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学校社团活动采访感言
小学生参观书法作品心得体会范文
书法是人的衣冠仪表,是才能风度的象征,中国人都希望写得一手好字,字如其人,文章华国,书法华身,书法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门艺术。
著名书法家潘守宇认为书法有三要素:1,人品:心正则笔正。
(唐太宗问柳公权书法;另外世人不欣赏奸臣蔡京的书法作品,而推崇蔡襄的书法
) -人品不高,笔墨无法。
-----范曾什么人写什么字,什么人画什么画。
明末清初名医、文学家 、书法家傅山先生在《作字示儿孙》中讲: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未学颜公书,先读颜公诂,平原气在中,毛颖足吞虏《书道》中说:“自来书品,视其人品。
故无学不足以言书,无品尤不足以言书,此书道之理也。
”2,苦练:历史典故记载:(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染。
-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 墨磨万挺,不做张芝做索靖。
(中国历史上几位成功书法家的苦练典故。
)民国大书法家沈尹默说“学书十年,当有小成”,隋代智永禅师学书法四十年不下楼。
3,书卷气:退笔千管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个人学识修养关乎书法成就!多读书,宋代黄庭坚说“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如何去俗,就要多读书,提高自己的学养和内涵,书法到了高阶段,写的其实是思想,是气质,是情绪,是一种精神和人格修养的表达。
古代大书法家一般同时也是大学问家。
中国书法是一种独特艺术。
“它不是诗而有诗的韵味;不是画而有画的灵动;不是舞而有舞的飘逸;不是歌而有歌的悠扬。
”(鲁迅语)“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
(黑格尔语)“书法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
(刘炳森语)中国的书法艺术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宏大精深。
从殷商开始,经历了秦汉的辉煌,魏晋的风韵,隋唐的鼎盛,宋元的神意,明清的繁华。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
无论是宏幅巨制还是扇面尺牍,都有一种不愠不火、不急不燥、儒雅自然、飘逸洒脱的视觉魅力。
这种魅力能使不懂书法的人觉得美,使爱好书法者觉得雅,使研究书法者觉得耐看。
当今书法可谓是热闹非凡,书法的各书体、各流派异彩纷呈。
书法的求异、求怪、求险曾向一阵飙风一样席卷书坛,但一阵骚动之后,人们再重新审视书法本体发现自己所付出的“探索”仍未超出前人的范畴,只是在一个汉字的组合中误入一个又一个的怪圈。
固然也不有不少人为此出了“名”,但就书法本源讲,无异于真正意义上对书法艺术的背离。
书法是通过用毛笔在纸上写字来修炼心性的功夫
书法最直接呈现人生状态和心相(象)是末梢神经的外现,跟人最接近
美是均衡,美是符合了宇宙的某种频率(天人合一),动静的平衡,《兰亭》就像舞蹈,每一个动作都是您觉得不可能呆住的平衡
《兰亭》为何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是因为它在打破平衡时维持了平衡。
“龙跃天门,虎卧凤阙”的动态平衡美
就像惊鸿一瞥的瞬间凝化在纸上成为永恒呈现在您的面前,书法是时代和书法家的心电图
----这是形。
《兰亭集序》是天下第一行书,是以情作书的光辉典范,通篇洋溢着:“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意境,让人观赏有:“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的感觉。
---这是神
慧心苦练炉火纯青的书法技艺,笔锋流转透射天地人生哲理;挥毫泼墨感悟诠释人与天地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
作为一门传统艺术,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
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杨振宁在《中国文化与科学》中说:“我有一个朋友,熊秉明,是一个书法家、画家、雕塑家,又是一个美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
他写了一本已经一版再版的书,叫做《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书中这样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书法。
”他之所以这样讲,就是因为书法最能够体现这个抽象化、浓缩化的精神。
”民国大书法家沈尹默说“学书十年,当有小成”,隋代智永禅师学书法四十年不下楼。
学习书法,路是很长的,多临帖习字
熟读书法史,遍览古代经典作品,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对于什么是书法才会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
多读书,宋代黄庭坚说“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如何去俗,就要多读书,提高自己的学养和内涵,书法到了高阶段,写的其实是思想,是气质,是情绪,是一种精神和人格修养的表达。
古代大书法家一般同时也是大学问家。
麻烦帮我找一下综合实践活动的典型案例和创造发明的经典故事
我飘(一)学校社区资源环境分析 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小学毗邻闻名中外的颐和园,并与颐和园管理部门建立了良好关系。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颐和园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是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誉为世界文明的有力象征之一。
这样的旅游胜地为开发学生小导游活动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课程开发背景 近些年来,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小学一直跟随国家教育部开展课题研究,获得了很多有力的支持。
在“十一五”课题中,学校把“社区资源开发与利用’’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开发了社区资源“三走进”,即走进颐和园、走进圆明园、走进消防中队。
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是要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好公民,认识到自己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形成强烈的社会意识。
学校不但要通过教育使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还要利用他们的才华和能力,为社区和国家服务。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把获取社会知识、获得社会认识、掌握服务社会的本领作为学生发展的一个中心。
现代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善于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善于观察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这些能力的培养应从小做起,而小导游活动,就是锻炼学生这种能力的好途径。
能让学生们更紧密地与自己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群体联系在一起。
学生们通过参与实践过程,加强了与同学的交流与沟通,加强了与老师、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加强了与各行各业劳动者的交流与沟通。
小导游活动是一个舞台,让学生们又多了一条获得新知识的渠道,多一份展示自我、展示才华的机会。
通过参与活动,学到了新闻知识及其他社会知识,锻炼了自己。
(三)课程目标设计 通过学生分组设计导游提纲,开拓学生思路,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并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们之间的小组协作能力。
通过外出导游,加强学生们与人交往、交流的能力。
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古文化,传承文化精髓,保护传统文化。
通过最后的总结、交流,锻炼学生们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四)课程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学习、观摩、组团、培训阶段 与大队活动紧密结合暨实践活动拉开序幕,成立小导游团,进入训练。
第三阶段:实践体验启动阶段 暨奥运倒计时一周年“微笑使者·红领巾与奥运共成长”——“西苑小导游”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第四阶段:实践活动阶段 1.“西苑小导游——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综合实践汇报展示 2.“西苑小导游——微笑使者雏鹰五彩行动”文明礼仪宣传展示 3.迎奥运倒计时200天“小社团德和园”服务展示活动 4.迎奥运倒计时i00天“百双小手画北京”展示活动 (五)课程实施过程 在活动的前期准备中,文明通过播放录像等方式来进行情境设置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们了解导游员、了解导游。
通过分组讨论、设计导游提纲为外出活动作准备。
由此引出了学生对不同问题的观察与探究,以调动学生对观察的兴趣与潜力,这也为核心活动做好“心理”准备。
通过放录像的方式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录像中有职业导游员的导游经过,也有此项目中其他学生的活动情形。
在观看实景录像更直观地了解了导游职业后,还会悄悄地和自己进行对比,他们会觉得“原来导游也并不是那么难”,“其实我也是可以做的这么好”。
这些都能进一步激起学生们的兴趣,为下一步制定活动方案做好了“方法”的准备。
接下来带领学生们亲身走进颐和园,进行实地的考察与对比,在这个考察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将手中的资料与实际联系起来,再一次进行有效的资料筛选,为自己进行活动的核心部分作准备。
在活动的核心部分,让学生们拿上自己的展示活动方案走出教室,走人社会进行真正的导游实践。
带队老师随机录下活动片段,使学生进入活动情境。
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会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自我,当学生们勇敢地走出第一步时,他们会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像生活中的导游员一样,进行真正的导游活动,并有勇气与陌生人进行交流。
当成功过后,他们的自信心会大大加强。
这时老师们会指导他们做进一步深度体验。
在各项活动逐步开展起来之时,学校各科都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楹联、长廊故事、四大名著等的研究中;数学教师带领学生用笔和相机记录颐和园建筑的结构特点,进行统计分析;英语教师帮助、、辅导学生进行英语导游;美术教师带领学生用手中的画笔,记录颐和园美丽的景物;书法教师带领学生用墨笔模仿颐和园的墨迹等。
我们的活动太多了,无法用语言描述,就像盛开的海棠花,缀满枝头。
活动结束后,首先要整理自己收集的信息,把采访经历记录下来。
然后每个小组代表到前台来汇报本组的活动成果,使小组之间再次产生竞争的心理,由于外出活动的经历各不相同,学生们都会有很强的表达欲望。
这时是整个活动最活跃的阶段,学生们都积极举手,恨不得一口气把自己经历的酸甜苦辣都讲出来。
同时把采访中的录像给同学们播放出来。
大家一起谈论收获、指出不足。
这时也是活动的一个小高潮,学生们在听取别人的“采访经验”时会产生共鸣……无论成功或失败,都是收获,他们从中了解了导游职业,学生这样写道:“通过我们的活动我了解到,导游不光是一份风光的职业,也是一份辛苦的职业。
”在此活动中学生们变得对自己更有自信了,他们不但敢于和陌生人说话,并成功地介绍了颐和园,宣传了民族文化。
现代社会需要更多能善于观察、与人交流和合作等具有综合素质的人,这些能力的培养应从小做起,而小导游活动,正是锻炼学生这种能力的好途径。
活动结束时,要激励学生把当好小导游的愿望带到学校生活中,在班队会、学校的宣传里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向各类学生报纸投稿,这些能让学生们紧密地与其学习生活相关的群体联系在一起。
(六)取得的效果 1.来自学生的感言 小导游朱超同学写道:在这次活动中,我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前别人都说我不爱说话,也许是怕说不好被别人笑话,而现在我不怕了,只要经过自己的锻炼、努力,困难就会慢慢衰落,到了那时你就真的成功了。
2008年奥运会,有很多很多的外国人来到我们中国,我们热情待客、热情服务。
我们少年儿童向外国友人展示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我们西苑小导游也为中外游客做好解说。
通过我们的行动,让外国人更加了解中国,要让他们看到在世界的东方正有一条巨龙跃出东海向着明天起飞! 小导游胡旖旎写道:我们站在知春亭旁,面带微笑,而又极其自然地为游客介绍,正因如此,吸引了很多游客,他们纷纷在我们身边一句句夸奖我们,让我们感到心里美滋滋的,还有一些外国游客站在我们的身后留影。
我们感到这些游客都对我们中国的文化历史很感兴趣。
于是,我们认真给他们讲解,并且,希望他们通过我们的讲解能够更加了解伟大的中国1 2.来自游客的留言 游客留言1:活动很有意义,学生在为游客讲解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在实践中体会到了知识的含义,学校的这种活动形式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展现了少先队员的风采。
在2008年奥运会到来之时,小导游用中英文进行讲解,增进了我们与各国的友谊,也让各地游客看到了现代儿童的风采。
游客留言2: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扩展了学生们的知识,还增强了他们对社会奉献的意识,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
(七)问题与思考 1.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 活动中,教师重在活动隋境的创设,通过模拟、再现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生活技能,培养学生社交、互相交往、互相合作的能力并能付之于行动。
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在活动中我们更注重学生实践了没有?学生经历了没有?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感受?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又是怎样想方设法去解决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有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总之,我们更关注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无论采用怎样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结果,已显得不那么重要。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在活动中学生有了挑战的勇气,有了自信的神采,有了交往的快乐,有了表现的欲望,有了个性化的创造力,活动能力有了提高……这样的活动也真正体现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
2.师生共同学习,对教师提出挑战 综合实践活动也确实向教师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条捷径,要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发展的课程内容,教师的意识及实际操作方法是必须改进的。
我们应着眼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束缚学生的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种开放的实践性课程,本身需要每一位教师结合学生的经验和社区背景,创造性地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因此,它要求教师有高度的自觉性、责任感和富于创造性的工作,尤其要求教师具有明晰和正确的教育理念。
现代教学观认为,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尊重学生,更多地欣赏和鼓励学生,将人生美好前景展示在学生面前,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取得成功的秘诀。
另外,在新一轮课改如火如荼地进行的今天,作为教师应有吐故纳新的思想,不断吸取新知识、新方法、新思路、新理念,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
但愿我们能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进步。
3.联系历史与现状——从现状中学习历史 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有特定的学科特性和学科规律,有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
“西苑小导游”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和社区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探古求真的科学精神,使他们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特定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
目前,北京共有6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明十三陵、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是中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作为2008年奥运会举办国的小主人,西苑小学毗邻着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颐和园,队员们通过有趣的少先队小社团主题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以中队为主体,小队为核心,组建红领巾小导游团、小记者团、小志愿者团。
此外,北京市是个旅游城市,学生们利用各种方式学习有关北京历史文化基本知识,收集现代北京的多种信息,胸有成竹地向各国来宾介绍这座古老与现代完美结合的文化名城,让世界各国朋友更多地了解北京这个美丽的东方古都。
组织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性学习,学生的研究成果可以丰富北京的城市文化内涵,世界游客可以听到更多关于颐和园建造时期的历史故事,生动有趣的封建社会皇宫的故事。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大有所为、前景广阔的新课程。
它让学生兴奋了起来,让他们的头脑活跃起来;无论是他们的手工制作还是他们的调查报告,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成果,在它的背后,延伸着一段坎坷、漫长、充满挑战的历程,这是学生围绕现实问题展开的自主活动,而不是教师示范下的模仿操练。
它经历了一个从“发现问题——团队策划——探究实践——行动反思——分享对话”的研究过程,它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一个发挥特长的自由空间。
18世纪初,俄国的统治者彼得大帝一心想扩大俄国的疆域。
他四处收买新兵器。
一位名叫尼科诺夫的农民打鱼时发现,鸭子为了猎取水下的小鱼,会先从远处潜入水中,然后悄悄靠近小鱼,偷袭小鱼。
尼科诺夫由此得到启示:可以制造一条秘密船,让它偷偷地从水下潜到敌人的军舰下面,用铁钻把敌人的舰底钻通。
听了尼科诺夫的想法,彼得大帝立刻拨给尼科诺夫一笔钱,要他尽快把秘密船造出来。
历时三年,尼科诺夫终于完成了模型的制作。
经过多次试验,秘密船造好了,并进行了下水试验。
但因为操作不慎,船只一下水,机件就被损坏了。
试验被迫延期!这时候,尼科诺夫突然患病死去,秘密船的研制工作也被迫停止了。
彼得大帝最终没能用秘密船实现他的霸主计划,而数十年后,美国的华盛顿将军却利用研制的潜水艇,成功地突破了敌人的封锁。
1776年7月,北美殖民地人民宣告独立,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英国殖民当局恼羞成怒,调集了
【第3句】:5万名士兵,在海军舰队的掩护下进攻纽约城。
当时,镇守纽约的主将是陆军司令华盛顿。
他只有
【第1句】:8万名士兵,更没有重炮和军舰的装备,而纽约港却已经被英国军舰封锁得水泄不通,形势十分严峻。
怎么办呢?这可关系到新生的共和国的存亡啊!华盛顿将军急得团团转,可是却毫无办法。
这时,有一位名叫布尔耐尔的教员,向华盛顿将军建议:可以用在水中潜行的船只,突然袭击炸毁英国军舰。
华盛顿将军欣喜地采纳了他的意见。
不久,布尔耐尔就设计制造了一种在水中潜行的船只——“海龟”。
“海龟”的外形像一个大鸭蛋。
实际上,它是一个椭圆形的木桶,外壳用橡木做成。
“海龟”可潜可浮,因为在它的下面设有压载水柜。
操纵手动泵,令水柜排水,则“海龟”上浮;操纵手动泵,令水柜进水,则“海龟”下潜。
“海龟”内的空气可供驾驶员呼吸30分钟。
如果时间长了,还可借助通向水面的通专管呼吸。
一天,天气阴沉沉的,“海龟”携带68千克炸药出发了。
颇费了一番周折,“海龟”才接近军舰。
驾驶员着手在军舰下方钻洞,把炸药挂在军舰上,但想不到的是,刚开始作业,英军就发现了“海龟”。
幸好驾驶员急中生智,及时引爆了炸药。
英军被这忽然冒出的船只及爆炸声吓坏了,急忙连夜撤退。
敌人的封锁就这样被打破了! 事后,华盛顿将军称赞这次行动是“一次天才的尝试”! 此后,潜水艇的制造技术不断改进。
1897年,美国的造船专家霍兰在继承前人制造潜水艇的基础上对潜艇进行了改造。
他充分利用当时的科技成果,研制了一艘以汽油机和蓄电机为动力的潜水艇。
它的首部,装有一具鱼雷发射管,携带有5枚鱼雷;而首、尾两端都安装有机关炮。
这艘潜水艇的各种性能已经相当完美,攻击力十分强大,当时被称为“海上霸王”。
人们公认,“海上霸王”是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潜水艇,霍兰也被认为是潜水艇的真正发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