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中的优美句子

03-08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第1句】: 《苏东坡传》中的好词好句摘抄

·苏堤和西湖之与杭州,正如美女花容月貌上的双眸。我常想,倘若西湖之是空空的一片水--没有苏堤那秀美的修眉和虹彩般的仙岛,一画龙点睛增其神韵,那西湖该望之如何?几百年来的中国游客,春季到来之时,向西湖蜂拥而至,度蜜月者,在湖上泛舟垂钓,或在垂杨之下的堤上散步,以消磨时光。有名的西湖十景包括东岸上的柳浪闻莺;另一景是在湖上的小岛上,由苏东坡兴建的,叫“三潭印月”。的确是,湖的四周没一个角落不使游客觉得美丽出奇而感到荡气回肠的,晴天也好,在与众也好。

苏东坡不仅仅是一个诗人、画家或是百姓挚友的伟人,他思想清澈,写作优美,作为勇敢,决不为功名利禄动摇,也不因世俗之见而违背自己的意向

·苏东坡正在思索人生的劳苦,忽然瞥见一只苍鹰在天空盘旋的那么悠然自在,似乎丝毫不为明天费一些心思,于是自己盘算,为了功名利禄而是文明的生活受到桎梏镣铐的枷锁,是否值得?在高空飘逸飞翔的苍鹰正好是人类精神解脱后的象征。

·此一巨大的扁圆石头,呈苔绿色,背上满是晶莹的小水珠。青蛙尾尽处为一石洞,其中发出清脆的潺湲之声。

【第2句】: 求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的精彩语段(越多越好)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

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最好的就是这个~~。

【第3句】: 苏东坡传 精彩语段

君子之交淡如水:水没有刺激的味道,但人永远不会对它生厌。真诚的友谊永远不会太表白的,真正的朋友彼此不需要通信,因为既是对彼此的友情深信不疑,谁也不需要通信。一年分别后,再度相遇,友情如故。

----------------------林语堂《苏东坡传》

林语堂版绝对是写苏东坡的经典,但并不怎么好看。更多的原因是苏东坡毕竟是个当官的,兼职啥诗人词人画家书法家,他的一生也不过就是在升官与贬谪中浮浮沉沉,比起那些白烂穿越小说和TVB剧确实不算精彩。但这一句让我懂得了真正的友谊,也不会再为离别太过儿女情长。

【第4句】: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的好词好句有哪些

【第1句】: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第2句】: 灵魂之自在确与身体之自在有关联,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灵魂。

【第3句】: 他恨邪恶之事,对身为邪恶之人,他并不记挂于心中,只是不喜爱此等人而已,因为恨别人,是自己无能的表现,苏东坡并非不才之人,因而他从不恨人。

【第4句】: 苏东坡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但构成人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见。

【第5句】: 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

【第6句】: 延缓年老展长青春的第一条规矩,是避免一切情绪上的烦扰。

【第7句】: 苏东坡若回到民间,那他就犹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陆地上拖着鳍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个海豹。

【第8句】: 生命是某种东西刹那之间的表现,是永恒的精神在刹那之间存在躯壳之中的形式。

【第9句】: 说他是火性并无不当,因为他的一生都是精力旺盛的,简单说来,他的气质,他的生活,就犹如跳动飞舞的火焰,不管到何处,都能给人生命温暖,但同时也会把东西毁灭。

【第10句】: 苏东坡说:“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这是孟子对孔夫子参政态度的概要结语。

【第11句】: 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

【第12句】: 西湖的诗情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思不足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思,非遇西湖的诗情画意不足以尽其才,一个城市,能得诗人发现其生活上复杂的地方性,并不容易;而诗人能在寥寥四行诗句中表现如此地的精粹、气象、美丽,也颇不简单。

【第13句】: 苏东坡去世后,另一个人,姓洪,接他的职位;他对自己的文采颇自期许,他问当年侍候苏东坡的老仆,他比苏东坡如何?老仆回答说:“苏东坡写得并不见得比大人美,不过他永远不用查书。”

【第14句】: 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第15句】: 中国的农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阱里了,他们只有两条路走:一是遇歉年,忍饥挨饿;一是遇丰年,锒铛入狱。

【第5句】: 苏东坡传好词好句

词:【第1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第1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2句】: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第3句】: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第4句】: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第5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第8句】: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第9句】: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第10句】: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第11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第12句】: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第13句】: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第14句】: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第15句】: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第16句】: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第17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第18句】: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第19句】: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第20句】: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第21句】: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第22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第23句】: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第24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25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第26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第27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28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第29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第30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第31句】: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第32句】: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第33句】: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第34句】: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长琴,一壶酒,一溪云。诗:【第1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2句】: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第3句】: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第4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第5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第6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第7句】:尽见西山遮岱岭,迥分东野隔新罗。

【第8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第9句】: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第10句】: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第11句】: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第12句】: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第13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第14句】: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第15句】: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第16句】: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第17句】: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第18句】: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第19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第20句】:请得一日假,来游半月泉。何人施大手,擘破水中天【第21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332633062。

文句【第1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晁错论》【第2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第3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前)赤壁赋》【第4句】: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第5句】: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黠鼠赋》。

【第6句】: 苏轼传和凡高传中的好句加赏析

苏轼传记的一部力作--评王水照、崔铭《苏轼传》 苏轼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能型”天才,加之伟异卓特的人格魅力,对后世之影响非同一般,因此,有关他的论著也非常之多,其中的传记类著述,据最粗略的统计,现代以来也不下十数种。

要说流传较广、较为引人注目的或许要数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该著有张振玉译本和宋碧云译本两种)及曾枣庄先生的《苏轼评传》。林著不失史实大节而假以小说笔法,主观性较强;曾著则多客观性记述,体现出较为严谨的学术性格。

2000年1月,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著名宋代文学研究专家王水照先生与其弟子崔铭博士合著的《苏轼传》,可以说,该著兼采林、曾二氏之长,又塑就自己的个性色彩,为苏学研究做出了新的贡献。 首先,这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苏轼传记。

以往的此类著述,篇幅不一,少则数千字、几万字,多则如林著《苏东坡传》,约26万字,曾著《苏轼评传》约23万字,而此著竟达45万字,可谓堂庑大开。它前有“引言”,介绍苏轼生长的蜀中人文环境、家庭文化氛围与北宋文化大背景,而意在叙说苏轼孩童时期的生活状况;后有“结束语”,绾合全书,给苏轼以总评。

正文分为12章,章题既不采用通常见到的以帝王或帝王年号标示时间递进的方式,也不用一般所说的青年、壮年这类划分人生阶段的字眼,而是按照苏轼生活、思想、创作、性格、艺术成就等发展变化的自然历程,将其曲折而又丰富多彩的一生划分为12年段落,以富于艺术概括力的文字表现出各个生活段落的主旋律,从第一章“奋厉当世雄鹰出”,写苏轼初出茅庐、汴京应试,直到末章“皇天后土同悲悼”,写苏轼从海南北返、辞别人世。每章之下未设节次,而以数量不等的小标题提示出苏轼所经历的主要事件或其行迹、交游,如第一章第一小标题是“阴差阳错,苏轼没能成为这次科考的状元”,第五章“柏台霜气夜凄凄”之第九小标题是“苏轼在御使台差役的押送下,启程前往黄州贬所”等等。

全书共设小标题140余个,光看这些小标题,读者即能大体了解苏轼的一生。如果说书后的两个附录列出生平年表之类与同类著作没多少区别,本书的“后记”却有点出人意料。

它不是一部著作完成之后作者画蛇添足般的琐事杂记,而是主要考证作者与读者同样感兴趣却又不太清晰的苏轼的容貌、身材问题,这实在是这部煌煌大著画龙点睛的一笔。因此,经过作者的精心设计,全书既提纲挈领,章目分明,又经纬交错,组织严密,犹如一部大交响乐,前有序曲,后有尾声,中间五音繁会而不紊乱,曲终奏雅而有余韵,其框架体系的建构显示出传记作者相当高超的艺术功力。

其次,这是一部优美生动的关于苏轼传记的“信史”,是说书中叙述的种种事件,皆有史料依据,绝不凭空编造。尤其是书中大量引用苏轼自己的文学作品作为证据,这种第一手材料的运用为该著奠定了真实性的基础。

即使有些故事出自宋人笔记,未必十分可靠,但这类产生于同时代的遗闻逸事,却仍然保留着真实的时代风气和风俗习惯,在不完全真实的材料中隐含着相对的真实性和可信性。说它“优美生动”,是说传记作者文笔优雅、流畅,对于苏轼所经历的一切,皆以艺术化的语言,通过对传主与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际环境)的关系、人物之间的对白、传主和生活细节与心理活动等的描绘与分析,将传主写“活”,使其形象丰满。

上述两个方面,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既“坚持无一事无来历”,又“不主张无一字无来历”,也就是说,在追求某一事件、情节之时、地、人真实性的同时,允许作一些合乎情理的想象与推演(见《后记》)。这或者也可以说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吧,对于传记作品而言,这应该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唯其如此,人物传记才能既不失其“真”,给读者以历史的直感,不会变成历史小说或所谓的“戏说”;又能让读者在“感受历史”的心境中看到富于生命活力的人物形象,得到美的享受,而不是干枯的历史资料的排列和堆积。比如,苏轼在黄州时期的生活,内容丰富,可供选择的素材很多,也是本书重点叙述的部分之一,作者截取传主生活中那些最有意义的片段,将其描写得十分精彩,此不妨留待读者诸君参看,这里单说苏轼在密州任所的一段生活吧。

过去某些著作只讲苏轼在密州如何勤政爱民、为民请命,如何带领百姓灭蝗、抗旱,又创作了多少重要作品等,虽然符合史实,却总觉得只是史料而已。本书自然也写到这些,但除此之外,作者还写了苏轼请任密州的因由;密州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生活状况与杭州的巨大反差;苏轼心境的落寞乃至沮丧;他又如何重读《庄子》,开始以一种全新的心态面对并接纳密州的生活;还谈到他的创作尤其是词作怎样迈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等等。

作者依托史料将这些故事串连起来,虽然文字不多,篇幅不长,读者却不仅从中认识了历史,而且也透过时间的长廊,感知到一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的存在,体察到传主人生阶段上又一次重要的转折与变化。看来,传记作者的创作原则确实收到了颇佳的效果。

第三,传记著作不仅要叙说历史,重现那尘封雾蒙的往事与人物,使之活灵。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