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比喻的句子赏析

06-13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第1句】: 求 对《长恨歌》中名句的赏析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是我国古代文人歌颂忠贞不渝爱情的著名诗句,古往今来,人们都将比翼鸟作为恩爱夫妻的最好比喻。这里的比翼鸟很可能就是现今的相思鸟,比翼鸟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鸟名。又名鹣鹣、蛮蛮。此鸟仅一目一翼,雌雄须并翼飞行,故常比喻恩爱夫妻,亦比喻情深谊厚、形影不离的朋友。《山海经.海南经》:“比翼鸟在(结匈国)其东,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一曰在南山东。”又《西山经》:“崇吾之山。。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尔雅.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郭璞注:“似凫,青赤色。”三国魏曹植《送应氏诗》:“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唐自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鲁迅《准风月谈.谈蝙蝠》:“有情的愿作比翼鸟儿。”

连理枝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作《长恨歌》中的名句。

连理枝是指两棵树的枝干合生在一起。北京故宫御花园里钦安殿、浮碧亭的旁边都有这样合生的树。

连理枝在自然界中是罕见的。相邻的两棵树的枝干为什么可以长得相依在一起呢?

在树皮和木质部之间,有一层细胞叫做形成层,这一层细胞有很强烈的向外和向内的分裂作用,细胞分裂,增生了许多新的细胞,就会使树干长粗。如果两棵树在有风的天气里,树干互相磨擦,把树皮磨光了,到无风的时候,两条树枝挨近,形成层就密接在一起,互相增生的新细胞,就会长在一起,越是靠得紧,就越容易长在一起。

【第2句】: 赏析白居易的《长恨歌》,要句子的赏析

这是一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长篇叙事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十二月。

白居易时年三十五岁,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一天,他与在当地结识的秀才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谈起五十多年前的天宝往事。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及相关遗闻传说,让三人不胜感慨。他们惟恐这一希代之事,与时消没,不闻于世,王质夫遂提议,由擅长抒情的白居易为之作歌,由陈鸿为之写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于是,诗、传一体,相得益彰。白居易由此被呼为“《长恨歌》主”。

句解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汉皇爱好美色,想得到绝代佳人,做皇帝统治天下多年,却一直找不到最理想的美人。开篇两句看似寻常,含量却极大。

作为一国之君,不“重德思贤才”,却“重色思倾国”,能有什么好结果呢?只七个字,就揭示了故事的悲剧根源,确定了全诗情节发展方向。“倾国”一词,本来指能够使全国人为之倾倒的美色。

《汉书•孝武李夫人传》载,李延年向汉武帝引荐李夫人时,曾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但在这里,后人读出了它的另一重意义:“思倾国,果倾国矣!” “汉皇”,指汉武帝刘彻。

唐人文学创作常以汉称唐,这里借指唐玄宗李隆基。本诗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只开头一句以汉代唐,其它地名人名大都是实的。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杨家有个女儿,刚刚出落成人,娇养在深闺里,无人有幸相识。“杨家”,指蜀州司户杨玄琰家。

杨家有女,小名玉环,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人,自幼由叔父杨玄珪抚养。开元二十三年(735),杨玉环十七岁,被册封为玄宗之子寿王李瑁之妃。

二十二岁时,玄宗欲纳为妃,慑于公媳名分,将其度为女道士,住太真宫,道号太真。二十七岁,玄宗册封她为贵妃。

白居易将杨玉环写成以“处子”入后宫,有人以为这是“为尊者讳”。其实不然。

白居易并非单纯地批判李、杨的爱情,他是要让他们的爱情建立在纯洁真挚的基础上,从而体会那一份由爱情毁灭爱情的无可奈何的感伤。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天然生成的美丽姿色,毕竟不能自甘埋没;时机到来的那一天,她果然被选到君王身边。

此正白居易《昭君怨》“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之意。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她回眸一笑,就生出百般妩媚、千般娇羞;相形之下,六宫中的美人全都黯然失色。

这里,“一”和“百”形成映衬,又和“六宫”形成对比。只“一笑”,就能生“百媚”,见出杨妃的绝顶美艳与万种风情。

从“一”到“百”,再到“六宫”,数位的递升,展示了杨妃魅力的不可抗拒,为后文写她受到独宠作了铺垫。“粉黛”,本为女性化妆用品,这里代指六宫中的女性。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寒冷的初春,皇帝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柔滑的温泉水浸润着她美玉似的肌肤。 “滑”,是华清宫水的特征,也是杨妃肌肤的特征,同时形象地呈现出晶莹水珠与光洁皮肤互映的情状。

“凝脂”,出自《诗经•卫风•硕人》“肤如凝脂”。它传达给人的感觉,一是白净细嫩,二是光滑滋润,三是清凉可人。

杨妃“丰肉微骨”,“肌理细腻”,赐浴华清之时正值年轻,故以“凝脂”形容十分恰当。“华清池”,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南的骊山下。

唐贞观十八年(644)建汤泉宫,咸亨二年(671)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747)扩建后改名华清宫。玄宗每年冬季和春初都要到此游乐。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侍奉的宫女将贵妃扶起,她显得娇滴滴的,身软无力;这正是她刚刚得到皇帝宠爱的时候。“恩泽”有两意:一指皇帝宠幸,二指云雨欢会。

写云雨欢会,不带色情,而以含蓄丽辞状之,是高明处。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她有云一般的鬓发,花一样的容貌,头上装饰着轻轻摆动的金步摇。

在温暖的芙蓉帐里,她和皇帝欢度春宵。“云鬓”,形容女子鬓发轻盈飘逸。

“金步摇”,古代贵族妇女的一种首饰。以金做成“山题”(山形的底座),用金银丝屈曲制成花枝形状,上面有金、银、翡翠做的花、鸟、兽等装饰,缀以珠玉,插在头上,随步而摇曳生姿,故曰“步摇”。

“芙蓉帐”,绣着莲花的华贵帐子。“芙蓉”即荷花。

参以下文“芙蓉如面柳如眉”、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脸似芙蓉胸似玉”、《感镜》“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简简吟》“色似芙蓉声似玉”等诗,则知此处不单单写帐,而有以帐上“芙蓉”与帐里“芙蓉”相比映之意。“暖”,非仅指“芙蓉帐暖”,也有暗喻李、杨爱欢爱缠绵之意。

“度春宵”之“春”,一方面照应了前文中的“春寒”句,另一方面极言良宵之可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春宵是那样的美好,只是苦于太短,干脆睡到太阳老高。

从此以后,君王再也不上早朝听政了。“春宵”承上,属修辞上之顶真格,同时又开启下文。

“春宵”之可贵,正在其短,而李、杨鱼水和谐,爱意正浓,尤觉“春宵”之短。这两句不但写李、杨欢情浓烈,亦含有贪爱怠政之意。

因为圣明君主亲躬政事,日夜操劳犹恐有失,决不会贪睡而“不早朝。

【第3句】: 【长恨歌诗句赏析中考题型类要求是全文最后两句就是"无绝期"前后

蓬莱宫:指杨玉环在仙府的居室。

蓬莱 , 传说中海上三仙山之一。钿(diàn)盒:镶嵌有金花的盒子。

寄将去 : 指托道士捎去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 大致可分四段来看。第一段从开头至“不重生男重生女”,写李、杨会合经过及李对杨的宠幸。

第二段从“骊宫高处入青云”至“不见玉颜空死处”, 写变乱爆发,贵妃殒命,玄宗伤痛不已。第三段从“君臣相顾尽沾衣”至“魂魄不曾来入梦”,写李重归长安后对杨的无穷思念。

第四段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尾,写杨对李的忠贞不渝之情。全诗对李、杨情事的描述,虽依据一定的史实与传说,但已融进了作者的艺术想象和思想感情,因而这首叙事长诗具有浪漫的传奇色彩和浓郁的抒情气氛。

诗歌叙述的是一出美化了的宫廷爱情悲剧。对李早先的耽乐误国,作者不无讥刺。

对李、杨后来的生死相隔,作者怀有怜悯。对李、杨不顾人天阻隔、依然苦苦相爱的那份深情,作者则深表同情。

尽管此诗内容也有所“讽刺”,但基调显然还是同情和欣赏。 本诗情节曲折生动,这既归因于李、杨情事本身的离奇,也缘于诗人的精心构撰。

按理 , 至贵妃身死,悲剧已经完成 ,而作者却匠心独运,大肆铺写玄宗在幸蜀途中、还京路上以及回长安后对杨的苦苦思念,细致地写出了人物的情感活动,推动情节继续深入发展。这不仅生发出了整个第四段的一系列情节,使诗波澜再起,生面别开,而且还在皇帝身上写出了如常人一般的真切感情,大大加重了故事的悲剧气氛,强化了“长恨”的主题。

作者用力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对唐玄宗,主要突出了他早先的耽乐误国和晚来对杨的苦苦相思;对杨贵妃,则着重描绘了她的美丽风姿和身登仙界后依然对玄宗忠贞不渝。

作者将笔触深入到两个人物的内心世界,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心理活动。如第三段,“夕殿萤飞思悄然”以下几句 , 写玄宗从傍晚到入夜、到夜深、到黎明、到清晨的整整一夜的心理活动;再如第四段“闻道汉家天子使”以下诸句,写贵妃的震惊、激动、惶惑、急切、委屈、悲楚、感激等诸般感触,诗人都尽力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 又充分发挥艺术想象,故写得颇合情理。

此诗叙事有致,张弛自如,抒情深挚,缠绵细腻,章法上下贯通,前后钩连,语言优美明丽,自然流畅;运用对偶、排比、顶针等修辞手法娴熟圆美。这些艺术表现上的特长,会同前述种种,使此诗被后人奉为古代长篇歌行中的绝唱。

不知你要啥?。

【第4句】: 长恨歌中句子赏析

(1)马嵬兵变,杨妃被逼自缢。

唐明皇先去皇权又失去爱妃,心中无限悲愁,因此蜀地的青山绿水、月色铃声不但不能使他赏心悦目,反而使他触景伤情,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在写作上,这种透过美景来写哀情的方法叫反衬,以主观感受加入客观景物的方法叫融情入景。

这些手法的运用,可使所表现的感情更深一层,使人觉得回肠荡气。(2)熬过了春风拂面、桃李盛开的夜晚,却难度秋风秋雨吹打梧桐落叶的时日。

上句呼应前文“春从春游夜专夜”等句,暗示李、杨昔日形影相随缠绵甜蜜的爱情;下句开启下文“西宫南内多秋草”等句,点出李隆基目前形影相吊思恋欲绝的处境。诗人以时光和景物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把秋天与春天进行近距离地观照、对比,使李、杨前后境遇的大起大落,更为鲜明地表现出来,给读者以更强烈的心灵震撼。

(3):有反衬、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叙事见情、触景生情等,详解如下。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

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

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景色来烘托人物的悲思。

表现了汉皇心中缠绵悱恻、揪心裂肺的“恨”。及行程和内心更显凄凉与落寞。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景色愈丽,心情愈哀,使感情又深入一层。

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本来就很撩人意绪,诗人抓住这些寻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在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这又是一层。行宫见月,想那曾一同望月的人,如今何在呢?月圆了,月缺了,似乎都不再是往昔的月,“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啊。

夜雨闻铃,定然有风,有风而铃声闻,可见夜之空寂,人之心情更加悲凉。风声,雨声,铃声,清晰入耳,声声扰人心绪,撩人愁思。

——借景抒情“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还都路上,“天旋地转”,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

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于快乐中写悲情,愈见情悲。

踌躇,信马,不忍离去,不想离去又不能不去,只好信马由缰缓缓去,心无着落之凄凉可见。风景依稀似去年,同来望月人何在? ——叙事见情“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回长安后,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

这种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花开日”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样。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勾引起对往日欢娱的思念,自是黯然神伤。

——触景生情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直接描摹汉皇的辗转反侧,彻夜不眠。想要入眠做梦梦见故人竟不能入眠,好不容易入眠,竟也看不见丽人的影子。

——叙事见情。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