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警嫂获奖感言

08-13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我被评为十佳警嫂,求获奖感言,谢谢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下午好!非常荣幸能代表大队所有的优秀警嫂参加这次表彰会并且发言,但参加这次表彰会又使我忐忑不安,因为来之前我翻看过许多优秀警嫂的先进事迹,她们用无私的爱为自己的丈夫营造了一个温馨的港湾。

和她们相比,我实在是太普通、太平凡。

那么我只能谈谈作为一名警嫂最真实的感受!我们结婚已经八年,儿子六岁了,可他在家的时间掘指可数,带孩子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

孩子刚出生时,他还在中队负责事故处理,毫不夸张的说,一个月有十五天都在单位值班。

现在儿子已经在读学前班,然而作为父亲的他居然不知道儿子在学校就读哪一个班,班主任姓甚名谁!工作的繁忙更是让他没有时间接送孩子,哪怕是节假日,身穿警服的他们更是不能休息,周末带儿子学英语、弹钢琴都是我一个人,于是这一切我和孩子都已经习惯了,所以儿子从来不说让爸爸带他去公园玩。

其实我说这些不是怨他、怪他,我想在坐的警嫂们应该能体会和感受我的心情。

我想说的是,作为一名警-察的妻子,一名警嫂,我更能理解警-察的艰辛和不易,也更能体会到在座的女民-警承受着比别人更多的辛酸和奉献。

交通警-察,他是公安警种中最普通的一种,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可以传诵,没有流光溢彩的表演舞台可以发挥,他们只是为确保出行的人们平安回家,为城市道路的畅通真诚奉献。

有人曾做过不完全统计,交通警-察一年的工作时间达到4000多小时,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是11个小时,长年的超负荷工作,使得不少民-警患上了不同程度的风湿并颈椎类疾病,但他们从未因此放弃过自己的追求、自己的信念。

做为交-警的妻子,我要真诚的说一句:交-警也是人,交-警也食人间烟火,也会身处困境和危难,工作中也会出现问题和失误,当然也就需要理解,需要温暖,需要爱心。

我想代表我们交-警的妻子给从未真正认识交-警的人提个建议:当风雨交加之时,倘若你坐在车里,那么请您透过车窗,看一眼风雨中的交-警,那忙碌的身影也许会使你心动;在烈日炎炎之下,倘若你站在街旁,那么请您凝视岗台上指挥交通的交-警,那雕塑般的身体和姿势也许会使你滋生另一种情绪。

这时,你或许会像我一样,真正明暸他们的气质和胸怀,真正理解他们对事业、对人民深沉的感情!有一首歌曾经这样唱道:我的爱人你好辛苦,为我为家你总在忙碌,你在外面很累很苦,你不说我也看得出,多和我聊聊不顺的事,我不让你独自艰苦。

所以在此我想说的是“我的爱人你好辛苦”。

而作为警嫂的我真的幸福,我真的知足!同时,我也为自己是一名人民-警-察的妻子而自豪、而骄傲!我没有豪言壮语,可是,我希望在他渴的时候,我是他的一杯清茶;在他冷的时候,我是他的温暖围巾;在他疲倦的时候,我是他停泊的港湾,在他迷路的时候,我是他永远亮着的那一盏灯!今天,坐在这里,我也深深体会到,大队领导和同志们对我们这些民-警家属的关爱。

这个表彰会,对我们来说,既是肯定,也是鼓舞。

我们将继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操持家务,教育儿女,孝敬父母,为丈夫的事业撑起“半边天”、当好“贤内助”,解除丈夫的后顾之忧。

最后,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谨代表大队全体民-警家属祝愿各位领导、所有民-警新春愉快,合家幸福,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一位警嫂的婚后感言

26岁那我就嫁给了他,嫁给他那天,很多穿着的高大威猛人笑嘻嘻地对着我叫“嫂子”,我甚至有了不太真实的感觉,因为他们都比我大,后来渐渐明白了,这声“嫂子”,是需要你用很多很多的宽容理解来承担的,所以,我想告诉你:爱他,是不够的。

至少在婚姻中绝对不够,你要绝对的理解和宽容。

看到坛子里很多MM说想嫁给警察的话,总结一下,往往都对警察抱有无限的憧憬。

当然,也有很多MM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在此我祝福一下你们吧,但是,婚姻生活最善于拨掉警察的皮。

以下的话,也许我说得并不准确,因为每个人的家庭环境都是不一样的,我只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也算给即将进入爱的包围圈的MM们一点借鉴的方向吧。

【第1句】:他回来很晚。

没有警察能回家很早的,总有数不清的事情要做,比如办案,比如应酬,比如聊天,比如其他。

多数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很委屈,最终,都是我让步的。

MM你想啊,一个男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上面有领导命令他24小时待命,下面有一大堆弄不完的案子接踵而来,加上人际关系地处理应酬,他真的很累。

有时候这种累,并不是表现在身体上,而是我们说的“身心疲惫”。

 因此,我从来不在他晚上不能及时回家的时候给他超过1个以上的电话.也从来不催他快点回家。

男人有时候在外面做事,真的很不容易,身心疲惫之余,还要应付你的拷问,未免容易口出狂言伤感情。

但是我坚持一点:无论他回来多晚,我都等门,凌晨五点我也等,而且无论他多晚回来,凌晨五点

帮我写个 :十佳警嫂发言稿“ 三千字。

谢谢

要三千字啊

不需要这么长吧给你一个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警嫂: 大家好

首先,感谢公安局领导和同志们给了我们“十佳警嫂“的殊荣,非常感谢公安局党委和我丈夫的战友们对我们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同时,对于组织今天给我这个发言的机会,我深感荣幸,下面,我以一名普通警察妻子的身份来向大家说说心里话,与大家一起交流作为一名警察的妻子在生活中的苦与乐。

大家知道,警察肩负着打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神圣职责,广大公安干警时刻面临着危险与挑战,加入警察这个职业,就意味着与亲人分多聚少,就意味着责任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危险同在。

如果说,恋爱时还有花前月下的浪漫与轻松,结婚后则更多的是生活的紧张和牵挂。

结婚后,我也更体会到,作为一名刑警妻子和普通人的妻子有着绝然不同。

还记得有一个晚上,已经进入梦乡的他接到电话,二话没说就出去了,一走就是几天。

我每天晚上都企盼着他能回来,然而一次次的却总是失望。

从那时起,我慢慢地学会了如何与寂寞、孤独相伴,也学会了坚强。

我曾听一个警嫂说过:“嫁个丈夫是警察,觉得和一个单亲家庭没什么区别,而且更多了一份牵挂。

”但是,我想,如果说警察是国家的栋梁,那么警嫂就是一个家庭的支柱。

结婚以后,我更多地把对丈夫的爱意,体现在我对家庭的付出上。

因此,我主动揽下家庭日常所有的琐琐碎碎,只想给自己的的丈夫一个温馨安逸的家,一个心灵停靠的港湾。

日子或许艰苦,或许清贫,但警察是我们精神世界的财富,只有真正去理解它的人才会感到幸福。

我光荣,因为我是警察的妻子。

每当我在电视、报纸上看到市公安局屡屡破获重大案件的时候,更是为这样一支甘于付出,不畏艰辛的公安队伍而感到欣慰。

我自豪,因为我是警察的妻子。

当你们的工作取得成绩,得到群众和同志们的认可时,我会一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当你们的工作陷入低谷,止步不前时,我会一同迎接生活的考验,为你们鼓劲加油。

今天坐在这里,我也深深体会到,局领导和同志们对我们这个家庭和我们这些民警家属的关爱。

这个表彰会,对我们来说,既是肯定,也是鼓舞。

“舍小家,顾大家。

”为了社会的安定,为了百姓的幸福,人民警察在默默奉献着、牺牲着,无怨无悔,作为一位警嫂,我们将继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辛勤操持家务,尽心孝敬老人,为丈夫的事业撑起“半边天”、当好“贤内助”,要将对丈夫的爱意化为理解和支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无愧于一名警嫂的光荣称号。

作为同在政法战线工作的我,深知“保平安促发展”的艰辛与不易,更何况,公安民警还不时会遭到群众误解,甚至还要承受莫名的责备与委屈。

新的一年,公安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我想,在座的各位警嫂,跟我一样,必定会承担起那份属于婚姻和家庭的责任,和丈夫一起分享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幸福感。

只要他们把人民赋予的工作干好,下班后能安全的回到我们身边,我们再苦再累也都心甘情愿

我想这也是我们所有警嫂的心里话。

最后,在这新春到来之际,祝愿所有的民警都平平安安

祝大家新春快乐,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谢谢大家。

写先进事迹材料应该用第几人称

获得2007年荣誉的人物是:奠基人钱学森;国家科学技术大奖获得者闵恩泽;党的理论传播者方永刚;细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的河南工人谢延信;香港教育界的传奇夫妻钟期荣、胡鸿烈;用爱心唤醒英雄的妻子罗映珍;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牺牲的空军飞行员李剑英 ;被称为湖南张海迪的残疾人李丽;坚守医德的医生陈晓兰;为救落水者牺牲的年轻军人孟祥斌。

此外,感动中国还向“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开发团队表达了特别致敬。

NO 1:奠基人钱学森 事迹:他是浙江杭州人,1938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

1958年起,钱学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

1965年,钱学森正式向国家提出报告和规划,建议把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

在实施人造卫星研制计划中钱学森在许多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上贡献了智慧。

钱学森对科学技术的重大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以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计算机、质量控制等领域的丰富知识,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推荐词集锦:•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阎肃,对钱学森老人这样评价:大千宇宙 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

惊世两弹 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

寿至期颐 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在推荐钱学森老人的时候这样写:辗转回国,钱学森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硬劲;力学、喷气推进、航天技术,钱学森展现了一位科学家在研究上的牛劲;东方红卫星、神舟飞船、嫦娥奔月,钱学森给打了足够的底劲;今天,这位中国航天之父所开拓的事业正阔步向前,冲劲十足

【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NO 2:李剑英 英雄试飞员 事迹:李剑英,河南郑州人,空军上校军衔,历任飞行员、飞行中队长、领航主任等职。

2006年11月14日,李剑英在完成训练任务驾机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发动机空中停车。

此时,飞机高度194米,跳伞就能保住自己的生命。

从鸽群撞击点到飞机坠毁点2300米跑道延长线的两侧680米范围内,分布7个自然村,居住着3500口人。

当时飞机上还有800多公升航空油,120余发航空炮弹,1发火箭弹,还有易燃的氧气瓶等物品,如果跳伞后的飞机失去控制,坠入村庄,后果不堪设想。

16秒的时间内,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他先后三次放弃了跳伞逃生的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迫降。

迫降过程中,飞机受到高出地面水渠护坡阻挡,爆炸解体,李剑英同志壮烈牺牲。

在16秒时间里,他用生命写出了人民军队爱人民的优美赞歌。

李剑英曾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2006年12月6日,空军党委为他追记一等功,并追授“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

推荐词集锦: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小川,在推荐李剑英的时候这样写到:李剑英说过这样的话:“老百姓对我们那么好,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

”正是军人的沛然正气与感恩之心,塑造了一位真正的英雄。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任卫新,对李剑英这样评价:生为国生,荣为国荣,碧空长剑,英雄不死。

永恒的十六秒,他用军人的生命谱写了热爱人民炽烈的壮歌。

【颁奖词】:烟笼大地,声震蓝天。

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

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

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

NO 3:钟期荣 胡鸿烈 香港教育界的传奇夫妻 事迹:两位均已89岁高龄,创办人。

1987年胡鸿烈获委任为第六届的全国政协委员。

1993年第八届开始,他连续两届获委任为全国政协常委。

胡鸿烈及钟期荣夫妇青年时代已经是民国司法外交界的青年才俊, 1953年两人学成回香港后,一直是执业律师。

因感于许多年轻人没钱上大学,1971年他们自资创办树仁学院,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健康,为香港社会培养数以万计的人才。

35年来,胡氏夫妇为学校拼尽心力,生活非常节俭。

胡鸿烈更不惜以迟暮之年,回律师楼工作,出入法庭打官司,为学校大楼挣工程费。

据估算,两人创立树仁学院,奉上毕生积蓄估计至少4至5亿元。

1979年,胡博士获邀回大陆,出席中国国庆三十周年纪念,获邓小平接见,成为第一位踏足内地的立法局议员,并在1987年获委任为第六届的全国政协委员。

推荐词集锦:•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淮,对钟期荣、胡鸿烈两位老人这样评价:作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作好事,始终不渝的作好事,把一件好事做到终生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王晓晖,在推荐两位老人的时候这样写:他们的信仰观照了许多社会无力的角落,当我们每个人都去弥补社会缺位的时候,其实也弥补了更多缺位的人心。

他们为百年树人,更树仁义于百年。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王振耀,在推荐两位老人的时候这样写:我想到了中国的武训。

胡钟夫妇本为青年才俊,意气风发,但感于贫困学子,即抛家舍业,投身教育,一座树仁学院就是一座丰碑,永远感动中国。

【颁奖词】: 贤者伉俪,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产,一生奔波。

为了学生,甘为骆驼。

与人有益,牛马也做。

我们相信教育能改变社会,而他们为教育做出楷模。

NO 4: 孟祥斌 为救落水者牺牲的年轻军人 事迹:男,28岁。

第二炮兵某旅机要参谋。

2007年11月30日上午,孟祥斌带着妻子叶庆华和女儿到市区购物。

11时20分左右,在经过通济桥时,一名轻生女青年从10余米高的桥上跳下,孟祥斌一边冲向桥边,一边脱掉身上的衣服,不顾江水寒冷,跳水救人。

10分钟后,前来救援的摩托艇渐渐靠近了他们,孟祥斌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女青年托出水面,交到救援人员的手中,自己却再次沉入水中。

13时40分,被打捞起来的孟祥斌被送往医院急救,但是却没能挽留住他年轻的生命。

12月4日,在孟祥斌的葬礼上,浙江金华市近3万名群众自发从四面八方赶到金华市殡仪馆,为舍己救人的英雄孟祥斌送行。

孟祥斌1997年12月入伍,山东齐河人,爱学习、肯钻研,曾当选第七次党代会代表。

推荐词集锦:•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彭长城,对孟祥斌这样评价:我们常常无时无刻地追问自己人生的意义,也许意义不在于追问,而在于行动。

而孟祥斌用纵身一跃放大了自己生命的价值。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纪宝成,在推荐孟祥斌的时候这样写到:真的仁者视他人的生命如自己的生命,真的勇者愿为他人的生命付出自己的生命。

【颁奖词】: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

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

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

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NO 5:方永刚 把忠诚献给最壮丽的事业 事迹: 男,44岁,中共党员,政治系教研室教授。

方永刚入伍20多年来,以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立足本职岗位,深入学习、积极传播、模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在党的理论武装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方永刚热爱本职,兢兢业业,在军校教员岗位上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他把业余时间全部用在了刻苦学习和研究党的创新理论上,正是凭着这种水滴石穿的精神,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党的创新理论每前进一步,他的学习研究就会跟进一步、深入一层,不断推出研究成果。

他先后出版16部政治理论专著,完成10项国家和军队重点科研项目,发表100多篇学术论文,荣获全军院校育才银奖、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方永刚作为辽宁省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大连市委讲师团成员、沈阳军区联勤部客座教授,先后为部队和地方党政机关、社区、企事业、干休所、学校等单位作辅导报告1000多场,从军队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从北国的漠河边防到南疆的海防哨卡,都留下他传播创新理论的足迹,被官兵群众誉为“平民教授”、“大众学者”和“科普专家”。

2006年11月,被确诊为晚期结肠癌的方永刚,仍然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

他坚持从医院回到学院,为学生上完最后两节课,还躺在病床上完成了对3名研究生的学期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辅导任务。

方永刚真学、真信、真情宣传、真诚实践党的创新理论,用生命的激情诠释了一名军校教员的敬业奉献精神和高尚师德师风。

推荐词集锦:•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陆小华,对方永刚这样评价:有人说,理论是灰色的。

他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以他的实践和人生告诉人们,理论是彩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小川,在推荐方永刚是这样写到:他从古今中外的历史中,思考中国的今天和未来,他是伟大理论的真诚播火者,他所传播的理论和他的道德人品一起,赢得了青年一代。

【颁奖词】:一个真正的战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一个忠诚的战士,在垂危的时候,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他是一位满怀激情的理论家 ,更是敢于奉献生命的实践者。

在信仰的战场上,他把生命保持在冲锋的姿态。

NO 6:李丽 湖南张海迪 事迹:女,45岁,衡阳人,1岁患,童年从未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

在多舛的命运里,她不仅没有怨天尤人,还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

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先后义务深入省内外100多个学校、企业、社区、监狱开办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听众达10万余人次;帮助近百名厌学孩子重返校园、数十名中学生戒除网瘾,为近万名学生树立自信。

4年多时间里,她的善行使得20多万人获得心灵的洗礼。

她还成了很多服刑人员的“偶像”,被人们誉为“感恩天使”、“湖南的张海迪”、“中国的海伦•凯勒”。

推荐词集锦:•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王振耀,对李丽这样评价:我们从李丽的事迹中感到了爱的力量。

李丽也证明这样一点,一个人无论多么平凡,无论多么孱弱,只要孜孜不倦,奉献爱心,就一定能够促成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的广大。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于丹,在推荐李丽的时候这样写:孱弱的身体,强大的心灵,这个座标对太多健康的躯体是一个提示,让我们更多自省,看到真诚与善良的心灵力量是无边的。

【颁奖词】:残疾打不垮、贫困磨不坏、灾难撞不倒,坚强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长。

身体被命运抛弃,心灵却唱出强者的歌。

五年时间,温暖八万个冰冷的心灵,接受、回报、延伸,她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的轨迹。

NO 7:闵恩泽 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大奖获得者 事迹:男,84岁。

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奠基人。

200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他成为2007年度两位获奖人之一。

闵恩泽1955年在美国学成后冲破重重阻碍回国。

60年代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为中国自主开发了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满足了国家的急需,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

70年代,在特殊的政治条件下,他没有忘记科研工作,领导了多种催化剂等的研制和开发,也均投入生产和应用,使我国炼油催化剂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了我国炼油催化剂跨越式发展。

1980年以后,他指导开展己内酰胺磁稳定床加氢研究,使我国裂化催化剂生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满足了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和油品升级换代的需要。

闵恩泽院士是德高望重的著名专家,为我国石油化工工业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凝聚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他进入绿色化学的研究领域,把催化剂科学技术扩展到了应用于生物质资源的加工利用。

2001年起,他指导的生产和应用的研究已经取得长足进展。

从60年代,闵恩泽已经多种疾病缠身,并被发现有肺癌,切除两片肺叶和一根肋骨。

但是他没有放弃中国的石油催化事业,一直坚持工作并不断取得突破进展,至今仍工作在科研第一线。

推荐词集锦:•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陆小华,对闵恩泽这样评价:归国五十多年,奠基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以知识报效国家,一生成果难数,开发推动绿色化工,凭贡献乐享人生。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任卫新,在推荐闵恩泽的时候这样写:青春投学,爱国有志;耄耋赤子,报国有恒。

成就卓著,贡献卓绝,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颁奖词】: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站出来

燃烧自己,照亮能源产业。

把创新当成快乐,让混沌变得清澈,他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

点石成金,引领变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国科学的催化剂

NO 8: 陈晓兰 坚守医德无私无畏医生 事迹:陈晓兰,女,55岁,原上海一家地段医院的理疗科医生。

近年来,陈晓兰一直从事医疗器械行业打假,被她揭露的各种医疗器械达20多种,其中8种假劣医疗器械被查处,因此被央视评为2006年度“3•15质量先锋” 。

在她与假劣医疗器械10年的斗争中,为了取得一手证据,她曾假扮病人,冒着危险 “以身试针”。

在她的推动下,国家专门多次下发文件,取缔和查处了七种一度使用很广的伪劣医疗器械和治疗方法,曾受到的肯定和奖励。

目前,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已经正式聘请她为“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

推荐词集锦:•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彭长城,对陈晓兰这样评价:她只是一个弱女子,却挑起了维护医疗环境纯洁的大任,屡遭报复,陷入困窘,依然坚持,无怨无悔,最终推动主管部门出台多个法规性文件。

她所作的对得起作为一位医生的良知。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于丹,在推荐陈晓兰的时候这样写到:一个弱妇女子冒着生命危险揭露行业潜规则,她代表了这个社会核心价值的方向。

【颁奖词】:虽千万人,吾往矣

曾经艰难险阻,她十年不辍,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的多。

她是一位医生,治疗疾病,也让这个行业更纯洁。

NO 9:谢延信 细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 事迹: 男,55岁,河南焦作煤业(集团)鑫珠春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机电科工人。

1973年,刘延信与同村姑娘谢兰娥喜结良缘,第二年7月,谢兰娥去世前,嘱咐丈夫要好好照顾自己的爹妈和智障兄弟。

此后,刘延信付出了33年的忠贞与孝心,成就了一个大孝至爱、感天动地的谢延信(刘延信后改姓为谢)。

1979年岳父患重度脑中风,再也没有站起来。

一老,一瘫,一傻,一幼,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谢延信的肩上。

谢延信老了,病倒了,但他的意志没有垮、孝心没有变、责任没有失、良心没有丢。

他隐藏起最沉重的哀愁,担负起让希望生生不息的重任。

推荐词集锦:•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对谢延信这样评价:这个人对爱情忠贞,对老人孝顺。

谢延信,人如其名,信守一生。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淮,在推荐谢延信的时候这样写到:家庭是什么,是人世间最可信赖的社会细胞。

谢延信作到的不仅仅是孝,这是对家庭亲人的忠诚,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就是这种忠诚。

【颁奖词】: 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生活的重担压在肩膀上,他的头却从没有低下

用33年辛劳,延展爱心,信守承诺。

他就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

NO 10:罗映珍 700个日夜唤醒沉睡爱人 事迹:女,27岁,中共党员,从1998年9月起在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小勐统镇计生服务所工作。

罗映珍的丈夫罗金勇是云南省永德县公安局民警。

作为一名警察的妻子,罗映珍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弘扬家庭美德,不但热心本职工作,而且热爱公安事业、关心支持缉毒工作。

多年来,她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当代女性的奉献之歌、正气之歌、爱心之歌。

2005年10月1日,罗金勇与妻子罗映珍回家探望父母,途中罗金勇临危不惧与3名毒贩进行了殊死搏斗,因寡不敌众身受重伤,成了植物人。

从那以后,罗映珍肩负起了照顾丈夫的责任,不离不弃,精心呵护,无怨无悔。

罗金勇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罗映珍在医院附近租了一套房子,省吃俭用,每天全身心地守候在丈夫身旁,和丈夫说话,并含泪写下了600多篇爱的日记,用日记呼唤着丈夫意识深处的觉醒。

现在,罗金勇已从深度昏迷的植物人状态中苏醒过来,能眨眼,能开口讲你好、是、累了等几个简单的字,并在特殊的体位下能喝水。

见证了这个奇迹的人们都说,是罗映珍的坚持和爱,唤醒了沉睡的丈夫。

2006年,她被评选为感动云南十大人物。

2007年,全国妇联、云南省妇联分别授予罗映珍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临沧市公安局还授予罗映珍二级警司警衔。

罗金勇及其妻子罗映珍的先进事迹经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社会各界纷纷伸出关爱和援助之手,积极支持好警嫂罗映珍。

推荐词集锦:•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刘姝威,对罗映珍这样评价:谁说久病床前无贤妻

罗映珍用行动告诉我们: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王晓晖,在推荐罗映珍的时候这样写:苦难磨励爱情的坚强,爱情总因苦难而显光芒。

她不仅唤醒了丈夫,也唤醒了许多人在这纷杂时代中对内心情感最深处的拷问。

【颁奖词】: 把爱人从沉睡中唤醒,是生命的奇迹,还是心灵的力量

她用一个传统中国女人最朴素的方法诠释了对爱人不离不弃的忠贞。

甜蜜不是爱情的标尺,艰难才能映照爱情的珍贵。

感动中国特别奖:嫦娥一号研发团队 事迹: 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华民族在攀登科技高峰征程上实现的又一个重大的跨越。

在这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航天工程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宏大的系统工程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自己的产品、自己的设计、自己的条件完成的。

“嫦娥一号”,是完全的“中国制造”! •感动中国评委对于嫦娥团队的评价语: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仅30岁。

副总指挥34岁,副总设计师37岁,总体主任设计师36岁。

这是一群航天才俊,为达到“精确变轨,绕月飞行,首飞成功,一年寿命”的探测工程目标,他们针对月球探测卫星的新特点,集思广益开拓进取,短短三年多来先后攻克了轨道设计、月食问题、数传定向天线研制、卫星热设计、导航与控制分系统设计、测控数传分系统设计、紫外月球敏感器、数管分系统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这是一只高度团结的队伍,统一决心、统一意志、统一目标和统一行动。

这是一支不负众望的团队,11月7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当嫦娥一号卫星以超出设计预期的精准度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的那一刻,举国欢庆、全民振奋。

中国人千年奔月的愿望终于梦想成真。

“我们期盼成功,因为你们的卫星打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昂多高”。

中国航天人再一次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雄辩地向世人昭示,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征途上不断谱写新的华章。

中华民族完全能够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推荐词集锦:最崇敬他们,创造惊天动地的伟业 最热爱他们,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 大江后浪推前浪, 丰田新穗赶旧穗。

好日月,好社会,崛起振兴 靠的就是这新一辈 (阎肃) 少年壮志当拿云。

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十年磨一剑,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来的飞天之梦。

从此,仰望星空,嫦娥不再寂寞;环顾宇宙,骄傲在心中荡漾。

辉辉中华,泱泱大国,开始展示一个文明古国应有的大气与辉煌。

(陈章良) 嫦娥是中国美丽的传说,嫦娥一号是中国强大的现实。

神话成真的设计者们飞扬着青春,飞扬着激情,飞扬着智慧,飞扬着报国志,飞扬着强国梦。

70后、80后们证明他们已经接过承载着中华复兴使命的接力棒,以超越前人的速度雄心大展,剑指未来。

嫦娥一号是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的转折点,更是中国航天人完成代际交接的里程碑。

(王晓晖) 一个千古不变的奔月梦想,几代中华儿女的不懈追求,时间推移到公元2007年,嫦娥飞起,一个民族的心也一起飞腾。

壮哉嫦娥,圆我中华千年飞天梦想;壮哉中华,崛起神州,飞腾世界。

(纪宝成) 中国人对于奔月的梦想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但是,真正将这一梦想变为现实的,是当代的航天功臣们。

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国人插上了飞天的翅膀

(刘姝威) 他们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团结合作,是“嫦娥”成功奔月的强大动力;他们知难而进,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让嫦娥的舞姿如此精准完美;他们“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的航天精神永恒地镌刻在浩瀚无垠的太空。

(杜玉波)

在雪灾震灾中关于感恩的小故事

哭以身殉职的电力职工 1月26日下午1时,湖南省送变电建设公司的送电线路工罗海文、罗长明、周景华三位同志在望城县桥驿镇力田村沙坪变电站实施高压电线除冰作业时,因铁塔坍塌而壮烈牺牲。

1月28日湖南省政府正式追认为他们为革命烈士,共青团湖南省委追授他们为“湖南省五四青年奖章标兵”。

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 宝在湖南长沙看望他们的家属时,动情地说:“今天面对你们,我无法用更多的语言来表示安慰,我给你们鞠个躬吧

”读到这则报道,我不禁潸然泪下

那可是三个三十多岁的年轻的生命啊

今年元月,黔湘鄂赣皖苏浙等省遭遇50年一遇的冰灾。

持续多日的冻雨,长达半月的覆冰,平地积冰赢寸。

处在高山峻岭风口的电杆铁塔,既要受到几近半尺的覆冰之压,又要受到前后长达几百米、数条结冰后重达十多吨的钢芯铝绞线和钢绞线之拉,纵然是钢筋铁骨,也难以承载。

为了确保关系国计民生的电力输送,只有尽快清除覆冰。

在这艰难危急的关头,三位同志志愿参加公司组织的抗冰灾保供电抢险队,奔赴抗冰抢险的第一线。

在登上铁塔除冰的过程中,由于罗海文所在的那基已不堪重负的铁塔轰然坍塌,罗长明、周景华所在的铁塔也随之坍塌。

罗海文当场以身殉职,罗长明、周景华坠地重伤不治身亡。

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电力职工对社会的承诺

正如温总理所说“三位烈士都是人民的好儿子

他们是为抢修电网而牺牲的,是为人民的利益牺牲的

湖南电网的战友职工忘不了他们,湖南省全体人民忘不了他们,全国人民忘不了他们

”其实,全国的电力职工有何尝会忘不了他们——他们不愧为中国人民的好儿子、不愧为湖南的好青年、不愧为电力企业的好职工。

罗海文、罗长明、周景华,你们一路走好。

你们放心,在你们倒下的地方,将屹立起更加坚实的铁塔——那就是你们永久的丰碑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本报记者艾卿 通讯员文群 大庆 叶璇 昨日,洪山区珞南街尤李社区居委会主任余菊珍,像往常一样来到社区居民胡和平爹爹家探望。

“胡爹爹,你想吃点什么呀

”“我想吃鸡肉。

”原来,胡爹爹因胃出血,已经躺在病床上近一周了。

这些天来,余菊珍和几名社区群干轮番照顾,让胡爹爹深感欣慰。

余菊珍帮忙做了家务后,赶到市场买了紫燕鸡和面包,送到了胡和平病床前。

入冬以来,洪山区珞南街对社区特困、空巢和孤寡老人进行摸排,发现35个社区中,有200多名特困老人需要照顾。

街道办按照每人补助150元到300元的标准,发放了慰问金和物资,并为他们送上温馨提示牌,写上社区干部的电话号码和姓名,老人一旦有需要,可以随叫随到。

与此同时,社区干部轮流上门给老人买米、买菜、做卫生,送钱、送药、陪聊天。

1月12日晚,武汉落下了第一场雪。

卓刀泉社区主任朱光明在第二天清晨7时许,召集社区群干一边清扫社区积雪,一边到菜场买回油、肉、鸡蛋、豆制品、青菜,送到3名空巢老人家中,并细心查看老人家中煤气罐中是否有煤气,取暖设施是否完好,还陪老人拉家常、帮着做卫生。

19日、23日,社区又分两批买回鱼、肉、米、蔬菜等物资,让老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过寒冬。

编后:冰雪中的温情,更能打动人心。

政府动起来了,群干们来了,热心的市民也来了。

我们相信,天灾无情,但我们有爱,就能抵御风寒。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本报记者海冰 通讯员莫难 张军丽 实习生张婧 “你是个女同志,也是50多岁的人了,还这么尽心尽力为我们大家,真让我们过意不去

”昨日,77岁的彭婆婆握住刘桂华的手,哽咽地说。

最近几天,青山工人村街三联社区没见刘桂华的身影,大伙都以为她去培训了。

直到上周六,有亲戚去她家串门,才拆穿了她编织的“谎言”。

原来,近期江城大雪连天,持续严寒,而棚户区工人村三联社区有不少空巢、孤寡老人及残障人士。

为避免居民出门走路摔跤,社区负责人刘桂华就带领党员及社区干部,起早摸黑清除积雪及路面冰凌。

一周前,刘桂华用铁锹铲积雪时,因用力过猛,脚底打滑摔倒在地,导致脚踝骨折,疼得她直掉眼泪。

为不让居民担心,刘桂华要社区干部替自己保密,对居民们称她外出培训去了。

真相大白后,居民们纷纷自发到刘桂华家中看望她。

看到消瘦许多的刘桂华,不少居民眼眶都湿了。

刘桂华没把自己的伤势当回事,反倒叮嘱老人们,“在家生炉子取暖,可要注意通风啊

”并交代其他社区干部,“还有哪家困难户没去慰问,要赶紧去

”“王婆婆家的房顶是油毡铺的,积雪要勤扫啊

” 在刘桂华的带动下,社区干部在雪天里马不停蹄,牵挂着每户人家的冷暖温饱,向居民深入宣传安全保暖过冬常识;“社区党员义务采购队”则更尽力尽力,为空巢、孤寡老人买菜、买米……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见习记者梅丹 下了半个月的雪,天寒地冻,路上很少看到流浪者和乞讨者,他们大多被救助站接走了。

他们在救助站穿得暖,吃得饱吗

昨日,记者前往武汉救助站探访。

因为没有预约,接待人员有点意外。

但看过了记者的证件之后,一位工作人员带着我们“参观”了整个救助站。

记者先来到了一楼的活动室。

这里都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人,有的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电视,有的在聊天。

活动室里开着暖气,很暖和。

随后,记者来到了寝室,里面睡着四个人,其中一个来自湖南,钱被骗了,旁边她的两岁半的小孩正在玩耍。

记者又来到二楼小孩子的活动室,一群小孩子同样在看电视。

记者摸了摸他们的手,是暖的,衣服也穿得多,而且干净。

“你们吃得怎么样

一日三餐是怎么安排的

”记者问其中一个十几岁的小孩。

“早上是稀饭馒头,中午两个菜,一荤一素,晚上也是。

”“晚上睡觉冷不冷

”“不冷

” 记者看到每个房间里面都很卫生,床单被子都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每一个床上都放着一个米老鼠娃娃,让人感到很温馨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本报记者张军 大雪中,早餐车为居民们送来温暖。

记者张军 通讯员黄健摄 昨日凌晨4时05分,51岁的龚少萍就和52岁的老伴早早地起了床。

简单梳洗后,4时25分,两人出了家门。

楼外的雪还很大,地上的积雪更厚了。

他们在小区院子里找到自己的餐车,清理了车上的积雪,龚少萍在前拉,老伴在后面推,艰难地向小区外走去。

龚少萍是青山百家早餐工程公司的餐车经营户。

他们住在青山125街坊,这里距离城管部门划定的钢都花园126小区北门室外1号餐车经营点,平时走只要10分钟,由于连日来下雪,路难行,这段路程得要30分钟。

早晨5时,他俩终于到达目的地。

公司的配送车5分钟后到了,卸了货,车轮却陷进了雪窝,无法动弹。

龚少萍赶忙去借铁锹铲雪。

她在这里卖了3年早餐,许多街坊都认识她了,锹很快借来。

配送车开走了,龚少萍点起了煤气灶,开始将早点分类,蒸的蒸、煮的煮,然后拿出准备好的毛毯,将加热后的早点捂起来。

帮着忙了一会儿,龚的老伴回家烧开水。

龚少萍说,这样可以节约点煤气,天太冷了,煤气要不停地烧,烧些开水帮助加温,可让客人买的早点更热些。

可能听到了街上的响动,附近网吧的一名年轻管理员跑出来说,“你们真准时,一晚上我又冷又饿”。

他买了3碗热干面几杯豆浆,龚少萍根据他的要求给一碗热干面加了3袋辣椒面,在用塑料袋装起来后,多打了两道结。

早晨6时10分,龚少萍的早餐车迎来了武钢上班族买早点的高峰,他们大多是要搭早班车上班的。

人们一拨一拨地到来,一拨拨地离开,尽管雪还在下,龚少萍已累得满头大汗了。

早晨7时30分,看着买早点的少了,龚少萍的老伴带着一包早点离开了餐车。

龚少萍解释说,他是给住89门的一位70多岁的老人送早点去的。

原来老人一直是自己来买3杯稀饭,看着这些天下雪,龚少萍就不让老人出门了,他们天天给老人送早点,至今他们还不知道老人叫什么名字。

早晨8时30分,龚少萍卖完了所有早点,卖了40

【第8句】:5元,她说,她热爱这份工作,看着每天人们从这吃到热腾腾的早点,她就感觉很舒坦。

记者了解,下雪以来,青山百家早餐车原80辆早餐车,一度萎缩到27辆,从昨日开始增加到35辆。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