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句易混淆的句子

08-07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第1句】: 比喻句和排比句

根据两种事物之间相似的特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的辞格,叫比喻。比喻就是平时说的打比方,比喻句的形式多,容易与有几种句式混淆,我们怎样区别它们呢?

⒈缩句找特征。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和“喻词”。简单的比喻句比较好找,如“老师像辛勤的园丁”。本体是老师,喻体是园丁,喻词是像。但句子长了就比较难找,所以先要将长句缩成短句,这样就容易了,如“接着,从船底喷出强大的气流,气垫船就离开了水面,象离弦的箭一样向前飞驰。”可缩成:“气垫船象箭一样飞驰”,它的本体、喻体、喻词的特征就很明显了。

⒉换词法。用“是”作喻词的比喻句,与有此含有“是”的句子容易混淆,我们可以用换喻词的方法加以区别。如果句意变化了,就不是比喻句。如:“老师是园丁”把是换成像“老师像园丁”,句意没变,是比喻句;“他是战士。”换成“他像战士。”句意变了,不是比喻句。

⒊去词法。比喻句中的喻词“好像”是不能支掉的,不是比喻句的“好像”可以去掉。如:“猫的眼睛好像蓝宝石。”去掉“好像”就不通,是比喻句。“我们好像见过面。”去掉好像句子仍然能读通,所以不是比喻句。

⒋窢场促渡讵盗存醛担互加词法。有此比喻句不用喻词,我们可以加上喻词来辨析它。比喻就明显了。如“弯弯心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加上“好像”后就变成“弯弯的月儿好像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排比句 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就叫做排比。

排比句是由排比组成的句子。

例如在朱自清《春》一文中,「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雨是最寻常的 。。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都是排比的例子。

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收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

【第2句】: 比喻句和排比句的区别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有时候两个句子或以上的并列句子也可以称为排比句。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

【第3句】: 易错,易混淆的词语,成语

易错、易混淆的词语

一、容易出错的词语

“安详”容易写成“安祥”“安装”容易写成“按装”

“抱怨”容易写成“报怨”“部署”容易写成“布署”

“布置”容易写成“部置”“水龙头”容易写成“水笼头”

“百叶窗”容易写成“百页窗”“家具”空易写成“家俱”

“度假村”容易写成“渡假村”“间谍”容易写成“间碟”

“通牒”容易写成“通谍”“影碟”容易写成“影谍”

“霄汉”容易写成“宵汉”“电影脚本”容易写成“电影角本”

“陷阱”容易写成“陷井”“散漫”容易写成“散慢”

“大拇指”容易写成“大姆指”“脉搏”容易写成“脉博”

“赌博”容易写成“赌搏”“荟萃”容易写成“荟粹”

“竟然”容易写成“竞然”“竣工”容易写成“峻工”

“装潢”容易写成“装璜”“寒暄”容易写成“寒喧”

二、容易混淆的词语

“薄”与“簿”:“薄”指单薄,也指轻视、看不起,如“厚此薄彼”;也指迫近,如“日薄西山”。“簿”指账本、本子,如“点录簿”不要写成“点录薄”,“对簿公堂”不要写成“对薄公堂”,“账簿”不要写成“账薄”。

【第4句】: 生活中容易混淆的成语

必背知识 (一)易混用成语(46个) 【第1句】: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第2句】:洗心革面: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

比喻彻底悔改。 脱胎换骨: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第3句】:开诚布公: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重在“表白”,多跟“说”这一类词语配合使用; 推心置腹:多形容内心的态度、行为,比喻真心待人。

【第4句】:妄自菲薄:过分的看轻自己。多指心理状态,精神面貌,语意较轻; 自暴自弃:指不求上进,甘心落后。

多指行动表现,语意较重。 【第5句】: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洋洋自得: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这个词语经常需要动作行为配合。

【第6句】:束之高阁:比喻放着不用,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侧重在不理睬、不处理。 【第7句】:字斟句酌: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后指故意卖弄自己的学识。

【第8句】:挖空心思:比喻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有贬义。

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中性词。

【第9句】:处心积虑: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多用作贬义。

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第10句】: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见。(影响与否不重要) 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强调受到深刻影响。 【第11句】:含糊其辞: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

强调说得含糊不清。 闪烁其词: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重在不肯说出真相。 【第12句】:惨绝人寰:形容惨痛到了极点。

惨无人道:残酷、狠毒到极点,残暴而灭绝人性。强调无人性,不讲理。

【第13句】:饱经沧桑: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第14句】:光明磊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侧重品质。

光明正大:现多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第15句】:美轮美奂:古时形容房屋建筑高大华丽,现也常用来形容人家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美轮美奂本只形容建筑之美。 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朵一齐开放,十分艳丽、好看,也比喻事物繁荣兴旺、丰富多彩。

【第16句】: 鬼斧神工: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经常用来形容大自然创造的美。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高超。 【第17句】: 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也有很有效地做之意。

望其项背:形容差距不大,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如果是差距过大用“望尘莫及”。

【第18句】: 无所不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后也指没有什么是做不出的(多指坏事)。 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

【第19句】: 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第20句】: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不认为是对的。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第21句】: 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如果是模仿的非常逼真要用“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 【第22句】: 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

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的水一样。

【第23句】: 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并不是形容没有人。

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二)易错解成语(24个) 【第1句】: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第2句】:三人成虎:比喻谣言多人重复,就能使人信以为真。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第3句】: 忘乎所以:因过分得意、兴奋而忘记一切。形容得意忘形。

【第4句】:一言九鼎: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形容人说话信誉极高,一言半语就起决定主要作用。

【第5句】: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干在适当的时机迅速地显现出来。 【第6句】:蓬荜生辉:多用于获赠书画、陈设或对客人来访时的一种谦语。

【第7句】: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不是不可理解。)

【第8句】: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不是不能使人满意) 【第9句】: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第三方。 【第10句】:弹冠相庆:比喻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多用于贬义。

【第11句】:罄竹难书: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第12句】:忍俊不禁:指一件事情让人忍不住要发笑。

词语后面不能接笑。 【第13句】:汗牛充栋: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

【第14句】: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第15句】:见仁见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第16句】: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第17句】: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到达不了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第18句】:不知所云:指说者语言紊乱或空洞。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第19句】:相敬如宾: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 【第20句】: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变的言论。

【第21句】:刮目相看:这个成语是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第22句】: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第5句】: 易混淆的100个成语

→ 中午好! 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 北京四中网校 欢迎您! 加入收藏夹 主题: 易混淆字词 知识总结 高一所用到的成语和易混淆的字词总结 内容: 老师请将高一所用到的成语和易混淆的字词总结出来 谢谢 提交人: tianaijun 时间: 8/3/2005 18:39:38 主题: 1 内容: 这里是常见的,请参考:易错成语 【第1句】:鼎足而立: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众多的山峰,高峰俊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第2句】:一劳永逸:劳苦一次就可以永远安逸。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誉之为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第3句】: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和遭遇灾难。

——第二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五。

【第16句】:如果把我们班的男生一字排开,那他便首当其冲地映入你的眼帘。 【第4句】: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精妙。大多指工艺美术、园林等。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第5句】: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乘隙而入,常指某种消息和谣言的传布不是完 全没有原因的。

——从近一时期的情况分析,我们企业的机构改革要有大举措的传说,决不是空穴来风。 【第6句】:炙手可热:意思是刚一挨近就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接近。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近几年,"知识经济"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

【第7句】:任重道远 :担子很重,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且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西部的发展,将为中国其他地区提供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商机。但是,这项事业任重道远。

【第8句】:灯红酒绿:形容五光十色的繁花景像或极其奢侈的生活。——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第9句】: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走出了巷子和胡同。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轰动一时 的情景。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第10句】:想入非非:指想进入一般识力所达不到的境界。

后来借指脱离实际,幻想不可能 实现的事。——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第11句】:万马齐喑:比喻死气沉沉,令人窒息的沉闷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不少单位引进了竞争机制,使很多人才脱颖而出,万马齐喑,可喜可贺。

【第12句】: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第12句】:莘莘学子:莘莘,众多。——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第13句】:深孚众望:很使人信服。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进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第14句】:不负众望: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 【第15句】:休戚相关: 休,喜悦。

戚,忧愁。形容关系紧密与利害相关。

——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懂得: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休戚相关,紧密相联的。 ——在茫茫沙漠中,缺粮少水,我们大家只有休戚与共才能共渡难关。

【第16句】:美轮美奂:形容华丽的房屋高大而众多。——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第17句】:始作俑者:第一个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 气的开创者。

——谭嗣同愿作为变法牺牲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有为梁启超二人确乎少些刚烈。——他为邀请外国俱乐部队来访的始作俑者,该公司担心客队不能尽遣主力上阵。

【第18句】:以儆效尤:以处理一个案例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儆,警戒,告诫。

尤, 过错。 【第19句】: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他写稿子常常是文不加点,笔走龙蛇,简直使人无法卒读。

【第20句】: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和不可磨灭的言论。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

【第21句】:弹冠相庆:弹去帽子上的灰尘,表示庆贺。形容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

也指坏 人准备上台。——斯韦思林杯终于回到了我们的怀抱。

当普天弹冠相庆里,人们不由得不佩服蔡振华在用人上的眼光和胆量。——今年学校又新建住房4栋,"五一"前后又有一百二十六名青年教师将乔迁新居,个个都弹冠相庆。

【第22句】:涣然冰释: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冰一样消融。

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 完全消除。 ——诚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烦恼只需哈哈一笑便能涣然冰释,笑只不过是改变情绪的一种方法。

【第23句】:大方之家: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来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

【第24句】:不耻下问:是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辱。 ——他是个计算机专家,又会两种外国语,我们这些初学计。

【第6句】: 形容混淆的成语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颠倒黑白】: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颠倒阴阳】:犹言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翻黄倒皁】:犹言颠倒黑白。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马鹿易形】:出自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判若黑白】:判:区别。像黑白那样区分得清清楚楚。形容界限清楚,不易混淆。

【群口铄金】:铄:熔化。众口一词能够把金属熔化。指舆论可以混淆是非。

【束蒲为脯】:将捆束的蒲柳说成肉脯。指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淆乱视听】:视听:看和听。混淆是非,以扰乱人们的视听。

【淆乱是非】:淆乱:混淆,混乱。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一里挠椎】: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鬻鸡为凤】:指以次充好,混淆优劣。

【凿空指鹿】:指凭空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指鹿作马】: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同“指鹿为马”。

【指皁为白】:指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指皂为白】:谓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众毁销骨】:指众多的毁谤,可以销熔人的骨骼。比喻谗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众口烁金】: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众口铄金】: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众口销金】: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亦喻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见“众口铄金”。

【众口销铄】: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第7句】: 比喻、比喻义、比喻造词的联系和区别

A、比喻就是平常说的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但具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说明或描绘事物的修辞格。比喻一般包括三部分:本体、喻体、喻词。构成比喻必须符合下列两个条件:(1)本体和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同类事物一般不能规程比喻。(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即喻体必须在某一点上与本体相似,才能用来说明描绘本体。如“我们的祖国象花园”祖国和花园的相似点是美丽。相似点是比喻的灵魂。

B、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1)明喻:是明显的比喻,它的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喻词常用“好像、如、宛如、仿佛、好比”等,有时后面还用“一样、一般、似的”等词语呼应。2)暗喻:从表面看来是判断、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暗喻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与明喻的区别在于它的喻词由“是、成了、变为、当作、变成”等词充当。3)借喻:用喻体来代替本体,也就是说,本体不出现,喻体在上下文中有所交代,读者或听话人能理解两者的关系。如“其缺点是见树木不见森林,拣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C、比喻在表达上有如下作用:1)它可以使语言形象化,可以把人或事物描写得更为重要、具体、形象;2)它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3)它可以很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4)它可以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感情和立场。

根据两种事物之间相似的特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的辞格,叫比喻。比喻就是平时说的打比方,比喻句的形式多,容易与有几种句式混淆,我们怎样区别它们呢?

⒈缩句找特征。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和“喻词”。简单的比喻句比较好找,如“老师像辛勤的园丁”。本体是老师,喻体是园丁,喻词是像。但句子长了就比较难找,所以先要将长句缩成短句,这样就容易了,如“接着,从船底喷出强大的气流,气垫船就离开了水面,象离弦的箭一样向前飞驰。”可缩成:“气垫船象箭一样飞驰”,它的本体、喻体、喻词的特征就很明显了。

⒉换词法。用“是”作喻词的比喻句,与有此含有“是”的句子容易混淆,我们可以用换喻词的方法加以区别。如果句意变化了,就不是比喻句。如:“老师是园丁”把是换成像“老师像园丁”,句意没变,是比喻句;“他是战士。”换成“他像战士。”句意变了,不是比喻句。

⒊去词法。比喻句中的喻词“好像”是不能支掉的,不是比喻句的“好像”可以去掉。如:“猫的眼睛好像蓝宝石。”去掉“好像”就不通,是比喻句。“我们好像见过面。”去掉好像句子仍然能读通,所以不是比喻句。

⒋加词法。有此比喻句不用喻词,我们可以加上喻词来辨析它。比喻就明显了。如“弯弯心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加上“好像”后就变成“弯弯的月儿好像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由修辞上的比喻手法逐渐固定下来的意义,即借用一个词的基本意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这时所产生的新的意义叫比喻意义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