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有感表达思乡的句子是

08-11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第1句】: 白居易的望月有感抒发骨肉相思之情的句子是什么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译文

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感,便随性写成诗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上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和在乌江的十五哥,并给符离和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

兄弟漂泊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

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

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

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编辑本段赏析一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诗的前两联就是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接着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象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全诗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这首诗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

编辑本段赏析二

这是一首抒情诗,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秋天.其时诗人到符离(安徽省宿州市),曾有《乱后过流沟寺》诗,流沟寺即在符离.题中所言"弟妹",可能和诗人自己均在符离,因此合起来就有五处.贞元十五年(799)春,宣武节度使董晋死后部下叛乱,接着中、光、蔡等州节度使吴少诚又叛乱.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去攻打,战事发生在河南境内.当时南方漕运,主要经过河南输送关内.由于"河南经乱"使得"关内阻饥".全诗意在写经乱之后,怀念诸位兄弟姊妹.诗以白描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每个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言辞清丽,不加雕饰,句句扣紧主题,意蕴精深,情韵动人.

【第2句】: 阅读《短文两篇》,完成各题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日》这篇文章中,写到太阳是“光和热”的象征,有人宁愿舍弃生命也要去追逐;《月》这篇文章中,写到月亮是“凉月”“月光冷得很”,写出了月亮具有冰冷的特点.因此,作者对“日”和“月”的感受分别是“火热”和“冰冷”.与A项相符.故选:A.(2)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含义的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是“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表达了作者赞成与其庸庸碌碌地苟活,不如轰轰烈烈地死去这种选择.A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抒发了作者也希望有番成就的抱负.选项与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不同.B项,“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抒发了作者面对强权,不屈不挠,勇于反抗的勇气.选项与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不同.C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作者不畏惧死亡,宁可选择死亡,留下一颗丹心,也不苟活.选项与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相同.D项,“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抒发了作者愿为君王、为国家分忧,建功立业的追求.选项与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不同.本题要求选择与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故选:C.(3)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A项,《月》中并没有写到嫦娥奔月是因为崇尚安宁.《月》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写到了对“嫦娥奔月”的疑问,但是只是用“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做了一下猜测.选项分析错误.B项,“嫦娥”并不是在追求光明,而是不畏惧寒冷.选项分析错误.C项,作者肯定了“飞蛾”追求光和热的行为;月亮代表了寒冷,而“嫦娥”却不畏惧地奔去.作者赞美了两者的精神.选项分析正确.D项,作者赞美了“嫦娥”和“飞蛾”,前者追求光明,后者不畏惧严寒.选项分析错误.本题要求选择分析正确的一项.故选:C.(4)本题考查对句子意境的把握.在诗歌创作里,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文中加点的句子描写的意象只有“明月”,其特征是寒光冷气.作者在静夜里独自一人仰望月亮,觉得寒意无孔不入.此句营造出清寒、孤寂的意境.A项,“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思是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此句运用简单的意象,融情于景,营造出冷清、寂寞的意境.选项与文中加点的句子描写的意境不相似.B项,“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意思是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中秋节,诗人独自一人望月而觉月寒,想登高楼却害怕寒气太重,营造了清寒、孤寂的意境.选项与文中加点的句子描写的意境相似.C项,“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意思是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一杯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词人夜间因思旅愁绪而不能入睡,尽管月光皎洁,高楼上夜景很美,也不能去观赏,因为独自一人倚栏眺望,更会增添怅惘之情.此句营造了凄凉、孤寂的意境.选项与文中加点的句子描写的意境不相似.D项,“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意思是同看明月都该伤心落泪,一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用“明月”这一自古以来就容易引人遐思的美好意象点明了题意,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营造了寂寞、凄凉的意境.选项与文中加点的句子描写的意境不相似.本题要求选择与文中加点的句子描写的意境相似的一项.故选:B.答案:(1)A(2)C(3)C(4)B。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