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文言文句子及翻译

05-17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第1句】: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翻译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重了,子敬先去世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说话时脸上看不出一点悲伤的样子。就要来轿子去奔丧,一路上都没有哭。

子敬向来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你的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去世了。

~~~~~~~~~~~~

出处《晋书·王徽之传》:“献之卒,徽之……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

释义:子猷:王徽之 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 子敬:王献之 字子敬 王羲之的儿子 亡:死去,不存在。都:总,竟。了(liǎo):完全。舆(yú):轿子。调:协调。“人琴俱亡”,表示看到遗物、悼念死者的悲痛心情。

典故:

王徽之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曾担任大司马桓温的参军(将军府参谋)。他性格奔放超脱、不受约束,常蓬松着头发,衣带也不系好,就随随便便地上街寻友,出门访客。闲散成性的王徽之对自己所担任的职务,也不常过问。他做过车骑将军桓冲的骑兵参军,一次桓冲问他:“你在管哪方面的事啊?”他含含糊糊回道:“大概是管马吧。”桓冲又问:“管多少马呢?”他回道:“我不懂马,是个外行,管它有多少哩!”桓冲再问:“近来,马死掉可多?”他干脆说:“活马我尚且弄不清,哪里还弄得清死马!”王徽之有个弟弟叫王献之,字子敬,也是东晋的大书法家,与父亲王羲之齐名,并称“二王”。徽之、献之兄弟俩感情非常好,年轻时同住在一个房间里。平时,做哥哥的很佩服自己的弟弟。有一天,家里失火。徽之吓得连鞋也来不及穿,慌忙逃走;献之却神色不变,泰然地被仆人扶出。一天半夜,他们家里钻进来一个小偷,打算把凡能拿走的东西都偷走。王献之发觉后,就慢吞吞地说:“偷儿,那青毡是我家祖传旧物,就把它留下来吧。”小偷一听,惊慌地逃跑了。他们兄弟俩常在晚上一起读书,边读边议,兴致很高。有一晚,两人一起读《高士传赞》,献之忽然拍案叫起来:“好!井丹这个人的品行真高洁啊!”井丹是东汉人,精通学问,不媚权贵,所以献之赞赏他。徽之听了就笑着说:“井丹还没有长卿那样傲世呢!”长卿就是汉代的司马相如,他曾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和跟他私奔的才女卓文君结合,这在当时社会里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徽之说他傲世。后来,王徽之任黄门侍郎(皇帝身旁的侍从官),因不习惯宫廷那一套十分拘束的生活,就辞职回家。说也巧,他回家没多久,居然和王献之同时生起病来,而且两人的病都不轻。当时有个术士(看相占卜为业的人)说:“人的寿命快终结时,如果有活人愿意代替他死,把自己的余年给他,那么将死的人就可活下来。”徽之忙说:“我的才德不如弟弟,就让我把余年给他,我先死好了。”术士摇摇头:“代人去死,必需自己寿命较长才行。现在你能活的时日也不多了,怎么能代替他呢?”没多久,献之去世。徽之在办丧事时居然一声不哭,只是呆呆地坐着。他把献之生前用的琴取过来,想弹个曲子。但调了半天弦,却总是调不好。他再也没心思调下去了,就把琴一摔,悲痛地说:“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意思是说:“子敬啊子敬,你是人和琴同时都失去了啊!”

王徽之因极度悲伤,没多久病情转重,过了一个多月也死了。后来,人们就用“人琴俱亡”,表示看到遗物、悼念死者的悲痛心情。

【第2句】: 非常紧急 求60个最短的文言文句子 (注意 是句子)带翻译 最好是初中

【第1句】: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第2句】: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第3句】: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

【第4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衣物食品使人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第5句】:覆盖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像盖上冰雪一样。

【第6句】: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

【第7句】: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第8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每到佳节更加思念亲人。

【第9句】: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板》) ——如果印几十几百几千本,就非常快了。

【第10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种地为生。

【第11句】: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父母是人的根本。

【第12句】:蜀之鄙有二僧。(《为学》)——蜀地的边邑有两个僧人。

【第13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那些做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第14句】: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 ——收取天下的兵器,把它们聚集到咸阳。

【第15句】: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想不给,又担心秦国军队来攻打。

【第16句】:君之病在肠胃。(《扁鹊见蔡桓公》) ——您的病在肠胃之中。

【第17句】: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君子只担心自己无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第18句】: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如果我不做这个差使,早就困苦不堪了。

【第19句】: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揠苗助长》) ——今天我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第20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按照情理去办。

【第21句】: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

【第22句】: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有的时候,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能到达江陵。【第23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那里的风景我过去曾经很熟悉。【第24句】: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竟然连寡妇和弱小的小孩子都尚且不如。

【第25句】: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用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忍,增长他的才干。

【第26句】: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 ——天帝被他真诚的心意所感动,便派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这两座山。

【第27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确实知道自己(长得)不如徐公漂亮。

【第28句】: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如果能这样,那么,霸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就可以中兴了。

【第29句】: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随在后面。

【第30句】: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由小山包向西走一百二十步。

【第31句】: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毕升死去之后,那些印版被我的侄子们得到。

【第32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为政》)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

【第33句】: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 ——招募能捕到这种毒蛇的人,(用捕到的蛇)顶他应交的租税。

【第34句】: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陈涉世家》) ——你们这些人遇到大雨阻隔,全都错过了期限,错过期限就会被判处杀头的罪。

【第35句】: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辞》) ——面对窗户梳理头发,照着镜子在额头贴上花黄。

【第36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今天将要远离了,面对表章落泪,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了。

【第37句】: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采草药》) ——按照古法采草药,多在二月和八月,这很不恰当。

【第38句】: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 ——有一只狼站在路中间,像人一样直立着嚎叫。

【第39句】: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第40句】: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第41句】: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咏田家》) ——医治完了眼前的创伤,却挖掉了心上的肉。

【第42句】:此言得之。(《六国论》) ——这句话说对了。

【第43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你替我把他叫进来,我应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第44句】: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宁可相信所量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第45句】: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 ——对内设立法令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第46句】: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春风吹不过玉门关。

【第47句】:崔九堂。

【第3句】: 求文言文句子加翻译(随便什么都可以,越多越好)

原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 译: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原句: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岳阳楼记》) 译句:天上的云雾一扫而空,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千里方圆,月映水上如金光闪耀,月影象一块圆圆的玉璧沉落在水底。 原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译句: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郡守。 原句: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捕蛇者说》) 译: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 原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译:(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一一作了回答。

(桃源中有的人)便把(渔人)请到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渔人)。 原句: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 译:打仗,是靠勇气的。“夫”为发语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删去。

原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译: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好拿来夸耀自己的功劳。

原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译:山北面有个名叫愚公的,年纪将近九十岁了,向着山居住。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翻译时应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即“你太不聪明了。”

又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何陋之有”翻译时应调整为“有何陋”,即“有什么简陋呢?” 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译为:“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论语》十则【第1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学习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第2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第3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在温习旧的知识后,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可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第4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陷入邪说)有害危险。

【第5句】: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孔于说:“由,教给你对待知和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第6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第7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第8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做自己的使命,不也是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 【第9句】: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孔子说“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第10句】: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译: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第11句】: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二、《伤仲永》 【第1句】: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译: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整个乡的秀才观赏。 【第2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以欣赏的地方。 【第3句】: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县的人对他能作诗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求仲永题诗。 【第4句】: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第5句】:泯然众人矣。

译:完全变成了普通人了。 【第6句】: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之人者不至也。 译:他的聪明是从先天得到的,远远超过有才能的人。

但最终变成了一个普通人,是因为他接受后天的教育没达到要求。 【第7句】: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一个平常的人就为止了吗? 三、《木兰诗》 【第1句】:愿为市鞍马。

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第2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译:到东南西北各处街市去买骏马、鞍鞯、辔头、长鞭等战具。 【第3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译: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第4句】: 翻译文言句子

给你原文和译文

物各有短长

甘戊出使齐国,要渡过一条大河。船户说:“河水那么浅,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又怎么能做出使齐王高兴的事呢?”甘戊说:不是这样的,你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老实谨慎地做事,辅助主人不战而胜;骐骥、騄駬这样的好马,可以日行千里,而把它们放在家里,让它们去捕老鼠,还不如小猫;干将这样锋利的好剑,工匠用来伐木还不如斧头的作用大。而现在在河中摇船,进退自如,我不如你;游说那些国君,国王,你就不如我了。

原文:

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第5句】: 文言文句子翻译

1:夙夜在公。

从早到晚,勤于公务

2: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以公心灭私情,民众才会心悦诚服。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自己立身修德,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自己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通达事理。(呃,这句实在很不好翻译,争议很大)

4: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孝悌,是做人的根本。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推广开去也赡养孝敬其他人的长辈。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推广开去也抚养教育其他人的小孩。

6;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

7:兼相爱,交相利。

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

8: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亲和仁爱,对邻国友好相处,是国家的福分啊。

9:不学礼,无以立。

不学礼,就不能立足於社会

10: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

礼,是人的主体所在,没有礼,也就没有立足成人的依据了。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麽?

12:民无信不立。

缺少人民的信任,国家就要灭亡。(!!!这句话常常被望文生义地理解)

13: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信誉符合道义,才能兑现诺言

1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字面意思:广泛地学习,详细地探究,谨慎地思考,明确地分辨,切实地实行。

15: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仁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仁,仁就来了。

16: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乎仁矣?吾未见力不足者。

有能够一天尽心为仁道的人吗?我没见过没能力的。

1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人,要曏他看齐;见到不贤,要反省自己。

18: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路程虽近,不走就达不到目的地;事情虽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第6句】: 文言文翻译句子

乃密怀金三十斤,谓豫曰:愿避左右,我欲有所道 就秘怀金30金斤来求见,对田豫说:“希望让其他人退下,我有些话要说”。

而全篇的 文言文:鲜卑素利等数来客见,多以牛马遗豫,豫转送官。胡以为前所与物显露,不如持金。

乃密怀金三十斤,谓豫曰:“愿避左右,我欲有所道”。豫从之,胡因跪曰:“我见公贫,故前后遗公牛马,公辄送官,今密以此上公,可以为家资”。

豫张袖受之,答其厚意。胡去之后,皆悉付外,具以状闻。

译文 鲜卑国素利等人多次求见田豫,以牛马相赠,田豫都上交官府。鲜卑人觉得送牛马太过张扬,不如送钱。

就秘怀金30金斤来求见,对田豫说:“希望让其他人退下,我有些话要说”。田豫接受了,鲜卑人跪下说:“我看到了您生活清贫,所以之前送您牛马,您却把它们上交官府,现在这个秘密的送您,可作为家资。”

田豫揣到袖子里,感谢了他们的好意。胡人离开以后,把他们送的东西全部送交他人,他因此而闻名。

【第7句】: 文言文句子翻译

【第1句】: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白话文意思:

多年辛勤伺候你, 你却对我不照顾。

【第2句】: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译文:“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第3句】:唯弈秋之为听(《弈秋》)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唯”译为“只”,下同)

【第4句】:忌不自信”句应译为:邹忌不相信自己。

【第5句】:不然,籍何以至此?: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会生气到这种程度呢? 在文中的翻译

【第6句】: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第7句】:时人莫之许也,就是莫许之的倒装,当时的人都表示不认可他有这样的才能。

强烈要求加分,实在是太多太难找了!

【第8句】: 文言文翻译句子

原文〕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译文〕郭橐驼,不知最初叫什么名字。他患有伛偻病,耸着背脊,弯着腰,脸朝下走路,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驼”。橐驼听到后说:“很好啊,给我取这个名字当然很恰当。”于是他索性放弃了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原文〕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家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译文〕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种植花木以供玩赏以及种植果树出卖水果的富豪人家,都争着接他到家中雇用他。大家看到橐驼种的树,即或移植,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结果又早又多。别的种树人即使暗中观察模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

〔原文〕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译文〕有人问他种树的诀窍,他回答说:“我郭橐驼并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本事能使树木活得久、生长快,只是能顺应树木的天性,来让它的本性尽量发展罢了。大凡种植树木的方法是:它的根要舒展,给它培土要均匀,它带的土要是旧的,给它筑土要紧密。已经这样做了之后,就不要再去动它,也不必担心它,种好以后离开时可以头也不回。将它栽种时就像抚育子女一样细心,把它种完后就像丢弃它那样不再去管。那么它的天性就得到了保全,因而它的本性就不会丧失了。所以我只不过不妨害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什么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诀窍;只不过不抑制耗损它的果实罢了,也并不是有什么能使果实结得又早又多的诀窍。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种树时树根卷曲,又换上新土;培土如果不是过分就是不够。如果有与这做法不同的,又爱得太深,忧得太多,早晨去看了,晚上又去摸摸,离开之后又回头去看看。更过分的做法是抓破树皮来验查它是死是活,摇动树干来观察栽得是松是紧,这样树的天性就一天比一天远离了。这虽说是爱它,实际上是害它,虽说是担心它,实际上是仇恨他。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啊,其实,我又有能特别做些什么呢?”

〔原文〕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蚤缫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译文〕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作官治民上,可以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的道理而已,作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当官的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很怜爱百姓,结果却给百姓带来灾难。早早晚晚那些小吏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割,早些煮蚕茧抽蚕丝,早些织你们的布,养好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猪。’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集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放下饭碗去招待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人丁兴旺,人心安定呢?所以我们既这样困苦,又这样疲劳。如果这样比较,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原文〕问者嘻曰:“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译文〕问的人说;“这不是很好吗?我问种树,却得到了治民的方法。”于是,我把这件事记载下来,作为官吏们的鉴戒。

【第9句】: 文言文句子翻译

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

【原文】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⑤师,学习。

【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