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关于人生态度的句子

08-21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第1句】: 最近喜欢上老子的那种人生态度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第2句】: 老子人生观名言

老子-哲学 【第1句】:宇宙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第2句】:价值观 无、道、德老子的价值观由「无」、「道」、「德」三者所构成。 老子言「无」,尝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当宇宙尚未形成,万物不会存在,故称「无」。天地初开,形成宇宙,故称「有」。

「万物」由「有」所衍生,而「有」从「无」所衍生,天下万物均起於「有」而终於「无」。 老子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即大道无言,无法言说。老子言「道」,尝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本体,乃万物之根源,故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于天地万物之先,独立长存于万物之外,不断循环运行,遍及天地万物,绝不止息。

老子又认为「道」不可触摸、莫可名状,故谓:「无状之状,无物之泉。」只能用「道」来代表,亦可勉强称为「大」。

故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意谓「道」是玄妙深奥的,常人难以理解及形容。若可用言语来描述「道」,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当宇宙万物形成之际,人类会给万物命名,但都不是事物真正的名字,因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衍生出来的。人为自然万物之一,故须遵守自然法则,故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赋予万物生机而使各遂其生,故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宗主。 老子言「德」,认为「德」乃「道」之体现,而「德」应服从於「道」,故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家强调人应当好好行道,目的是助己之修养,避免犯过。守柔老子言「守柔」,尝谓:「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刚。

」「道」之所以能循环不息,因为「道」具备了柔弱的特质,故言:「弱者道之用。」老子以「水」作喻:「天下柔弱,莫过於水,而攻坚胜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又谓:「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强调以柔制刚,认为「强梁者不得其死」,目的在教人谦卑逊让,以退为进。

人若如此,方可明哲保身,故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豁;为天下豁,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意谓人可有雄心壮志,但不可逞强好胜,应抱持柔弱谦下之道,保持质朴本性。

老子强调「守柔」,皆因认为除了「道」之外,世间万物总有没落的一日。故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又认为世事难测,故谓:「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老子强调「守柔」,要求人清虚自守,勿刚强好胜,否则不得善终。

居后不争 老子认为人应有「居后不争」之心,尝谓:「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只有仁慈、俭朴、谦让不争的人,方能具备道德勇气,进而博施於人,受人尊敬拥护而成大器。老子尝谓:「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只要人能舍弃争先争胜之心,深明「持而盈之,不如其己。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之理。莫自恃聪明,锋芒太露,应抱持以退为进的处世态度,从而达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界。

寡欲 老子谓人应「寡欲」,故谓:「罪莫大於可欲,祸其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人若怀有「可欲」、不知足」之心,则贪念自生。只有「知足」带来的满足感,才是真正的满足。

老子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沉醉於声色犬马和口腹物欲会使人神昏意乱,使身体的感官和灵性受损。

故老子要求人「无欲」、「去欲」,故谓:「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又谓:「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

善用人者为之下。」於生活起居、待人处事应「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达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的境界。

【第3句】:政治观 无为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 “无为”,不能理解为无所作为。

《淮南子·原道训》:“无为为之而合于道”。 道家的“无为”,是清静自守之义,是道家以“道” 修身所要达到的“合于道” 的理想境界。

能达到这种理想境界便无所不能为(无为而不无为)。 善为下 “古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下.是谓不争之德,是以用人之力,。

【第3句】: 有关人生哲理的句子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言者无 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祸兮福之所 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敏而好 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论语为政)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 下。

(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 列传)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第4句】: 老子的境界,老子的人生观,老子的处世态度,老子的终极精神向往,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

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

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

老子授经图卷(局部)

[3]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

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

从“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见于下文 老子故事 孔子问礼 第4段)可见:

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道)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误解了此处自然的意思。

应当注意到:。

事实上,人活着犹如宇宙之存在,没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

因此,非理性地选择某个(些)目标成为唯一的选择。

老子是站在道这个无穷高的位置来看问题。

因此,老子只说了“方法”,但没有指出“目的”。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人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

关于老子的宇宙观,根据之前的道,“无”与“有”(万物存在即是“有”)会相互转化。因此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来自虚无,也走向虚无。比如:人的生与死(可参见下文 老子故事 圣人辞世 “昔日老聃之生也,由无至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归无”)。

辩证法属于方法论,方法论包含道论,老子道论中那些与辩证法非常相似的内容,素为人们所称道。与上述认为老子思想企图包罗一切的观点相比,另有观点认为老子道论属于纯粹的方法论的范畴。依广西师大《老子感悟》的介绍,其论点大致如下:

一、就其希腊语的本源涵义而言,“方法论”(methodology)也就是“道论”,词根meta在希腊语中即循、沿、随,hodos即路,“方法”也就是“人们所循沿的道路”。方法论或道论,就是关于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一般论述,是关于一个人或一个团队为达目的该如何选择道路的探究。

二、“道”的本义是指人们循着它行走以便到达某一目的地的“道路”,是“运行之所遵循”,引申为人们行为处事所遵循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处事方法,系统的组织范式、运行的程序规则,以及各种存在物的运动规律等。谈道就是谈论在走向目标的进程中,我们“应该怎么走”。

三、“德”的本义即“心、行之所陟”(德之字形由心、行、直构成,直通

明道宫

值、陟),是关于行动者的心境、行为在某一评价空间中到达哪里或站在哪里的判断。论德是评价、对比人们“走路的水平”怎么样。

四、道论就是关于道与德的论述,是围绕着理想范式而进行的对行为的评说。在其中,对道的选择指的是行动者对自身的行为方式的选择,而不是对身外的线路的划定;是对“走路方式”或“在途规范”的取舍,而不是对环境路况或身外之世界规律的把握。它的着眼点在于考察行为方式—行为情态—行为结果之间的关联,继而确立一个理想范式以便一般行动体仿效、遵循,并不是讨论世界或客观存在以何方式运行的实证问题。

五、一个人可以从幼稚“走”向成熟,一个国家可以从专制“走”向共和。“行走”有非常抽象而广泛的比喻意义。老子道论的本质是:把平常的三维空间中的行走类推为“描述空间”或广义的“价值空间”中的“行走”。在平常三维空间中的到某地,在“描述空间”中就表现为成某名,在“价值空间”中则表现为达某德。所以,方法论问题也就是 “走路”的问题;走什么样的路、成为什么样的存在、追求什么样的目标,是老子道论的基本问题。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