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夫感言名句
论语 摘抄 感悟
颜渊篇刚好24句,看看满意不
祝学习愉快
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 「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24章。
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本篇中,孔子的几位弟子向他问怎样才是仁。
这几段,是研究者们经常引用的。
孔子还谈到怎样算是君子等问题。
「原文」 12·1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3)。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4)斯语矣。
” 「注释」 (1)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
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2)归仁:归,归顺。
仁,即仁道。
(3)目:具体的条目。
目和纲相对。
(4)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
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
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
”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 「评析」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
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
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
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
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
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原文」 11·2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3)斯语矣。
” 「注释」 (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
(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
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3)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
)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
”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 「评析」 这里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
他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
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成为后世遵奉的信条。
「原文」 12·3司马牛(1)问仁。
子曰:“仁者,其言也讱(2)。
”曰:“其言也讱,斯(3)谓之仁已乎
”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 「注释」 (1)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学生。
(2)讱:音rèn,话难说出口。
这里引申为说话谨慎。
(3)斯:就。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
“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
“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 「评析」 “其言也讱”是孔子对于那些希望成为仁人的人所提要求之一。
“仁者”,其言行必须慎重,行动必须认真,一言一行都符合周礼。
所以,这里的“讱”是为“仁”服务的,为了“仁”,就必须“讱”。
这种思想与本篇第1章中所说:“克己复礼为仁”基本上是一贯的。
「原文」 12·4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做一个君子。
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
”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
”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 「评析」 据说司马牛是宋国大夫桓魋的弟弟。
桓魋在宋国“犯上作乱”,遭到宋国当权者的打击,全家被迫出逃。
司马牛逃到鲁国,拜孔子为师,并声称桓魋不是他的哥哥。
所以这一章里,孔子回答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君子的问题,这是有针对性的,即不忧不惧、问心无愧。
「原文」 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 「译文」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
”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
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 「评析」 如上章所说,司马牛宣布他不承认桓魋是他的哥哥,这与儒家一贯倡导的“悌”的观念是相违背的。
但由于他的哥哥“犯上作乱”,因而孔子没有责备他,反而劝他不要忧愁,不要恐惧,只要内心无愧就是做到了“仁”。
这一章,子夏同样劝慰司马牛,说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那就会赢得天下人的称赞,就不必发愁自己没有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 「原文」 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1),肤受之愬(2),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
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3)也已矣。
” 「注释」 (1)浸润之谮,谮,音zèn,谗言。
这是说像水那样一点一滴地渗进来的谗言,不易觉察。
(2)肤受之愬:愬,音sù,诬告。
这是说像皮肤感觉到疼痛那样的诬告,即直接的诽谤。
(3)远:明之至,明智的最高境界。
「译文」 子张问怎样做才算是明智的。
孔子说:“像水润物那样暗中挑拨的坏话,像切肤之痛那样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
暗中挑拨的坏话和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远见的了。
” 「原文」 12·7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
”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
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
”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
”孔子说:“去掉军备。
”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
”孔子说:“去掉粮食。
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 「评析」 本章里孔子回答了子贡问政中所连续提出的三个问题。
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
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
这体现了儒学的人学思想。
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原文」 12·8棘子成(1)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
驷不及舌(2)。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3)犹犬羊之鞟.” 「注释」 (1)棘子成:卫国大夫。
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称为夫子,所以子贡这样称呼他。
(2)驷不及舌:指话一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
驷,拉一辆车的四匹马。
(3)鞟:音kuò,去掉毛的皮,即革。
「译文」 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干什么呢
”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
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
” 「评析」 这里是讲表里一致的问题。
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不须外表的文采。
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
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
「原文」 12·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盍彻乎(1)
”曰:“二(2),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 「注释」 (1)盍彻乎:盍,何不。
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
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 (2)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译文」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
”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
”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
“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
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
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
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
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
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
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原文」 12·10子张问崇德(1)辨惑(2)。
子曰:“主忠信,徙义(3),崇德也。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4)” 「注释」 (1)崇德:提高道德修养的水平。
(2)惑:迷惑,不分是非。
(3)徙义:徙,迁移。
向义靠扰。
(4)诚不以富,亦祗以异:这是《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篇的最后两句。
此诗表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子对其丈夫喜新厌旧的愤怒情绪。
孔子在这里引此句,令人费解。
「译文」 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
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
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
(正如《诗》所说的:)‘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
’” 「评析」 本章里,孔子谈的主要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他希望人们按照“忠信”、“仁义”的原则去办事,否则,感情用事,就会陷于迷惑之中。
「原文」 12·11齐景公(1)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 「注释」 (1)齐景公:名杵臼,音chǔjiù,齐国国君,公元前547年 ̄公元前490年在位。
「译文」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
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齐景公说:“讲得好呀
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 「评析」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使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弑君父之事屡有发生,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
所以他告诉齐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这样的等级秩序,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
「原文」 12·12子曰:“片言(1)可以折狱(2)者,其由也与(3)
”子路无宿诺(4)。
「注释」 (1)片言:诉讼双方中一方的言辞,即片面之辞,古时也叫“单辞”。
(2)折狱:狱,案件。
即断案。
(3)其由也与:大概只有仲由吧。
(4)宿诺:宿,久。
拖了很久而没有兑现的诺言。
「译文」 孔子说:“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
”子路说话没有不算数的时候。
「评析」 仲由可以以“片言”而“折狱”,这是为什么
历来有这样几种解释。
一说子路明决,凭单方面的陈述就可以作出判断;二说子路为人忠信,人们都十分信服他,所以有了纠纷都在他面前不讲假话,所以凭一面之辞就可以明辨是非;三说子路忠信,他所说的话决无虚假,所以只听其中一面之辞,就可以断定案件。
但无论哪种解释,都可以证明子路在刑狱方面是卓有才干的。
「原文」 12·13子曰:“听讼(1),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2)乎
” 「注释」 (1)听讼:讼,音sòng,诉讼。
审理诉讼案件。
(2)使无讼:使人们之间没有诉讼案件之事。
「译文」 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也是一样的。
重要的是必须使诉讼的案件根本不发生
” 「原文」 12·14子张问政。
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 「译文」 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
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 「评析」 以上两章都是谈的如何从政为官的问题。
他借回答问题,指出各级统治者身居官位,就要勤政爱民,以仁德的规定要求自己,以礼的原则治理国家和百姓,通过教化的方式消除民间的诉讼纠纷,执行君主之令要切实努力,这样才能做一个好官。
「原文」 12·15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 「注释」 (1)本章重出,见《雍也》篇第27章。
「原文」 12·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
小人则与此相反。
” 「评析」 这一章所讲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贯穿了儒家一贯的思想主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
「原文」 12·1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
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的意思。
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 「评析」 无论为人还是为官,首在一个“正”字。
孔子政治思想中,对为官者要求十分严格,正人先正己。
只要身居官职的人能够正己,那么手下的大臣和平民百姓,就都会归于正道。
「原文」 12·18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
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 「译文」 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
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
” 「评析」 这一章同样是孔子谈论为官从政之道。
他仍然阐释的是为政者要正人先正己的道理。
他希望当政者以自己的德行感染百姓,这就表明了他主张政治道德化的倾向。
具体到治理社会问题时也是如此。
他没有让季康子用严刑峻法去制裁盗窃犯罪,而是主张用德治去教化百姓,以使人免于犯罪。
「原文」 12·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1),以就有道(2),何如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3),必偃(4)。
” 「注释」 (1)无道:指无道的人。
(2)有道:指有道的人。
(3)草上之风:指风加之于草。
(4)偃:仆,倒。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
”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
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
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 「评析」 孔子反对杀人,主张“德政”。
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
这里讲的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为。
那些暴虐的统治者滥行无道,必然会引起百姓的反对。
「原文」 12·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1)矣
”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
”子张对曰:“在邦必闻(2),在家必闻。
”子曰:“是闻也,非达也。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3)。
在邦必达,在家必达。
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 「注释」 (1)达:通达,显达。
(2)闻:有名望。
(3)下人:下,动词。
对人谦恭有礼。
「译文」 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
”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
”子张答道:“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
”孔子说:“这只是虚假的名声,不是通达。
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对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
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
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的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
但他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有名声。
” 「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一对相互对立的名词,即“闻”与“达”。
“闻”是虚假的名声,并不是显达;而“达”则要求士大夫必须从内心深处具备仁、义、礼的德性,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不仅是追求虚名。
这里同样讲的是名实相符,表里如一的问题。
「原文」 12·21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1)、辨惑。
”子曰:“善哉问
先事后得(2),非崇德与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
一朝之忿(3),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 「注释」 (1)修慝:慝,音tè,邪恶的念头。
修,改正。
这里是指改正邪恶的念头。
(2)先事后得:先致力于事,把利禄放在后面。
(3)忿:忿怒,气愤。
「译文」 樊迟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说:“请问怎样提高品德修养
怎样改正自己的邪念
怎样辨别迷惑
”孔子说:“问得好
先努力致力于事,然后才有所收获,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吗
检讨自己的邪念了吗
由于一时的气愤,就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牵连自己的亲人,这不就是迷惑吗
”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仍谈个人的修养问题。
他认为,要提高道德修养水平,首先在于踏踏实实地做事,不要过多地考虑物质利益;然后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过多地去指责别人;还要注意克服感情冲动的毛病,不要以自身的安危作为代价,这就可以辨别迷惑。
这样,人就可以提高道德水平,改正邪念,辨别迷惑了。
「原文」 12·22攀迟问仁。
子曰:“爱人。
”问知。
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
子曰:“举直错诸枉(1),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2)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
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3),不仁者远(4)矣。
汤(5)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6),不仁者远矣。
” 「注释」 (1)举直错诸枉:错,同“措”,放置。
诸,这是“之于”二字的合音。
枉,不正直,邪恶。
意为选拔直者,罢黜枉者。
(2)乡:音xiàng,同“向”,过去。
(3)皋陶:gāoyáo,传说中舜时掌握刑法的大臣。
(4)远:动词,远离,远去。
(5)汤: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名履。
(6)伊尹:汤的宰相,曾辅助汤灭夏兴商。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爱人。
”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
”樊迟还不明白。
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
”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
这是什么意思
”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
舜有天下,在众人中逃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 「评析」 本章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仁,二是智。
关于仁,孔子对樊迟的解释似乎与别处不同,说是“爱人”,实际上孔子在各处对仁的解释都有内在的联系。
他所说的爱人,包含有古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把仁作为他全部学说的对象和中心。
正如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所说,儒学即仁学,仁是人的发现。
关于智,孔子认为是要了解人,选拔贤才,罢黜邪才。
但在历史上,许多贤能之才不但没有被选拔反而受到压抑,而一些奸佞之人却平步青云,这说明真正做到智并不容易。
「原文」 12·23子贡问友。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 「译文」 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
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 「评析」 在人伦关系中,“朋友”一伦是最松驰的一种。
朋友之间讲求一个“信”字,这是维系双方关系的纽带。
但对待朋友的错误,要坦诚布公地劝导他,推心置腹地讲明利害关系,但他坚持不听,也就作罢。
如果别人不听,你一再劝告,就会自取其辱。
这是交友的一个基本准则。
所以清末志士谭嗣同就认为朋友一伦最值得称赞,他甚至主张用朋友一伦改造其他四伦。
其实,孔子这里所讲的,是对别人作为主体的一种承认和尊重。
「原文」 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 「译文」 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 「评析」 曾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以文章学问作为结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帮助培养仁德作为结交朋友的目的。
这是君子之所为。
以上这两章谈的都是交友的问题,事实上在五伦当中,儒家对于朋友这一伦还是比较重视的。
以人为本的名言名句
【第1句】: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解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
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
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
恒:常常。
【第2句】: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左传·隐公三年》[解读]喜欢子女,应该用道义去教导他,不要让他走上邪路。
这是春秋时期卫国大夫石碏(què)劝谏卫庄公的话,卫庄公不听劝谏,他的宠子公子州吁终于招致杀身之祸。
溺爱,会使子女走上邪路。
弗,不。
纳:入,使入。
【第3句】: 不吹毛而求小疵。
——《韩非子·大体》[解读]不要去挑剔别人的小毛病。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喜欢挑剔别人的小毛病就是自己的大缺点。
求:找寻。
疵:毛病。
【第4句】: 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解读]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
许多人对自己的过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习以为常,若能像颜回那样该多好啊
迁怒:转移怒气。
贰:再,重。
【第5句】: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解读]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
我们的生活,办事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各行其是,准会乱了套。
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比喻标准,法度。
【第6句】: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解读]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
治理国家的人,首先要考虑老百姓的生活。
廪(lǐn):粮仓。
实:充实。
【第7句】: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经解》[解读]事情开始时有很小的差错,若不及时纠正,最后就会造成大的错误。
万事开头难,开头必须谨慎;搞科学研究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否则就会造成重大损失。
毫厘:为计量小单位,形容极少或极小。
缪(miù):错误。
【第8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战国·楚·屈原《卜居》[解读]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
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第9句】: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解读]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
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
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第10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解读]拥有真理,合乎正义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违背真理、非正义的就很少得到帮助。
它告诉我们,真理和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第11句】: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解读]如果只是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讨论,就会孤陋寡闻。
事实证明,学习伙伴有益于学习的进步。
【第12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解读]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
孟子的这句话历代相传,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
【第13句】: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十月之交》[解读]高地变成山谷,深谷变成山陵。
据科学推测,喜马拉雅山这个地方在七千万年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多变。
也比喻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总是向它相反的方面转化。
【第14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解读]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
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
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第15句】: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论语·卫灵公》[解读]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
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
躬自:自己。
“厚”后省略了一个“责”字。
责:责备,要求。
【第16句】: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大学》[解读]如果天天洗涤能使面容清洁新鲜,那就每天都要洗涤干净,保持清洁、新鲜,而且要日日都保持下去。
这句名言是商朝开国贤君汤刻在盘子上的铭文,叫“汤盘铭”。
刻在洗涤的盘子上,天天可以看到,起警告、提醒、勉励的作用。
这里借指要让自己的道德修养、精神面貌永远是新鲜而清洁的。
日新:这里指在道德上日日更新。
【第17句】: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荀子·劝学》[解读]木料经过木工用墨线(木工用具)划直线加工以后,就变直了;金属物品在磨刀石上磨砺后,就能锋利。
这两个比喻用来说明人经过学习磨练,自我反省,就会变得聪慧明智,不犯错误,也越来越坚强。
砺(lì):磨刀石。
【第18句】: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礼记·大学》[解读]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不可偏袒;对你所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不可抹杀。
我们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产生偏见。
好(hào):喜爱。
前“恶”(è):缺陷和丑恶。
后“恶”(wù):讨厌,憎恨。
【第19句】: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老子》[解读]灾祸啊依存着幸福,幸福啊潜伏着灾祸。
它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丧气。
兮(xī):语气词,相当于“啊”。
倚(yǐ):倚靠。
伏:潜伏,隐藏。
【第20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解读]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
欲:想,希望。
勿(wù):不要。
施:加,给。
【第21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解读]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对不如自己的人喜欢讥笑、轻视,因而沾沾自喜;对比自己强的人喜欢贬低,甚至嫉妒、畏惧退缩,害怕与他们交往: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
思齐:想着要追上,看齐。
内自省:自己在内心里省察、检查。
【第22句】: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解读]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小人却恰好相反。
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
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
君子:人格高尚的人。
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
反是:和这相反。
【第23句】: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解读]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
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
坦荡荡:心胸开阔,自由自在的样子。
戚戚:忧惧不安的样子。
【第24句】: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解读]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
这句话对于青少年来说,提出了早恋会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
在今天看来,孔子的“戒色、戒斗、戒得”的说法,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
【第25句】: 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
——《礼记·表记》[解读]君子交朋友平淡如水,小人交朋友像甜酒那样(浓烈甜蜜)。
君子之交,彼此没有图名求利、互相利用,所以显得平淡自然,因而能够长久;小人之交,彼此都怀有获利之心、利用之意,所以免不了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甜言蜜语,因而难以持久。
接:接触,交往。
醴(lǐ):甜酒。
【第26句】: 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解读]礼节重在相互往来:有往无来,不符合礼节;有来无往,也不符合礼节。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之间应平等相待,互助互济。
尚:重在。
【第27句】: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解读]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常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
比喻经常运动的事物不易受到侵蚀,可以保持很久不变坏。
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动”的重大意义:生命在于运动,脑筋在于开动,人才也需要流动,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
腐:腐臭。
户枢(shū):门的转轴。
蠹(dù):蛀蚀。
【第28句】: 满招损,谦受益。
——《书·大禹谟》[解读]骄傲自满必然招致损失,谦虚谨慎就会获得好处。
历史上的许多事实证明了这句名言的正确。
唐太宗能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国家治理得很好,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但到了晚年,骄傲自满起来,在攻打高丽(朝鲜)时惨遭失败。
唐玄宗刚登基做皇帝的日子里也算英明,在政治、经济方面取得成绩后就骄傲起来,导致了“安史之乱”,唐朝从此衰落。
【第29句】: 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学而》[解读]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
敏:勤勉,快速。
慎:谨慎,慎重。
【第30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六十四章》[解读]千里遥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
比喻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从头开始,从小到大逐渐积累的。
万事开头难,没有个开头就不会有结果。
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做起。
【第31句】: 锲而含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解读]雕刻了一下,就放弃了,就是腐朽的木头也刻它不断;如果刻个不停,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
这个比喻意在说明学习、做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就;浅尝辄止,将会一无所成。
锲(qiè)、镂(lòu):雕刻。
【第32句】: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解读]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
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
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也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第33句】: 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告子下》[解读]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
孟子认为,一个普通人如果要成为尧,成为舜,成为贤,成为圣,关键是要去“做”,若能事事处处都按照尧舜的思想、言行去做,自己不也就成为尧舜了么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若能为自己树立一个好榜样,并按照榜样的思想、言行去做,自己也就可以迅速成长了。
尧舜:上古时代的国君唐尧和虞舜。
【第34句】: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解读]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够改正,这就是最大的好事啊
春秋时晋国的国君晋灵公是个暴君。
有一次,厨师煮的熊掌不够熟,他就下令把厨师杀掉了。
大臣士季进宫劝谏他,话未出口,晋灵公就说:“我知道错了,今后一定改正。
”其实,他的话把重点落在前一句,只是想用这个话堵住士季的口,并不是真想改正错误。
士季便说:“~,~,~。
”士季的话把重点落在一个“改”字,知错必改,坏事也就变成了好事。
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
【第35句】: 人一能之,己百能之;人十能之,己千能之。
——《礼记·中庸》[解读](如果自己不如别人聪明,那么)别人花一分力气就能学好的,自己就花百分的力气学好它;人家花十分的力气能学好的,自己就花千分的力气学好它。
这句话说明人要自强,不甘落后。
有了自强的心态,必然会勤奋,“勤能补拙”,原本不够聪明的人也会聪明起来了。
【第36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解读]像切,像磋,像琢,像磨。
切磋琢磨(qiēcuōzhuómó):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
后来引申为学问上的研究、探讨。
指共同研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
【第37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解读]三个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师长的人。
人人都有相对的技能和特长,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只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师。
赞美医生的名言警句
大医精诚 唐代家孙思邈著有《大医精,说:“凡大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 杏林春暖 杏林春暖,常被用来赞誉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
相传三国时,名医董奉隐居庐山。
他为人看病从不收诊金,只要被治愈的病人种植杏树。
几年以后,被治愈者无数,而杏树也有了十余万株,蔚然成林。
每当杏熟的时候,董奉便贴出告示,凡是到此买杏者,不收银钱,得用稻谷来换杏。
然后董奉又将收到的稻谷,悉数用于救济穷苦百姓。
乡民们敬佩董奉的人品和医德,便写了杏林春暖的条幅挂在他家门口。
从这以后,杏林春暖一词逐渐流传开来,沿用至今。
“悬壶济世” 《后汉书·方术列传》上记载着一个奇异的传说: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
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
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
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
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
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
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
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了十余年。
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这仅是一则神话传说,但却为行医者罩上一层“神秘外衣”。
后来,民间的郎中为了纪念这个传奇式的医师,就在药铺门口挂一个药葫芦作为行医的标志。
如今,虽然中医大夫“悬壶”已很少见到,但“悬壶”这一说法保留了下来。
请帮我写一下对这句名言的感悟..急~
读书的方法 在于循序渐进(就是慢慢来、一点一点进行的意思)。
遇到问题要多思考还不明白就多读几遍文章,直到会了为止.这就是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意思.朱熹受教于父,聪明过人。
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
”朱熹则问:“天上有何物
”其父大惊。
他勤于思考,学习长进,八岁便能读懂《孝经》,在书题字自勉曰:“苦不如此,便不成人。
”朱熹十岁时父亲去世,其父好友刘子、刘勉子、胡宪三人皆是道学家。
当时的道学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学佛,他们皆属后者。
因此朱熹既热衷于道学,同时于佛学也有浓厚兴趣。
绍兴十七年(1147年),十八的朱熹参加乡贡,据说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
主考官蔡兹还对人说:“吾取一后生,三策皆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
” 如果事例不够你可以上这个网站看看
求论语30则,越短越好,要有译文。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意思: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 『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 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 知来者。
」 意思: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
”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
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意思: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意思:孔子说:“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意思: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意思: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 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第6句】: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孔子说:“(心里)默默地记住学习所得的东西,学习而又不自满,教人又不倦怠,(这三样)对我来说,有什么呀?”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
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
“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
“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
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 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第9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 讲的是珍惜宝贵的时光。
【第10句】: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 孔于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 (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 这一段讲躬身实践的重要性 。
就象这样的
【原文】 7·30 子曰:“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
”
【译文】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
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
【评析】 从本章孔子的言论来看,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
”这种认识的基础,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觉,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仁。
这里,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有其重要意义。
【原文】 7·31 陈司败(1)问:“昭公(2)知礼乎
“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3)巫马期(4)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5),君子亦党乎
君取(6)于吴,为同姓(7),谓之吴孟子(8)。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
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
【注释】 (1)陈司败:陈国主管司法的官,姓名不详,也有人说是齐国大夫,姓陈名司败。
(2)昭公:鲁国的君主,名惆,音chóu,公元前541 ̄前510年在位。
“昭”是谥号。
(3)揖:做揖,行拱手礼。
(4)巫马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30岁。
(5)党:偏袒、包庇的意思。
(6)取:同娶。
(7)为同姓:鲁国和吴国的国君同姓姬。
周礼规定:同姓不婚,昭公娶同姓女,是违礼的行为。
(8)吴孟子:鲁昭公夫人。
春秋时代,国君夫人的称号,一般是她出生的国名加上她的姓,但因她姓姬,故称为吴孟子,而不称吴姬。
【译文】 陈司败问:“鲁昭公懂得礼吗
”孔子说:“懂得礼。
”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向巫马其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
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为做夫人,是国君的同姓,称她为吴孟子。
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
”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孔子。
孔子说:“我真是幸运。
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
【评析】 鲁昭公娶同姓女为夫人,违反了礼的规定,而孔子却说他懂礼。
这表明孔子的确在为鲁昭公袒护,即“为尊者讳”。
孔子以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为最高原则,所以他自身出现了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又不得不自嘲似地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事实上,他已经承认偏袒鲁昭公是自己的过错,只是无法解决这个矛盾而已。
【原文】 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 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原文】 7·33 子曰:“文,莫(1)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
【注释】 莫:约摸、大概、差不多。
【译文】 孔子说:“就书本知识来说,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
【评析】 对于“文,莫吾犹人也”一句,在学术界还有不同解释。
有的说此句意为:“讲到书本知识我不如别人”;有的说此句应为:“勤勉我是能和别人相比的。
”我们这里采用了“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这样的解释。
他从事教育,既要给学生传授书本知识,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他说自己在身体力行方面,还没有取得君子的成就,希望自己和学生们尽可能地从这个方面再作努力。
【原文】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抑(1)为之(2)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3)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
【注释】 (1)抑:折的语气词,“只不过是”的意思。
(2)为之:指圣与仁。
(3)云尔:这样说。
【译文】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
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
”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
【评析】 本篇第2章里,孔子已经谈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本章又说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题,其实是一致。
他感到,说起圣与仁,他自己还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同时,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诲别人。
这是他的由衷之言。
仁与不仁,其基础在于好学不好学,而学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重在能行。
所以学而不厌,为之不厌,是相互关联、基本一致的。
【原文】 7·35 子疾病(1),子路请祷(2)。
子曰:“有诸(3)
”子路对曰:“有之。
《诔》(4)曰:‘祷尔于上下神祗(5)。
’”子曰:“丘之祷久矣。
”
【注释】 (1)疾病:疾指有病,病指病情严重。
(2)请祷:向鬼神请求和祷告,即祈祷。
(3)有诸:诸,“之于”的合音。
意为:有这样的事吗。
(4)《诔》:音lěi,祈祷文。
(5)神祗:祗:音qí,古代称天神为神,地神为祗。
【译文】 孔子病情严重,子路向鬼神祈祷。
孔子说:“有这回事吗
”子路说:“有的。
《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
’”孔子说:“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
【评析】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为他祈祷,孔子对此举并不加以反对,而且说自己已经祈祷很久了。
对于这段文字怎么理解
有人认为,孔子本人也向鬼神祈祷,说明他是一个非常迷信天地神灵的人;也有人说,他已经向鬼神祈祷很久了,但病情却未见好转,表明他对鬼神抱有怀疑态度,说孔子认为自己平素言行并无过错,所以祈祷对他无所谓。
这两种观点,请读者自己去仔细品评。
【原文】 7·36 子曰:“奢则不孙(1),俭则固(2)。
与其不孙也,宁固。
”
【注释】 (1)孙:同逊,恭顺。
不孙,即为不顺,这里的意思是“越礼”。
(2)固:简陋、鄙陋。
这里是寒酸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寒酸。
与其越礼,宁可寒酸。
【评析】 春秋时代各诸侯、大夫等都极为奢侈豪华,他们的生活享乐标准和礼仪规模都与周天子没有区别,这在孔子看来,都是越礼、违礼的行为。
尽管节俭就会让人感到寒酸,但与其越礼,则宁可寒酸,以维护礼的尊严。
【原文】 7·37 子曰:“君子坦荡荡(1),小人长戚戚(2)。
”
【注释】 (1)坦荡荡:心胸宽广、开阔、容忍。
(2)长戚戚:经常忧愁、烦恼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
【评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
许多人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以激励自己。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
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原文】 7·3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 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祥。
【评析】 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
孔子认为人有各种欲与情,这是顺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与欲求,都必须合乎“中和”的原则。
“厉”、“猛”等都有些“过”,而“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
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
泰伯篇第八
【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2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
本篇的基本内容,涉及到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子在若干问题上的见解。
【原文】 8·1 子曰:“泰伯(1),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三(2)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3)。
”
【注释】 (1)泰伯: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
(2)三:多次的意思。
(3)民无得而称焉:百姓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赞扬他。
【译文】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
【评析】 传说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吴。
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来奔丧,后来又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把君位让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
武王时,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
这一历史事件在孔子看来,是值得津津乐道的,三让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
只有天下让与贤者、圣者,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让位者则显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对他们是称赞无比的。
【原文】 8·2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无礼则葸(2),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
君子笃(4)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5)不遗,则民不偷(6)。
”
【注释】 (1)劳:辛劳,劳苦。
(2)葸:音xǐ,拘谨,畏惧的样子。
(3)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
(4)笃:厚待、真诚。
(5)故旧:故交,老朋友。
(6)偷:淡薄。
【译文】 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
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
【评析】 “恭”、“慎”、“勇”、“直”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以“礼”作指导,只有在“礼”的指导下,这些德目的实施才能符合中庸的准则,否则就会出现“劳”、“葸”、“乱”、“绞”,就不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原文】 8·3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1)予足
启予手
诗云(2):‘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3)夫,小子(4)
”
【注释】 (1)启:开启,曾子让学生掀开被子看自己的手脚。
(2)诗云:以下三句引自《诗经·小雅·小旻》篇。
(3)免:指身体免于损伤。
(4)小子:对弟子的称呼。
【译文】 曾子有病,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
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没有损伤)
《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
’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再会受到损伤了,弟子们
”
【评析】 曾子借用《诗经》里的三句,来说明自己一生谨慎小心,避免损伤身体,能够对父母尽孝。
据《孝经》记载,孔子曾对曾参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就是说,一个孝子,应当极其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有所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
曾子在临死前要他的学生们看看自己的手脚,以表白自己的身体完整无损,是一生遵守孝道的。
可见,孝在儒家的道德规范当中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