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节收到花感言
女儿送礼物,妈妈的感言
四季之首的春天刚刚万物复苏,姹紫嫣红的园圃已然是百花传情。
那情人节的鲜活玫瑰尚未凋零,这三八妇女节的温馨气息又将扑面而至。
在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喜欢在这样明媚的春日,独自走在那城市繁华喧闹的街道上,去观赏着街上由女人们所构成美丽的流动风景线,她们的千娇百媚,万种风情,真可谓是绚烂多姿。
女性,是这世间钟灵毓秀的高贵生命,她们是造物主精心培育的迷人奇葩;生活因为她们的存在而馨香温情,世界也因有她们存在而绚姿多彩,人类更因为她们而生生不息。
她们用爱的眼睛去看待整个的世界,女人因此而美丽无限。
女人的一生是行走在花的盛开和凋落之间,也可以理解为与各种角色共舞的一生:在工作单位,既是上司的下属,又是下属的上司;在家庭,既是母亲的女儿,又是丈夫的妻子,还是孩子的母亲。
她们操持家务、相夫教子、赡养老人,肩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
理家、理财、理婚姻、理事业。
而在工作中也绝不逊色于须眉,同样以别样的英姿屹立在人生的大舞台之上,光彩耀人。
如果说女人的一生,在平安、呵护、温馨中度过,无疑是幸福而美满的。
而从坎坷中走出来的那些女人,却是丰富而厚重的,她们在眼泪和痛苦里去感悟着生活的内涵和真谛,从而便拥有了一份从容、淡定和超然,并尽情地展现着生命的潜力,绽放着自己生命的美丽。
女人的一生,犹如一篇精致的文章,随笔散文也好,诗词歌赋也好,通俗的杂文、小说也罢,她仍是一部厚重的书。
这本书,不管是简装还是精装,无论有没有真正的读者,她们都用爱去谱写着生活,把自己的一篇篇,一页页装订成册,以其独特的形式存在与天地间。
日子就这样从昨天走到了今天,女人也这般地从今天走向明天。
生活赠于了我们优美的旋律,岁月篆刻着我们不朽的诗画。
女人的一生都是美丽的,“生如夏花之灿烂,死若秋叶之静美”是女人最好的写照。
在岁月的长河中,她们步履轻盈地走过春夏与秋冬,跨过日月与星辰,走向那梦幻的天堂,走近那心目中理想的臻境……
儿子送母亲礼物,母亲感动的话语
现在生活物质都不缺乏。
我觉得给自己或他人送礼送智慧最好,智慧就是财富,要想得到智慧就要读书,读圣贤经典书最好,四书五经,家家必备,人人需要。
上天给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公平的,我们要用这个时间去做有益的事,做提升正能量的事。
要想家和人乐,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教子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抓住这个关键,以不变应万变,方向正确,方法不断寻找学习,人生一定很幸福。
书和讲座光盘都可以,自己看,家人看,孩子看,好的思想代代相传。
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依道理而行,经典里有最好的道理。
经典告诉我们,什么是爱
爱是用心感受他人的需要,爱要长久,就要看对方优点,用正直的行为,温暖的语言去爱。
夫义妇德,家庭和睦。
大家一起学,女子是齐家之本,有贤女就有贤妻,就有贤母,就有贤子、贤孙。
去网络上下载课件、音乐歌曲很方便,刻录在一个光盘里或U盘,呵呵
女儿给妈过生日发红包,红包上面女神节快乐是什么意思
女儿在妈妈过生日发红包,上面写女神节快乐,是愿妈妈每天活得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向女生一样的开心每一天
激励人奋发向上的故事
勤奋 在美国,有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里,都几乎做着同一件事;天刚刚放亮,他就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一天的写作。
这个男人名叫斯蒂芬*金,是国际上著名的恐怖小说大师。
斯蒂芬*金的经历十分坎坷,他曾经潦倒得连电话费都交不起,电话公司因此而掐断了他的电话线。
后来,他成了世界上著名的恐怖小说大师,整天稿约不断。
常常是一部小说还在他的大脑之中储存着,出版社高额的订金就支付给了他。
如今,他算是世界级的了。
可是,他的每一天,仍然是在勤奋的创作之中度过的。
斯蒂芬*金成功的秘诀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勤奋。
一年之中,他只有三天的时间是例外的,不写作。
也就是说,他只有三天的休息时间。
这三天是:生日、圣诞节、(国庆日)。
勤奋给他带来的好处是永不枯竭的灵感。
学术大家老先生曾经说过:“勤奋出灵感。
”对那些勤奋的人总是格外青睐的,她会源源不断给这些人送去灵感。
斯蒂芬*金和一般的作家有点不同。
一般的作家在没有灵感的时候,就去干别的事情,从不逼自己硬写。
但斯蒂芬*金在没有什么可写的情况下,每天也要坚持写五千字。
这是他在早期写作时,他的一个老师传授给他的一条经验,他也是坚持这么做的,这使他终身受益。
他说,我从来没有过没有灵感的恐慌。
做一个勤奋的人,阳光每一天的第一个吻触,肯定是先落在勤奋者的脸颊上的。
赏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读了斯蒂芬。
金的故事后,我感慨良深,勤奋是人生的基石。
勤奋是真知的来源,勤奋人生是美丽的人生。
一代喜剧大师,他的能够问世与他的勤奋分不开的,我国的著名数学家陈景
,在摘下哥儿巴克猜想所付出的劳动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在这条路上的每一步都是勤奋留下的足迹。
他想再前进一小步,为之付出了余下的光阴,直到说明的尽头。
。
。
。
。
据说:他在生命终结的前一片刻,他深情望着桌面上的演算的稿子,依依不舍地留恋。
真可谓:生命不挺,奋斗不止。
或许你现在很勤奋,又或许不太勤奋,但是你可要认识到懒惰的人不会受到成功女神的亲睐的。
你们有想一下,斯蒂芬。
金,如果在贫困的潦倒中一振不蹶,能有今天的成就吗
守株待兔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吧,那待兔人得到的是是什么呢
是两手空空和荒废的沃土,失去了机遇,也虚度年华,很可悲。
一分劳动一分收获呀,你们可不要做“待兔人”呀,没有播下勤奋的种子,怎能换得金秋十月的丰收呢
冬天,你们想在被窝里多睡一会,但别人就在你还在梦乡里前进了,你一天天的就落后了,天才就会诞生,与常人的区别就在勤奋的程度与学习的方法。
好了,,做个勤奋的人吧,勤奋每一天,收获每一天,成功等着你。
绝对让中国人汗颜的故事_关于韩国 熟悉韩国社会文化环境的人都知道,韩国是一个竞争气氛非常浓厚的国家。
在各行各业,激烈的竞争都普遍存在。
在这种氛围下,一般的韩国人都养成了不服输的性格,成了大部分韩国人的座右铭。
韩国球员从小到大,无论是在私人足球学校还是在大学生足球俱乐部,都会面临激烈的竞争.著名球星黄善洪8岁开始踢球,由于家境贫寒,外出比赛时拿不出午饭钱。
于是每次比赛前,他就喝凉水充饥。
喝了一肚子凉水的黄善洪在场上没跑多久,就因体力不支经常摔倒。
但每一次,黄善洪都一定坚持到最后,即便是昏倒也要重新上场。
成为明星后,在回忆当初年轻时的辛酸时,黄善洪坦言,如果当初自己没能坚持下来,肯定不会有今天。
“因为周围的队友很快就会把你甩掉”。
类似的故事在韩国足球界内数不胜数。
几乎所有的韩国球员从小就知道,如果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随时都会被淘汰。
不久前在一次电视节目中接受采访时,洪明甫说到自己年轻时的情景,依然大为感慨,“小时候自己在绿茵场上,几乎忘掉了一切,整天就知道埋头苦练,我告诉自己只有这样别人才不会瞧不起你。
”而世界杯英雄安贞焕在世界杯后,接受日本记者采访时也坦言,“和比赛最后时,我感觉自己几乎随时都会累倒在球场上,是心中的必胜信念在支撑着我。
”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次,韩国队飞赴日本进行比赛。
临行前,当时的韩国总统亲自接见了全体队员,总统在简短的讲话后说:“如果输掉了,你们就不要再过大韩海峡(即日本海峡)了
” 总统的这句话措辞之严厉在我们中国球迷看来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
这似乎让人感觉总统在利用自己手中的巨大权力威胁球员,但事实上,按照韩国的传统,总统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家长。
所以,他是以家长的身份,对自己的儿子们说这番话的。
对于韩国的普通球迷来说,总统的这番话是代表他们说的,因为韩国队是他们自己的球队,为了球队能取得好成绩,球迷有责任和义务进行鼓励和鞭策,即使这种鞭策看上去近乎残酷。
在韩日世界杯期间还有一则轶事。
为了刺激丈夫在球场上有更出色的表现,安贞焕的妻子公开表示:“如果他在世界杯赛上不进球,我就绝食。
”在亲人给予的这种巨大压力下,安贞焕一战成为民族英雄。
一天两练球员喊累 当列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赛恢复调整时,希丁克却依然坚持大运动量的训练。
5月31日下午世界杯开幕前夕,韩国队依然在庆州进行操练,球员们都是表情严肃,因为上午的训练已经把他们“折磨”得半死。
下午的训练是进行3对
【第3句】:4对4对抗,可能是为了照顾老队员的体力,黄善洪、洪明浦、柳相铁等一组人数要比另一组多一个。
训练结束后,希丁克还特意把洪明浦叫到一边进行单独训练,希丁克说:“你在锋线上要多动一动,跑动多了,自然就扰乱了对方的防线。
”洪明浦直点头,然后与薛琦铉一起加练。
地狱般的训练使韩国队球员非常疲惫,31日下午训练结束后,希丁克请全队47人到庆州宾馆附近的一家烤肉店会餐,狼吞虎咽一个小时后,负责后勤的官员算账时吓了一跳,350万韩币的烤肉,整整一头牛呀
上周在西归浦集训时,韩国队球员就吃了150万韩币的生鱼片,把店老板惊讶得目瞪口呆。
自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韩国射箭选手披金戴银,逐渐成为射箭大国,目前射箭项目的14项世界纪录就有13项由韩国选手保持。
在这些惊人成绩的背后,是韩国射箭队惊人的训练方法。
看死尸通地沟锻炼勇气和耐力 韩国教练特别强调射箭选手的大无畏精神,因此信心和忍耐力为射箭选手的主要训练对象。
蹦极游戏、10米高台跳水、寒冬的深夜步行24公里。
这些都是韩国射箭选手必须进行的训练科目。
为了锻炼承受艰苦、劳累和情绪波动的能力,运动员有时还要参加通地沟、检查死尸、后背捆小船登山等活动。
对于这种非正统的训练方法,射箭运动员也曾忍无可忍,公开造反。
2001年,4名男子主力选手违反规定,没有参加严酷的训练,被罚5年不得参加国家队。
强噪音干扰练出心静如水 射箭比赛需要运动员全神贯注。
韩国教练为此专门给运动员安排了强噪音的环境。
韩国国家队选手经常参加一些在大型体育场举行的比赛。
教练特意安排成百上千的观众在比赛时吼叫。
上千名棒球迷在拉拉队长率领下,扯着嗓子狂喊。
有些球迷不断发出声嘶力竭的尖叫声,以分散运动员的注意力。
名师出高徒,韩国女将的成功离不开一位在世界短道速滑界大名鼎鼎的教练--全明奎。
他从19 87年开始执教,到盐湖城冬奥会已是他率队征战的第五个冬奥会。
从1992年冬奥会短道速滑正式成为比赛项目以来,他的****已获得11枚冬奥会金牌。
据韩国一位电视台记者介绍,这位教头在国内以“魔鬼式训练”著称,训练严厉之程度在国内甚至都引起争议。
如让队员披着挂满金属球的衣服跑步,或让队员三天不睡觉,为的是锻炼她们的意志力。
据张学斌介绍,他们于8月4日抵达集训地后,10点钟开会,然后吃中饭,他们以为新来乍到,第一天会安排休息,但从下午1点半开始,他们被安排做死活题。
下午4点,死活题训练结束,他们想该到了自由活动时间,正准备出外踢球,但权甲龙告诉他们,接下来是比赛时间,每人要下一盘对局方准吃饭。
晚饭过后,张学斌他们还以为会休息,但他们还是错了,晚上安排有比赛,每人要下两盘棋,一直到晚10点半,比赛结束,他们才被告知可以休息了。
“总算可以休息了,一回宿舍,我们就累得躺下了。
”张学斌说。
第二天一早,5点40分起床,6点出操,中国棋手事先都接到了通知,7个人又住在一间宿舍,一到点大家都起来了,但不少日韩国棋手却迟到了。
就在这个时候,张学斌说他看到了难以相信的一幕:只见权甲龙拿着一根粗大的木棒挨个用力责打那些迟到的韩国棋院院生,刚教训完第一个,棒子就被打折了。
看得中日棋手都心惊肉跳,迟到的苏耀国七段干脆被吓的跑得远远的。
他当时不知道,权甲龙只是打韩国棋手,不打中日棋手的。
出操之后是踢球活动,7点20分早餐,1个小时后开始比赛,直至中午12点吃中饭,然后1点30分又开始新一轮比赛,晚6点吃罢晚饭后,7点半又集合比赛,一直到晚10点半才作罢。
纳西族的风俗习惯
纳西族的风惯: 一、日常礼仪 纳西族热情好每当猎获归来,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猎物。
贵客临门,主人要做六样或八样菜进行款待。
忌讳有:骑马到寨前必须下马,也不能把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不能登踏三脚架,也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外人观看。
忌在门槛上坐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
有的地方还忌在家里唱山歌;不许杀耕牛、驮马和报晓的雄鸡;忌食狗肉。
二、饮食
【第1句】:饮食习惯 纳西族一日三餐。
早餐一般吃馒头或水焖粑粑,中餐和晚餐较为丰富,一般都有一两样炒菜和咸菜、汤等,特别喜食当也回族的牛肉汤锅和干巴。
不论平坝或山区,蔬菜品种较多,四时应市,山区广种洋芋、蔓菁和瓜豆,并以当地的土特产做成各种风味名菜。
如:清蒸虫草鸭、贝母鸡、天麻鸡等。
其中纳西族传统名菜“酿松茸”是用松茸菌帽,酿入肉泥,蒸熟后做为祭祀、特别是祭祖的一道专用菜肴。
肉食以猪肉为主,大部分猪肉都做成腌肉,尤以丽江和永宁的琵琶猪最为有名,可以保存数年至十余年不变质。
外出劳动携带麦面粑粑或糌粑寺。
就餐时围桌而坐,冬天喜移至向阳地方就餐。
【第2句】:特色饮食 丽江粑粑:做工精细、选料考究,采用当地上等麦面,用化油、香油鸡蛋揉成面筋,再行破酥、夹馅,之后文火油炸,烤烙成外酥内泡、色香味俱佳的饼点。
纳西米灌肠:是纳西人风味小吃中的一道名菜。
鸡豆凉粉:取自丽江地产的一种鸡豆(又名鸡豌豆)磨面滤浆做成的一种凉粉小吃。
因鸡豆富含黑色素,做成的凉粉外表呈现黑色,所以人们又称做“黑凉粉”。
三、住屋形式 纳西族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
其中,三坊一照壁是丽江纳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民居形式。
四、婚俗 纳西族主要聚居区结婚一般都要经过订亲、请新娘、举行婚礼的程序。
过去有少数“抢婚”和“兄亡纳嫂”的“转房”婚俗,同姓不同宗的人可以通婚,但同一“崇窝”(宗族)之间禁止通婚;姑舅表和姨表优先婚是过去比较流行的习俗。
纳西族的传统婚礼称为“素字”,意为“迎接生命神”,纳西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神“素”,新娘是外来的新的家庭成员,因此要把她的生命神迎进新郎的家庭,与新郎家庭其他成员的生命神结为一个集合体。
新郎家请东巴择吉日准备生命神之箭、桩、竹篓、塔、桥、梯、石、线等物;接新娘;新娘告别祖灵、娘家亲人及火塘灶;新娘进新郎家后行洗头礼;进母房(祖房)拜火塘灶边的祖灵和神灵;东巴主持举行祭生命神,拴生命线的仪式,是婚礼的核心内容。
届时在新郎面前放一把木杆秤,新娘前放一把铜锁和木升,有的则是新郎手持生命神之木桩,新娘手持生命神之木塔。
东巴边咏诵经书,边在新郎新娘的额头抹酥油祝吉,继而一一抹酥油于母房的擎天柱、神龛、火塘中的铁三角架、火塘边的男女床、弓、箭、砍刀、粮柜、铜锁、木升等上并咏诵相应的祈福语。
其整个过程与东巴教密不可分。
清代“改土归流”后,流官在丽江纳西族地区“以夏变夷”,大力推行汉族婚俗,订婚按周礼的六礼:问名,纳采,会亲(在丽江称之为亲家会),过门(丽江称请媳妇),送礼柬,迎亲。
在接亲,宴客,分大小,回门等婚礼程序上也大量融进了汉式习俗。
泸沽湖地区的纳人(摩梭人)中同时存在着母系家庭、母系父系并存家庭和父系家庭 3种形式,其中母系家庭是主要的家庭形式。
母系家庭所有成员的世系皆从母,男女成员系由一个或几个始祖母的后裔组成,母系血缘是维系家庭的基础,财产按母系继承,由母亲传给子女,舅传给甥和甥女。
男子在家中的身份是舅祖、舅舅、兄弟、母亲的儿子或舅舅的外甥。
每个母系家庭有一个家长,通常由年长或能干的妇女担任。
舅掌礼仪、母掌财产是家庭权利和分工的形式。
母系家庭的传统观念认为:女子是根种,缺了就断根。
如果某个家庭一旦没有女继承人,便要过继养女。
一个母系家庭的成员一般都在10人以上,多的达30--40多人。
由于这种家庭的全部成员都是母系血亲关系,属于一个亲族,不存在父子、婆媳、翁婿、姑嫂、妯娌等关系,没有外姓,关系单纯,财产属于大家庭所有,很少发生闹财产、闹分家的纠纷。
与母系家庭相应的婚姻形式是“阿夏”婚,“阿夏”是摩梭男子称呼女情人的称谓;而女子称呼男情人是“阿都”。
现在一般用“阿夏婚”来指称这种“走婚”形式,并不十分妥贴。
“阿夏”婚的基本形式是男不娶女不嫁,相恋钟情者互送信物订情。
情侣双方都终身生活在母亲家里,男子在夜间到情侣家过偶居生活,次日黎明即返回自己的母亲家里。
男女缔结“阿夏”关系要遵守传统习俗, 只有不属于同一母系血缘的成年男女才能建立这种关系,“阿夏”所生的子女随母,血统也依母系计算。
五、传统节日
【第1句】:祭天,是纳西族东巴教最大的仪式之一,也是纳西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在正月间举行。
【第2句】:新年,农历正月的过年在纳西语中叫“由本吉正”,又叫“库市”,意为“新年”。
过节期间,纳西民间要举行一系列传统的辞旧迎新活动。
【第3句】:棒棒会, 农历正月十五,是纳西族传统节日,民间称之为“棒棒会”。
纳西族节日“棒棒会”标志着春节节庆的结束,春耕生产的开始。
【第4句】:三朵节,“三朵”是纳西全民族信仰的民族保护神,又称为“阿普三朵”,意为“祖先(或爷爷)三朵”。
相传他属羊,是个战神。
每年农历二月八日和八月羊日,四乡民众到三朵阁来烧香拜神;纳西人凡出远门都要到三朵阁祭拜,求三朵神保佑。
出征的战士更是要祭拜三朵神;各地纳西人在每年大年初一祭祀三朵神。
从1987年起,每年农历2月8日的“三朵节”成为法定的纳西族民族节日。
【第5句】:火把节,农历6月24至26日,是纳西族传统的火把节。
最初起源于借助火抵制各种天灾。
纳西语称此节为“川美生恩”。
【第6句】:七月骡马会,是丽江纳西族的节庆活动,在农历七月中下旬举办,为期一至二周,以骡马、牛等大牲畜为主,因此又叫“七月骡马会”。
【第7句】:“烧包”节,农历七月初一至初十四,古城人过“烧包”节(即中元节),纳西语称这节日为“三美波计”
【第8句】:纳西族还有诸多节庆习俗,诸如香格里拉三坝乡的“白水台会”;永宁纳人(摩梭)的祭干木女神山等。
给乌兰诺娃 艾青
艾青名作赏析:给乌兰诺娃 像云一样柔软, 像风一样轻, 比日光更明亮, 比夜更宁静—— 人体在太空里游行; 不是天上的仙女, 却是人间的女神, 比梦更美, 比幻想更动人—— 是劳动创造的结晶。
【赏析】 这是一首吟咏舞蹈的诗。
舞蹈是立体的艺术,是流动的画幅。
它通过富含创意的动作,展示着对美的理解与感悟,传递着美的神韵。
所以,咏舞诗多赋其形而求其神。
形者为实,神者为虚, 虚实相生,形神兼备。
本诗恰好涵盖了虚实相生的原理,成了咏舞诗中的传神之作。
诗的第一节紧扣舞蹈的外形特征——“人体在太空里游行”来写。
这“游行”是柔软的、轻的,又是明亮的、宁静的。
但诗人决不为赋形而赋形,在诗人笔下,这特征演绎成了“云一样柔软”、“风一样轻”、“比日光更明亮”、“比夜更宁静”。
云是怎样的柔软,风又是怎样的轻,与云、风等结合,这外形的实有特征,立刻变得虚幻起来,空灵起来。
它引人遐想,耐人咀嚼。
在这遐想与咀嚼中,读者感受到的是诗的十足韵味。
诗的第二节,诗人的笔触更加无所羁绊,随意驰骋。
他用一组美的事物,来诠释舞的内涵:仙女、女神、梦、幻想。
这样,舞的形象平地而起,层层攀升。
这哪里是写舞蹈,这是写美,写崇仰,写内心震颤的激动。
而这确实是在写舞,且真正做到了不即不离,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舞蹈的神美任凭读者在心中想象、发挥。
读此诗,让人在虚与实的畅想中,感受到浓浓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