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表达从来不的句子
【第1句】: 文言文中形容恍惚看不透的句子有哪些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望夫石 (唐古代经典爱情诗)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相思怨 (李冶)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卜算子 答施 (宋)乐婉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拼了终难拼。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卜算子 (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采桑子(宋古代经典爱情诗)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李清照《一翦梅》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 (宋)张先《千秋岁》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宋)朱淑真《生查子》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唐多令》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相许?(元)元好问《摸鱼儿》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唐)李白《三五七言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信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水深!白居易《长相思》 夜长酒阑灯花长,灯花落地复落床:似我别泪三四行,滴群君满坐之衣裳。
与君别后泪痕在,年年著衣心莫改。(唐)元稹《离思》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泪还惜别,为君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唐)张籍《节妇吟》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温庭筠《更漏子》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唐)温庭筠《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上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断肠白苹洲!温庭筠《望江南》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唐)李商隐《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五代)李煜《更漏子》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乌夜啼》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宋)欧阳修《玉楼春》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生契阔,与子成说。
持子之手,与子偕老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孔雀东南飞》) 我侬两个 忒煞情多 将一块泥儿 捏一个你捏一个我 忽然欢喜呵 将它来打破 重新下水 再团再炼再调和 再捏一个你 再塑一个我 那其间那其间 我身子里有了你 你身子里也有了我《侬我词》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贞妇贵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孟郊《列女操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缺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宋)柳永《雨霖铃》 【第3句】: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第2句】: 我在翻译文言文中遇到不会的句子怎么办
个别句子不会不要紧,关键是捋顺大意,然后按照文言文翻译的客观的检验标准“信、达、雅”进行思考翻译。
信,就是忠于原文,力求准确;达,就是表达通顺;雅,就是优美、有文采。初中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上普遍困难大,疑难多,这一规律难以掌握。简单说几种方法。
如何翻译文言文?现从所学课文中举些句子作例:
对译——即直译。这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例如:《岳阳楼记》中的“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依照文句的内在含义和对偶的修辞手法,采取对应的句式可直译为:“天空里,弥漫的烟雾整个消散了,皎洁的明月在千里湖面普照着;湖水中,浮光把跃动的微波染成了金色,月影像无瑕的白玉沉浸在水中”。这样,词语对仗工整,译文就比较和谐。
留译——保留原文,无须翻译。诸如人名、地名、官名、帝号、国号、年号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汇。
如“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译为:“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又如“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其中“心旷神怡”在现代汉语中被作为成语仍广泛使用着,无须译成成语的解释“心胸开朗,精神畅快”。如果多译,就产生了累赘的成分,使句子复杂化,会有画蛇添足之感。
补译——就是加以补充。
第一种情况: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译为双音节词,这是最普遍的现象。
如“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为“(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
第二种情况: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补充省略的、缺漏的词语。
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这几句话省略了部分主语、宾语,翻译时应加以补充,译为“(桃花源中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从哪里来的。(渔人)一一作了回答”。
又如“大楚兴,陈胜王”,对学生来说就不易理解。有的译为“大楚要复兴,陈胜要做王”,这里的助动词“要”是添补的,且使“天命”观念不显露了,人为的主动性却突出了,似有不切原义之感。此句如果译为“大楚复兴,陈胜称王”,那么,一没有改变句子结构,二是形容词、名词作谓语用时动词的规律性也显示出来了。
删译——去除不用翻译的文言词语等。主要指部分文言虚词。
如“是吾剑之所从坠”,这是一个判断句,谓语是“吾剑之所从坠”,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助词“之”联系定语“吾剑”和中心语“所从坠”,按语言习惯,助词“之”不译,这个句子译为“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又如“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而,连词,连接“笑”和“止”,“笑”表示“止”的情态,连词“而”起着修饰作用,不译。这句话译为“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
调译——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
如:“何陋之有?”即“有何陋”。之,宾语前置的标志。译为“有什么简陋呢?”
又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者在这里用的是互文见义的修辞方式,前后文义要贯通来理解。“喜”的原因不单是“物”,还有“己”;“悲”的原因不单是“己”,还有“物”。因此,依据作者的意思,应译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换译——就是替换。
第一种情况:不能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补充成双音节词来翻译时,就得另找一个合适的词来翻译。
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译为“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的)考察民情的人得到这篇文章”。
第二种情况:古今词义的变化。有的古汉语词汇,现在虽然还在使用,但是意义已经完全不同,为了避免误解,翻译时要替换。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和现代汉语的“卑鄙”不同,今指语言行为恶劣。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和现代汉语的“感激”不同,今指深刻的感谢。所以译为“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向我询问当代的大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第三种情况:古今句式、结构的变化,翻译要按现在语法习惯。
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理解为“以……为耻”,按意动用法的规律,这句话译为“他聪明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
总之,文言文翻译要对译文以“直译为主”的原则严格地付诸实践。“对、留、补、删、调、换”等技巧的运用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译文与原文的同步性,克服随意性,从而能较好地体现文句的原意。“信”也就从此确立起来,惟有“信”则易“达”,惟有“信”、“达”,则“雅”自现。
【第3句】: 形容想要却得不到的古文句子有哪些
一、形容想要却得不到的诗有: 【第1句】:《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第2句】:《钗头凤》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第3句】:《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第4句】:《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第5句】:《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二、形容想要却得不到的句子有: 【第1句】:你可以得到爱情,可以得到婚姻,可以得到优质生活;但如果得不到安全感,那这一切又有什么用呢?生活在富足的恐惧中,还不如生活在安定的贫乏里。你以为自己要的是一个爱人,但到最后才会知道,真正想要的,无非是安心。
所以,幸福不是努力去爱,而是安心的生活。 【第2句】:多少时候,因为得不到,所以假装不想要。
不要肆意挥霍我对你的好,会透支的 【第3句】:不会撒娇,小时候想要什么东西就只会眼巴巴的看着,得不到就只好算了。长大之后,以为得不到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后来才发现,其实会撒娇比努力还管用。
有时候真羡慕那些甜甜的姑娘,软软糯糯的说句话,笑一笑,人心都能融化,我站在旁边,被反衬得粗糙又坚硬,仿佛一瞬间长了满脸络腮胡。 【第4句】:你拥有大多数人很想要却得不到的,别人会羡慕你。
你拥有少数人很想要却得不到的,别人会嫉妒你。你拥有某个人很想要却得不到的,他会恨你。
所以,懂得如何分享的人,更受欢迎。 【第5句】: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计较的太多。
不是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我们计较的太多。不要看到别人过得幸福,自己就有种失落和压抑感。
其实你只看到了别人的表面现象,或许他过的还不如你快乐。人的欲望是无止尽的,人人都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人人都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人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目标,整天里忙碌着,奋斗着,得到了,开心一时,得不到,痛苦一世。
【第6句】:我们花了这么长时间,都没说出自己想要什么,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得不到。还因为这听起来不愉快或不知感激,不忠诚或太幼稚,或太平常。
又或者因为其实我们太想假装一切OK,对自己坦白说其实不然看起来并非明智之举。 【第7句】:惟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此生幸福安康。
想要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 【第8句】:世人往往在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都会翘首以盼着对方最终的结果与自己预料的相同,这就是人类狭隘的心胸。
而事实说明只要是有血缘关系的人,性格色彩中最少有一种是极其吻合和相似的。 【第9句】:人不能所有事都想要一百分,如果太过强求偏执的话,到最后可能连六十分都得不到。
【第10句】:好的得不到,坏的不想要。 【第11句】:In this world there are only two tragedies. One is not getting what one wants, and the other is getting it.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悲剧:一种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另一种是得到了。
《木兰词》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赏析】: 无疑,该阙词章与白氏《长恨歌》皆涉及唐玄宗和杨玉环那段毁誉参半的爱情故事。 (1)站在政治的角度,李隆基荒淫废国。
(2)从感情的意义上来看,虽然唐玄宗迫于三军众怒,无奈将杨贵妃赐死马嵬坡,从此生死诀别、阴阳永隔,唐玄宗却始终信守当初七夕夜半“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纵“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种用情深远的爱情故事,试问谁人不动容? 当然,我们已无法考证这段真挚爱情故事是否属实,权且和纳兰一样,首先肯定这段风流佳话。 纳兰此词以一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负心的锦衣郎。
起句非常新奇,本来两情相悦,恨不能朝朝暮暮,然而如若知道迟早分离,倒不如保持“初见”时那种若即若离的美好。 然后描绘变心的人往往指责满怀痴情却无端被弃的一方首先变心,失恋女子的爱恨情殇可见一斑。
最后引用七夕长生殿的典故,谴责薄情郎虽然当日也曾订下海誓山盟,如今却背情弃义! 人生若如只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人生若如只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的这句词,极尽婉转伤感之韵味,短短一句胜过千言万语,人生种种不可言说的复杂滋味都仿佛因这一句而涌上心头,叫人感慨万千。 初见,爱恨情愁的开始。
刚登场的意气风发,初相遇的情不自禁,都只开了个头。大好河山似锦前程,要怎样去指点激扬?偶然遇见或刻意安排,将有怎样一段波澜不惊或铭心刻骨的故事?未知的前方是若隐若现的风景,充满期待和不期而遇的惊喜。
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的惊鸿一瞥定格念念不忘的美丽画面,一切都将保持最初的好奇和新鲜状。
【第4句】: 我在翻译文言文中遇到不会的句子怎么办
个别句子不会不要紧,关键是捋顺大意,然后按照文言文翻译的客观的检验标准“信、达、雅”进行思考翻译。
信,就是忠于原文,力求准确;达,就是表达通顺;雅,就是优美、有文采。初中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上普遍困难大,疑难多,这一规律难以掌握。
简单说几种方法。 如何翻译文言文?现从所学课文中举些句子作例: 对译——即直译。
这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例如:《岳阳楼记》中的“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依照文句的内在含义和对偶的修辞手法,采取对应的句式可直译为:“天空里,弥漫的烟雾整个消散了,皎洁的明月在千里湖面普照着;湖水中,浮光把跃动的微波染成了金色,月影像无瑕的白玉沉浸在水中”。
这样,词语对仗工整,译文就比较和谐。 留译——保留原文,无须翻译。
诸如人名、地名、官名、帝号、国号、年号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汇。 如“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译为:“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
又如“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其中“心旷神怡”在现代汉语中被作为成语仍广泛使用着,无须译成成语的解释“心胸开朗,精神畅快”。如果多译,就产生了累赘的成分,使句子复杂化,会有画蛇添足之感。
补译——就是加以补充。 第一种情况: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译为双音节词,这是最普遍的现象。
如“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为“(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 第二种情况: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补充省略的、缺漏的词语。
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这几句话省略了部分主语、宾语,翻译时应加以补充,译为“(桃花源中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从哪里来的。
(渔人)一一作了回答”。 又如“大楚兴,陈胜王”,对学生来说就不易理解。
有的译为“大楚要复兴,陈胜要做王”,这里的助动词“要”是添补的,且使“天命”观念不显露了,人为的主动性却突出了,似有不切原义之感。此句如果译为“大楚复兴,陈胜称王”,那么,一没有改变句子结构,二是形容词、名词作谓语用时动词的规律性也显示出来了。
删译——去除不用翻译的文言词语等。主要指部分文言虚词。
如“是吾剑之所从坠”,这是一个判断句,谓语是“吾剑之所从坠”,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助词“之”联系定语“吾剑”和中心语“所从坠”,按语言习惯,助词“之”不译,这个句子译为“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又如“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而,连词,连接“笑”和“止”,“笑”表示“止”的情态,连词“而”起着修饰作用,不译。
这句话译为“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 调译——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
如:“何陋之有?”即“有何陋”。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译为“有什么简陋呢?” 又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者在这里用的是互文见义的修辞方式,前后文义要贯通来理解。“喜”的原因不单是“物”,还有“己”;“悲”的原因不单是“己”,还有“物”。
因此,依据作者的意思,应译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换译——就是替换。
第一种情况:不能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补充成双音节词来翻译时,就得另找一个合适的词来翻译。 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译为“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的)考察民情的人得到这篇文章”。
第二种情况:古今词义的变化。有的古汉语词汇,现在虽然还在使用,但是意义已经完全不同,为了避免误解,翻译时要替换。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和现代汉语的“卑鄙”不同,今指语言行为恶劣。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和现代汉语的“感激”不同,今指深刻的感谢。
所以译为“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向我询问当代的大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第三种情况:古今句式、结构的变化,翻译要按现在语法习惯。
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理解为“以……为耻”,按意动用法的规律,这句话译为“他聪明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
总之,文言文翻译要对译文以“直译为主”的原则严格地付诸实践。“对、留、补、删、调、换”等技巧的运用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译文与原文的同步性,克服随意性,从而能较好地体现文句的原意。
“信”也就从此确立起来,惟有“信”则易“达”,惟有“信”、“达”,则“雅”自现。
【第5句】: 文言文中表示“失望”的词语
文言文中表示失望都诗直接用“失望”的:
【第1句】: 丧失希望;不遂所望.
《孟子·尽心上》:“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赵岐 注:“思利民之道,故民不失其望也.”《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 遂西,屠烧 咸阳 秦 宫室,所过无不残破. 秦 人大失望.”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秋成失望,则粒食维艰.” 曹禺 《雷雨》第一幕:“她的眼光时常充满了一个年轻的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怨望.”
【第2句】: 因希望未实现而不愉快.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 宠 望上至,当迎问握手,特异於众也.今诚失望.”《旧唐书·文苑传下·吴通玄》:“ 通玄 自以久次当拜中书舍人,而反除谏议,殊失望.” 王西彦 《鱼鬼》:“过度的奢望,却往往只能换来空漠的失望.”
【第3句】: 犹言没预料到.
唐 李商隐 《哭刘司户》诗之一:“离居星岁易,失望死生分.
【第4句】: 犹言没见过.
《警世通言·皂角林大王假形》:“[知县]夜住晓行,不则一日,来到 东京 .归去那对门茶坊里,叫点茶婆婆:‘认得我?’婆婆道:‘官人失望.’ 赵再理 道:我便是对门赵知县 .
表示失望的词语:
【第5句】: 眼穿心死
【解释】眼穿:望眼欲穿;心死:心如死灰。眼睛望穿,心也死了。形容殷切的盼望落空而极度失望。
【出处】唐·杜甫《喜达行在所三首》诗:“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眼穿当落日,心死着寒灰。”
【第6句】: 意懒心灰
【解释】心、意:心思,意志;灰、懒:消沉,消极。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出处】元·乔吉《乔梦符小令·玉交枝·头适二曲》:“不是我心灰意懒,怎陪伴愚眉肉眼。”
【第7句】: 汲汲顾影
【解释】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出处】清·梁启超《中国外债史》:“自兹以往,我民岁增二千余万之负担,汲汲顾影。”
【第8句】: 废然而返
【解释】本指怒气消失,恢复常态,现在形容失望回来。
【出处】《庄子·德充符》:“我拂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
【第9句】: 气断声吞
【解释】气出不来,话说不出。形容极度忧伤失望。
【出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 成 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
【第10句】: 万念俱灰
【解释】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出处】清·南亭亭长《中国现在记》三回:“官场上的人情,最是势利不过的。大家见抚台不理,谁还来理我呢,想到这里,万念俱灰。”
【第11句】: 大失所望
【解释】表示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
【出处】《史记·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第12句】: 毫无希望
【解释】一点希望也没有。
【例句】法案要求负责任的对士兵进行调换,一个毫无希望非常模糊的表达。
【第13句】: 倍感失望
【解释】倍,更加。更加觉得失望。
【例句】他要求干部减少浪费、餐饮从简,此举使得对腐败倍感失望的公众兴高采烈。
【第14句】: 心灰意冷
【解释】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回:“因此上怪他每每不听我说,故我意懒心灰,说各人散了。”
参考资料
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