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毕业感言
谈谈学习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感想
国内目前已经出现了多个以教育为宣传点的机构和幼儿园。
但是其参差不齐,甚至有一些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完全背离了教育的精神。
现在国内的情况和四五十年代的美国很相似,很多幼儿园把教育简化为只是蒙特梭利教具的操作使用,而把蒙特梭利教育的关键:老师的素质和智慧的爱的要求标准,或是降低或是至少是做得不够。
有的幼儿园虽然出发点很好,但是受制之处太多,以致理念不得不屈从于现实的各种制约。
更多其他的幼儿园把蒙特梭利做成了象钢琴班,舞蹈班,绘画班那样的“卖点”,浮躁有余,而对蒙特梭利精髓的把握不到位。
蒙特梭利教育的精髓不在教具,她的教育精髓在于人,---- 在于老师和孩子的人格、灵魂。
她的教育要的是爱和智慧,而且对这两者的要求极高。
有感于目前国内现状,我们担心国内会重蹈美国蒙特梭利教育在60年代前后一度由盛而衰的覆辙。
美国蒙特梭利教育当时的败因就是只注重教具的显摆而忽略了最重要而最难做好的人的部分。
并非蒙特梭利教育不好,而是执教者们当时走偏了路,离开根本。
所幸真正的金子总是会发光的,蒙特梭利教育在美国,70年代又由一群妈妈恢复。
我们希望中国不再重走美国式的曲折路。
而这就要求我们传播真理,擦亮越来越多的人的眼睛。
学完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感想
【第1句】:“心理胚胎期”与外界环境 认为,人似乎有两个胚胎期,一个是生理胚胎期,是在出生之前,这种情况与动物相同,另一个是心理胚胎期,是人所特有的,是在出生以后至3岁这段时间。
在她看来,从心理学上讲,婴儿在出生时空空如也,他所获得的任何能力都非遗传所得。
经过吸取外界刺激和信息,积累材料,儿童形成许多感受点和心理所需要的器官,然后才产生心理。
【第2句】:“吸收心理”与教育方式 认为,在各个物种中甚至在昆虫中,都存在着一种无意识心理。
它驱使生物主动地吸收外界的养料,以满足自己生长的需要。
儿童亦不例外。
受生命潜能的驱使,所有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吸收”文化的心理,他们因此能自己教自己。
在看来,“这一发现给教育界带来了一场革命”。
其一,我们不应把儿童视为一种弱小的生物,而应赋予儿童一种巨大的创造能力。
他们正在进行着创造人的活动。
其二,这种能力属于无意识心理,而只有通过活动、通过生活经验才能变为意识。
因此,我们应意识到幼年心理不同于成人。
我们不能通过文学教学来达到目的,也不能直接干涉儿童所经历的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
蒙台梭利据此认定:“教育并非教师教的过程,而是人的本能发展的一种自然过程。
不是通过听,而是依靠儿童作用与环境获得的经验。
教师的任务不是讲解,而是在为儿童设置的特殊环境中预备和安排一系列有目的的文化。
”“所要求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能够发挥大自然赋予的力量的环境。
”
【第3句】:发展的敏感期与教育时机 受荷兰生物学家(Hugode Vries)的影响,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与各类生物一样,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特殊的环境刺激都有一定的敏感时期。
这种情况和生长现象密切相关,并和一定的生长阶段相适应。
当某种敏感期出现时,儿童就表现出对一定目标和操练的特殊兴趣,并表现为一种“精神饥渴”,它驱使儿童长时间地重复某种练习,并最终能自如地对付和学习其特殊敏感性所及的事物。
依据自己对儿童的观察与实验,蒙台梭利试图区分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敏感期,如儿童从出生到5岁是感觉发展的敏感期;1至4岁左右时秩序的敏感期;出生后2个月到8岁是语言的敏感期;出生到5岁是动作的敏感期。
儿童通过各个敏感期及不同活动的交替进行,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
蒙台梭利关于敏感期的定义和描述是模糊的、不具体的,但却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她的有关思想充分肯定了幼年期在过程中的价值,为的重要性找到了科学的依据。
这些问题后来成为教育心理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并称为教学法的重要基础。
评价蒙台梭利感官的教育论
感官教育被视为蒙台梭利教育体系的基础,其原因主要是概念的形成必须依赖感官的操作练习。
本书从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内容出发,以感官教具作为发展的媒介,分为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嗅觉五种感觉的教育,有系统地开始,使幼儿自我教育,而并非依赖教师的能力。
蒙台梭利关于感官教育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蒙台梭利把感觉教育的意义归结为四个方面:第一,促进儿童感觉机能的发展;第二,帮助儿童获取各个方面的正确认识;‘第三,养成儿童集中注意的习惯;第四,打下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蒙台梭利在论述感觉教育问题时,还特别指出了进行感觉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1句】:
【第1句】:1应该重视视、听、触觉的训练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在重视所感觉器官训练的基础上特别重视视、听、触觉的训练,而且把触觉的训练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上。
在蒙台梭利看来,对儿童触摸能力的训练不仅可以为他们小肌肉动作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让儿童亲自动手,可以促进他们的思维,并使其活动中得到最初的发展。
短期早教培训后学员对老师的感言
最初,找不到头绪,看着那么多如花儿般美丽如阳光般灿烂的像春日和风拂煦下的草儿般生命力旺盛的宝宝们,除了爱与微笑,似乎不知道其他。
每天看着那里的老教师忙来忙去,自己只能主动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那时候,还没有接受系统的培训,接待家长时,绞尽脑汁回忆自己大学学过的关于幼儿的知识,给家长介绍。
晚上回到学校便拿出书本复习蒙台梭利,福禄贝尔、卢梭等有关幼儿早期教育方面的知识。
我是个容易发问的学生,从书上看了案例与理论之后,并不是在众多创造心里画上句号而是打上问号,希望哪一天能够在现实中得到证实,我的求知路比较纠结,满头的问号。
后来经过培训和观察逐步加深了对邢台东方xx早期教育中心的了解以及对自己工作的认识。
感受最深的是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足。
还有就是改变了一些对早期教育老师的看法。
记得大学老师说发达国家都是学问很高的人才能从事幼儿的工作,因为一个人的早期经历会会影响他的一生。
基于对早期经历对以后人生影响的重要性的认识,我没有怀疑过这一观点。
但现在我觉得,要做一名称职的早期迅速腾空教育老师最重要的不是她学问有多高,最重要的是她的道德水平空间要非常高,要具有足够的爱心、耐心与诚心,真诚的爱孩子,耐心的指导孩子。
现在国内的早教行业任职的老师学历普遍不高,早教上课模式是有一本专业的、现成的、细致的教案发到老师手中,老师照做就可以了,不需要有太多自己的东西,你需要有的就是一颗充满爱的心和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
教案细致到什么程度了呢?细致到上课用什么教具,用哪句话介绍教具,用什么姿势去取教具展示教具。
这种模式很实用。
所以让一个博士生来任职一名早教老师,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讲,确实有点大材小用的感觉。
不过,要用圣人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一名早教老师是不过分的。
水下葬礼的读后感30字
学前教育:对出生至入学前的儿童进行的教育。
它的教育任务和要求是: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和个性发展及良好习惯的养成,重视学前儿童智力发展和入小学的准备。
幼儿教育:是指教养机构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的身心特点对入小学前的幼儿进行的教育。
是我国学制的基础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幼儿园:招收3—6岁的幼儿。
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托儿所:招收1—3岁婴幼儿,并对他们进行教养的机构,托儿所以保育为主。
幼儿园的保教任务: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这说明,我国幼儿教育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始终有着明确的培养目标,它强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承担着为培养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础的任务,在性质上属于基础教育。
二、幼儿园的保教目标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幼儿园应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我们的家长要树立大教育观,不能狭隘地认为只要在幼儿园学会了几首儿歌、会讲几个故事、会算几道题就是学到知识了,认为幼儿园只要不进行读、写、算等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的传授就不是好幼儿园,这是对幼儿教育狭隘化、片面化的认识,也是落后于时代的认识。
幼儿教育最终的目的是教会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知识是永远学不尽的,只要孩子学会了学习,树立起了终身的学习观,能与人和平共处,遇到问题会解决就能应对未来的社会。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使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三、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这时期孩子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富于幻想,喜欢发问是进行教育的良好时机。
【第1句】: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
目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贫富差距越来越大,21世纪人们想在社会上立足、获得成功将越来越困难。
文凭、家势、金钱将不再能保证你立于不败之地,个人的素质将决定一生的命运。
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人类社会将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将取代工业经济和商品经济而处于主导地位。
企业的成败、国家的兴衰将直接取决于内部人员的素质高低。
但是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存在许多弊端,广大的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思想还存在不少的误区,很多的错误观念还很根深蒂固。
比如:学习好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只重视分数而忽视其他;认为素质教育就是除了学好书本知识以外再学些钢琴、电脑什么的;重知识轻能力,重视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等等。
九岁的孩子因为考试成绩没达到母亲的要求而被母亲用棍子活活打死。
北京一位即将赴美留学的青年李兵因为受不了父母的管教而亲手杀死了父亲和母亲。
这些血淋淋的事例应该让我们仔细反省反省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在学校读书时,曾被认为是智力出众的学生,毕业后却没有什么作为。
这说明智力高的未必一定能成才,人的成才除了一定的智力因素和社会条件外,还取决于一些非智力因素。
一个人是否能够获得成功除了需要一定的智力基础以外,更重要的是这个人的情商如何,也就是这个人的品德、情感、社会适应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如何,这恰恰是目前教育所忽视的。
而人们对于智力的认识也有很多错误的地方,比如:认为懂得多就是聪明;学习的目的就是记住各种各样的知识;知识等于智力等等。
一般认为智力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
智力就是获得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真正的知识拥有者不再是背诵知识和掌握符号,而是能够不断地阐明未被前人所识别的问题的人,是能够不断地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办法的人。
传授知识不只是讲是什么,为什么,而要着重教给怎样做。
就真正抓住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的道理。
(一个小孩,有人会叫他神童,但有人却说他自作聪明。
一天,小孩来到河边,看到一个老翁在细柳下垂钓,在老翁的鱼箩里已经是满满的一箩,小孩很是喜欢,老翁看见小孩也很喜爱,决定将这箩鱼送给小孩,可是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小孩不要这箩鱼,那么你知道小孩对老翁说了什么吗
他对老翁说:“把你的鱼竿送我吧
”)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
说的是传授给人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
所以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及能力的培养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而非智力因素以及智力的培养的关键时期在6岁以前,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到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
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
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早期教育良好,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
目前有种观点认为:真正教育儿童是上小学以后的事,小学以前只是让孩子吃好、睡好、玩好、身体好就可以了,他现在还不懂事,不必费那么多心思去教他,树大自然直。
还有一种观点就是幼儿教育小学化,让小孩子学小学课程、学钢琴、学书法、学美术、学电脑等等,而不顾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强行施教。
这些都是不可取的、错误的。
幼儿在这5—6岁前通过不断的学习,他学会了说话、走路;认识了各种事物;懂得了各种道理;还学会了不少技能。
幼儿在这段时期,求知欲特别强,学习能力也特别好,而且印象特别深。
在这段时期里,品德、性格、习惯、爱好在逐渐形成,是最容易接受各种思想观念的时候,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所以对幼儿实施科学的教育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如果放弃对幼儿的教育,那就白白浪费了大好时机,以后花加倍的精力和时间也不一定能赶的上来,而且一旦形成一些不好的品德和习惯,要想纠正就比较困难了。
而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则更有害,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造成的伤害,将影响他的一生。
【第2句】:幼儿的情商教育①情商的概念现代西方一些杰出的科学家通过大量研究表明,在人的智力商数以下,还存在着另一个超越人类智力的参数,即情商,也称情绪智慧,情商是人对自己的情感、情绪的控制管理能力和在社会人际关系中的交往调节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为此,推出的成就方程式为:20%的智商+80%的情商=100%的成功。
前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说过:“杰出的人不是那些天赋很高的人,而是那些把自己的才能尽可能地发挥到最大限度的人。
”情商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 (1)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
(2)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3)以自己情绪激励自己行为的能力 (4)了解别人情绪的能力 (5)与别人友好相处的能力通过实验证明,在情商的这五个方面的能力中情绪的控制力量是关键。
②情商幼儿的特点较高水平的情商,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挥,它是所有学习行为的根本。
一项研究显示,要预测孩子在幼儿园表现的标准,不是看小孩子积累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其情感与社会性的发展。
例如是否具有足够的自信心、好奇心,是否知道何种行为较恰当,并能克制不当行为的冲动……,这些都是情商的基本成份。
一般来讲,高情商的幼儿都具有以下特点:(1)自信心强:自信心是任何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情商的重要内容,自信是不论什么时候有何目标,都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有能力和决心去达到。
(2)好奇心强:对许多事物都感兴趣,想弄个明白。
(3)自制力强:即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有时是善于迫使自己去完成应当完成的任务,有时是善于抑制自己不当行为的发生。
(4)人际关系良好:指能与别人友好相处,在与其他幼儿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如关心、喜悦、爱护等)占主导地位,而消极的态度和体验(如厌恶、破坏等)少一些。
(5)具有良好的情绪:情商高的孩子活泼开朗,对人热情、诚恳,经常保持愉快。
许多研究与事实也表明良好的情绪是影响人生成就的一大原因。
(6)同情心强:指能与别人在情感上发生共鸣,这是培养爱人、爱物的基础。
③高情商幼儿的培养有关研究表明,智商更多的是天生的,而情商更多的是在后天的环境与教育中逐步发展和提高的。
这或许是两者最重要的区别了。
因此,情商的早期培养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情商的早期培养过程中,家庭、幼儿园起着重要的作用。
(1)家庭——情商发展的基石家庭是幼儿学习情商的第一所学校。
在家里,他们将学到许多基本信息知识,如他们的自我观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如何看待自己的感觉,如何判读别人的情绪与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等。
研究显示,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对子女的情感世界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因此,想要孩子具有高情商,家长必须力争做到:a.加强自身的情感训练,提高自身的素质,具备基本的情商。
b.对孩子细心一些,发现孩子情绪不佳时,要懂得理解孩子的感受,努力去了解引起孩子情绪不佳的前因后果,进而协助孩子以适当的方法抚平情绪。
c.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同情心,促进其情商的发展。
(2)幼儿园——情商发展的关键作为幼儿的直接教导者——幼儿教师,在培养幼儿高情商方面应做到:a.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每天都应带着高昂情绪走入幼儿园,给幼儿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的渲染。
b.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幼儿,千万不要偏爱其一个或某部分幼儿。
根据研究,忽略比虐待更糟糕,被忽略的幼儿易冲动,看问题偏激等等。
c.要积极地,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尊心、好奇心,这不仅是情商教育的内容,也是《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
四、家长应怎样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幼儿教育不是幼儿园教育,它是家庭、社会、幼儿园共同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况且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所以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孩子上幼儿园时家长应配合幼儿园做好以下工作:
【第1句】:学会赏识孩子有位教育家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不是天才就一定是家长和老师的问题了,一个孩子能不能成为天才,关键是家长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一样地爱他、期望他、教育他。
有爱就有希望,有尊重就有自信,有信任就有发展。
大数学家陈景润,从小沉默寡言,不爱运动,上学时在班上处于中上游水平,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尽管在别人眼里,他是那么的不起眼,但在父亲眼里,儿子是最棒的。
由于陈景润喜好思考和阅读,父亲总是尽全力满足他,给予他并不豪华但却朴实的奖励话语。
正是父亲对他这种沉默思考、乐于读书行为的肯定和表扬,才培养出陈景润的特殊气质。
所以父母在管教孩子时要变消极为积极,用嘉许来代替责骂,即使是最小的进步,也要赞美,这样会激励孩子不断进步。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赏识和认同,父母可以通过激励来激活孩子的热情和潜能。
据调查分析,能力会在批评下萎缩,而在鼓励下茁壮成长,赏识孩子有利于为孩子营造一个面向成功的心灵晴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孩子适时适当的表扬更有利于孩子确立自己的信心、自己的道德是非观,营造一个活泼、和睦的环境氛围。
【第2句】:学会配合。
孩子入园后,幼儿园为了完成国家规定的保教目标,有许多工作需要家长的配合。
①利用各种方法要经常询问老师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并及时反馈孩子在家的表现,以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②要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团结他人尊敬师长。
③每天都要细心观察家园联系栏或小黑板上的内容。
(口头或实践作业、通知、小任务等) 五、孩子上幼儿园家长存在的疑问:
【第1句】:孩子什么时候入园好每年的八九月份,都有许多家长问类似的问题:孩子到底应该多大送幼儿园
我的孩子是否也该送幼儿园呢
实际上,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时间没有严格的规定,原则上只要幼儿达到一定的成熟程度,能适应幼儿园生活,就可以进入幼儿园了。
那么儿童入园时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成熟程度呢
有关专家和幼儿教师认为,入园时孩子具备以下的能力是必要的:第一,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幼儿不仅要听得懂对方所说的话的意思,还要有能表达自己所有意愿的70%左右的语言能力,这样才能够表示出自己的意思,和别人做简单的沟通;第二,在基本动作技能方面,幼儿应该具备一些简单的技能和基本动作,如丢球、握剪刀等,这样在入园后才不至于什么都不会,以至于无法参加园里的活动;第三,在一般社交常识方面,要懂得“轮流”、“排队”等规则,会处理自己的大小便问题,有请别人帮忙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幼儿的成熟度愈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也相对地增强。
如果幼儿在上面提到的几个基本能力上还没有达到相当的成熟度,就应该避免太早上幼儿园。
【第2句】:孩子上幼儿园总哭闹,怎么办
对于孩子哭闹着不肯上幼儿园这一问题,父母们都各有办法。
但是最重要的原则是:父母要坚持接送,勤与教师交流沟通,家园一致,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多鼓励,多表扬,培养孩子的独立和自理能力。
这样持续下来,宝宝就会渐渐喜欢上幼儿园,父母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以下几条建议供父母参考。
①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多讲故事,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同时鼓励孩子把故事讲给别人听,以培养他的勇气和表达能力。
教宝宝认一些简单的字词、数字和图象等,为入园打下一些基础,使孩子面对老师的提问不会感到太害怕。
多让孩子与邻居家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带他到儿童娱乐城,多接触一些陌生小朋友。
告诉他幼儿园的小朋友更多,那里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从而引起孩子对幼儿园向往。
了解幼儿园提出的有关教育孩子的具体要求,培养孩子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给孩子安排与幼儿园相应的作息时间,缩短家庭与幼儿园生活、卫生习惯方面的距离,使孩子对幼儿园有一定的间接经验。
②鼓励宝宝多交朋友。
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对于孩子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有朋友的陪伴,他就不会对大人离开身边的事情念念不忘了。
因此平时可以邀请其他的小朋友和其家长到家中来玩,以促进孩子们之间的友谊。
③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
不管天气冷热、刮风下雨,都要坚持按时送孩子上幼儿园。
如果经常强调客观原因不去幼儿园,会养成孩子怯懦、娇气、任性和自由散漫的不良习惯。
这些行为一旦形成,就很难根除。
它不仅会影响孩子上幼儿园的积极性,而且对其性格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长大以后,他会把这些不良习惯不自觉地带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
因此,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纪律性,培养他坚强的意志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④及时与孩子和老师沟通。
如果入园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孩子还是有强烈的害怕和抵触情绪,父母就要注意了。
要及时与孩子和老师沟通,找出具体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如果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了困难,或受了批评,父母要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或找出做错事的原因,教育孩子要勇于克服困难,承认并改正错误,做一个坚强的孩子。
若发现孩子身体不舒服,可暂时不上幼儿园,在家观察。
如果家里没人,也可送去幼儿园,但要和老师说明情况,以便老师观察和照顾。
⑤父母亲不要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路上,叮嘱他要听老师的话,要守纪律,要懂礼貌,唱歌时要大声,画画时要画大些,这些过高的要求、禁令或者劝告也会使孩子感到无法达到要求而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
还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用教室里好玩的玩具和积木吸引他们,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⑥如果孩子对母亲依赖心理过重,可让爸爸送孩子上幼儿园。
如果孩子赖在床上不起,对父母撒谎“我今天肚子痛、头疼,不想去幼儿园”,或者干脆拿哭闹作为杀手锏,不肯让父母离开家半步。
父母不要生拉硬拽地仍坚持送他去入园,可以先跟幼儿园的老师联系一下,了解孩子最近一段时间在学校状况,找出他不愿意入园的原因。
不愿去上幼儿园的理由有以下5个:①不想与爸爸妈妈分开。
②对陌生环境感到害怕。
③无法适应团体生活。
④跟不上团体进度。
⑤人际交往受到挫折。
如果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排挤,孩子就可能不想去了。
【第3句】:孩子上幼儿园后,作为家长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①要按时接送孩子入园,有事不来园要与老师请假,无故不得缺席。
②幼儿的穿着要宽松并利于活动需要。
③不得让孩子携带钱、玩具和小物件来园。
④尽量不带生病入园。
⑤家长进园后不许抽烟、不许随地吐痰、不许乱扔垃圾。
⑥家长的言行举止要做孩子的表率。
每一个孩子的名字都充满着庄严与神圣,每一个孩子的个性中都蕴藏着创造与成功。
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善于教的家长或老师,孩子失败一定有原因,成功一定有方法,让我们做一位好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一路引领我们的孩子直到成功。
最后送给大家三句话:生活中做孩子的父母亲,游戏中做孩子的伙伴,学习中做孩子的导师,如果这三种角色扮演好了,你将是一个伟大的父亲和母亲。
养成教育的心得体会300
假如我是一名幼儿教师 上帝曾送给每个生命一件了不起的礼物:绿色的童年。
可惜,这绿色在很多人眼里似乎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结果是丢得比来得还快,消退得比生长得快。
假如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我会向儿童学习。
一个人的童心宛如一粒花粉,常常会在无意的“成长”中,被世俗经验这匹蟑螂悄悄拖走,然后花粉消失,人变成了蟑螂,这便是康·巴乌斯托夫斯基所说的“生命丢失”吧。
可以说,童年所赐予我们的幸福、勇气、快乐 、鼓舞和信心,童年所教会我们的高尚、善良、正直与诚实,比人生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得多。
然而,儿童的美德和智慧常常被大人们粗糙的双眼所忽略,常常被不以为然地当废电池一样地扔进岁月的垃圾沟里,很多时候,孩提时代在教育者那儿,只是被视作一个“待超越”的初始阶段,一个尚不够“文明”的低级状态,父母、长辈都眼巴巴焦急地盼着,盼望孩子尽早摆脱这种幼小和单薄,“从生命之树进入文明社会的罐头厂”(凯斯特纳),尽早地成为和自己一样“散发着罐头味”的人。
假如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我会了解和保护孩子们的童真童娶,学会接纳不同个性的孩子,发现不同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引导孩子去去探索科学知识,例如在证明某一结论的实验时,我会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思考,并让孩子们按着他们的好奇心不断重复地进行实验,使他们能够彻底在实验中理解结论,又比如,通过蒙台梭利教具可以让孩子们在不断玩耍中学会学习。
教育孩子不应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给孩子们打好学习的基础,孩子们经过不断的努力以及实践,必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即家长希望孩子们从小学习英语。
假如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我不会一笔一划地教孩子们字母,一字一句地教孩子们英语句子,而是通过游戏、儿歌,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高孩子么对于英语的兴趣和爱好,给孩子们提供良好的英语环境,通过蒙台梭利教学法,提高孩子们对于英语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
1982年,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尼尔·波茨曼出版了《童年的消逝》一书,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即捍卫童年。
作者呼吁,童年概念是与成年人概念同时存在的,儿童应充分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童年生活,教育不应为儿童未来而牺牲儿童的现在,不能从儿童未来的角度来提早设计儿童的现在生活。
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指出:“生活就是成长,所以一个人在一个阶段的生活和另一个阶段的生活是同样真实,同样积极的。
这两个阶段的生活,内容同样丰富,地位同样重要。
因此,教育就是无论年龄大小,提供保证其充分生活条件的事业,”他说,“教育者要尊重位成年状态。
”目前,国际社会基本认同的童年概念包括:①必须将儿童当“人”看,即承认其独立人格。
②必须将儿童当“儿童”看,不能将其当作“成人的预备”。
③儿童在成长期,应尽早给其提供与之身心相适应的生活。
假如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我会以道理和期望来引导孩子,以忍耐和宽容来对待孩子,而不是威胁和独裁,帮助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让正在成长的孩子们感到自主权的日益增加,并最终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
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去珍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