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性的比喻句子
【第1句】: 形容象征性词语有哪些
【反阴复阴】:迷信说法,以人出生时的年月日,推算福祸和婚姻成败。旧时用以象征婚姻难成。
【反吟伏吟】:迷信说法,以人出生时的年月日,推算福祸和婚姻成败。旧时用以象征婚姻难成。
【反吟复吟】:迷信说法,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推算祸福和婚姻成败。指象征婚姻难成。
【凤鸟不至】:凤鸟:指凤凰,吉祥的象征。凤凰不来。比喻天下不太平,政治不清明,无希望。
【凤枭同巢】:凤:凤凰,吉祥的象征;枭:恶鸟的象征。神鸟与恶鸟同在一个窝里。比喻好和坏混在一起不分。
【龟龙鳞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龟龙麟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规天矩地】:①规,为圆,象征天;矩,为方,象征地。②泛指效法天地。
【禾生耳】:耳:耳状物。禾头长出牙蘖,庄稼就报废。灾年的象征。
【河清社鸣】: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河清云庆】:黄河水清,云呈五彩。古人以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第2句】: 具有象征手法的20个唯美句子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第3句】: 象征句和比喻句的区别是什么
比喻与象征的区别。
分析: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
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
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例如: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或暗示)了革命的希望前景。但是《拿来主义》的“大宅子”则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的文化的,不具有象征意义。当然在某些文章中,象征中也含有比喻的性质,从表现抽象的精神来说是象征,从表现具体的人来说是比喻。即或是这样,象征与比喻也是分开的。
上网看了一下,婉转是一种修辞手法,正确。
【第4句】: 有关象征性
典型例子:茅盾《白杨礼赞》,以下为文章的最后几段: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桠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儿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评析:
象征是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艺术手法,而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然而象征和比喻有时又很容易混淆。因为,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象征的象征体和象征意义之间往往也有相似之处。其实,象征和比喻两者之间的区别也是比较显著的。
(一)所属范围和适用的文体不同 象征是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艺术手法,一般仅在文学作品中使用,特别是在诗和散文中采用。象征的基本特点是“托义于物”,即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某种人或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目的是激发人们的感情,深刻地认识这些本质特征。例如《白杨礼赞》就是用白杨树象征西北敌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文章紧紧抓住了象征体——黄土高原上的白杨和本体——根据地抗日军民在本质上的某些共同之处,以力求上进的白杨树象征了华北平原上的中华键儿“在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的精神”,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本质上的共同点,从而使得象征贴切、自然而又异常深刻。
比喻是一种修辞方式,属修辞学范畴,是语言艺术。它既可以用在文学作品中,也可以用于其它非文学作品中。例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个比喻句就出自朱自清的散文《春》;而“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则出自说明文《中国石拱桥》。
(二)表现形式不同 象征既然由象征客体来显示象征意义,这就决定了往往需要对象征客体进行全面细致的描写,才能使象征意义的显现变得和谐、完美。而比喻中,其喻体在全篇文章中不占主要地位,往往靠一句话或几句即可完成。如像前面所举的《春》和《中国石拱桥》的例子,对于喻体的描写是晴蜓点水似的一掠而过。因为它们的目光都是描写本体,重点不在喻体本身,所以不必多费笔墨展开描写。
(三)表达效果不同 象征客体与象征意义之间是隐蔽、含蓄、远距离的关系。作者总是把意旨转移在客观对应物上去,拉开思想感情表达的距离。因此,象征性形象具有“镜中之象”、“水中之月”、“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等意境的美感特征。象征所包含的思想往往大于形象。“象征所要使人意识到的却不应是它本身那样一个具体的个别事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意义。”因而,总是给人以广阔的想像空间,使读者党玩不尽,回味无穷。而比喻是以物比物,喻体一般是让人看得到,听得见或摸得着的具体事物,所以比喻运用得好,就会收到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修辞效果。
此外,典型的象征性文章还有高尔基的《海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