很晚。

但是到了四年级的时候,班主任换了,英语老师张老师成了她的班主任。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给学生辅导英语时,突然接到一个国际长途,她只好暂时把孩子们放在一边。

当她与外国朋友用英语通完电话,才发现孩子们一个个张着嘴巴,睁大了眼睛望着她,射出充满羡慕的眼光。

我们的老师原来是这么棒

加上她在课堂上不断给学生讲,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英语在将来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班里涌起一股学习英语的热潮。

每天早晨,同学们向老师用英语问好

学生之间比赛看谁交谈时用的英语语句最多。

这样,很多同学又喜欢上了英语,而把语文打到了“冷宫”。

当张老师及时发现了这个班级问题后,她心里真是喜忧掺半,喜的是学生们喜欢她,喜欢她的课。

忧的是难道这就是学生的学习目的吗

学生们就是为了博得他的好感在学习

张老师注意到这样一个普遍的问题:孩子们的“好学”是在取悦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

孩子的学习居然是一种表面上的目的,多么可悲呀

为了解决这个班级的严重偏科问题,张老师特意在家长会上主持了一次讨论会,她提出一个问题让同学讨论:你在为谁学习

有的学生看到老师的眼神后,说是为老师;有的学生看到家长严厉的态势后,就说是为家长;也有一部分同学知道为别人学习是不对的。

孩子们思索着,探讨着…… 最后张老师总结说:“据我观察,大多数学生一开始都是在为老师家长学习。

我们常常发现,如果学生喜欢哪一位老师,那么他就愿意上那位老师的课,他就会认真完成这门课的作业,进而引起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我们常常听到学生们说这样一句话:‘我一点儿都不喜欢某某老师

我才不听他的课,给他完成作业呢

’听一听,学生听老师的课、完成作业完全不是为了自己的学习,而是因为心里喜欢老师,给老师一个面子。

有的学生又是为了父母学,为了得到父母的夸奖,有的为了得到他们的物质奖励……其实这些都是没有明确的目标,真正的目标是什么

是为了自己而学习

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们学习是为了将来改变我们自己的命运

” 班会之后,张老师班里的学生逐步改变了学习态度,孩子们的学习劲头上来了,目标也明确了。

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张老师带的这个班级第一次打破了偏科的问题,并且综合成绩达到了全校的第一名。

细节感言: 假如把幸福比作天堂,那么通往天堂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学习。

改变你的未来,就必须先改变你的内存。

天堂是用智慧建造的,而地狱是用愚昧铺成的。

今天,在通往天堂的路上挤满了很多孩子。

其实,好多孩子并不是自己愿意去天堂,而是父母老师的“逼迫”太多;他们不是主动的为自己创造幸福,而是被大人推着,一步一步地走。

帮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很重要。

没有正确的态度,就没有饱满的热情,十足的劲头,就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如果一个学生认为自己是为了父母而学,在父母管束稍微松懈的时候,他就会偷懒;如果一个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老师,他很可能只学那些他喜欢的老师的课程,只学那些要求严格的老师的课程。

这样,对他们的学习百害而无一利,他们会找不到真正的动力,也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以孩子们要端正为自己而学的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只有这样,才能够从学习中寻找到乐趣,才能够充满动力、信心百倍,才能够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明天

班级工作总结

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过程个社会化的过程。

如何社会化,是岗前培训最重一点。

在今天这个岗前培训班上,我我今天的这个发言不是向大家介绍什么成功经验,仅仅是站在同是大学生的角度,来谈谈个人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12年前的今天,我跟你们一样也是刚刚大学毕业,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从大学校园踏入了烟草行业的大门,从一名学生转变为一名企业的员工。

当时的心情应该跟现在的你们一样,有能在激烈竞争之中找到一份满意工作的激动和兴奋,也有想尽快踏入工作岗位用十几年来的知识积累,为企业为社会发挥贡献、创造职业价值的冲动和豪情,更有刚刚踏入社会,犹如精心饲养的动物放生大自然,进入一片陌生领地的忐忑不安和迷茫。

这种激动和兴奋、冲动和豪情、忐忑不安和迷茫,交织在一起,是一种甜蜜,也是一种苦涩。

就业的甜蜜暂且不表,单说苦涩。

说苦涩,首先是因为对即将从事的岗位和单位,知之甚少,甚至说一无所知,眼前一片迷茫、心中一团迷雾,深感空有一身学问而无用武之处,犹如狗咬刺猬、老鼠拉乌龟--无从下手。

在激动和兴奋之余,会莫名其妙的油然而生--“我是谁?”“我能做什么?”的困惑与迷茫。

说苦涩,其次是因为从大学校园到烟草企业的环境变化,让我感到很不适应,心态没有及时调整过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待人处事的方式不适应。

在学校里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称兄道弟、姐长姐短的,现在呢,对不同职务、不同单位、不同场合的人要有不同的说话方式。

二是对压力的承受不适应。

当学生时做错了事,同学和老师、学校和社会都会比较宽容,可一旦参加了工作,我们就是一个独立承担责任的人,有什么错误必须要有勇气自己来承担。

三是时间性纪律性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

上大学时,不想听的课可以不听,不想参加的活动可以不参加,落下的课程可以在考试前两周抓紧突击,还不耽误拿奖学金,有时候看哪个同学不顺眼,动不动还想跟他打一架。

参加工作后就不一样了,上下班要遵守考勤制度,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得按时完成,不遵守劳动工作纪律,轻者影响考核得分和工资待遇,重者还会受到处分,甚至有解除劳动合同、丢掉工作的风险。

四是对薪酬的不适应。

第一次拿工资,我都觉得不好意思,因为在学校里,不管是当学生会干部还是做党支部干部,做事都是没有报酬的。

现在想起来,当时的迷茫和苦涩,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大学毕业刚刚参加工作、踏入社会,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缺乏对职业和事业的了解与认知,导致不能正确处理好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一直从事全省烟草行业的劳动用工管理工作,其中一项职责就是负责大学生招聘管理工作,对大学生有着浓厚的感情,也经常了解、分析行业这么多年来新进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成长情况。

除了上述我就业初的感受之外,我认为,当前,大学生参加工作的前几年,对待工作的心理状态还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感觉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较大。

应届大学生步入社会,就意味要从学生角色向职业化角色转变的开始。

大学生刚参加工作,被人认可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刚参加工作,往往会被上级或领导指派做一些简单性、操作性、流程性的工作。

就我们行业来讲,可能会派你们到基层的基层去锻炼一两年,干一些最基础的工作,比如去分拣线分拣卷烟、给零售商户送货、去烟站种植、收购烟叶、去卷烟或烟叶仓库当保管员,甚至说是一些打杂跑腿的工作。

而我们这些应届大学生,曾经都是学校里的高才生或者说是所谓的“天之娇子”,如今却只是一名普通员工,做着简单的工作;进的是名牌大学,学的是热门专业,但却没有获得期望的薪酬和机会。

这种期望值的落差,让许多应届大学生无所适从,无法安心工作,尤其看到本单位的部分领导干部或者中层干部,无论是学历还是能力上都跟自己无法相比的时候,这种心理的落差更大。

这种心理的落差将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心态浮躁,无法看见自己的前途,越加对未来迷茫,感觉自己郁郁不得志,最后走向破罐破摔,甚至跳槽的边缘。

二是急于求成,遭受挫折后不能承受压力。

应届大学生一方面对于工作急于求成,另一方面,遭受挫折后,心理负荷较大,无法承担工作压力。

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知识非常有限,很多书本知识由于教育的滞后性,在工作中已经过时,很多工作知识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锻炼和提高。

因此,应届大学生真正参加工作之后,还需要摆正心态,放下架子,重新去学习,以使自己胜任现有工作。

而且,在工作中的任何过失和错误都有可能造成本单位的经济损失,所以任何小小的失误也难免招致同事或上级的批评后者斥责,难以承受压力。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释放或者化解,就可能转化成对企业或同事的抱怨,无法使自己在技能上提高,无法融入集体,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造成心理失衡的现象更加严重。

三是围城思想严重,盲目感较强。

应届大学生心智还不成熟,跟同事交流过程中,往往会受外界影响,总认为自己所在的岗位、工作环境甚至行业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山望着那山高,公司的月亮不如其他公司的月亮圆,因此,越发对自己目前的状况和工作不满,这主要是因为人们思考问题时的外向型心理,总是认为所有目前的不如意都是企业和他人的错,而没有内向去思考自我,站在社会或企业的角度考虑这些问题,分不清到底是自身的原因还是公司的原因,这样造成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楚,目光短浅、眼高手低、互相攀比,正如俗话说的一样“心比天高,命比纸北,当不满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稍不如意就一走了之。

这三种情况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后的普遍心理。

职业规划与人生发展咨询专家徐小平曾说过,现在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缺少的东西太多。

很多人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没有明确的就业意识,缺乏一定的职业素养,造成了大学生参加工作后的社会化、职业化转变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那么,如何尽快实现从学生到优秀员工的角色转变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点: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我与社会,向社会化转变。

现在不少大学生在思考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自我与职业的关系时,将社会化等同为“丧失自我”,并从内心排斥社会化。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从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化,表面上表现为职业化,但深层的东西其实是对于社会和自我的正确认识,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大学生工作适应最突出的障碍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人性、职业和他人。

在校时,我们大学生对于社会的认识,容易走两种极端:一种是对于社会和人性的复杂,缺乏基本的认知和准备,过于天真和无知;另一种极端则是对社会和人性过于悲观,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使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抱有强烈的抵触意识,又因为过于理想化而导致苛刻、偏激、狭隘、封闭。

事实上,社会和职业既没有有些人期望的那么美好,也不如另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坏,它复杂而真实,需要我们将片面的、绝对的、理性的、批判式的思维转化为感性的同情式的理解认同,用坚强而温和的眼光和胸怀去接纳,这样的人生态度和境界虽然需要一定的年龄和阅历才能达到,但职业经历能够促使我们大学生,用一种更现实、更客观、更温情的眼光来看待社会、职业和自我。

我们应该牢记,在书本上、网络上抽象地批判人性,与实际地同真实的人接触的感受和看法是不一样的。

我们周围就有很多“太冲、太自我”的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和自我的结果,直接表现为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和职业角色意识模糊。

有一次听一个关于职业发展的报告,咨询师讲:一个公司在同一年录用过三个大学生,一个纯粹无法胜任工作;一个缺乏主动性,干什么都得告诉他,不说他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另一个太过于强势和主动,他工作是去改造别人的,还得让上司听他的。

这三种类型在当今大学生当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社会对于个人的改造的力量是巨大的,个人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等待和望而却步,关键是我们要有足够的自觉,有意识地接受、完成这个改造的过程,让这个过程短一点,让自己和周围的人痛苦少一点。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大学生都能很好地作好这一点,能尽快地实现社会化的转变。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向职业化转变。

职业素养是我们大学生角色转换的重点。

在人才交流市场上,我们会常常发现,多数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希望应聘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其实,大学生就业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离社会的实际要求肯定有很大的差距,用人单位真正看重的并不是简单的成绩单,也不是表面的学历学位,而是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专业知识和经验不是阻碍我们大学生角色转化的最大难题,我们本来就是学生出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十几年的学习经历让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参加工作后的岗位专业知识我们一定能轻松搞定,工作经验我们也一样能扎实积累。

但是,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职业素养才是我们大学生的“软肋”,这些方面的欠缺在职业适应阶段都会表现出来。

那么什么是职业化呢?从职业素养的角度而言,动态地看,职业化就是个性的发展要适应共性的要求,将外在要求内化为自我修养,按照职业要求改造自我的过程;静态地看,职业化就是训练有素、行为规范。

从外在呈现来看,职业化表现在职业资质、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方面,要充分符合工作的需要,其中知识、技能、态度尤为;而从内在来看,所有看得见的表现都是由看不见的价值观决定的,因此,职业化是内力的外现。

如果将这二者结合起来看,职业化给人的观感是,第一层次看穿衣戴帽;第二层次看待人接物;第三层次则是看价值观。

我们烟草行业的共同价值观就是“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

作为烟草人,作为烟草职业人,这是我们必须要具备的价值观。

如何成为职业化员工呢?古人云:德才兼备谓之“圣人”,德才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之谓之“君子”,才胜德之谓之“小人”。

再厉害的领导、再称职的部门负责人、再优秀的员工,一旦不按要求遵守职业道德,没有了意识素养,就是不合格,就不能称之为职业人。

为帮助大家提高职业素养,尽快实现职业换型,我总结和归纳了八条注意和八条建议:职业员工的八大注意,或者说是八大禁忌,是我们参加工作后应该避免的八种现象:

【第1句】:拒绝承担个人责任,习惯上推下卸,敷衍塞责。

【第2句】:打工心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时刻准备跳槽。

【第3句】:自认为是“天之骄子”,清高孤傲,不能委曲求全。

【第4句】:不主动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

【第5句】:没有危机和竞争意识。

【第6句】:被动心态,对同伴和工作没有兴趣和激-情。

【第7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独善其身,不愿主动地帮助他人。

【第8句】:借口太多,不能自动自发地努力表现。

成为职业化员工的八条建议,也是我们参加工作后应该培养的八种职业素养:

【第1句】:敬业。

干工作要积极主动、自动自发,干就干得好,爱就爱得深,做就做得精。

【第2句】:服从。

接受单位和领导安排的工作不讨价还价,也不要过分依赖他人。

【第3句】:感恩。

感恩你的单位和同事,感恩你身边的所有人包括你的竞争对手。

你所干的一切最起码要对得起你的良心,对得起你拿到手的工资。

【第4句】:超前。

要有超前意识,自我管理要高标准严要求,工作标准永远要比上级领导的要求更好,想到他前边,做到他心里。

当科员的要想着科长的活儿,当科长的要想着处长的活儿,当处长的要想着领导的活儿。

【第5句】:注重人品。

不管做什么,先把自己的人做好。

要时刻牢记:诚信源于人品,人品比能力更重要。

所谓德才兼备谓之“圣人”,德才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之谓之“君子”,才胜德之谓之“小人”,就是这个道理。

【第6句】:学会包容。

工作遇到挫折或受到领导或同事批评,要学会包容和换位思考。

不管遇到什么?尽量让自己快乐!不要拿过去、别人、没发生、自己的烦恼折磨自己!

【第7句】:培养团队意识。

学会主动帮助他人,毫无怨言。

要自动自发,彼此负责,相互协作、目标统一。

【第8句】:保持竞争意识。

要时常主动寻找差距、创新改善、追求卓越,每天实现自我设定目标。

如果不思进取,迟早会被他人所取代。

如果大家能做到上述八点,你们就具备了优秀的职业素养,也将顺利实现职业转型,成为对企业对行业有利用价值的人才。

第三,要从现在做起,向行动化转变。

学校是一个同质性比较高的小社会、小群体,人员构成比较单一,相对比较单纯,而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与学校相比,社会是一所更大的大学。

职场文化和校园文化在时间安排、人际交往、学习方式、评价体系等很多方面都大有不同。

因此,当我们在跨出大学的校门、跨入职业的门槛之际,要顺利实现社会化、职业化转变,就要从现在做起,从我们生活、工作、职业发展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向行动化转变。

总结我大学毕业十来年的工作历程,在此给大家提7条建议,从现在做起,付诸行动:

【第1句】:要正确定位。

大学生不是传说中的“天之骄子”,而是与别人一样的工作者,希望大家放下架子,不要高高在上,不要拈轻怕重,不要好高骛远,要摆脱“精英心态”,甘做“普通劳动者”,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第2句】:要学会适应。

不要习惯性地像在学校里一样,以对待周围老师和同学的方式与同事、上司、老板相处。

千万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而是要学会适应与不同的人和-谐相处,求同存异,适者生存。

【第3句】:要控制情绪。

要自觉地意识到校园文化和职场文化的不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喜怒哀乐全表现出来,更不能随便发脾气,影响工作。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第4句】:要热情主动。

对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来说,我们更要热情、主动、外向,以尽快、尽可能地让上司、同事和周围的人愉快地接受你。

这一点不要说大学生不大会考虑,我们很多人即使工作多年,或者终其一生,都不大会去考虑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能使自己的整个人,激励、感染、影响、愉悦身边的人,那将会达到超越职业化的境界。

【第5句】:要不断学习。

大学里学的那些知识不是我们的救命稻草,那些看是丰富渊博的知识根本解决不了工作中的问题、满足不了我们职业发展的需要。

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要树立向同事、向上司、向朋友、向社会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党政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学习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来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不断满足你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

【第6句】:要时刻反剩要有自盛自知、自觉的意识和理念,时刻注意在为人处事的细节中发现自己的不足。

要学会通过工作和为人处事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你今后能有针对性地、更加积极主动地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技能,使自己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集体和团队。

要永远记住: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检讨与改进才是成功之母。

【第7句】:要付诸行动。

我们要树立在书本和知识之外的另一种学习观念:行动化的学习。

社会化、职业化,或者说改变个人习性的最好方法,就是将社会化、职业化的要求落实到日常生活、工作的言谈举止上,通过改变行动来改变自己,顺利实现角色转变。

当然,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要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将社会化意识和职业素养体现为态度和行为习惯,不是一日之功,不会一帆风顺、一蹴而就,需要一个积累和准备的过程。

多项调查和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职业适应和角色转化期大概需要1-3年的时间。

而这1-3年的时间正是你职业生涯中最“青黄不接”的阶段:你既不像毕业时的“单纯”,又不像有四五年资历的那样能“独挡一面”,而是处于“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状态。

这个时期,也许是你一生中最痛苦,变化最大,对人生的认识、体会和感悟最多的时期,但往往能够积累到你一生中第一次“从学习迈向工作”时段内宝贵的工作技能和坦然的就业心态。

如果大家能顺利通过这个阶段,就将稳步踏入“职业塑造”阶段和“职业开拓”阶段,最后登上“事业成功”这个职业发展的最高阶段,实现你曾经一切的豪言壮语和海誓山盟,达到你的职业发展的巅峰。

戴高乐曾经说过:“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就是你会到达的地方。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决心要做出伟大的事。

”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和抱负;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和磨砺。

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就要拿出勇气,要付出努力、拼搏和奋斗。

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我们自己去打拼!为了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不会在碌碌无为中消耗光阴,我提议,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大学生,从现在开始,就要在心中默默地为自己写下一份职业规划书,规划你的努力方向和目标,规划你的前程和未来,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你们的职业规划,在挫折中学习,在行动中改变,尽快完成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变,逐步迈向你们成功的职业发展通途,到达胜利的彼岸。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