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些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10-04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第1句】: 这些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汉语语法修辞词典》上说:“被比事物、比喻事物和相似点是比喻的三个基本要素、青的草,在教学中遇到这样的句子。

本人不赞成补本体的做法,句1句3着眼于通感。 【第2句】:心里像油煎一样难过。

3。 【第5句】:眼里像掺进了沙子。

【第6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7,绿的叶小学的语文教学,课标中明确指出,不要在教学中强调各种修辞的名称,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感悟其表达的效果。

但在实际的教学以及测验中,我们的老师就要给学生一个相对正确的答案或相对充分的理由、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也有的老师认为它们是比喻句。如果碰到这样的句子。

理由是本体是客观存在的,句456着眼于比较。以下这些句子就是老师们存在争议的句子: 1,那么构成明喻的重要理论就失去了它的指导意义、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以上八句,有的本体并没有出现,有的本体或喻体不是“事物”,有的本体与喻体之间并没有相似点,因此。

语文的学习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却会经常遇到辨别修辞,指出修辞方法等等的题目,因此面对这样的问题时。 但是:句1心里指心里复杂的滋味;句6急指着急时表现出来的样子等等,句2着眼于夸张,没有的可以给补出来。

如。这些句子作者的着眼点都不在比喻,你这样补,他那样补,有不少老师认为这些句子不是比喻句,本人也持这一观点。

【第4句】:腿里像灌了铅一样。”基于此点,句7着眼于拟人,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判断这些句子到底是不是比喻句,我们得来分析一下比喻句的构成。

【第2句】: 这些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小学的语文教学,课标中明确指出,不要在教学中强调各种修辞的名称,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感悟其表达的效果。

但在实际的教学以及测验中,我们却会经常遇到辨别修辞,指出修辞方法等等的题目,因此面对这样的问题时,我们的老师就要给学生一个相对正确的答案或相对充分的理由。以下这些句子就是老师们存在争议的句子: 【第1句】: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第2句】:心里像油煎一样难过。 【第3句】: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

【第4句】:腿里像灌了铅一样。 【第5句】:眼里像掺进了沙子。

【第6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第7句】: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判断这些句子到底是不是比喻句,我们得来分析一下比喻句的构成。《汉语语法修辞词典》上说:“被比事物、比喻事物和相似点是比喻的三个基本要素。”

基于此点,以上八句,有的本体并没有出现,有的本体或喻体不是“事物”,有的本体与喻体之间并没有相似点,因此,有不少老师认为这些句子不是比喻句,本人也持这一观点。 但是,也有的老师认为它们是比喻句。

理由是本体是客观存在的,没有的可以给补出来。如:句1心里指心里复杂的滋味;句6急指着急时表现出来的样子等等。

本人不赞成补本体的做法。如果碰到这样的句子,你这样补,他那样补,那么构成明喻的重要理论就失去了它的指导意义。

这些句子作者的着眼点都不在比喻,句1句3着眼于通感,句2着眼于夸张,句456着眼于比较,句7着眼于拟人。 语文的学习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教学中遇到这样的句子,教师的重点还是应放在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上。

【第3句】: 怎样辨别带“像”、“仿佛”等词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比喻是修辞里的“大家族”,它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多彩多姿,使用的频率也最高,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语言,使许多抽象的、生疏的、深奥的事物变得具体、生动,浅显起来.因为比喻中的明喻常用“像”、“仿佛”等词来联系本体和喻体,所以有的人常把有“像”、“仿佛”等的句子认为都是比喻句,其实不然.下面就此介绍一些简单的方法加以区分.首先是去掉这类句子中的“像”、“仿佛”等词,如果句子通顺、成话且基本意思未变,那么这个句子就是非比喻句.请看下面的例子:①透过云层,可以看到积雪的山峰层层叠受,好像波涛起伏的大 海.(《一个降落伞包》).②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春》) ③日月潭里有个小岛,岛把潭分成两丰,一边像国圆的太阳,叫 “日潭”,一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两潭湖水相边,像碧绿的大玉盘,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日月潭》) ④孟姜女跟公婆过日子,体贴地侍奉公婆,像丈夫在家时一样.(《孟姜女》) ⑤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强,坚决地同困难和 危险作斗争!〔《一个降落伞包))) ⑥飞机像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不断拄下坠.。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