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封家书获奖感言
一封家书的简介和感言怎么写
主持人:今天是2006年的第一天。
代表栏目的工作人员让关注节目的观众问好。
过年是表达情感、传递心意的好时机。
发条短信、打个电话,那您有没有想过写一封家书呢
我们今天从说说家书。
亲爱的爸妈:你们好!离别已近半个学期了,相信你们对我的思念早已延续了半个世纪。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
我在这里一切都挺好的,我已经二十岁了,能照顾自己了,希望你们不要挂念。
可是你们怎能不挂念呢
敬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
时间过的真快,我们又有好几个月没有见面了,请原谅儿子的不孝,记忆中我很少给您们写信。
这次学院号召大家写家书,我也想借此机会来表达我对你们的感激之情。
主持人:刚才给你读的这些是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的学生们写给父母的家书。
写家书是学院最近组织的一次活动,要求家书的主题是感恩父母。
爸妈:你们好,很长时间没和家里联系了,家里可好
妈,开始扒海蛎了吗
记得戴上手套啊,要不然,手上又全是口子了。
这是大二学生邹晓伟写给父母的信。
上大学两年来,她还是第一次给家里写信呢。
同期:蓝衣女孩:学院不组织这个活动,不提醒一下,恐怕是真的不会写,没有这个想法。
邹晓伟来自大连的农村,她爸爸身体不好,家里家外全靠妈妈一人支撑。
为贴补家用,每年入冬以后,晓伟的妈妈就起早贪黑地到市里卖海蛎子。
同期:中年女:挑,挑两桶去卖。
记者:两桶得有多陈呀
中年女:八十多斤。
记者:八十多斤
挑得动吗
中年女:挑动了,就我自己挑,就我卖。
中年女:早上四点起来。
邹晓伟的家离大连市里仅仅80公里,平时总顾着学习,顾着做家教赚钱,她难得回家一趟。
即使母亲天天到市里卖海蛎子,母女俩也只见过一次。
或许是习惯了母亲的操劳,晓伟说她以前并没怎么在意这些,更没对妈妈说过任何安慰和关心的话。
她把不久前和妈妈见面的情景写在了信里。
妈,上次你来大连卖海蛎子,我去找你,远远地看到你穿着我高中时的一件旧衣服,手里拿着一个大塑料桶子,头上围着围巾,妈,你没看到,我当时眼睛里已经全是眼泪了,当时我就想,等我赚到钱了,我要给你买合身的衣服。
妈,女儿的嘴巴太笨了,从来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看到你拼死拼活起早贪黑地干活,我心疼啊。
同期:中年女:哎呀,我没法读,我看一看我就不看了,想起来再看看。
记者:咋没法读呢
中年女:我好伤心,感动,确实是那么回事,都是穿孩子的衣服,没买过衣服。
因为家里日子紧巴,邹晓伟的大学是靠借贷读的,在这件事上,做母亲的一直觉得亏欠了孩子。
有一次晓伟吃饭吃得很少,这当妈的可就受不了了,她怕孩子在心里责怪父母没本事。
可当时的晓伟没能体谅到妈妈的心情。
同期:蓝衣女孩:我贷款,然后我父母就觉得对不住我,这一方面我没体谅到,我要体谅到这一点,我妈做什么我都能吃。
邹晓伟在信中特意跟妈妈解释,在贷款这件事上,她从没责怪过父母。
同期:中年女:我看了,知道这孩子大了,懂事了,看了,说实在的,心里也难过。
记者:阿姨,这封信还收着呢吗
中年女:收着,我有时就拿来看一看,我今天也拿来看看,邻居还来串门。
记者:给邻居也看了。
中年女:嗯,高兴,心里难受就想看看,看看就想掉眼泪。
同期:蓝衣女孩:我一直以来就觉得,我对我父母这种感谢,等我参加工作之后,等我赚钱了,然后我让他们不用很累的去干活,我让他们在家里休息,我觉得那是一种感恩,我没想过是平时的时候,说那些话,我没想过,其实现在我仔细想一想,平时那种关爱的话应该多说一些,说出来是最好的,那样心会贴的更近。
邹晓伟的寝室共有四个人。
她说以前她特羡慕一个室友,因为人家和妈妈打电话的时候会很自然地有谢谢爸妈、我爱你们这样的表达。
可这个室友告诉我们,其实她也是上大学后才尝试着这么做的,以前她可没仔细想过父母的好。
同期:粉毛衣:我就觉得我妈爱我就是属于正常,因为她没法爱别的人,她没选择,她就我一个人。
这个让邹晓伟羡慕不已的女孩说,这次写家书的活动她并没有参加,因为她一直坚持给家里写信。
同期:粉毛衣:我妈说了,这种最传统的方式是最容易表达感情的方式。
记者:是不是很多在口头上没法表达 的东西写在纸上容易一些。
粉毛衣:我妈要给我邮信,都发现都超重,但是这些厚的东西怎么能在手机上打出来呢,肯定打不出来,他们那一代,就算会用QQ,电子邮件,但是那些东西打在上面都特别不真实,如果电话当面说也不会像表达的那么好,所以我觉得写信有的时候偶尔写一封还是挺拉近人之间的距离的。
同期:婷婷:小事,这是领导,那边是二领导。
记者:爸爸是二领导。
婷婷:他们都是领导,但是都听我的。
记者:领导还听你的
婷婷:我属于主要领导。
同邹晓伟相比,城市里面长大的张婷婷少了太多生活的负担,多了太多的宠爱。
虽然每周都回家,但在这次活动中,她还是给父母写了信。
信件:又是一周没见,我又想家了,想老爸做的热腾腾的沙锅豆腐,想老嘛上周给我弄的焖子……张婷婷在信中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天气冷时,妈妈嘱咐她加衣服,考试失利时爸爸耐心的安慰……她在信中仔细地讲述着父母无私的付出,尽管她知道父母的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数字数算清楚的。
同期:记者:你刚才也说,爸爸妈妈每次为你付出了这些多,你在意过吗
你感受到了吗
白毛衣:以前高中或者初中吧,感觉父母对我的好,父母疼自己的孩子是应该的事,尤其像我们这种独生子女,父母把两个人的爱都放在你这一个人身上,我都不敢相信,如果再多一个人,一个弟弟妹妹,跟我分享这份爱的时候我会怎么样, 白毛衣:我是后来感受到的,真的,我一直都很想说妈妈谢谢你,或者是说妈妈我爱你这种话,但是每一次都说不出口,不知为什么就想说:妈妈让我给你洗一回脚吧。
但是好像张不开这个嘴一样,心里面是这样想的,但是说不出来。
“爸爸妈妈,谢谢,谢谢你们的包容,谢谢你们20年来无私的爱”,无法开口的感谢终于在一封家书里找到了它的位置。
此后不久,从未动过针线的张婷婷学着样子给爸爸织了一条围巾。
同期:妈妈:她可能是生活费省下来给她爸买的,人家问你这给谁织的围脖,给我爸织的,给你爸织的,你会吗
这就是我的处女作。
真给你爸织的
不是男朋友
我没有男朋友。
她没有男朋友,我逗她说不是男朋友啊,我没有,给我爸织,真能闹。
记者:阿姨,那你没问问她,怎么没给你织一条
眼镜女:问了,当时我就问了,我说还是向着你爸,没给我织。
我怕我给你织的东西你给我成了,我说怎么了
我的水平不行,等我练好了我给你织。
记者:她要给你织一条你戴吗
眼镜女:能不戴吗
肯定戴,为什么
一看到围脖就想到孩子 自己对孩子的付出,做父母的也许从来没有在意过,可孩子一点点的回报,哪怕只是些微的理解,却可能会让父母记忆一生。
同期:记者:阿姨,刚才也提到了孩子给你们送礼物,送围巾,送口红,包括给你们写信,那如果就是说,她感谢话,和这个口红相比,你更愿意收到哪一个礼物呢
眼镜女:我愿意收到她这个信,里面讲的话,有时候就琢磨,有时候就想,有时候确实感动,这个信我有时候都看,特别是她不在家的时候。
记者:这封信看几遍了
眼镜女:看好几遍了,我有时候看的时候,我都不愿意在老头面前看,我有时候看着看着掉眼泪。
记者:每次看的时候都掉眼泪。
眼镜女:对,觉得孩子长大了。
她这样比什么回报都要好,她特别理解。
主持人:组织学生写家书感恩父母,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个活动有点做作。
就连这些写了信的孩子们起初也都没有想到,父母读到这样的一封家书会是那么激动、那么欣慰。
联络员:没错。
片子中不论是邹小伟的妈妈还是张婷婷的妈妈,都把那封家书当宝贝似的珍藏着。
时不时地拿出来读一读,每读一次还会忍不住地掉眼泪。
平台上有位手机尾号8423的观众就发短信说:可能我们很多人都会觉得报答父母的最好方式是等自己将来挣钱了,有能力了,给父母买这买那,给父母提供高品质的生活。
但是我们都忽略了,平日里的一句问候、一句感激,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主持人:就比如这位观众提到的“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这句话,我现在特别想问问电视机前的您,在过去的一年中,您对自己的父母说过这句话吗
估计绝大部分人的答案是没有。
我们的记者在采访时还对大连理工大学的100名学生做了调查。
结果显示99%的学生想过向父母表达感谢之情,但是真正做到的不足40%。
至于他们没有表达的原因,34%的孩子觉得不习惯;28%的孩子觉得不用说,心理明白就行了;14%的孩子则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另外还有9%的孩子则认为这种方式会让父母觉得奇怪。
写家书心得1000字左右
我总对那带着古老气息的信笺充满着别样的好感,羊皮纸质的,微微泛黄,碳素墨水在上边朦胧地晕开。
轻轻抚过,指肚上传来些许粗糙的质感,就仿佛触摸到写信人当时的心情似的。
每一封家书,都是一个情感丰富的灵魂。
它们以自身作为媒介,跋山涉水,远渡重洋,不惧怕风吹雨打,不流连沿途美景,一心从遥远的一方奔向更遥远的另一方。
只因它知道,远处有一颗渴望的心在与它相印相吸,它奔向那儿,只为将远隔千山万水的人儿心灵相系。
每一封家书,都是一位阅历无数的旅人。
它们走过哪里,就会带来哪里的气息。
信封入手,先别忙着拆开,闭上眼睛,用你的灵魂和它对话,你就会感受到:淡雅香郁的水芙蓉味道,它似乎是去过西湖吧;然而又有凛冽清澈的融雪泉水香气,定是经过了玉龙雪山;最后它一定是穿过了十里桃林,否则怎会惹得满身桃花香
每一封家书,都是一段厚重磅礴的历史。
从字里行间,你都可以感受到,它诉说着亲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影射出家族的跌宕起伏,成败兴衰。
一封封家书,一代代流传,最终累积沉淀下来的,是多少辈子孙成长的心路历程,是多少个时代更替的豪情壮志,它们是最无瑕的琥珀,最纯粹的精华,是最最宝贵的财富。
它可以洋洋洒洒,也可以短小精悍;它可以是你百般无赖时书写的长篇流水,无稽之谈,也可以是你灵光乍现时的一点点感触,一丝丝诗意。
它不一定非得以白纸黑字的形式表现,它甚至可以是一片莲瓣,一叶青竹,一粒葵籽,一颗雨花石。
无论它是什么,它所蕴含的都是寄信人最本真最美好的感情。
只要它被装进信封,封好口,盖上邮戳,它就变成了一封家书。
它的使命便是将这份最本真最美好的情感,传递到寄信人至亲至爱的人手中,与之分享。
于是当那人看到它时,眼前一亮,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意映卿卿如晤”。
家书一封,便胜却人间无数。
我是多么渴望能有这样一封令我魂牵梦绕、苦苦等候的家书啊
它能每年准时送到,能让我日日在家门口翘首盼望。
等家书到手,又能使我欣喜若狂,急不可耐,却又生怕撕坏了信封,于是又强压着小心开启。
而书信内容不过只需寥寥几笔,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足矣。
然而事实上我却是连一封家书也没有收过的。
只因我生在当下,生在这个科技发达,通讯便利,人情冷漠的年代。
我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清理我那因众多无聊的、毫无意义的短信而充斥爆满的收信箱,每次到最后都只剩下一片空。
于是只有手机在我手上发出无情的冷光,照进我的双瞳,照见一个寂寞的灵魂,一位疲惫的旅人,一段被遗忘的历史,和一颗却仍在守候的心灵。
2013感动中国获奖感言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19日晚直播了“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航空英模罗阳、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科学家林俊德、最美女教师的张丽莉等获奖。
获奖者既有将一生献给祖国和人民的英雄模范、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也有用平凡的行动树立道德楷模的平民百姓。
获得《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荣誉的有:航空英模罗阳;一生奉献给核事业的林俊德;在南海守礁二十年的海军气象工程师李文波;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民工”局长陈家顺;孝子陈斌强;乡村医生夫妇周月华、艾起;捐献器官的十二岁女孩何玥;为上百位老兵带回骨灰的台湾老兵高秉涵;爱心小院创办者、农家妇女高淑珍。
此外,《感动中国》还向公安部湄公河“105案”专案组表达了特别致敬。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最重要的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02年始,每年举办一次。
过去十年中,《感动中国》赢得了中央领导人的赞誉和全国观众的喜爱。
过去十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向全国观众推出了一百多位人物,其中有钱学森、袁隆平、季羡林、闵恩泽、钱伟长等为中华民族付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士;有胡忠、谢晓君、徐本禹、丛飞、王顺友、林秀贞、刘丽等来自民间的优秀人物;也有成龙、濮存昕、姚明、张艺谋等光彩耀人的明星,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
《感动中国》也因此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颁奖词汇总(据CCTV): 林俊德 大漠,烽烟,马兰。
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
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
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纵死终令汗竹香 陈斌强 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
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
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孝更绝伦足可矜 何玥 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
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
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
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何处春江无月明 高秉涵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
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
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
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悲莫悲兮生别离 高淑珍 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
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
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爝火燃回春浩浩 陈家顺 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
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
动人以行不以言 张丽莉 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
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
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冰雪为容玉作胎 李文波 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
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
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
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
能受天磨为铁汉 周月华 艾起 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
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
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
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漫漫的升起。
清香传得天心在 罗阳 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
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
你听到了么?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
父亲的 一封家书 感人原因有哪些
—读《傅雷家书》有感 每个人都有生身父母,大都体会过父母的慈爱和教诲。
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不是老师的教导,不是长者的叮嘱,而是父母对儿女的关切,是不同于我的父母的关爱,却不失被细心呵护的感觉,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爱,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
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爱慕不减的原因吧。
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父亲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年轻时甚至有些暴燥,极富个性。
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端庄贤淑,又温厚善良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
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
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
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
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而所谓“人”在傅雷心中又是具体而微的,这不只是一个愿望,一个口号。
它大到对世界对人类对祖国的忠诚与献身精神,小到对自己事业的严谨,对父母的孝敬,对妻子的理解,对友人的宽容,甚至具体到了一个乐段的处理,一位友人的交往,以至于儿子的言谈举止也都一一告诫“手要垂直,人要立直”都使读者印象深刻,颇有感言。
母亲在那个险恶的年代,在个人安危毫无保障的日子里,她心系远方的儿子和孙子,她克制着内心的恐惧和痛苦,把坚强、安详、无微不至的关怀传送给漂泊异国他乡的亲人。
一件为孙儿一针又一针织出来的毛衣,情重如山,她却为“礼薄”而不安,为了让儿子在异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她一丝不苟地写下菜肴的制作程序,惟恐疏漏一个细节。
她爱夫爱子,一生为这个家奉献,然而,她同样为了不能再忍受的人格尊严的践踏和侮辱,夫妻二人一同将生命融合,迈向永恒,或许更多的是徇情,也算是个结束。
然而这个结束却从没让人把他们夫妇俩分开过。
夫妇二人作为中国人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两个儿子成材,大儿子傅聪成为著名的钢琴大师,小儿子傅敏成为英语特级教师。
是他们教儿子先做“人”,后成“家”,在他们的人生的句号中,就用“人”字结束了,一切美好的的回忆不愿让自己屈辱,不愿再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自己不能忍受的不愉快。
他们宁肯抛弃自己而获一个解脱,来完成人的诠释。
他们的在我心中有了震撼,我不再象年轻时那样为他们痛楚,只求半个世纪来他们真正的安息。
正是他们严格的家教陶冶出一个世界级的艺术大师。
正如好友楼适夷面对傅雷对儿子傅聪的家教的过严过细却“不以为然”。
然而就是这样严格的家教,才造就了他不俗的一生,并给千千万万的父母留下了一面宝镜,照一照我们给了孩子一些什么吧
为了孩子我们自己怎样做事做人
作为家属写给电力职工的一封家书
我是一名电力职工的家属----普普通通,你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电力职工。
虽然我们的日子过得不算火红,但你的事业却是红色的象征。
多少个白天我盼你回家盼到熄灯,多少个夜晚我等你等你到天明
你给千家万户送去温暖和光明,却顾不上给家里的孩子装一盏台灯。
记得去年的一场大雪,全国电力到处是塔卧线崩,你们在抢修第一线数十天饮雪餐风
有的电力职工还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正是有了你们的付出和牺牲,全国人民才把这场大雪灾战胜
还有四川的,为难时刻处处都有你们的身影
说你们是普普通通的电力职工,可你们的事业却是崇高而光明
我们是电力职工的家属普普通通,但我们希望用我们单薄的臂膀为你们登高架线做有力的支撑
(可以再续)。
在你离家的日子,写下自己的一点感受,作为家书,遥寄对你的思念,保重,爱你的xxx,年月日给俺加分哦
写一封赏识家书1200字左右
亲爱的儿子你好:这是自你出生以来,爸爸妈妈正式给你写的第一封信。
当爸爸妈妈已过而立之年,你就姗姗来迟地降生在我们这个家庭,你的出生,像是老天爷赐给我们的一颗树苗,要我们在20几年的时间里,将这颗树苗培育成一颗参天大树,能为国出力,为人遮阴。
所以,我们每天都在施肥杀虫,修枝剪刺,辛勤耕耘,希望你能充分吸收营养,茁壮成长。
应该说,爸爸妈妈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拥有让我们自豪的儿子。
你是幸运的,因为你拥有用全部身心去关爱你的爸爸妈妈。
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我们的命运是相联的。
婴儿期,你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白天跟爷爷奶奶在家。
爸爸妈妈每天上班时,只要想起你,心情就特别愉快,工作就特别积极;下班回到家,看到你就会忘记一天的疲劳,抢着抱你,亲你、逗你。
每当在亲朋好友面前提到你,我们都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爸爸妈妈。
转眼,你开始上幼儿园了,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孩子,变得会问我们一些古怪,好笑的问题,说一些天真幼稚的话语,每天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那时的你,又顽皮,又可爱。
还记得那句“名言”“回去喝水”吗
它带给了爸爸妈妈无尽的快乐。
可自从你四岁检查出视力有问题后,爸爸妈妈茶不思饭不想,带你到省内最好的医院看病,购买当时最好的仪器治疗,每天守着你做“弱视训练仪”,时时提醒你戴好矫正眼睛,可是你常常淘气,不好好戴眼睛,为此我们也会忍不住骂你、打你,可是每次打骂你以后,爸爸妈妈都非常后悔,因为你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
自从你上小学以后,渐渐有了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
不管在生活上,学习上,你都是个非常优秀的孩子。
生活中你善于与别人交流,待人有礼貌,爱打抱不平,显示出小小男子汉的气概,每个带过你的老师都夸赞过,我们也感到非常欣慰。
学习中你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回家按时完成作业,不要爸爸妈妈操心。
但是,从五年级开始,你就处理不好学习与玩耍的关系,经常在上课时看课外书,放学后在玩具店前流连忘返。
看着你忽上忽下的成绩,我们总是感到 “心有余而力不足”。
爸爸妈妈认为,学习是件快乐的事,从很多经典的故事中,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我们每天学习,不是为了完 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是每天都要学到更多的知识,让自己博学多才,长大以后,去建设国家、服务人民、关爱家庭,为人类、为社会、为自己的家庭做所能做的事,你觉得对吗
爸爸妈妈相信你能理解这一点。
岁月如梭,你已上初中了,在这两个多月的学习中,我们不知你是怎样度过的,上课走神、作业欠交、纪律涣散等等,在老师和同学眼中是一个不思进取的“坏孩子”。
当昨晚在学校开完家长会,看到别的同学的期中考试成绩,我们有如触电,心烦意乱,把所有的火都发在你的身上。
其实,你可能并不明白,爸爸妈妈也是在发自己的火,由于我们平时对你的学习关心和帮助不够,内心有很多歉疚。
对于已经考垮了的分数,这一切显得太晚,但对于尚待开始的新的一页,爸爸妈妈希望它成为一个起点。
是的,我们每个人活在世上,可采取各种各样的人生态度,或者说有许多不同的活法。
但我认为,蓬勃向上才是生命的本色,尤其是人生刚刚起步的时候。
明天是你十三岁生日,13岁,这是一个充满幻想、充满希冀和向往的年龄,可以说与醉生梦死、麻木不仁没有丝毫的联系,但在你的周围确实存在着类似的人和事。
有人说,那是小孩子没有开知识,还处在混沌之中。
其实,有志不在年高,一个不愿意动脑筋的人,他可以一辈子都长不大。
而且,这种人往往并不是缘由于智力,而更多的是缘由于观念和环境。
优裕的生活条件能麻痹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向上精神。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都有现成的安排,为什么还要艰苦奋斗呢
久而久之,随大流,当中游,得过且过,不求上进就成为支配行动的观念。
这是十分危险的。
因为优胜劣汰是竞争的法则。
事实上,中游是靠不住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人们说,人生如战场,我们所处的世界,到处都在竞争。
竞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过去,我们批判了那么多年的白专道路、功利思想,但出人头地、望子成龙的思想仍然盘踞在人们心中。
的确,很多人在竞争的浪潮中退了下来,最后甘居下游,这是竞争的必然结果。
孩子,我希望你顶着风浪上,不要成为大浪淘下来的沙粒。
不幸的是,这次期中考试你垮下来了。
我担心的不是这一次成绩,而是整个垮下来的心态,那将是主宰你一生命运的东西。
因此爸爸妈妈再也不能沉默了。
儿子,13岁已经是能够理解事物和明白道理的年龄了,我想从几个方面跟你谈谈。
第一点,有志者,事竟成。
有位姓聂老太爷(美籍华人聂华苓的爷爷),他小时候脑子很苯,学习成绩很糟,他的哥哥却聪明绝顶,是典型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一位私塾老师教这哥儿俩,对哥哥宠爱有加,对弟弟却尖刻有余。
他常常对人讲,“这小的跟大的擦屁股都不够格。
”由于老师和家人的歧视,老太爷的心理受到很大的刺激,他发誓要赶上哥哥。
从此,他目不离卷,手不离笔,甚至发生了多次拿着馍馍蘸墨汁,吃了满嘴黑墨的事。
终于,他学有所成,考过了会试、乡试,最后到北京中了进士,而哥哥当了秀才就爱上了鸦片,最后以一个纨绔子弟老死乡里。
老太爷带着县令的公文就任时,赶上了辛亥革命,满清被推翻了,但他终于走出了偏僻老家,开始了官宦生涯。
孩子,从我跟你叙述这段往事的口气里,你听出了什么
我可以坦言告诉你,人们总是对成功者报以敬重,而对失败者充满鄙视。
第二点,勤能补拙。
以上老太爷的故事,也是勤能补拙的故事。
帮助老太爷从一个迟钝儿成长为进士的,正是勤奋。
离开了勤奋,任何聪明的花蕾都会枯萎;有了勤奋,笨拙变得聪明而持重,机灵而沉稳。
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
孩子,你的确不是一个领悟力很强的孩子,也不是一个联想力十分丰富的孩子,但这没有关系。
世界上的事情,有一利就有一弊,有一失就有一得。
聪明人往往浅尝辄止,刚懂得一点,就以为全懂,养成粗心浮气的恶习,变得轻狂和浅薄。
笨人往往就用笨办法,“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只要我们努力去做,世界上几乎没有做不了的事情。
这就要我们一点一滴地做,持之以恒地做,充满信心地做。
一旦我们做成了,那将比聪明者获得的更多,实现的更充分。
常言说,“笨鸟先飞”。
所谓“先飞”,就是勤飞。
对于你来说,勤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勤动脑。
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因为知识只有经过深刻思考才能真正掌握;古人又说,“三思而行”,因为多思才能深沉,才能把话说恰当,把事情办好。
你之所以还没有“聪明”起来,怕动脑筋是一个主要障碍。
遇到难题,轻易放弃,而不是努力去想;遇到事情,缺乏主见,老是跟着别人转。
这样,你就不会获得独立人格,也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当然也就办不好事情。
一个人,养成勤动脑筋的习惯是重要的。
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得出自己的见解,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就会成为战胜困难的强者;任何困难都是纸老虎。
二是勤动笔,它往往与勤动脑互补为用。
勤动笔可以帮助记忆,因为它是眼、耳、手、脑的综合运用,效率自然高一些。
勤动笔可以帮助思考,把一些思想火花随时记下来,既能防备遗忘,又能培养思考的习惯。
不会解的难题,用笔比画和演算几遍,常常可以将思路贯通;不会做的作文,平时多抄录几篇相关文章,往往就有了摹仿的样板,就会找到感觉。
第三点,学贵专。
它有两重含义:一是专心致志,锲而不舍,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切忌一曝十寒,三心二意。
毛泽东年轻的时候,常到闹市之中读书,以训练自己动中取静的能力;爸爸用心学习时,也常常可以对周围的人和事全然不知。
古人说,“思心一至,不闻雷霆。
”一个人只有沉浸在学习和思考的氛围里,才能深入虎穴,擒得虎子。
否则你如何能抵御教室里的风起云涌,万千变化呢
可以说,太注重学习环境的人是难以做出大学问来的。
何况,你有时在安静的环境里还心不在焉,胡思乱想,怎么能够学得好呢
而且贵在不舍,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股劲过去就烟消云散。
要保持好的成绩,必须持之以恒,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二是学求专攻,有所舍方能有所成。
兵书云:“地有所不争,城有所不取”。
意即一切行动要服从战略的需要。
否则四面出击,就会战线过长,分兵过散,常致粮草不济,拿破仑进攻欧洲、苏联失败就是范例。
读书也是这样,要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
对你而言,语文、数学、英语是基础中的基础,学好它们对其他各科都有帮助,必须全力以赴。
对于一字一句,一个概念,一段原理,要力求弄懂弄通,达到熟烂于心,运用自如。
因此,有所舍就是有所取,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因此,只要立足于“先飞”,我们就能飞得很好,飞得很高。
第四点,方法是桥。
有人说,“成功等于汗水加方法”,这是很有道理的。
我们学习,一是为了获取知识,二是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争取有个好的前途。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就得洒下辛勤的汗水,还要借助方法的“桥梁”,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湖北大学附中校长江志制定了一个上课学习的最佳方法:预习、听课、复习、练习。
而且,这四个环节是有序的循环,比如先复习后练习等等。
否则,只练习不复习,或只复习不练习,或只听课不预习,甚或颠三倒四,这堂课赶那堂课的作业,没有时间看书,那是根本学不好的。
还有,正确掌握作息时间也非常重要。
江校长的一个学生,学习很刻苦,成绩却上不来。
为了寻找她失败的原因,江校长找她谈话和家访,发现她每天放学回家,吃过晚饭就睡觉,到晚上10点左右再起来学习,直至凌晨3点,再睡3个小时上学。
这样一来,虽然学习时间不短,但是学习效率不高,形成恶性循环,成绩自然上不去。
一个人要搞好学习,首先必须安排好时间,劳逸结合,让人的精力永远保持旺盛状态;其次还要安排好各门课程的轻重缓急,循序渐进。
这是时间和学习内容的运筹,运筹学是方法学的内容之一。
最后,再说说网络,时代发展到今天,互联网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要把它当做工具,不要把它一直当做玩具。
用好了,它是我们的朋友,用不好,可能让我们沉溺其中,在虚幻的世界里不能自拔,最终会害了我们的。
易俊哥哥从当年网吧游戏迷到今天不玩游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相信儿子一定会把握好这个度的。
儿子,你十三岁了,要给自己的人生一个好好的规划,再过一个十三年,爸爸妈妈将年近半百,廉颇老矣
到那时,我们什么也不可能给予你了,反倒是要向你索取的时候了。
儿子,你十三岁了,人生能有几个十三年,而决定终身命运的,又有几年呢
所以,爸爸妈妈希望儿子从初中到高中,心中要存着一个远大的梦想,一个宏伟的目标。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
”我们相信我们的儿子,从现在起,就要努力做一名“将军”。
好儿子,你十三岁了,我们不仅要有好的学习成绩,健康朝气的体魄,同时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未来的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大,我们要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越挫越奋、越挫越勇的性格。
爸爸妈妈唠唠叨叨地讲了这么多,有些需要你去慢慢地实践和体会,有些还等待你去丰富和发挥。
我们相信,你一定能够正确对待。
最后,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将来为社会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红色家书 读书会发言稿
《红色家书》分享会发言稿李崇良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今天我分享的书籍是《红色家书》。
记得第一次接触《红色家书》这本书是在学校党员会议上,那时知道有这样的一本书是记录的已逝革命先烈们写给亲人们的遗书;后面通过我们党员微信群同志们转发主题诵读《红色家书》内容关注了赣南日报的公众号看到了更多的英烈们的故事。
刚好借着我们的读书会,这段时间我也把《红色家书》看了一遍,可能大家都看了很多的抗战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对我们这段红色艰苦的历史都知道,可能再次听起来没什么感觉了,但当我真正去接触这次文字,去换位思考,感同身受的时候就能明白红色家书里面个各个人物是多么的伟大。
所谓的家书就是遗书,书信内容虽短,但其中蕴含的精神和力量却值得我们这些后辈们好好学习。
这也是我跟大家分享的目的。
《红色家书》收录了五十多位革命者的近一百封家书,这些英勇的革命者,有的是知名的老一辈革命家。
在家书中我能读出他们执着的共产主义信念和无畏生死的勇气:为求主义实现而奋斗,为谋民众利益而牺牲--王器民遗书自古英雄多患难,岂徒我今然。
--王孝锡遗书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
---毛泽建遗书我们是共产党员,为革命而死,毫无所怨,更无所惧--方志敏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
--史砚芬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一死。
--吉鸿昌革命是需要信仰,而我们的前辈们为了信仰却无畏生死,这种勇气和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