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抽象比喻具体事物的句子

03-17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第1句】: 帮我以具体的事物,比喻抽象的事物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学习修辞常识的目的是为语言实践服务。首先能在语言中辨识各修辞方法,继而理解其适用效果;同时要会用这些修辞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修辞方法又称修辞格。据专家研究,汉语修辞格可达70种之多,常见的有10多种。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2)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3)比拟。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 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如:?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 (5)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如: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如: 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 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扇面对) (7)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如: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8)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如: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9)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反意思1记人 2 叙事 3 状物 4 写景 5 抒情 经验谈: 1 老师谈 2 学生谈 议论文: 1 立论 2 驳论 3 读后感 4 杂文 : 1 说明事物 2 说明事理 : 1 现代诗 2 古体诗 3 散文 4 小说 1 应用文 具体怎么写根据题目而定至于意思我也不能解释那么多主要就这些:如记叙文,一般是指写事的~~~说明文一般是要说明某个事物~~~ 3 语文的表达方式是指: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一、记叙顺序: 【第1句】: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也叫事情发展顺序 作用:条理清晰,脉络清楚。

【第2句】: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如:《背影》《走一步,再走一步》 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第3句】: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再接着原线继续叙述。)

如:《羚羊木雕》 作用:介绍了……,表现了……;解释上文/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埋伏笔/作对比,从而突出中心。 二、说明顺序 【第1句】:时间顺序: 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

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常采用这种顺序。 例:《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古→今 《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段(四季更迭) 【第2句】:空间顺序: 按照空间方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

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常采用这种顺序。游览顺序是空间顺序的一种。

例如:《故宫博物院》由南到北 注:把握空间顺序,重点要注意一些标志方位的名词,或标志游览顺序的动词。 【第3句】: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

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逻辑:思维的规律) 常见的逻辑顺序有:①从主到次:《中国石拱桥》第9段成就原因 ②从简单到复杂:《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 ③从概括到具体:《中国石拱桥》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 ④从整体到局部:《苏州园林》全文结构 ⑤从现象到本质:《恐龙无处不在》南极化石—大陆漂移 ⑥从结果到原因:《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行星撞击 ■除此之外还有:从特点到用途、从一般到特殊,从原因到结果等等。

总之,只要明确了不是时间和空间顺序,一般都是逻辑顺序。 三、论证顺序。

【第1句】:时间上从古至今; 【第2句】:范围上由中及外; 【第3句】:论证力度上。

【第2句】: 具体代抽象的20个句子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学习修辞常识的目的是为语言实践服务。首先能在语言中辨识各修辞方法,继而理解其适用效果;同时要会用这些修辞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修辞方法又称修辞格。据专家研究,汉语修辞格可达70种之多,常见的有10多种。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2)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3)比拟。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 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如:ؤ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 (5)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如: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如: 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 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扇面对) (7)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如: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8)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如: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9)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反意思1记人 2 叙事 3 状物 4 写景 5 抒情 经验谈: 1 老师谈 2 学生谈 议论文: 1 立论 2 驳论 3 读后感 4 杂文 : 1 说明事物 2 说明事理 : 1 现代诗 2 古体诗 3 散文 4 小说 1 应用文 具体怎么写根据题目而定至于意思我也不能解释那么多主要就这些:如记叙文,一般是指写事的~~~说明文一般是要说明某个事物~~~ 3 语文的表达方式是指: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一、记叙顺序:【第1句】: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也叫事情发展顺序 作用:条理清晰,脉络清楚。

【第2句】: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如:《背影》《走一步,再走一步》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第3句】: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再接着原线继续叙述。)

如:《羚羊木雕》作用:介绍了……,表现了……;解释上文/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埋伏笔/作对比,从而突出中心。二、说明顺序【第1句】:时间顺序: 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

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常采用这种顺序。例:《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古→今 《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段(四季更迭)【第2句】:空间顺序: 按照空间方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

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常采用这种顺序。游览顺序是空间顺序的一种。

例如:《故宫博物院》由南到北注:把握空间顺序,重点要注意一些标志方位的名词,或标志游览顺序的动词。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