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生表达句子

02-24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第1句】: 李商隐《贾生》最后两句诗意和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谊贬长沙,久已成为诗人们抒写不遇之感的熟滥题材。作者独辟蹊径,特意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诗材。《史记。屈贾列传》载: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佑),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但诗人却独具只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之事,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诗的议论。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前幅纯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首句特标“求”、“访”(咨询),仿佛热烈颂扬文帝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令人宛见贾生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几乎会误认为这是一篇圣主求贤颂。其实,这正是作者故弄狡狯之处。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前席”,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维妙维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这种善于选取典型细节,善于“从小物寄慨”的艺术手段,正是李商隐咏史诗的绝招。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渲染,才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而“转”,也就在这戏剧高潮中同时开始。不过,它并不露筋突骨,硬转逆折,而是用咏叹之笔轻轻拨转——在“夜半虚前席”前加上可怜两字。可怜,即可惜。不用感情色彩强烈的“可悲”、“可叹”一类词语,只说“可怜”,一方面是为末句——一篇之警策预留地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比剑拔弩张的“可悲”、“可叹”更为含蕴,更耐人寻味。仿佛给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可谓似轻而实重。“虚”者,空自、徒然之谓。虽只轻轻一点,却使读者对文帝“夜半前席”的重贤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可谓举重而若轻。如此推重贤者,何以竟然成“虚”?诗人引而不发,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诗也就显出跌宕波折的情致,而不是一泻无余。这一句承转交错的艺术处理,精炼,自然,和谐,浑然无迹。

末句方引满而发,紧承“可怜”与“虚”,射出直中鹄的的一箭——不问苍生问鬼神。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概极深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由于前几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又盘马弯弓,引而不发,末句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便显得特别有力。这正是通常所谓“抬得高,摔得重”。整首诗在正反、扬抑、轻重、隐显、承转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上,都蕴含着艺术的辩证法,而其新警含蕴、唱叹有情的艺术风格也就通过这一系列成功的艺术处理,逐步显示出来。

点破而不说尽,有论而无断,并非由于内容贫弱而故弄玄虚,而是由于含蕴丰富,片言不足以尽意。诗有讽有慨,寓慨于讽,旨意并不单纯。从讽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实际上诗人的主要用意并不在此。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诗人矛头所指,显然是当时现实中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统治者。在寓讽时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诗人夙怀“欲回天地”的壮志,但偏遭衰世,沉沦下僚,诗中每发“贾生年少虚垂涕”、“贾生兼事鬼”之慨。这首诗中的贾谊,正有诗人自己的影子。概而言之,讽汉文实刺唐帝,怜贾生实亦自悯。

【第2句】: 李商隐《贾生》最后两句诗意和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李商隐《贾生》最后两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可惜文帝半夜移动坐席听讲,不问百姓生机只问起鬼神之事。

表达的意思: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在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

扩展资料:

《贾生》原文:

唐代: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

汉文帝在宣室中因求贤征询贾谊的政治见解,贾谊才气纵横,无与伦比。可惜文帝半夜移动坐席听讲,不问百姓生机只问起鬼神之事。

创作背景:

关于本诗的写作年代,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中谓此诗为李商隐在公元848年(大中二年)正月受桂州刺史郑亚之命,赴昭州任郡守时所作。另一说为杨柳提出,认为此诗当于大中二年三、四月间李商隐离开桂林北上后滞留荆巴时期所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贾生

【第3句】: 表现贾谊才华出众句子有那些

《汉书.贾谊传》贾谊,雒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甚幸爱.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未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出.诸生于是以为能.文帝说之,超迁,岁中至太中大夫.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色上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廉让未皇也.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适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国亡人,莫我知也.”遂自投江而死.谊追伤之,因以自谕.其辞曰:杪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仄闻屈原兮,自湛汨罗.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乌呼哀哉兮,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翱翔.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谓随、夷混兮,谓跖、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于嗟默默,生之亡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父荐屦,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午谇曰:已矣!国其莫吾知兮,子独壹郁其谁语?凤缥缥其高逝兮,夫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渊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螾?所贵圣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臧.使麒麟可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邮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皇翔于千仞兮,览德煇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征兮,遥增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佤,岂容吞舟之鱼!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谊为长沙傅三年,有服飞入谊舍,止于坐隅.服似鸮,不祥鸟也.谊既以适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其辞曰:单阏之岁,四月孟夏,庚子日斜,服集余舍,止于坐隅,貌甚闲暇.异物来崒,私怪其故,发书占之,谶言其度.曰“野鸟入室,主人将去.”问于子服:“余去何之?吉乎告我,凶言其灾.淹速之度,语余其期.”乃太息,举首奋翼,口不能言,请对以意.万物变化,固亡休息.斡流而迁,或推而还.形气转续,变化而嬗.穆亡间,胡可胜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吉凶同域.彼吴强大,夫差以败;粤栖会稽,句践伯世.斯游遂成,卒被五刑;傅说胥靡,乃相武丁.夫祸之与福,何异纠纆!命不可说,孰知其极?水激则旱,矢激则远.万物回薄,震荡相转.云雨降,纠错相纷.大钧播物,无垠.天不可与虑,道不可与谋.迟速有命,乌识其时?夫天地为炉,造化为工;阴阳为炭,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安有常则?千变万化,未始有极.忽然为人,何足控揣;化为异物,又何足患!小智自私,贱彼贵我;达人大观,物亡不可.贪夫徇财,列士徇名;夸者死权,品庶每生.怵迫之徒,或趋西东;大人不曲,意变齐同.愚士系俗,僒若囚拘;至人遗物,独与道俱.众人惑惑,好恶积意;真人恬漠,独与道息.释智遗形,超然自丧;寥廓忽荒,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得坎则止;纵躯委命,不私与已.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虖若深渊之靓,泛虖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保,养空而浮.德人无累,知命不忧.细故蒂芥,何足以疑!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至,入见,上方受厘,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即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怀王,上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谊傅之,数问以得失.后四岁,齐文王薨,亡子.文帝思贾生之言,乃分齐为六国,尽立悼惠王子六人为王;又迁淮南王喜于城阳,而分淮南为三国,尽立厉王三子以王之.后十年,文帝崩,景帝立;三年而吴、楚、赵与四齐王合从举兵,西乡京师,梁王扞之,卒破七国.至武帝时,淮南厉王子为王者两国亦反诛.孝武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贾嘉最好学,世其家.赞曰:刘向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追观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及欲改定制度,以汉为土德,色上黄,数用五,及欲试属国,施五饵三表以系单于,其术固以疏矣.谊亦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凡所著述五十八篇,掇其切于世事者著于传云.贾生 ——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 ——王安石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七绝·贾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 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堕马寻常事, 何用哀伤付一生.七律·咏贾谊 ——毛泽东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

【第4句】: 有什么诗句是形容怀才不遇的呢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其他的还有一些:《咏史》 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南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商隐: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雏竟未休怀才不遇[曾成]才智无处挥,未老欲隐归田园寻靖节,山丘觅屋台庭中鹦鹉语,院外鹧鸪飞白日闲劳作,夜梦诉生悲这些不知够了没有,其实怀才不遇的诗还有很多的 .。

【第5句】: 两首诗都以贾生为题,在情感上表达上有何不同

你好,满意请采纳哦!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王安石《贾生》

李商隐与王安石的同题诗《贾生》,虽然都是咏贾谊,但各自的着眼点不同,笔法相异,主要在于两位诗人的思想有别.他们根据各自的思想对同一人物发表独特的见解,前者运用了欲抑先扬的表现手法,以古讽今,笔锋犀利而含蓄;后者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褒贬分明,对比强烈.

李诗的前两句,从正面下笔.写贾谊的才能无与伦比,汉文帝好像极为爱惜贤才,特地将贾谊从放逐地长沙召回至“宣室”访问.这似乎表明汉文帝求贤若渴,同时,衬托出贾谊的才能超群不凡.这两句是“扬”,为下文的“抑”张本.结句分别以“不问”与“问”、“苍生”与“鬼神”相对照,表明文帝不是关心国计民生的大事,以治国安民之方求教于贾谊,而是问他些毫无道理的鬼神之事,由上文的“扬”转而为“抑”,显示出了文帝的昏庸与贾谊的不遇.李商隐不把贾谊的此次被征召视为幸遇殊宠,而是借题发挥,以古讽今.

王诗通篇发议论,但所持观点与李商隐的诗明显有别.两句是反诘句,意为贾谊所献的“谋议”,大体上都能获得施行,谁能说文帝轻视贾谊呢?与前人写贾谊怀才不遇之作唱反调.后两句也构成了一个反诘句,意为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达官贵人,尽管他们的官爵职位很高,但其言论都被君王废弃了,弦外之音是贾谊比那些达官贵人更为幸运.此诗采用两个反诘句,寓答于反问之中,以贾谊的“谋议略施行”与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言尽废”相对照,以文帝采纳贾谊的“谋议”,古来君王废弃众多地位显赫的达官贵人的言论相对照,突出贾谊超群的才能与汉文帝的爱惜贤才.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