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学院毕业感言
武汉汉口学院怎么样
具体说说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要对你说的是,自考就那回事,没必要看那么严重,不管是统招还是自考,都只是一纸文凭而已,用得上就用,用不上就废纸一张,除非你是名牌大学的统招本科生,否则,能有什么区别呢,无非是一个是统招,一个是自考。
需要纠结的是你该去哪个学校读,这才是最关键的,学校选错了,那就是错到底,废了。
为什么这么说
选学校读自考还是统招,都是在上学,四年的学校生涯,也可以说是进入社会之前最后的学校生涯,全都交给学校了,统招还好,毕竟是统招,但是自考,要是选错了,那可交着上学的钱,干着培训的事,具体什么意思,慢慢揣摩揣摩,或者自行度娘吧。
。
好了,来说说汉口学院,汉口学院不能说最好,也不能说最差,不是名校,但是在自考这方面还是比较到位的,起码保证了统一的住宿,校园生活,学习。
至于学习,校风没有以前好了,但是不管哪个学校,修行看个人,学校只能说是给你提供平台,高中管那么严都不学,何况大学管这么松。
。
所以学得好与不好,毕业难与不难,不能完全看学校。
。
如果读了,自考,就好好读,不然的确不好毕业,但是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才能认真的学点东西,即使是书本上的知识,但是总比没学到什么强的多吧。
。
汉口学院,可以考虑,但是能考上统招本科就尽量去读统招本科,实在考不上本科,那就可以考虑下自考本科。
还是那句话修行看个人
落花生的作者
许地山,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
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
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192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
期间与瞿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革命。
“五·四”前后从事文学活动,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等。
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
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
一生著作颇多,有《花》《落花生》等。
中文名许地山外文名Xu Dishan别 名名赞堃,字地山国 籍中国民 族汉出生地台湾台南出生日期1894年2月3日逝世日期1941年8月4日职 业作家、文学家、教授毕业院校燕京大学信 仰基督教代表作品《空山灵雨》《缀网劳蛛》《危巢坠筒》《道学史》《印度文学》故 居广东徐闻县笔 名落华生许地山(1893~1941年)名赞堃,号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许地山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
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
许地山,其父许南英是个富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祖籍广东揭阳,出生于台湾台南。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许南英临危受命,担任台湾筹防局统领。
他激于民族大义,率众奋起反抗日军的入侵,日寇占领台湾后,遂将全家迁回大陆。
当时因清政府不准内渡官员保持台湾籍贯,许南英便在福建龙溪落籍。
1913年受聘到缅甸仰光华侨创办的中华学校任职。
两年的海外生活,他的思想受到一定影响,后来,他创作的不少作品都取材于此。
1915年12月,许地山回国,住在漳州大岸顶(今苍园街一带),后在漳州华英中学任教,1917年,他重回省立二师,并兼任附小主事(校长)。
1917年暑假,许地山以优异成绩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学会多种外文和方言。
并经常和瞿秋白、郑振铎、耿济之等人在一起谈论时政,寻求真理,探索改造社会、振兴中华的道路。
他们在北京青年会图书馆编辑《新社会旬刊》,宣传革命思想,发表新文学作品。
当“五四”运动爆发时,许地山作为学生代表经常上街演讲,在天安门前参加游行集会,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
许地山散文1921年1月,许地山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周作人等12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新文学刊物。
许地山以落华生为笔名在刊物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命命鸟》,写了一对缅甸青年男女在封建礼教桎梏束缚下的爱情悲剧,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共鸣。
他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
1922年2月10日,许地山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缀网劳蛛》,为其早期的代表作。
小说反映了作者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愤懑并给予深刻批判,充分显示“五四”时期新文学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精神。
1922年8月,许地山与梁实秋、谢婉莹等到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学习,192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以“研究生”资格进入美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史、印度哲学、梵文、人类学及民俗学,两年后又获牛津大学研究院文学学士学位。
1921年到1926年是许地山创作的第一次高潮时期。
这期间,他的12篇短篇小说结集为《缀网劳蛛》;44篇散文小品,由商务印书馆以《空山灵雨》为书名出版。
脍炙人口的《落花生》,以童年漳州生活为背景,明确主张做人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
”1927年许地山学成回国后,在燕京大学文学院任教。
与此同时,许地山还写了不少宗教书。
如《大藏经索引》、《道教思想与道教》、《中国道教史》(上卷)、《云笈七签校异》、《摩尼之二宗三际论》等,并着手编纂《道教辞典》。
其学术成就,学界有口皆碑。
抗战期间,许地山作为一名热爱祖国的左翼作家,奔走呼号,声讨日寇罪行。
然而,却受当时燕大任教务长司徒雷登的排挤而被解聘。
后避居香港,被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
许地山在港大任教期间,在改革教育、教学的同时,积极从事社会教育和文化活动。
他先后发起和组织了“香港新文学学会”、“中国文化协会”,并兼“广东丛书编印委员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
他积极提倡改良中小学课程,建议教育当局创办香港中小学教师讨论会,并担任“香港中小学教员暑期讨论班”主任以及多所中小学校董。
对香港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不少贡献,受到各界人士好评,曾被选为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许地山更是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他走出书斋,奔波于香港、九龙等地,在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讲,帮助流亡青年补习文化课,还在报刊上发表了《七七感言》、《造成伟大民族底条件》等杂文,宣传抗战,反对投降。
在上海沦入日寇铁蹄之下时,著名作家郑振铎冒险收藏了3300多本明、清时代的刊本、抄本,打算转移到香港。
许地山得知后,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不被敌人掠走,毅然答应帮助寄存许地山散文选集。
1938年3月,在汉口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许地山和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等45人当选为理事。
当时大批文化人与青年学生流亡到香港,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会员通讯处”,许地山任常务理事兼总务。
他写了长篇论文《国粹与国学》,在当时影响很大。
他还写了抗日小说《铁鱼的鳃》,作品通过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人民坚持抗战的意志和坚强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文艺界的极大好评,被认为是“中国小说界不可多得的作品”。
许地山积劳成疾,导致心脏病逐渐严重。
天不假年,1941年8月4日下午2时,他心脏病再次复发,英年早逝,年仅49岁。
噩耗传出,第一个送来花圈的是宋庆龄。
梅兰芳、叶恭绰、郁达夫、徐悲鸿等许多知名人士送了花圈、挽联。
当天,香港所有的机构和学校下半旗,港九钟楼鸣钟致哀
9月21日香港文化界400多个团体近千名代表举行“许地山先生追悼大会”。
国内及新加坡等地也都隆重集会,痛悼这位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爱国者
宋庆龄故居观后感
宋庆龄故居观后感每次提到宋庆龄,脑海里最先浮现出来的永远都是那个执着、爱国、知性、优雅、学识的她。
她执着,所以不顾父母反对,也要同流亡的孙中山结婚;她爱国,所以当日本侵略、国难当头时,竭尽全力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搭桥铺路;由于酷爱读书,造就了一个知性、优雅、学识的宋庆龄。
今天,终于有机会能亲自参观她所居住过的地方,心中倍感激动。
走进门里,见到了宋庆龄的雕像,站着看了很久,雕刻的宋庆龄很逼真,神态非常慈详,自己仿佛都能感受到当年宋庆龄先生在此生活的场景……故居里,四处花香、小桥流水、虫鸣鸟叫,不禁感叹,能在如此闲适优美的环境中居住,生活该是多么惬意啊。
在院中参观游玩时,不由得想起小学时学过的一篇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虽然此篇课文描述的是上海宋庆龄故居的景色,但北京宋庆龄故居的树相比于上海,也丝毫不逊色。
一样是那么的雄壮繁茂,似乎象征着中国革命也将如此树一样,屹立不倒,生机勃勃。
接着,我们参观了宋庆龄纪念馆。
由于馆内不允许拍照,所以觉得很遗憾。
但是,仔细参观完馆内的布置、介绍等,宋庆龄的形象在我心中更加深刻了。
宋庆龄于1963年迁居于此,在这里工作、学习和生活了近20年直至1981年逝世。
故居内的陈设保持宋庆龄生前原样,收藏着大量的宋庆龄生前使用过的物品,有日常生活用品,也有她所写的文稿、函札,收藏的字画、印章和图书,留下的照片等。
在陈设简朴的小餐厅里,宋庆
求问,第一通讯作者是什么意思
论文一审休回,更改双通讯作者的顺序需给编辑额外发邮件说明情况吗
通讯作者一般指整个课题的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等。
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
最重要的是,他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
通讯作者的好处是能和外界建立更广泛的联系。
一些杂志会约你申稿,写综述。
这些会大大地提高你在科学界的地位。
第一作者一般是本文工作中贡献最大的研究人员。
此作者不仅有最多和最重要的图表 (即体力上的贡献),也是文章初稿的撰写人(即对本文的智力贡献)。
如果从知识产权上来说,研究成果算是通讯作者的。
要,说明你的原因,不然会被拒绝的
许地山简介
许地山,其父许南英是个富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祖籍广东揭阳,出生于台湾台南。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许南英临危受命,担任台筹防局统领,率众奋起反抗日军,日军占领台湾后,遂将全家迁回大陆。
当时因清政府不准内渡官员保持台湾籍贯,许南英便在福建龙溪落籍。
1913年受聘到缅甸仰光华侨创办的中华学校任职。
两年的海外生活,他的思想受到一定影响,后来,他创作的不少作品都取材于此。
1915年12月,许地山回国,住在漳州大岸顶(今苍园街一带),后在漳州华英中学任教,1917年,他重回省立二师,并兼任附小主事(校长)。
1917年暑假,许地山以优异成绩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学会多种外文和方言。
并经常和瞿秋白、郑振铎、耿济之等人在一起谈论时政,寻求真理,探索改造社会、振兴中华的道路。
他们在北京青年会图书馆编辑《新社会旬刊》。
1921年1月,许地山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周作人等12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新文学刊物。
许地山以落华生为笔名在刊物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命命鸟》,写了一对缅甸青年男女在封建礼教桎梏束缚下的爱情悲剧,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共鸣。
他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
1922年2月10日,许地山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缀网劳蛛》,为其早期的代表作。
小说反映了作者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愤懑并给予深刻批判,充分显示“五四”时期新文学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精神。
1922年8月,许地山与梁实秋、谢婉莹等到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学习,192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以“研究生”资格进入美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史、印度哲学、梵文、人类学及民俗学,两年后又获牛津大学研究院文学学士学位。
1921年到1926年是许地山创作的第一次高潮时期。
这期间,他的12篇短篇小说结集为《缀网劳蛛》;44篇散文小品,由商务印书馆以《空山灵雨》为书名出版。
脍炙人口的《落花生》,以童年漳州生活为背景,明确主张做人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
” 1927年许地山学成回国后,在燕京大学文学院任教。
与此同时,许地山还写了不少宗教书。
如《大藏经索引》、《道教思想与道教》、《中国道教史》(上卷)、《云笈七签校异》、《摩尼之二宗三际论》等,并着手编纂《道教辞典》。
其学术成就,学界有口皆碑。
抗战期间,许地山作为一名热爱祖国的作家,奔走呼号,声讨日寇罪行。
然而,却受当时燕大任教务长司徒雷登的排挤而被解聘。
后避居香港,被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
许地山在港大任教期间,积极从事社会教育和文化活动。
他先后发起和组织了“香港新文学学会”、“中国文化协会”,并兼“广东丛书编印委员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
他积极提倡改良中小学课程,建议教育当局创办香港中小学教师讨论会,并担任“香港中小学教员暑期讨论班”主任以及多所中小学校董。
对香港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不少贡献,受到各界人士好评,曾被选为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
他走出书斋,奔波于香港、九龙等地,在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讲,帮助流亡青年补习文化课,还在报刊上发表了《七七感言》、《造成伟大民族底条件》等杂文,宣传抗战,反对投降。
在上海沦入日寇铁蹄之下时,著名作家郑振铎冒险收藏了3300多本明、清时代的刊本、抄本,打算转移到香港。
许地山得知后,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不被敌人掠走,毅然答应帮助寄存。
1938年3月,在汉口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许地山和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等45人当选为理事。
许地山积劳成疾,导致心脏病逐渐严重。
天不假年,1941年8月4日下午2时,他心脏病再次复发,英年早逝,年仅4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