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网络教学感言

05-09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两篇历史课网络教学反思感悟

两篇历史课网络教学反思感悟两篇历史课络教学反思感悟络授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开辟新航路》为例实一场史无前例的抗疫战争揪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中国人民从不会被打败,反而更加激发了国人的家国情怀。

各行各业,各司其职。

教育部也积极出台了相应的方案《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

通知指出:“坚持学校教师线上指导帮助与学生居家自主学习相结合,限时限量合理安排学习。

要做好开学后教学与居家学习的衔接。

”通知中明确了教师在学生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即学生的“帮助者”、“指导者”、“合作者”,教师应把更多的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学生才是真正地学习主人。

切实转变教学方式,让新课改的基本理念落地生根。

同时历史课堂的学习也不应仅仅局限于传统课堂,络授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资源库,海量的络资源如果利用得当,学生一定能收获满满,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也会被大大激发,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也大有裨益。

作为一名新手主播加新手教师,我感到有压力但更激励着我直面挑战,不断完善自我。

疫情期间我也非常幸运地聆听了“名师课堂”中的《开辟新航路》一课,现我将结合自己的备课经历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

本课隶属于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包括《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络授课与课堂教学都是教与学的必要手段,二者各有优势,理应有机地结合

历史教学如何感悟历史的美

【第1句】:保持历史课的生动性,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很多学生认为历史课很枯燥,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他们无形中觉得很累,不愿意开动脑筋,这时,生动通俗的语言就显得极为重要。

(2)、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2句】: 尊重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保持学习兴趣的保障。

,在教学中,我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

即使在学生回答错误时,也是平心静气地指导他们重新认识和更正错误。

这样,从上第一节历史课起,就要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合作关系和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建立起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答案由自己归纳得出。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

我在课堂教学中还将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学习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促进他们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性。

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尤其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之,教师只有认真细致地去钻研新课程所规定的内容,备好课和备好学生,多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虚心学习其他教师的长处为我所用,才能更好的上好每一堂课,不断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的反思,才能不断的进步、

历史课怎样教学较好

其实历史是比较枯燥的,我感觉要是想教好,大家都是从学生过来的,我当年最喜欢的是历史背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奇人异事最吸引人了。

上面说的PPT,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未必有设备,如果有的话,也不错。

关键你要做的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感觉有乐趣。

要一篇上历史课的感想 800字 急用

历史学习心得(1) 学习历史其实很简单,并不需要死记硬背,绞尽脑汁,“学习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要掌握好方法,但是这仅仅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用心学习,开动脑筋,积极发言,这样你就会发现,原来学习历史并不难。

同时,应当注意阅读每个单元的前言,了解每个单元的历史线索,主要问题和重要学习提示,这些都十分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理解。

其次,必须注意课文的学习导言,虽然短,但内容却是课文学习中最重要的,还必须认真思考课文的问题,思考的问题越多,越会引发我们思考更多问题,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最后,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对学习历史也很有帮助。

一个人无论怎样细心都会有疏忽的地方,通过与同学交流笔记、与老师探讨习题,休息或者自习的时候可以和同学一起拿着卷子、书、资料什么的互相问答,往往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是我的亲身体会。

历史学习心得(2) 学习方法对于每一位莘莘学子来说都至关重要。

好的学习方法能令你受益终生。

但学习方法也是因人而异,因科而异的。

总言之,有四方面要点。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

”做任何事,基础尤为重要,更何况学习。

若能将基础知识全面地,系统的熟练掌握,并能有机地、灵活地结合起来,任何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所以,我们应脚踏实地地学,决不要心浮气躁。

二、讲求效率 每一位成功人士在介绍他们的成功秘诀时,都无一例外地提到要“讲求效率”,我们不妨也学一学。

即上课一定要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尽量做到当堂吸收消化。

若能真真切切地达到此境界,那么偶尔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虽占用时间,但不是浪费时间,而且还会促成你更高的学习效率。

三、扩展知识面 课本的知识是有限的,而要挑战中考及以后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次重大考验,就应有厚实的知识作为盾牌。

所以我们要“挤”出时间阅读历史名著;浏览信息,观看历史性节目。

只要坚持不懈,必有收获。

四、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学习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

适时适度地给自己放假,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紧张的模拟考之后给自己轻松半天。

与好友一起去看场电影,溜一会儿旱冰,或是戴上久违的“walkman”,或是对着蓝天白云高喊一声,舒心惬意,好不自在。

不过,别忘了轻松之后又该崩紧那根弦了。

历史学习心得(3)通过初一阶段的历史课学习,我认识到:

【第1句】:我们不仅学习历史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而且要感悟历史,从历史中悟出一定的道理,如历史的经验教训、历史的发展规律、历史现象的丑与恶、历史人物的大智大勇等等。

从中去仔细体会、欣赏,提高我们认识问题的能力。

我们的爱与憎就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了。

感觉到历史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

【第2句】:学习历史不仅学好课本知识,而且要开拓自己的视野,适当阅读一些课外读物,运用多种手段搜集资料,这样就可以增强我们的知识储备,加强对课本的理解,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成 绩。

【第3句】:学习历史不只是简单的对课本内容的记忆,还要学会对史实的综合归纳、分析,得出一定的结论。

【第4句】:学习历史不只满足于对教材现有结论的记忆与理解,还应该有质疑的胆气,能够运用一定的事实来论证自己的新观点。

要有创新精神。

【第5句】:学习历史不只是个人埋头学习,还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 流,敢于与人辩论,在交流中会找到学习的乐趣,能多方获取信息,并能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以上就是我在初一阶段学习历史课的感想,我会继续努力,学好历史,从而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

如何增强历史课对学生的吸引力

如何让学生爱上历史课 历史课内容庞杂,学生不易掌握,缺乏学习兴致,长期以来,历史课被看作是“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的代名词,尤其是初中历史课程,许多学生、家长更加不重视。

如何改变人们对历史课的偏见,真正让学生喜欢历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是当前摆在每个历史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谈谈让学生爱上历史课的妙招。

  一、活用、巧用历史新教材  历史教材是学生进行系统性学习最直接的工具。

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认为新教材版面活泼,图片清晰,主题鲜明,时代感强,且不再讲究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善于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为教师提供了适宜的教学素材和信息,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空间,益于教师打开思路、选择方法,追求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但毋庸讳言,许多一线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仍是照本宣科,认为只要把课本中要求掌握的知识无保留、无差错地传授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理念与新课改是格格不入的,长此以往,我们的课改将流于形式,甚至夭折。

教材不是法典,教材不是《圣经》,教材只是一种工具和中介,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重新认识和理解教材,实现教材观的转变,真正树立“教材是范例”的崭新教材观,即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对话的“话题”,旨在引起学生的认知、分析理解、反思、批判和意义建构,而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

同时,教师使用新教材要有创造意识,把握好教材的弹性,能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重组、取舍、再创造,使教材更适合自己及学生。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和谐的课堂环境,使老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每一个学生,爱生如子,听取学生合理的建议,尊重学生的感情和人格,维护学生的自尊,把学生看成和你一样的需要人格尊严,需要维护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平等对待学生,与他们民主相处,即使他们犯有错误,进行教育,也必须尊重他们,创设一个比较宽裕、安全的心理环境,让学生坐着与你谈话;课堂上每天送给学生一句鼓励的话语,每天送给学生一个善意的微笑,把真诚和鼓励、关怀和爱护、尊重和依赖带给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可亲、可敬的老师形象,打造和谐课堂。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在一种愉悦、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敢于质疑、敢于争论,个性化的思维、情趣、爱好、特点有张扬的空间,自我满足得以实现。

有很多以前被认为是“差生”的,在别的课堂上不被搭理的学生,在我的历史课上却有出色的表现,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保护,像一株株不再害羞的幼苗迎着阳光茁壮成长。

同时,教师的角色也要渐渐发生变化,从单纯的教学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以科学的方法训练学生,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逐渐提高。

身为新世纪的历史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努力探索最佳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社会培养时代需要的有理想、有见解、有个性的人才。

  三、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新课改下,我们要更新教学观念,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中学教师教育不需要“成品”,未来社会更不需要只会念经的“和尚”,封闭、正统、僵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早已成为过去。

更新教学观念,发展学生的个性,对历史教学来说更为重要。

在学校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应该以学生的无知和被动来建立自己的权威,而要把学生当作具有无穷潜能的资源来开发,敢于把学习工具交给学生,将探究知识的心理历史还给学生;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开发与引导,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做一个简单的带路人,而应融入其中,以自己的知识和道德修养,使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机会,都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创造的活力。

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认识到历史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客观事实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掌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从而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只有自觉地更新教育观念,跟上时代要求,才可能在教育实践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创新和发展。

其次,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专业素质。

教师是学生学习时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和利用最方便,使用频率最高的教育资源。

教师应靠自己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由喜欢老师到喜欢课程,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历史是一门与自然、社会、人类活动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历史老师肩负着学生德育工作的重大责任,因此他的人格和行为都要力求做学生的榜样,这就要求他们向着“完整型”的标准努力。

  四、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  教师要会营造历史情境,培养学生情感体验,激发探究兴趣。

在讲授中国古代史,秦汉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时候,我让学生扮演罗马商人,然后问他:“你要经丝绸之路到中国长安,沿途该怎么走

”“为了能购买更多的丝绸,你要带些什么东西到中国出售

”通过让学生融进角色,体验历史,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国古代史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经济史部分的教学,教师都可以借助虚拟的历史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五、活用诗歌,活跃历史课  诗歌,是传递情感中风情万种的使者,是中国文化宝库中魂丽的奇葩。

历来就有“文史不分家”之说。

没有诗的史是沉寂的,没有史的诗是苍白的;史赋予诗以内容,诗赋予史以活力。

诗与史之间由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得彼此有血有肉,内涵丰富。

既然史与诗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我们作为传授历史或者重现历史过程中重要的一员——历史教师,更应该做到史中有诗,并且让诗注入历史,使得历史课增加耀眼的人文光环。

  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首先,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求知。

教师在授课中,要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调动学生自主参与。

如在讲授“西安事变”时,可以创设以下问题情境:假如你是当时的东北军一员,你是否主张杀掉蒋介石

为什么

把学生引入问题,引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感悟历史,抒发自己的看法。

学生们感悟程度不一,看法不同,但都是发自内心的感触,有效地培养了参与课堂教学的自主性,从而使创新能力不断地得到了培养。

其次,要逐步放手,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而且要使学法渗透到教法之中,在引导学生质疑、思疑、追疑、释疑的同时教会学生掌握历史思维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疑点,巧妙运用设疑技巧,适时地点拨学生发现疑点,激发其思维兴趣,培养其质疑的习惯。

  总之,历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学生对历史的不重视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中学历史老师要努力让学生爱上历史课。

怎样上好历史课 1800字 作文

一.要上好历史课,一定要选择好容纳整节课内容的合适的“容器”。

这里所说的 “容器”,指的是一节课的思路。

我感觉,一个好的思路,就像一个合适的“容器”,能够将一节课的内容有机的串联在一起,让整节课上下来,有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自然。

记得我曾经上过一节《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的复习课,涉及到的内容非常杂,如果按照一般的思路复习,基本都是按照教材的顺序依次进行。

备课时,我反复思量,感觉如果按常理出牌,学生们容易厌烦,效果不好。

几经思考,我最终确立了“两条线索并行,融合达成目标”的思路。

一条线索是暗线,按照朝代顺序,以板书的形式出现,即“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

另一条线索是明线,是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习历史的用途”这一问题贯穿整节课始终,用“文献资料解读----《三字经》节选”、“文物古迹解读----司母戊鼎等”、“知兴替,明得失----改革的作用等”、“解决考试问题----具体练习题”这几个环节串起本课知识,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只要动脑筋,任何一节课都会有若干适合的思路,任何人都会有适合自己的思路,有了这个合适的“容器”,再难整合的内容都会驯服的联系在一起,让整节课宛若天成。

二.要上好历史课,一定要设计出吸引听课者注意的灵敏的“开关”。

这里所说的“开关”,指的是一节课的导入和结束。

一个好的导入,好比打开一节课的门,或开门见山、豁然开朗,或创设情境、曲径通幽,。

一个好的结束,好比关上这节课的门,或真情投入、慷慨激昂,或戛然而止、余音绕梁。

我在讲《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西部开发》复习课时,开头伴随着优美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播放了一部《西部风光片》,把学生们的思绪带到了美丽的西部,在美的享受中,学生们非常轻松的就接受了本节课的知识点。

结束时,又选取了王宏伟的《西部放歌》让同学们欣赏,同时在屏幕上打出歌曲的部分歌词:大开发的号角在新时代吹响,神奇的西部追赶那潮流竞风流。

赛江南的美景在新世纪造就,古老的山川明天到处披锦绣。

八方来支援兄弟手挽手,甩开臂膀创大业咱 奋发争上游。

听者无不精神振奋,热血沸腾,为这节课画上了完满的句号。

拥有了灵敏的“开关”,就能保证一节课善始善终,让整节课首尾相顾。

三.要上好历史课,一定要利用好调动师生积极性的多样的“角色”。

这里所说的“角色”,指的是一节课中师生扮演的不同身份。

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师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故事家,可以是演讲家,可以是主人公,可以是旁观者。

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更有利于双方投入到课堂中去。

比如在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我找了几位同学扮演记者,其余同学设定为北京各阶层的群众,以现场采访、编写新闻稿的形式来学习这一课内容,结果无论是采访者还是被采访者都十分感兴趣,为演好自己的角色主动学习,精心准备,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这时,老师就是一个倾听者,一个欣赏者,作为学生成功喜悦分享者的角色,引领整节课顺利归航。

四.要上好历史课,一定要描绘出利于学习者接受的清晰的“形象”。

这里所说的“形象”,指的是一节课中教师的语言和板书。

语言和板书可以说是知识的外在表现形式。

教师精准流畅的语言、简洁美观的板书,就好比是学习内容在听觉和视觉上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好恶情感。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注意对教学语言和板书的设计。

每堂课从课前提问到导入新课,再到知识讲解,总结回顾,无不反复推敲、精心锤炼,力求亲切自然、准确深刻、生动幽默、简明流畅。

板书设计也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或采用图表式,或采用流线型,或采用对比式,力求简明大方、科学美观,以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只要我们重视语言和板书了,带给大家的一定是一场“听觉”、“视觉”形象上的“盛宴”,装点整节课美不胜收。

五.要上好历史课,一定要把握住烘托整节课气氛的突发的“现挂”。

“现挂”本是指演员根据演出的实际情况,在适宜的情境里,联系当时当地发生的事件,现场进行即兴发挥,往往收到意想不到而火爆的艺术效果。

这里所说的“现挂”,指的是一节课中预设之外的生成问题的解决技巧。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的全部细节。

恰当的抓住生成的问题,也许会使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

有一次,我讲七年级下册《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在课件中准备了歌曲《满江红》让同学们欣赏、感悟。

刚打开音响,就有一位调皮的同学怪声怪气的唱了一句,引得其他同学哄堂大笑,原本营造的庄重的气氛立刻被破坏掉了。

我有点生气,这位调皮的同学看我生气了,脸上也露出了怯意。

看到这一幕,我脑中突然灵光一闪,迅速调整了思路,对同学们说:“这首歌的歌词是抗金名将岳飞所作,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

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读来非常感人。

刚才就有同学因为感动没有把握好情绪,现在请同学们再来体味一下,我们请刚才那位同学唱一唱这首歌”。

结果,那位同学唱得非常投入,全班同学也严肃起来,与他一起合唱,还自发的谈了感悟。

原本作为情感升华的难点问题,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舞台上的现挂水平表现了演员扎实的功底和机智的灵活运用。

如果我们也用心把握住每一个“现挂”,一定会让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

课本知识是有限的,基于知识的方法创新是无限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一如既往的坚持探索,勇于创新,继续寻找好的方法,让学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欢欣鼓舞的投入课堂学习,真正上好每一节历史课。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