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表里不一的比喻句子

03-17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第1句】: 形容人表里不一的词语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当面说的是一样,背后说的又是一样。

比喻表里不一,口是心非。【道不由衷】:道:说话;衷:内心。

说的话不是发自内心。指说假话,表里不一。

【两头白面】:白面:面粉,比喻糊涂或被人蒙骗。对两头都掩饰、隐瞒。

形容作事情表里不一,两面糊弄,两头讨好。【两头三面】:形容作事情表里不一,两面糊弄,两头讨好。

同“两头白面”。【貌是情非】: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

比喻表里不一。【貌是心非】: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

比喻表里不一。同“貌是情非”。

【面是心非】:指表面上是一套,心底里又是一套,表里不一。【内荏外刚】:荏:软弱;刚:坚强。

内心怯懦,外表刚强,指表里不一。【耍两面派】:耍两面手法,表里不一,指对斗争双方都采取敷衍的行为。

【外亲内疏】:疏:疏远。外表亲密无间,内心冷若冰霜。

形容表里不一。【言行不类】: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

指人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羊头狗肉】:比喻表里不一,明一套暗一套。

【阳儒阴释】:阳:表面上;儒:儒家;阴:暗地里;释:释迦牟尼,泛指佛教。表面上阐述儒家学说,暗地里在宣传佛家观点。

形容表里不一。成语(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5643662chengyu,idioms)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第2句】: 形容表里不一的名言警句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慎其独:在独处无人时.对自己的行为谨慎不苟。本句大意是: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情况下,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慎独”一词即从此来。一个人要保持美好的品德,不须要别人监督,也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的。那些表里不一,阳奉阴违.具有双重人格的两面派人物,当引此名句为戒。

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花言巧语,甜言蜜语、满脸堆笑、满脸伪善,点头哈腰,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心怀怨恨跟人交朋友,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足恭:过分恭敬。

【第3句】: 形容一个人表里不一的词语

名不副实、貌是情非、质非文是、两面三刀、表里不一

一、名不副实 [ míng bù fù shí ]

【解释】:副:相称,符合。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出自】: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县、区、乡各级民众政权是普遍地组织了,但是名不副实。

二、貌是情非 [ mào shì qíng fēi ]

【解释】: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比喻表里不一。

【出自】:唐.佛经《与僧正教》:“信可谓心与事背,貌是情非。”

【翻译】:信任可以说是心与事背,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

三、质非文是 [ zhì fēi wén shì ]

【解释】: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

【出自】:汉·扬雄《法言·吾子》:“其文是也,其质非也……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翻译】:他的文章是正确的,它的本质是不对的……羊质而老虎皮,看到草而游说,看见豺狼就战,忘记了皮的老虎了。

四、两面三刀 [ liǎng miàn sān dāo ]

【解释】: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你这“两面三刀”的东西,我不稀罕。

【翻译】:你这“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我不稀罕。

五、表里不一 [ biǎo lǐ bù yī ]

【解释】:表面与内在不一样。

【出自】:春秋.孔子删定《尚书》后所剩《逸周书·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翻译】:行为(作为)表现出他的内心和外表。

【第4句】: 【关于表里不一作文】

表里不一,形容事情表面与内在不一样。

形容人的外边与内在不一样;形容物外表与本质不一样。 总说不能“以貌取人”,但是现实生活中能有多少人能不“以貌取人”呢?设想一个如果长的想钟楼怪人的人,你能认为他有多么优秀?结果显而易见。

这里我们可以说说写作文,语文老师总是说可以从一个人写的作文看出一个人的本质以及这个人的书面表达能力。其实这里你别看那些看上去写作文很差的学生,好象真的要好好学语文才行一样,其实背地里写情书溜着呢。

说到这里可以来说说写作,记得在网上看见一个帖子,发贴人发了一首诗,诗题为“卧春”。 “卧梅又闻花,卧知绘中天。

鱼吻卧石水,卧石答春绿。” 发帖人希望能得到广大网友的帮助知道这首诗的意思以及所要表达的意境。

在回帖人里面有这么一则回复,帖子开头并没有直接的进入主题,而是先说了自己是某个地方的“专家”。帖子写道。

“这首诗不讲究韵律,不是韩愈所作,这种五言绝句肯定是柳宗元反对骈骊文那时候创作的,我曾在《中国文学史》上见到过……”后面说的也都是写如前面一样的话,还解释这首诗的意思,最后还说了这么一句。 “好诗!好意境!” 看见了这则回帖的人都对这位“专家”肃然起敬,纷纷发表了对这位“专家”见解的肯定,更是多看了这首诗好几遍,生怕后憾。

直到后来,发帖人自己给出了翻译文,其实发帖人是在做一项社会调查,看看人们的看法。文中题目“卧春”赫然变成了“我蠢”。

“我没有文化,我只会种田。欲问我是谁,我是大蠢驴。”

翻译文已经给出了,那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自然已经不用多做解释了,看到答案的人对这首诗的印象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同带人也把那“专家”损了。 说到这里可以来说说现在老说的经济发展了。

记得以前去过一个表面繁荣的工业区。一座座巨大的工厂分布在路的两边,巨大的烟囱排出五颜六色的气体,将天空点缀得如节日般喜庆。

工厂排出的彩色的水让周围的河道也绚丽缤纷,和天空相映成趣,鱼儿纷纷浮出水面感受改革开放的春风,空气的味道都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在四车道的大路上,卡车欢快地直冒黑烟,运输着生产物资,轿车也欢快地拉者警报,载着来视察的领导。

真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虽然繁荣的景色的确能振奋人心,但是我相信这种景象是大多数人不希望见到的。

表里不一,形容事情表面与内在不一样。人或物都有的本质。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