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课后感言

08-16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对蒙特梭利数学区的学习心得体会

蒙特梭利的教育:尊童,尊重儿童的需要,作为一种的教学方法之人们广泛地关注,但我们对他了解甚微。

所幸的是我能在暑期参加了北京蒙氏教学培训机构的培训活动。

对我来说是一次了解蒙特梭利教学新理念的好机会。

当我带着对蒙特梭利教育的热诚学习发现幼教界已呈现出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各种教育理念纷纷涌入,各种课程方案纷沓而至,面对这一切,仅仅是学习和模仿已远远不能适应,我们必须学会学习,学会选择。

通过暑假蒙氏实践培训,现就我个人的理解谈谈学习的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明白了:需要成为蒙特梭利教师是一个复杂,个别化且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要不断的充实知识,自我鞭策,才能提升各项能力,增进自信,即使面对挫折,也能达到蒙特梭利教师自我实现的心灵升华。

我们在学习和实践蒙特梭利教育的过程中,大家的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

蒙特梭利的许多优秀思想侵入我们的心灵。

我深切的感到什么是尊重儿童,什么是科学的观察和引导……  “我听了就忘记了,我看了就知道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我在培训中学习体会最深的一句话,并且能在操作中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在学习中,看着程老师在操作,自己看着好像很简单,觉得一幕了然,真正到自己操作时才感到“做了就会了”这句话。

通过学习让我联想到这作为小班教师,应该给予孩子多点空间让他们动手尝试,给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如孩子喜欢做一些生活上的事情,穿衣,脱衣,用餐,扫地等,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

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各种选择的自由。

孩子也会和我们一样:听了就忘记,看了就知道,做了就明白。

蒙特梭利教育的基础特色就是必须保障儿童的自由,为他们提供一个准备好的环境。

  “蹲下来说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一切从儿童出发”的教育理念,这是蒙特梭利教育和我园现行教育相一致的地方。

“一切从观察儿童和研究儿童和家庭环境”入手,同时“以儿童和家长的忠实朋友”身份出现在孩子面前。

热爱他们,关心他们。

它的教育目的是:“尊重儿童自我需要和价值,促进儿童个性和协发展,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

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儿童,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提示儿童的自然发展过程和规律性。

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个性,在儿童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智力的,精神的,身体的和个性的自然发展,他还强调儿童是和成人截然不同的独立个体。

成人必须重新看待孩子,发现孩子存在的价值,而不是任意将自我意识加强在孩子身上,而抹灭了儿童的人格意识。

  同时,我认为对于蒙特梭瑞教育理念,我们应取其精华,汲取最有利于我们的幼儿教育发展的部分,充分结合我国幼儿的世纪发展需要,不断探索蒙特梭瑞中国化的最佳方式。

  以上是我这次学习的一点体会。

蒙特梭利教学有着它丰富的内涵,有待于我们一起进一步去挖掘,去延伸。

同时,真心的希望以后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会使我们对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精髓有更丰富,更深刻,更真实的认识,跟上时代的脚步,把最先进的理念在第一时间带给我们的学生

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名词解释谁知道急急急

一、 蒙台梭利教育十大特点 蒙台梭利是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近百年来一直对世界幼儿教育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科学的方法为根本的教育,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潜能开发的优秀教育模式,主要特点如下:

【第1句】: 以儿童为中心 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第2句】: 不教的教育 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育,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第3句】: 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0-6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第4句】: 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 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地协助与指导。

【第5句】: 完全人格的培养 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第6句】: 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 蒙氏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第7句】: 混龄教育 让一岁到六岁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第8句】: 丰富的教材与教具 蒙台梭利教具非常丰富,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

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第9句】: 屏除单一奖惩制度 蒙氏教学尊重儿童,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第10句】: 爆发的教学成果 蒙氏教育尊重孩子内在的需求,让孩子适时、适性的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二、 自由―――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础 自由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本原理。

蒙台梭利在教育上公认的贡献之一就是为自由下了明确的定义蒙台梭利称她的教育方法是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法,其教育又被称为自由研究的教育。

因此把握自由的内涵是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本质的前提。

【第1句】: 关于自由 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是儿童可以不受任何人约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强制与压抑的情况,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喜爱的活动。

生命力的自发性受到压抑的孩子绝不会展现他们的原来本性,就像被大头针钉住了翅膀的蝴蝶标本,已推动生命的本质。

这样,教师就无法观察到孩子的实际情形。

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孩子,先要给孩子自由,促进他们自发性地表现自己,然后加以观察、研究。

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不同于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蒙台梭利说: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

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都要受到严厉的禁止,逐渐加以根绝,必须耐心的辅导他们,这是维持纪律的基本原则。

事实上,放纵孩子绝对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第2句】: 关于纪律 蒙台梭利认为纪律是一种积极的状态,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的。

一个人如像哑巴那样的安静,像瘫痪的人那样的一动不动,不能算是有纪律的, 这种人是在被消灭。

积极的纪律包括一种高尚的教育原则,它和由强制而产生的不动是完全不同的。

她说:一般学校给每个儿童都指定一个位置,把他们限制在自己的板凳上,不能活动,对他们进行专门的纪律教育,要求儿童排队,保持安静等等。

这样的纪律教育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因为纪律的培养不能靠宣传和说教也不能靠指责错误,而是在自然的活动中发展起来。

她认为儿童的活动应当是自愿的,是一种自然的潜在趋势,不能强加给他们。

重要的是使儿童在活动中理解纪律,由理解而接受和遵守集体的规则,区别对和错。

因此,真正的自由也包括思考和理解能力。

她多次强调一个有纪律的人应当是主动的,在需要遵守规则时能自己控制自己,而不是靠屈服于别人。

在蒙台梭利学校的活动室内,允许儿童自由地活动、交谈、交换位置,甚至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移动桌椅。

她认为这种自由不仅是学习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

在教室里的儿童有目的地、自愿地活动,每个人忙于做自己的工作,安静地走来走去,有秩序地取放物品,并不会造成混乱,因为他们懂得安静和有秩序是必要的,并且知道有些活动是被禁止的。

儿童在这种环境中逐渐成长,自然会注意自己的行动,长此下去,就会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三、 有准备的环境 蒙台梭利十分重视环境,她说:在我们的学校中,环境教育儿童。

并认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内容,而且教育方法的许多方面亦由环境决定。

儿童需要适当的环境才能正常的发展,完善其人格。

然而,多数儿童在一般情况下并不是生活在适当的环境中。

儿童天性亲近自然,但是,伴随着文明的发展自然却距离儿童越来越远了。

他们居住在以成人为本位的世界中,身边的一切对他们来说,其规格、重量及形态都是不完全相适宜的,难于随心所欲的操作。

有准备的环境是为了让精神处于胚胎状态的儿童能够顺利成长,而将秩序与智慧等精神食粮的环境预备好。

对六岁以前的儿童而言,成人的环境与儿童的环境在大小及步调上相差悬殊,因此儿童在活动时须时时依赖成人协助。

但是儿童一直都依赖成人的协助便无法完成应有的成长,不能支配自己的生活、教育自己、锻炼自己。

如果没有理想的环境,儿童就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能力,这样永远无法脱离成人而独立。

因此,蒙台梭利根据儿童六岁以前的敏感期与吸收性心智,创设一个以儿童为本位的环境,让儿童自己生活。

这个环境是有准备的环境其意义并不仅只是环境,而是儿童不久将要面临未来世界及一切文化的方法与手段,因此他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第1句】: 充分发挥儿童的节奏与步调 儿童与成人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差异悬殊,成人在一小时内的认知和感觉与儿童所经验到的截然不同。

儿童以其特有的步调感知世界,获得很多成人无法想象的事情。

儿童特有的节奏已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

成人在复杂、多变的文化环境中生存时,必须愈加保护儿童特有的节奏或步调所需的环境。

【第2句】: 给儿童安全感 人类的孩子比其他动物的成熟要来的迟,因此他们更需要庇护,当孩子的身体感到危险时,用温柔、鼓励的眼神关爱孩子,才能使他们自由、奔放地行动。

【第3句】: 可自由活动的场所与用具 儿童必须依靠运动来表现其人格,尤其是他们的内心一定要与运动相结合,才能够充分获得发展。

因此,需要能让儿童持续接触东西一一收集、分解、移动、转动、变换位置等可自由活动的用具与场所。

【第4句】: 美对儿童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儿童最初的活动是因美引起的,所以在儿童周围的物品,不论颜色、光泽、形状都必须具有美的感觉。

【第5句】: 必要的限制 儿童的周围不可有太多的教材或活动的东西。

太多的东西反而使儿童的精神散乱迷惑,不知该选择何种教材或从事何种活动。

以至不能将精神集中在对象物上。

为避免儿童做不必要的活动,而导致精神疲惫、散漫、教材及活动必须有某种程度的限制。

【第6句】: 秩序 儿童的秩序感以两岁为高峰,其后的数年间,儿童的秩序是极特殊的,这个时期秩序感与儿童的关系就象鱼和水、房子与地基。

事实上,儿童会以秩序感为中心,运用智慧,进行区分、类比的操作,将周围的事物加以内化。

要是没有秩序的话,一切事物将产生混乱,儿童会因而失去方向感。

所以,秩序必须存在于有准备的环境中的每一部分。

【第7句】: 与整个文化有连贯性 所谓秩序存在于有准备的环境中的每一部分,就意味着秩序应包含于拓展儿童智慧的教材中。

这种秩序可使儿童朝真实且正确的工作去努力,也就是儿童能真正认真地去进行真实的生活。

能够独立专注于自己世界内活动的儿童,才能真正在下一个阶段的成人世界中活动。

而秩序应表现?quot;有准备的环境中与成人的文化世界相连贯。

附:蒙台梭利关于生命与环境关系的描述: 整个环境(颜色与光泽、形状的调和等,儿童周围的全部)具备了吸引儿童的性质这种情形与自然界中,花朵与鲜艳的颜色吸引昆虫来吸取藏在花朵中蜜一般 这瞬间,儿童会用耳朵倾听最能刺激他活动欲的事物。

就像在草原上的花朵会竭力以香气色泽来吸引昆虫,而昆虫为了生存也必须尽力去寻找花朵一般----《童年的秘密》四、蒙台梭利对教师的要求

【第1句】: 教育儿童的前提首先要了解儿童

【第2句】: 教师的精神状态比技能更重要

【第3句】: 机警、稳重、耐心、爱心、谦虚

【第4句】: 不以自己的智慧代替儿童的智慧

【第5句】: 对进步慢的儿童要有无止境的耐心

【第6句】: 在观察的同时耐心等待,充满乐趣执着的观察儿童蒙氏教师的物质

【第1句】: 谦卑的态度

【第2句】: 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第3句】: 是环境的创设、保护者、也是儿童的沟通者

【第4句】: 是观察者、引导者、不是主导者

【第5句】: 是家长的沟通者

【第6句】: 接受自己,接受别人

【第7句】: 活泼的与儿童在一起,但不能把自己作为教室的中心点

【第8句】: 热心、爱心、耐心、尊重心、责任心

【第9句】: 机警、思维敏捷

【第10句】: 动作优雅迷人,外表整洁,品质高贵

【第11句】: 善于聆听儿童的心声 五、蒙氏教师与传统教师的共同点与不同处 共同点

【第1句】: 以儿童为中心

【第2句】: 充满爱心,敬业精神

【第3句】: 尊重儿童,不体罚

【第4句】: 具有提高自身修养的愿望

【第5句】: 严于律已,做示范

【第6句】: 注意发展幼儿潜能兴趣

【第7句】: 重视家庭教育

【第8句】: 创设温馨的环境

【第9句】: 善于评价,改正不足 不同点: 蒙氏教师 传统教师

【第1句】: 个案指导,详细纪录

【第2句】: 正面引导,积极辅导

【第3句】: 尊重的多,不做过多干涉

【第4句】: 引导者,辅导者角色

【第5句】: 让幼儿自由选择支配时间

【第6句】: 让幼儿宽松自由,自我超越

【第7句】: 心境平和,全身心投入

【第8句】: 根据需要创新教具

【第9句】: 引导孩子自由选择学习内容

【第10句】: 让幼儿放开自我发展

【第11句】: 平等的爱

【第12句】: 爱心,耐心,尊重融于行动 集体巡回指导,一般纪录强调负面行为多把自己的能力强加给幼儿权威角色浓让幼儿随着教师走评比的多,制造竞争氛围忙于其它,不能静心集体购置玩教具说的多,教的多保护多,限制多偏爱现象多说话多,帮助多,替代多 六、仅有一次特别的生命力 掌握幼儿的九大敏感期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 如何运用这股有效动力 帮助孩子完美成长,正是成人的职责 八个月大的东东,喜欢在地上爬行,但他老爱拾地上的小东西往嘴里放,妈妈十分担心,只好打他的手心,威吓他不行。

王家上个月搬家,两岁的宝宝却是一进屋子就涕哭不止,不论妈妈如何哄骗都不能安静。

上述现象,是否在您养儿育女的过程中似曾相见

可惜许多父母不是没有发觉,就是觉而不察,亦或觉而不知如何进一步帮助孩子,以至错失了幼儿独有的生命力。

何为敏感期

孩子人呱呱落地到会走路、说话、吃饭、写字……,孩子一切从头开始,是如何完成这件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以适应这个复杂的世界。

那是因为自然赋予正在发育成长中的生命特有的力量。

蒙台梭利指出助长儿童发育的动力有二:一是敏感力,二是吸收性心智。

其中敏感力是指一个人或其他有知觉的生命个体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至影响其心智的运作或生理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我们称这之为敏感力。

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在内心会有一股无法抑制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力量才会消逝,蒙台梭利称这段时期为敏感期,有些教育家则称为学习的关键期或教育的关键期。

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词,后来蒙台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对提升幼儿智力有卓越的贡献。

掌握九大敏感期 根据蒙台梭利对婴幼儿的观察与研究,可以归纳出以下九种:一、 语言敏感期(0-6岁) 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型,并发出呀呀学语的声音,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

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大工程,但幼儿能容易的学会母语正因为儿童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

因此,若孩子在两岁左右还迟迟不开口说话时,应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是否有先天障碍。

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

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秩序敏感期(2-4岁)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

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蒙台梭利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会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因而确定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感力。

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

当孩子从环境中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三、 感官敏感期(0-6岁)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

三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3-6岁则更能具体的透过感官判断环境里的事物。

因此,蒙台梭利设计了许多感官教具如:听觉筒、触觉板等以敏锐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自己产生智慧。

您可以在家中用多样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围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危险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时,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四、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第1句】:5-4岁) 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边环境中的细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奥秘,因此,如果您的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您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时,正是您培养孩子巨细靡遗、综理密微习性的好时机。

五、 动作敏感期(0-6岁) 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发展。

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蒙台梭利则更强调小肌肉的练习,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六、 社会规范敏感期(

【第2句】:5-6岁) 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了明确倾向。

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七、 书写敏感期(

【第3句】:5-

【第4句】:5岁)八、 阅读敏感期(

【第4句】:5-

【第5句】:5岁) 孩子的书写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等动作敏感期内,得到了充足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便会自然产生。

此时,父母可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书香的居家环境,使孩子养成爱书写的好习惯,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九、 文化敏感期(6-9岁) 蒙台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三岁,但是到了六至九岁则出现探索事物的强烈要求,因此,这时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田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

成人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伸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敏感期的教育重点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在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时,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期,日后若想再学习此项事物,尽管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时间,成果也不显著。

而如何运用这股动力,帮助孩子更完美的成长,正是成人的职责。

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父母及时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第1句】: 尊重孩子为有能力的个体 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学习者,他们会寻着自然的成长法则,不断地使自己成长为更有能力的个体,这是父母首要改变的观念。

【第2句】: 细心观察敏感期的出现 每个孩子敏感期的出现并不同,因此,成人必须以客观的态度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特征。

【第3句】: 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 当成人观察的孩子某项敏感期出现时,应尽力为孩子准备一个满足他成长需求的环境。

【第4句】: 鼓励孩子自由探索 当孩子获得了尊重与信赖后,就会在环境中自由探索、尝试。

【第5句】: 适时协助而不干预 当孩子热衷于有兴趣的事物时,大人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避免干预,但并非要丢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适时予以协助指导。

心灵的火焰 蒙台梭利形容经历敏感期的孩子,其无助身体正受到一种神圣命令的指挥。

其小小心灵也受到鼓舞。

敏感期不仅是幼儿学习的关键期同时也影响其心灵、人格的发展,因此,成人应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行为与动作并提供必要的协助,以避免错失一生仅有的一次特别生命力

如何认识蒙台梭利教学法

【第1句】:以儿童为中心。

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

【第2句】:“不教的教育”。

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以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育内容,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第3句】: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0- 6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

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第4句】: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

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

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的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地协助与指导。

【第5句】:完全人格的培养。

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第6句】: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

蒙氏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因材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第7句】:混龄教育。

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第8句】:丰富的教材与教具。

蒙台梭利教具非常丰富,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

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第9句】:屏除单一奖惩制度。

蒙氏教学尊重儿童,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第10句】:爆发式的教学成果。

蒙氏教育尊重孩子内在需求,让孩子适时、适性的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我学习进步了,老师让我在家长会上发言,怎么写。

目标:  

【第1句】:数字1—10  2握数与量的对应  

【第3句】:掌握点数的方法  活动准备:蒙氏教具 、蒙氏音乐、工作毯  活动过程:  请幼儿和教师进行走线活动;  教师坐在蒙氏线上进行走线活动(用点鼻子的方法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线上静寂游戏;  我们一起来吃面包,先来闻一闻面包的香味,大口的吃,在心里小声的数一下自己吃了几片面包

【第1句】:

【第2句】:3……  

【第4句】:教师用正确的方法取工作毯、铺工作毯;  

【第5句】:取工作并介绍工作;  

【第6句】:打开、认识数字,请幼儿给数字按顺序排队;  

【第7句】:打开认识筹码,学习点数(分组:小组1——5的认知,大组:1——10的认知);  要求:点数筹码时要读出声来  

【第8句】:指导幼儿正确收工作的方法(先按顺序一个一个收取筹码, 再按顺序收取数字);  

【第9句】:教师示范正确收工作毯的方法;  

【第10句】:幼儿自由操作;  

【第11句】:播放音乐,收工作;

蒙氏日常生活刷桌子教案

目标: 1. 学习用标记记录图形的两个特征(大小、形状或颜色) 2. 观察、比较图形之间的不同特征,并能语言表述。

准备: 教具:数字1-9的卡片各一张;不同颜色、形状、大小屋顶的房子图片一张;标记卡片若干张(大小、形状、颜色标记) 学具:幼儿人手1-2份操作材料;颜色、大小、形状标记若干;胶水;幼儿人手一把标有颜色、形状标记的纸制钥匙;在场地上画好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图形若干。

过程: 一、 集体活动

【第1句】: 玩游戏\\\\开火车\\\\ 序:今天,子要请我们中(2)班的小朋友去它的新家做客呢,我们开火车去好吗

准备好了,火车就要开了哦。

师:嘿、嘿,我的火车就要开 幼:几点开 师:(出示数字卡片)你们看 幼:(看数字)X点开 教师带领幼儿先集体开展游戏,再分小组游戏,最后请个别幼儿游戏。

【第2句】: 看图形做标记 (1) 教师出示有不同形状的屋顶图片 师:我们的火车终于开到住的小区门口了。

可是这么多房子,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哪幢是的新房子呢

别急,小兔子啊给我们小朋友写了一封信,我们来看一下。

(出示标记图)小兔子可真聪明,他把他家的屋顶用标记记录下来了,让我们小朋友看标记来找到他的家。

启发幼儿根据标记来找出相应的图形,注意引导幼儿要兼顾多个标记来找出图形。

可让个别幼儿上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小兔子的家的

并集体认识。

师生共同验证结果 (2) 小鹿看见了也想请我们来帮它写一封信,寄给其它小动物。

那么小鹿家的屋顶是什么样子的呢

(出示小鹿图片并粘贴在一幢房子门口 -)小鹿正在它家门口等着我们呢。

我们一起帮它来写这封信吧。

启发幼儿尝试用标记将图形的特征记录下来,可先找出图形的三个特征,再引导幼儿任意选择其中两个特征记录下来,可请个别幼儿上来自由选择标记进行记录 师生共同检查操作结果。

看看我们小朋友是不是帮小鹿把信写对了呢。

二、 幼儿操作活动

【第1句】: 看图形记录特征 小区里的其它小动物都知道我们小朋友聪明,所以都要叫我们帮它们写信呢。

幼儿取出操作材料,观察上面的屋顶和小动物,说出是谁叫你写信的,并说出屋顶的名称和特征,然后在空白处记录它们的两个特征。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 活动评价展示 展示个别幼儿操作结果并请幼儿大胆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完成操作结果的。

师生共同检查评价。

四、 活动延伸:游戏 小动物都有自己的房子了,我们也去看看我们自己的房子吧,首先请小朋友看一看自己胸前的钥匙,我们要根据钥匙上的标记,到外面去找一找自己的新房子,找到后,数一数你的房子里住了几个小朋友。

教师示范讲解。

幼儿活动,教师检查评价。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